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次“国魂——中国古代名窑陶瓷展”上,有一件修复的展品——南宋龙泉窑八卦纹青釉三足炉(见图1),是我在2014年上半年修复的。这件残器早年出自合肥市蒙城路改造的建筑工地(见图2、图3),造型别致,釉色精美。其残高6.2厘米,口径6.8厘米,腹径10.2厘米,腹部饰八卦纹,其中(山)、(火)、(泽)全缺,(地)、(天)各缺一半,缺一足,双耳均残缺,口沿上仅残留有一只耳根。修复时的使用的主要工具:调刀、手术刀、刀片、瓷板、橡皮碗、酒精灯、气泵、喷笔、羊毫笔、小瓷杯等。主要的修复材料:“AAA超能胶”(简称AAA胶)、瓷粉、凡士林、热熔胶、医用石膏、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硝基清漆、矿物颜料等。
修复主要分两个步骤:先是补,把残缺的部分修复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器;然后是上色。
第一步是补。根据该炉口小腹大的造型特点,我采取从下往上、从里往外的修补方法。首先是调和石膏在炉腹部和底部取模。为防止填充胶与石膏相粘,在模的内部涂一层起分离作用的凡士林。然后把取下的模放在对应的残缺部位上,用酒精灯加热,热熔胶将其固定住。在白色的瓷板上调胶。我用的是浙江黄岩生产的“合众AAA超能胶”,其属双管胶,分A胶和B胶两种。调用时A胶和B胶的比例掌握在1:0.55~0.8,主要视室内温度而定,温度低B胶比例增大。胶调和均匀后,把瓷粉加进去同时再加少量起增白作用的钛白粉,反复调和做成修复瓷器的坯料。将软的坯料放入石膏模中按压成型。约十个小时后,坯体凝固定型,拆除石膏模。修整坯体内外不平整的地方:在酒精灯上把手术刀片加热,削除多余部分;有凹缺的地方,再用胶调和少量瓷粉和钛白粉做局部修补,干后再用刀片刮平,然后用粗细砂纸先后打磨平整。由于口小腹部大,腹部修复时先修补下半部,把内里做好刮平,再做上腹部的修复工作,直到将口沿部分修复齐全。做时注意将腰部上的一道线与原存线一致,口沿要有圆滑感。器物的主要部分修复经过反复多次的填补和修整,直到平整光滑才算完成。腹部的八卦纹是凸起的,对残缺者仍用胶调瓷粉加钛白粉少量,做成软泥搓成条,按照原物纹路的长短粗细粘上去,干后再加以修整。把器物的主体部分修补好之后,再修复残缺的足和耳。选一只完整的足做模型,成型干燥后在内部涂上凡士林,用胶和瓷粉加少量钛白粉调和做出一只足来,仍用胶将其粘接在残缺的炉底相应的部位上。由于两只耳朵全部残缺,我查找龙泉窑同类器物的资料,取得相关形状和尺寸,再用以上办法做出双耳,按一侧耳根的位置先粘接上去,再测量对面耳朵的位置,将另一片耳朵粘接在对应的位置上。最后再将该炉所有的修补部位通体加以检查修整,用2000号的水磨砂纸将修补部位统一磨光,这时整个炉的修补工作就算完成了。
第二步做色。首先分析该三足炉的釉色。龙泉窑瓷器是青釉,这个三足炉粗看釉色是纯青绿色,但仔细看,发现其釉有深浅浓淡变化,并且釉中还有不规则的白色小斑点。所以在调色时要注意调出不同的色阶。先用喷涂的办法,上色时把喷笔连接在气泵上,用喷笔在器物修复的部位均匀喷涂。调色时在小瓷杯中分别加入硝基清漆和乙酸乙酯,前者是起粘接作用,后者起稀释作用。用羊毫毛笔调和颜料,颜色的配比为:浅绿:铬绿+群青+钛白粉+铁黄(少量);深绿:铬绿+铁蓝+钛白粉+铁黄(少量),中绿介于浅绿和深绿之间,颜料配方靠视觉把握。调色时先在炉的本身位置试色,颜色不同反复多次调试。如果太绿可加一点点大红。调色时还要注意加适量硝基清漆,太多会使颜料液体粘稠影响上色,并且会使釉面太亮,太少则会使颜料液体过稀而形成流釉。