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深沉、无声,却又能明显感知的、似在整合人类思维失序状态的力量,伴随着人类巨大的需求呼唤,正在全球延展——这就是人类感到当下存在诸多缺憾与危机的历史条件下,在心灵深处,既是为当下的自我启助,也是为未来的美好探求而引发的“老子热”。
“老子”,作为当下最古老、最前卫、最时尚的思潮存在,并持续在希望中神秘蔓延、拓展、传播。这应当是足以让学界,尤其是中国学界,升温、助场、发力、显像的大空间:特别由于经济一体化搭建的合作共赢的需求空间,正在呼唤着道德整合,这是老子出现以来最好最大的现实需求空间。作为老子思想的故里,并已经和老子思维存在血脉相连、相通的中国人,更应当努力在现实中循德循道,在探求发展的大路上,使自己的道德风彩有更充分、更鲜明的体现。
老子,在人们的习惯中,已经是人名和书名合一的称谓,老子,即是名为李耳的先生,也是他名为“道经”与“德经”的分为上下两部的著作。叫“老子”,叫《道德经》,都是一回事。是指人,是指书,在关联上下文的言说中,人们也都是分得清楚的,不必有混淆的顾虑。因为除此之外,老子流传下来的也再没有其他著作了。
老子,在当下人们的心中似是女娲手中的彩石,存人类心灵的天地间,弥补并诞生着新的可能,新的希望,新的美好。对当下而言是出路,是愿境,是比较意义上的完美,是选择与良知的依赖。
就当今世界,不论是艺术还是其他,如交往的、经济的、还是政治的,都需要一个有头绪的梳理。89之前由于阵营的对峙,弦虽然绷得很紧,但头绪还算清晰,一切似乎都在其统摄之下。但随着冷战结束,信息的繁荣,交往的增多与频率的加快,经济向一体化迈进,再加上冷战遗留观念还一时难以消除,大家在合作中有防范对峙;在防范中又不得不合作交流;一面是希望世界经济得到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害怕别人强势发展;一面是希望自由平等;但另一面又希望自己获得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头绪也确实多,也够复杂。艺术在这样的犬环境中,失向和茫然,也带有一定的必然。
沉寂常常预示一种较大的变化。
当下世界的进步,是速度最快的历史周期,不论是经济的,科技的,人们似乎都可以用数据来证实这感觉的真实性;由于经济的拉动,国际交往的频率也在一体化进程中不断升温加速;冷战对峙的格局结束以后,头绪也由单一对峙变得丰富繁多。艺术也在为应对新的梳理难题而焦虑地作着多方面的努力,但却成效难显,不尽人意。出路何在?变成了诸多课题思考中的核心与旨归。
在梳思考的过中,不可避免地要思考一是艺术的高度与深度;二是当今社会对艺术的需求:三是人类身心健康建设对艺术的需求。简而言之,一面是面对艺术自身的进程;一面是面对人类及其生存的社会的当下。不论从什么角度去思考,对艺术来讲:这都是绕不开的大课题,而且经过各方面、各流派的努力,可以看得清楚,局部的、视角的努力已经无济于事。
当然我和赵责德也毫不例外地身陷其中,也是有如突围的战士一样,作着寻求出路的思考与交流。
世界格局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也在无声地、慢慢地重新洗牌:信任选择也在交往与合作中发生着变化;一种多年来一直是哲学呼唤变革的状态,现在似乎变成了社会交往与变革在呼唤哲思观念的适合与对应的倾斜。交往与合作的基础,是离不开诚信、平等与互利共赢的,生存也需要平安和谐,当下全球性的“老子热”,都明确地说明人类普遍地对道德的呼唤与需求。
赵贵德一直喜欢读《老子》,一遇问题总爱首先与老子学说作关联,他还特别关注季羡林晚年说过的一句话:“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总在推敲其所指的深意与现实依据。
说到李耳,你的确拿他没办法,赵贵德和我都是画中国画的,自然要作不少方面传统文化的研究、学习与思考,一想到提升中国画的文化性;一想到高度与深度,以及社会关联等一类的课题,首先跳进脑子里的就是李耳的《道经》与《德经》,觉得离开他你就高不起来,深刻不了。的确艺术如果绕开道德的思考,那么艺术留下的还有什么?还是什么?这当然是一个无须再作回答的问题。
我们现在改革开放,与人交往越来越多,不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中都要讲道德、讲诚信,都要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平等互利,就是讲道德。中国长时间使用的教科书四书五经,第一部是《大学》,就讲“明德”,讲“正心”。正心就是修心,当然就是讲道德。
从现在的人类经历经验来看,老子“尊道而贵德”的思想,越来越被证实它的重要和普遍意义;失德的危害也看得越来越清晰分明。艺术的大道应当是依道而成,依德而行,养心正心,成善成美,才是光明正大的发展道路,才是对人类当下和未来有益的发展道路。
