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交汇之地,其中伊斯兰教对新疆民众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和根深蒂固的。从历史和现实看,伊斯兰教以其特殊的精神追求和组织活动,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均有矛盾,纵横交错,对新疆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具有特殊的复杂性。本文从心理的角度谈谈伊斯兰教的影响。
一、伊斯兰教给穆斯林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
人类本来就是情感脆弱的动物,几乎每一个人都需要给予经常性的、不间断的精神情感方面的慰藉,才能保持人格心理的正常和健康。穆斯林在生活中非常需要有一个保护者,全聪、全知、能赦宥罪恶,在世俗生活中这点往往得不到,但在他们的宗教信仰中却可以得到。大部分穆斯林认为信仰安拉就是今世最主要的功修。安拉是唯一值得信赖的真宰,只有他才能帮助人们减轻痛苦,给人们带来幸福。这种心灵上对真宰的祈求和依赖增加了主体对苦难的承受力和对未来的期望。
《古兰经》中有许多体现慰藉的启示:“敬畏者,当做了丑事或自欺的事的时候,记念真主,为自己的罪恶而求饶—— 除真主外,谁能赦宥罪恶呢?他们没有明知故犯的怙恶不悛。”[1]《古兰经》中的这些慰藉性质的描述使穆斯林的心里变得充实、精神状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促使他们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
内心中的失落和空虚的感觉是许多精神紊乱的根源。但是,信仰一个一切善行根源的伟大支持者和佑护者可以使任何焦虑和不安恢复平静与安宁。伊斯兰教倡导的保持人类心理健康的方式是在人类的精神、心理和真主之间建立坚不可摧的关系。相信真主的存在,相信真主掌管着宇宙万物的兴衰,真主是明察秋毫的,将使人类焕发无穷的激情活力。许多虔诚的信士认为,他们与伟大真主的关系就象与一位密友的关系,他们认为:通过信托真主,可以减少不可控制事件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伊斯兰教能够给穆斯林群众提供一个获得安全感的心理归宿。伊斯兰教提倡“两世吉庆”的,讲究两世并重,伊斯兰教教义中明确要求信仰后世。同时,伊斯兰教认为死是自然的,它要求人们对死亡不要畏惧,这样使信仰者容易确信可以暂时挣脱威胁人类安全的困境和压力。《古兰经》中说道:“凡欲获得后世,并为此而尽了努力的信道者,这等人的努力是有报酬的。”所以,对穆斯林群众而言,追求后世可以使他们找到心灵的彼岸世界,这样就为消除穆斯林因为现实世界的不稳定局势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打下了基础,为他们提供了对未来的安全感,鼓舞起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增强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伊斯兰教为穆斯林保证了日常情绪的平稳
在面对他人发怒时,人们通常会采取最简单的方式,那就是争吵和厮打,但是这绝对不是最理想的方式。伊斯兰教认为,过分地或频繁地发怒将使人偏离理智和宗教的正道,将对其思想和行为造成恶劣影响。伊斯兰教非常强调发怒时的原谅和宽恕品德,《古兰经》经文将抑止怒火作为一种道德价值来提出。《古兰经》“伊姆兰的家属”章第134节经文中提到了对待发怒的积极方式。真主在这节经文中说:“敬畏的人,在康乐时施舍,在艰难时也施舍,且能抑怒、又能恕人。真主是喜爱行善者的”。
伊斯兰教先贤的生平传述中记载,当他们发怒时,有时诵读《古兰经》“伊姆兰的家属”章第134节经文,有时也为犯错的人做祈祷。一段传自伊玛姆巴基尔箴言说:当人们对自己的同胞、朋友或亲人感到愤怒时,就到他们跟前,抚慰他们,直到自己内心平静下来。这种情形将使人感受到安宁,这种感情也将使对方抛弃攻击和防备的心理。当然,宗教观点也提到了神圣之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路见不平一声吼”,为正义而怒,为真理而怒。这种愤怒是计量后果和深思熟虑的愤怒,是在建立公正、铲除欺压和歧视或获得失去的权利时对待反对者的态度。在必须捍卫民族、宗教和人性价值观的地方,愤怒这一天赐才是有价值的,才可谓是得到正确控制且有助于人类的感情。根据宗教逻辑,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表现出果断和勇气,同时避免被动和非逻辑态度。果断的态度具有建立真诚、正确和相互尊重的关系等特点。心理学家们也承认:保持心理健康的人,当他发怒时,他会控制,约束这种心理现象,并以坚忍的态度来代替霸道、惹事生非和无理行为。