上色时先用喷笔薄薄地上一层浅绿,待干后再薄薄地上一层中绿,干后再薄薄地施上一层深绿,让它似盖又没有盖住中绿,然后再上浅绿、中绿、深绿。第二遍之后,要不均匀的上色,使颜色表面有深有浅。每上一层颜色之后,要等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待到它完全干后,再根据颜色变化调整施色。绿色上好之后,再上八卦纹上的颜色。它是白灰色,用钛白粉+群青+大红(少量)+浅灰(少量)+乙酸乙酯+硝基清漆,用小号羊毫毛笔在瓷板上调和试色,颜色适合时,用毛笔往八卦纹凸出的地方上色。除八卦纹是白灰色外,还有折腰部位,口沿外侧也是白灰色,这些部位都要上白灰色。调颜料时,上色要试准,不能偏。上好绿色和白灰色之后,做釉面上不规则的白灰色斑点。用塑料薄膜包住全脂棉球,外面用不易掉色的棉布或绵绸布扎成小小的拓包,适当蘸取乙酸乙酯,再蘸白灰色的颜料,往需着色部位拍打着色,以求产生不规则的白色斑点。这里的技术要点是注意料液一定不能蘸得多,色斑做成后,在表面上再不均匀的上一层薄薄的中绿颜色。上色的颜料浓度要稀,让颜色似盖又没有完全盖住白色斑点。总之,要最终使修复后的釉面颜色与原物颜色尽量一致,达成自然融合的效果。另外,炉的内底部有一块修补的菱形无釉部分和一只新修足底部也无釉,都属于火石红色。调色时,用铁红+哈巴粉+钛白粉+乙酸乙酯+硝基清漆调和,颜色调好后,用小号羊毫毛笔上色。上好色之后,放置几天待干。干透后,再调乙酸乙酯稀释硝基清漆用喷笔喷漆,均匀上两到三遍,完全干后,再进行最后的修理。其方法是使用小拓包蘸取研磨膏,在修复的上色部位表面反复轻柔抛打。还可以加石蜡用绸布进行擦拭,使其光泽比较柔润。最后用干净的绸布擦去多余的研磨膏,修复工作就全部完成了。
通过修复这件瓷器,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在国际上我国素有瓷国之称。在长久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生产过大量精美的瓷器。由于瓷器易碎,能完整保存至今的古瓷器很少,大部分都破碎了。我们考古研究所在考古发掘中,曾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古瓷碎片或残件。为编写发掘报告和研究,只对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典型标本进行一般性修复,是使用石膏复原,用速凝的“502”胶粘接,复原部分也不上颜色。这种复原方法的缺点是难以长久保存,复原部分过不了几年就会脱胶掉下来。另外因为复原部分不上颜色,如果仅作为出版发掘报告的绘图照相之用还可以,要是作为陈列展览就影响观感,太不美观了。我这次用精修的方法修复这件瓷器,就克服了上述的缺点,将一件名窑名品残瓷器复原起来,既可以长时间保存,也可以做陈列展览或观赏之用。
2.对古瓷残器进行复原性修复,按照文物修复的原则应做到“修旧如旧”,同时这种修复还要注意具有可逆性。在修复这件器物时,我就注意对残缺部位的复原要做到有根据。如炉耳的复原我查找了很多龙泉窑青瓷炉的相关资料,找到同类炉耳的形状,同时根据炉口沿一侧有耳的残痕,依此来确定炉耳的大小、形状和厚薄。另外我所用的AAA胶,其稳定性较好,耐热性可达到150℃,修复后可以长时间保存。但如需拆解,在酒精灯上烤2~3分钟,即可分开,用手术刀剔掉胶,原标本不会损坏。
