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0月13日,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指出,未来30年是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30年,世界的变化将远远超出想象。同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广东并出席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时强调,要扎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细心的人们可能会感觉到,2016年注定是非凡的一年,各种类型的创新在泥土中萌芽,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未来的人们搭建了无数创造价值的可能,对教育的影响也正在加速。面对科技主导的剧烈国际竞争和中国崛起的梦想,面对未来的教育,我们亟需更多大胆的想象和创新。
首先,教育从业者需要具备对社会经济的大局观和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力,既要聚焦当前,更要远瞻未来。科技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对人类社会制度产生影响。万物互联的未来,科技将充分激发人的潜能,每个人都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存在于互联结点上,大量自由职业兴起,新的经济形态产生。充分尊重并满足人的需要和体现个人价值将是新型社会制度的核心。
其次,教育制度改革需要顺势而为,充分考虑服务和尊重“人的需要”。2014年,在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同时,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了《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这个大胆的设计颠覆了教育传统,领衔了未来的“教育制造”。斯坦福大学将在招生录取和教学上全面改革——建设“开环大学”。本科学制从现有的4年改为6年,学生录取年龄不限,没有规定的毕业时间和限定的专业,学生也不需要一直在学校里接受课堂教育,而是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进入社会工作或者回校学习。其创新性还体现在他们将按照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划分,重新建构院系。
在未来,新经济形态将重塑教育形态,科技的发展将为人们开放更多的社会资源、教育资源,创造更多职业种类和就业方式。学习就是生产力。在K12领域,封闭的学校教育或许会被“社区 平台”取代,孩子们在社区各类机构混龄学习,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服务社区,直接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创造,而不再局限于象牙塔内。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个人的学习需求和技能塑造为中心。平台则是个人获取学习资源和创造社会价值的所在。教育测量与评价将借助人工智能更加科学和人性化。
最后,聚焦当前,区域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最终应导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全人教育”服务。新技术带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和产品服务都应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引导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培养学生能力,进行职业规划,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价值提供机会和舞台。在万物互联的地球村,国家尤其需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大格局的国际领导型人才,有担当、有能力去应对未来世界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未来并不遥远,未来就在明天。在教育信息化强国之路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将继续发挥学术与行业服务优势,与学校、教育行业企业一路携手同行。
(作者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秘书长)
细心的人们可能会感觉到,2016年注定是非凡的一年,各种类型的创新在泥土中萌芽,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未来的人们搭建了无数创造价值的可能,对教育的影响也正在加速。面对科技主导的剧烈国际竞争和中国崛起的梦想,面对未来的教育,我们亟需更多大胆的想象和创新。
首先,教育从业者需要具备对社会经济的大局观和对未来社会的想象力,既要聚焦当前,更要远瞻未来。科技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对人类社会制度产生影响。万物互联的未来,科技将充分激发人的潜能,每个人都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存在于互联结点上,大量自由职业兴起,新的经济形态产生。充分尊重并满足人的需要和体现个人价值将是新型社会制度的核心。
其次,教育制度改革需要顺势而为,充分考虑服务和尊重“人的需要”。2014年,在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同时,美国斯坦福大学提出了《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这个大胆的设计颠覆了教育传统,领衔了未来的“教育制造”。斯坦福大学将在招生录取和教学上全面改革——建设“开环大学”。本科学制从现有的4年改为6年,学生录取年龄不限,没有规定的毕业时间和限定的专业,学生也不需要一直在学校里接受课堂教育,而是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进入社会工作或者回校学习。其创新性还体现在他们将按照学生的不同能力进行划分,重新建构院系。
在未来,新经济形态将重塑教育形态,科技的发展将为人们开放更多的社会资源、教育资源,创造更多职业种类和就业方式。学习就是生产力。在K12领域,封闭的学校教育或许会被“社区 平台”取代,孩子们在社区各类机构混龄学习,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服务社区,直接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创造,而不再局限于象牙塔内。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个人的学习需求和技能塑造为中心。平台则是个人获取学习资源和创造社会价值的所在。教育测量与评价将借助人工智能更加科学和人性化。
最后,聚焦当前,区域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最终应导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全人教育”服务。新技术带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和产品服务都应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引导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培养学生能力,进行职业规划,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价值提供机会和舞台。在万物互联的地球村,国家尤其需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大格局的国际领导型人才,有担当、有能力去应对未来世界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未来并不遥远,未来就在明天。在教育信息化强国之路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将继续发挥学术与行业服务优势,与学校、教育行业企业一路携手同行。
(作者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