有人通过对中国新疆地区穆斯林的实地调查发现,穆斯林可以在参加经常性的宗教生活中排遣掉日常生活中不遂心愿的烦恼,抒发精神上的郁闷,保持情感的平衡。“新疆地区有一些穆斯林(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如家务烦恼、邻里矛盾、感情纠葛乃至经济民事纠纷时,经常会心情烦躁、气急败坏,但只要去清真寺做个‘乃玛子’,在肃穆庄严的大殿里守住意念,听‘阿訇老人家’朗诵一番《古兰经》,便往往顿时感到了心灵的净化,适才一腔烦恼便会顷刻间烟消云散。”[2]西北地区的哲合林耶门宦容许穆斯林在做礼拜的时候高声地、激越地 、声情并茂地诵念《古兰经》,这种诵念除了有表达该门宦的刚毅特征的作用之外,也使得穆斯林可以尽情地抒发他们的情感,调节心理上的平衡。
三、伊斯兰教为穆斯林提供群体归属感
穆斯林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主要是通过宗教活动和节日来强化的。神圣、庄严的宗教活动使具有相同宗教信仰和情感的穆斯林在一起更容易敞开心扉、交流感情、充实内心,这不仅有益于纯净人的灵魂、健康人的感情和心理,而且也极大地加强了穆斯林之间的交往和聚合,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新疆地区有回族、维族 、撒拉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十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少数民族大多与其他民族处于杂居状态 ,有些甚至是零星的 (有的民族甚至是独家)居住在别的民族中,这正是中国少数民族“小集中”的居住特色。然而,对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来说,除了民族的归属,他们又分别属于不同的教派、门宦,这就在他们内部构成了另一个集中特色——信仰集中。这种居住和信仰双重因素的居住形式决定了穆斯林有社区和宗教两种归属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来,宗教提供的归属感要大于社区所提供的归属感。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地区,有的穆斯林本来已经在当地世居数代人,然而,最终却有可能因为新近一次的宗教分歧导致其中的一部分穆斯林迁居别处,并建立新的清真寺。[3]迁移的穆斯林原来所居住的杂居特色的社区对他们来说只是居民工作、生活、娱乐、参加政治活动的场所,居民没有共同的信仰,缺少经常性的、自觉的集体活动,只有一些简单的规则。同一社区的人,往往没有什么交集,交往者之间因为并没有情感卷入,也就不会从这种交往中获得归属感。而对于以伊斯兰教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派和门宦群体,就存在着共同的信仰,经常自觉地参加伊斯兰教要求的各种活动,如礼拜、居玛礼拜等,这样在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活动中同一教派和门宦的穆斯林之间的联系就得到了增多,而联系增多的结果是,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彼此之间也就就更容易从这个群体里获得认同,得到安慰。所以,宗教分歧使以宗教为核心的情感纽带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因为宗教分歧的原因而后迁居到别处的穆斯林,与新社区中其他的非相同教派的穆斯林和非穆斯林联系很少,在这种条件下,由共同信仰连接起来的宗教情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国外,雅各布森发现在英国的巴基斯坦年轻人会说:“我首先是一个穆斯林信徒,这应该最先被宣传。重要的不是你来自哪里这一事实。因为那样会制造分裂,这你是知道的,因为当你开始宣传你自己的国家的时候,也就是人们开始认为,噢,我们是优良的,原因在于我们是巴基斯坦人。”[4]雅各布森的研究也说明了宗教认同比地方性认同在这些巴基斯坦青年中起着更大的作用。宗教的这种认同作用更多的也是来源于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宗教活动中建立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马平.情感诉诸 :中国穆斯林宗教信仰的重要动因.《 人大复印资料——宗教》1 9 9 5年第 3期:56-62