3.对古瓷器残件进行复原性修复是一件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工作。主要的技术难点是:对残缺部分的复原制作和修整,釉面修复中的调色和纹饰复原。古代瓷器中的单色釉瓷器,看起来是一种颜色,实际上釉色中有很多小变化,颜色很难准确调配。虽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摸索,我仍然感到需要进一步努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修复主要分两个步骤:先是补,把残缺的部分修复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器;然后是上色。
第一步是补。根据该炉口小腹大的造型特点,我采取从下往上、从里往外的修补方法。首先是调和石膏在炉腹部和底部取模。为防止填充胶与石膏相粘,在模的内部涂一层起分离作用的凡士林。然后把取下的模放在对应的残缺部位上,用酒精灯加热,热熔胶将其固定住。在白色的瓷板上调胶。我用的是浙江黄岩生产的“合众AAA超能胶”,其属双管胶,分A胶和B胶两种。调用时A胶和B胶的比例掌握在1:0.55~0.8,主要视室内温度而定,温度低B胶比例增大。胶调和均匀后,把瓷粉加进去同时再加少量起增白作用的钛白粉,反复调和做成修复瓷器的坯料。将软的坯料放入石膏模中按压成型。约十个小时后,坯体凝固定型,拆除石膏模。修整坯体内外不平整的地方:在酒精灯上把手术刀片加热,削除多余部分;有凹缺的地方,再用胶调和少量瓷粉和钛白粉做局部修补,干后再用刀片刮平,然后用粗细砂纸先后打磨平整。由于口小腹部大,腹部修复时先修补下半部,把内里做好刮平,再做上腹部的修复工作,直到将口沿部分修复齐全。做时注意将腰部上的一道线与原存线一致,口沿要有圆滑感。器物的主要部分修复经过反复多次的填补和修整,直到平整光滑才算完成。腹部的八卦纹是凸起的,对残缺者仍用胶调瓷粉加钛白粉少量,做成软泥搓成条,按照原物纹路的长短粗细粘上去,干后再加以修整。把器物的主体部分修补好之后,再修复残缺的足和耳。选一只完整的足做模型,成型干燥后在内部涂上凡士林,用胶和瓷粉加少量钛白粉调和做出一只足来,仍用胶将其粘接在残缺的炉底相应的部位上。由于两只耳朵全部残缺,我查找龙泉窑同类器物的资料,取得相关形状和尺寸,再用以上办法做出双耳,按一侧耳根的位置先粘接上去,再测量对面耳朵的位置,将另一片耳朵粘接在对应的位置上。最后再将该炉所有的修补部位通体加以检查修整,用2000号的水磨砂纸将修补部位统一磨光,这时整个炉的修补工作就算完成了。
第二步做色。首先分析该三足炉的釉色。龙泉窑瓷器是青釉,这个三足炉粗看釉色是纯青绿色,但仔细看,发现其釉有深浅浓淡变化,并且釉中还有不规则的白色小斑点。所以在调色时要注意调出不同的色阶。先用喷涂的办法,上色时把喷笔连接在气泵上,用喷笔在器物修复的部位均匀喷涂。调色时在小瓷杯中分别加入硝基清漆和乙酸乙酯,前者是起粘接作用,后者起稀释作用。用羊毫毛笔调和颜料,颜色的配比为:浅绿:铬绿+群青+钛白粉+铁黄(少量);深绿:铬绿+铁蓝+钛白粉+铁黄(少量),中绿介于浅绿和深绿之间,颜料配方靠视觉把握。调色时先在炉的本身位置试色,颜色不同反复多次调试。如果太绿可加一点点大红。调色时还要注意加适量硝基清漆,太多会使颜料液体粘稠影响上色,并且会使釉面太亮,太少则会使颜料液体过稀而形成流釉。上色时先用喷笔薄薄地上一层浅绿,待干后再薄薄地上一层中绿,干后再薄薄地施上一层深绿,让它似盖又没有盖住中绿,然后再上浅绿、中绿、深绿。第二遍之后,要不均匀的上色,使颜色表面有深有浅。每上一层颜色之后,要等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待到它完全干后,再根据颜色变化调整施色。绿色上好之后,再上八卦纹上的颜色。