[3]马平,情感诉诸 :中国穆斯林宗教信仰的重要动因,《人大复印资料——宗教》1 9 9 5年第 3期
[4]凯特•洛文塔尔,罗跃军译,宗教心理学简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一、伊斯兰教给穆斯林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
人类本来就是情感脆弱的动物,几乎每一个人都需要给予经常性的、不间断的精神情感方面的慰藉,才能保持人格心理的正常和健康。穆斯林在生活中非常需要有一个保护者,全聪、全知、能赦宥罪恶,在世俗生活中这点往往得不到,但在他们的宗教信仰中却可以得到。大部分穆斯林认为信仰安拉就是今世最主要的功修。安拉是唯一值得信赖的真宰,只有他才能帮助人们减轻痛苦,给人们带来幸福。这种心灵上对真宰的祈求和依赖增加了主体对苦难的承受力和对未来的期望。
《古兰经》中有许多体现慰藉的启示:“敬畏者,当做了丑事或自欺的事的时候,记念真主,为自己的罪恶而求饶—— 除真主外,谁能赦宥罪恶呢?他们没有明知故犯的怙恶不悛。”[1]《古兰经》中的这些慰藉性质的描述使穆斯林的心里变得充实、精神状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促使他们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
内心中的失落和空虚的感觉是许多精神紊乱的根源。但是,信仰一个一切善行根源的伟大支持者和佑护者可以使任何焦虑和不安恢复平静与安宁。伊斯兰教倡导的保持人类心理健康的方式是在人类的精神、心理和真主之间建立坚不可摧的关系。相信真主的存在,相信真主掌管着宇宙万物的兴衰,真主是明察秋毫的,将使人类焕发无穷的激情活力。许多虔诚的信士认为,他们与伟大真主的关系就象与一位密友的关系,他们认为:通过信托真主,可以减少不可控制事件所造成的消极后果。伊斯兰教能够给穆斯林群众提供一个获得安全感的心理归宿。伊斯兰教提倡“两世吉庆”的,讲究两世并重,伊斯兰教教义中明确要求信仰后世。同时,伊斯兰教认为死是自然的,它要求人们对死亡不要畏惧,这样使信仰者容易确信可以暂时挣脱威胁人类安全的困境和压力。《古兰经》中说道:“凡欲获得后世,并为此而尽了努力的信道者,这等人的努力是有报酬的。”所以,对穆斯林群众而言,追求后世可以使他们找到心灵的彼岸世界,这样就为消除穆斯林因为现实世界的不稳定局势而产生的恐惧和焦虑心理打下了基础,为他们提供了对未来的安全感,鼓舞起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增强他们对现实问题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伊斯兰教为穆斯林保证了日常情绪的平稳
在面对他人发怒时,人们通常会采取最简单的方式,那就是争吵和厮打,但是这绝对不是最理想的方式。伊斯兰教认为,过分地或频繁地发怒将使人偏离理智和宗教的正道,将对其思想和行为造成恶劣影响。伊斯兰教非常强调发怒时的原谅和宽恕品德,《古兰经》经文将抑止怒火作为一种道德价值来提出。《古兰经》“伊姆兰的家属”章第134节经文中提到了对待发怒的积极方式。真主在这节经文中说:“敬畏的人,在康乐时施舍,在艰难时也施舍,且能抑怒、又能恕人。真主是喜爱行善者的”。
伊斯兰教先贤的生平传述中记载,当他们发怒时,有时诵读《古兰经》“伊姆兰的家属”章第134节经文,有时也为犯错的人做祈祷。一段传自伊玛姆巴基尔箴言说:当人们对自己的同胞、朋友或亲人感到愤怒时,就到他们跟前,抚慰他们,直到自己内心平静下来。这种情形将使人感受到安宁,这种感情也将使对方抛弃攻击和防备的心理。当然,宗教观点也提到了神圣之怒,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路见不平一声吼”,为正义而怒,为真理而怒。这种愤怒是计量后果和深思熟虑的愤怒,是在建立公正、铲除欺压和歧视或获得失去的权利时对待反对者的态度。在必须捍卫民族、宗教和人性价值观的地方,愤怒这一天赐才是有价值的,才可谓是得到正确控制且有助于人类的感情。根据宗教逻辑,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表现出果断和勇气,同时避免被动和非逻辑态度。果断的态度具有建立真诚、正确和相互尊重的关系等特点。心理学家们也承认:保持心理健康的人,当他发怒时,他会控制,约束这种心理现象,并以坚忍的态度来代替霸道、惹事生非和无理行为。
有人通过对中国新疆地区穆斯林的实地调查发现,穆斯林可以在参加经常性的宗教生活中排遣掉日常生活中不遂心愿的烦恼,抒发精神上的郁闷,保持情感的平衡。“新疆地区有一些穆斯林(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在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如家务烦恼、邻里矛盾、感情纠葛乃至经济民事纠纷时,经常会心情烦躁、气急败坏,但只要去清真寺做个‘乃玛子’,在肃穆庄严的大殿里守住意念,听‘阿訇老人家’朗诵一番《古兰经》,便往往顿时感到了心灵的净化,适才一腔烦恼便会顷刻间烟消云散。”[2]西北地区的哲合林耶门宦容许穆斯林在做礼拜的时候高声地、激越地 、声情并茂地诵念《古兰经》,这种诵念除了有表达该门宦的刚毅特征的作用之外,也使得穆斯林可以尽情地抒发他们的情感,调节心理上的平衡。
三、伊斯兰教为穆斯林提供群体归属感
穆斯林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主要是通过宗教活动和节日来强化的。神圣、庄严的宗教活动使具有相同宗教信仰和情感的穆斯林在一起更容易敞开心扉、交流感情、充实内心,这不仅有益于纯净人的灵魂、健康人的感情和心理,而且也极大地加强了穆斯林之间的交往和聚合,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新疆地区有回族、维族 、撒拉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十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少数民族大多与其他民族处于杂居状态 ,有些甚至是零星的 (有的民族甚至是独家)居住在别的民族中,这正是中国少数民族“小集中”的居住特色。然而,对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来说,除了民族的归属,他们又分别属于不同的教派、门宦,这就在他们内部构成了另一个集中特色——信仰集中。这种居住和信仰双重因素的居住形式决定了穆斯林有社区和宗教两种归属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说来,宗教提供的归属感要大于社区所提供的归属感。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地区,有的穆斯林本来已经在当地世居数代人,然而,最终却有可能因为新近一次的宗教分歧导致其中的一部分穆斯林迁居别处,并建立新的清真寺。[3]迁移的穆斯林原来所居住的杂居特色的社区对他们来说只是居民工作、生活、娱乐、参加政治活动的场所,居民没有共同的信仰,缺少经常性的、自觉的集体活动,只有一些简单的规则。同一社区的人,往往没有什么交集,交往者之间因为并没有情感卷入,也就不会从这种交往中获得归属感。而对于以伊斯兰教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派和门宦群体,就存在着共同的信仰,经常自觉地参加伊斯兰教要求的各种活动,如礼拜、居玛礼拜等,这样在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活动中同一教派和门宦的穆斯林之间的联系就得到了增多,而联系增多的结果是,他们有了更多的共同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彼此之间也就就更容易从这个群体里获得认同,得到安慰。所以,宗教分歧使以宗教为核心的情感纽带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因为宗教分歧的原因而后迁居到别处的穆斯林,与新社区中其他的非相同教派的穆斯林和非穆斯林联系很少,在这种条件下,由共同信仰连接起来的宗教情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国外,雅各布森发现在英国的巴基斯坦年轻人会说:“我首先是一个穆斯林信徒,这应该最先被宣传。重要的不是你来自哪里这一事实。因为那样会制造分裂,这你是知道的,因为当你开始宣传你自己的国家的时候,也就是人们开始认为,噢,我们是优良的,原因在于我们是巴基斯坦人。”[4]雅各布森的研究也说明了宗教认同比地方性认同在这些巴基斯坦青年中起着更大的作用。宗教的这种认同作用更多的也是来源于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宗教活动中建立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马平.情感诉诸 :中国穆斯林宗教信仰的重要动因.《 人大复印资料——宗教》1 9 9 5年第 3期:56-62
[3]马平,情感诉诸 :中国穆斯林宗教信仰的重要动因,《人大复印资料——宗教》1 9 9 5年第 3期
[4]凯特•洛文塔尔,罗跃军译,宗教心理学简论,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