它是白灰色,用钛白粉+群青+大红(少量)+浅灰(少量)+乙酸乙酯+硝基清漆,用小号羊毫毛笔在瓷板上调和试色,颜色适合时,用毛笔往八卦纹凸出的地方上色。除八卦纹是白灰色外,还有折腰部位,口沿外侧也是白灰色,这些部位都要上白灰色。调颜料时,上色要试准,不能偏。上好绿色和白灰色之后,做釉面上不规则的白灰色斑点。用塑料薄膜包住全脂棉球,外面用不易掉色的棉布或绵绸布扎成小小的拓包,适当蘸取乙酸乙酯,再蘸白灰色的颜料,往需着色部位拍打着色,以求产生不规则的白色斑点。这里的技术要点是注意料液一定不能蘸得多,色斑做成后,在表面上再不均匀的上一层薄薄的中绿颜色。上色的颜料浓度要稀,让颜色似盖又没有完全盖住白色斑点。总之,要最终使修复后的釉面颜色与原物颜色尽量一致,达成自然融合的效果。另外,炉的内底部有一块修补的菱形无釉部分和一只新修足底部也无釉,都属于火石红色。调色时,用铁红+哈巴粉+钛白粉+乙酸乙酯+硝基清漆调和,颜色调好后,用小号羊毫毛笔上色。上好色之后,放置几天待干。干透后,再调乙酸乙酯稀释硝基清漆用喷笔喷漆,均匀上两到三遍,完全干后,再进行最后的修理。其方法是使用小拓包蘸取研磨膏,在修复的上色部位表面反复轻柔抛打。还可以加石蜡用绸布进行擦拭,使其光泽比较柔润。最后用干净的绸布擦去多余的研磨膏,修复工作就全部完成了。
通过修复这件瓷器,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1.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在国际上我国素有瓷国之称。在长久的历史中,我们的祖先生产过大量精美的瓷器。由于瓷器易碎,能完整保存至今的古瓷器很少,大部分都破碎了。我们考古研究所在考古发掘中,曾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古瓷碎片或残件。为编写发掘报告和研究,只对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典型标本进行一般性修复,是使用石膏复原,用速凝的“502”胶粘接,复原部分也不上颜色。这种复原方法的缺点是难以长久保存,复原部分过不了几年就会脱胶掉下来。另外因为复原部分不上颜色,如果仅作为出版发掘报告的绘图照相之用还可以,要是作为陈列展览就影响观感,太不美观了。我这次用精修的方法修复这件瓷器,就克服了上述的缺点,将一件名窑名品残瓷器复原起来,既可以长时间保存,也可以做陈列展览或观赏之用。
2.对古瓷残器进行复原性修复,按照文物修复的原则应做到“修旧如旧”,同时这种修复还要注意具有可逆性。在修复这件器物时,我就注意对残缺部位的复原要做到有根据。如炉耳的复原我查找了很多龙泉窑青瓷炉的相关资料,找到同类炉耳的形状,同时根据炉口沿一侧有耳的残痕,依此来确定炉耳的大小、形状和厚薄。另外我所用的AAA胶,其稳定性较好,耐热性可达到150℃,修复后可以长时间保存。但如需拆解,在酒精灯上烤2~3分钟,即可分开,用手术刀剔掉胶,原标本不会损坏。
3.对古瓷器残件进行复原性修复是一件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工作。主要的技术难点是:对残缺部分的复原制作和修整,釉面修复中的调色和纹饰复原。古代瓷器中的单色釉瓷器,看起来是一种颜色,实际上釉色中有很多小变化,颜色很难准确调配。虽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摸索,我仍然感到需要进一步努力。
(作者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