还拿改革开放来说,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尊重实践,尊重大家的实践,这就是“道”,就是“尊道”:开放,就是多沟通、多交流、多学习,当然就要首先讲友好、平等、互利,不狭隘不单一、这就要“贵德”。其实在实践中,我们已经看清狭隘单一,甚至过当地讲纯粹,比正宗,比谁是真王麻子,就必然会变得僵化。所以改革开放不是欠发达国家的权宜之计,它是寻求发展进步的尊道贵德的开阔大路。就是发达国家,不思进取,自我封闭,也会滑坡,这已经是在现实中大家都看到的事实。由于科技的发展,信息交流的便捷,今天我们可以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条件把我们人类的事情作得更好,作得更生机勃发、美好、适意、随心。交流和沟通是消除对立,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最好方法,但它的前提是重道、修德、正心,单靠约翰?纳什的“利己均衡”是绝对靠不住的。
改革开放为什么好,为什么有效,就是因为它符合人类追求美好,追求文明进步,改善人类关系的大原则。改革开放的道理都是明德、正心、向善、向美的道理。现在中国搞一带一路的发展,搞亚投行的建设,自己进步了,发展了,马上就想到带动周边国家共同发展,这样的作为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支持。但也有人干扰,在当今世界这绝对成不了主流,而且对自己的国家也不利。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做好人类自己的事该多好。 在交往中如果很看重自己的身份,就要主动纠错改偏,这才是美德。这是正常的,也是行进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改”字价值作用的伟岸力量,恰好也正是一种体现机遇,没必要不好意思,硬撑脸面,该下的台阶要主动自己下,这样才算有气度、见风采、有格调,不失身份,会拿捏,不只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朋友还会为你的风度喝声彩。千万不要自己把自己推到不适当的位置,弄得自己很难受,结果是自己受了损失,别人也难表同情。对于国家不论大小穷富,如果你热爱你自己的人民,千万不要无缘无故地瞎较劲(较劲就是思想僵化),这肯定会自找麻烦,自讨苦吃,弄得家里家外不是人。不论艺术的进程,经济的进程其实都是一样的。
道理是已经清楚明白地摆在眼前,我这里所说的中国方向,中国道路,就是道德的方向,道德的道路。中国的经济腾飞,和平崛起,达观地看,就是开放包容、诚信友好、和睦善待所开出的花朵,结出的果实。文化艺术当然也要也应当开这样的花,结这样的果。
进一步说,我认为艺术家应当把《老子》当艺术论来读,因为艺术的涉猎是极宽的。对于思想的涵盖力而言,时至今日老子依然是这一极难以超越的至高。对于哲学思维而言,涵盖力可以说是其高度和深度的集中体现。就如孔子、庄子这样伟大的先贤,面对老子这座高山,也均属一角一面的理解与体验,时至今日老子依然是我们吸取智慧和力量的雨露甘泉。
老子,是一个认知无限的思维状态。“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都是指一种思维状态,老子给我们的是一种自觉,在自觉中感知自在,在自在中感知自由。认知是一种状态,不是线性之路,是时间给了状态路径感。道和德都是空间的,不是时间的。所以我们与老子没有距离感,有的只是理解思考的差异性。老子讲“道”与“德”的生成与标准;“有”与“无”的认知与依存;“坚”与“柔”的换位与思辨,这与我们都是在同一个空间的思考,似乎我们现实中的一切不同方面的难题,都可以与老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
“二十一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这预测中隐含的直觉,一是改革开放,中国加快了国际“交往”的脚步:二是经济一体化,造成了“交往”价值的提升。“交往”同“对峙”的差异,必然引起观念的变化,而这变化是什么?季羡林所敏感到的也许就是这人与人之间的道德理念天平上的变化。寻求对立的思考将让位于和谐交往中诚信、平等、互利、关爱等一些与道德相关的理念。一种多年来由哲学呼唤社会兴革的现状,将会演化为社会呼唤哲学的倾斜。作为哲学家、思想家、梵文和佛学研究专家的季羡林,也许他敏感到了这观念倾斜下的必然性现实变化。在当下看来,也许这21世纪,不论是东方和西方,一场人类道德和文明程度的大衍化、大提升,已经是不可避免。而在推进这衍化的大潮中,中国以他传统的道德诚信观、友善仁爱观,发挥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老子的观念和学说,将会成为他自诞生以来最耀眼、最辉煌的历史周期。并非赞扬,面对此情此境,我所感到的是一种有近于真理性的美好理念,由提出到真正被接纳,还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通过经济合作的牵动,已经展开了道德思考、道德素求。敏感者也已经感受到了道德无比宏大的推动力。道德活力的新思考、新支点、新表现,将成为学界的新着力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也必将把人类社会推入道德建设的新周期。道德建设是经济建设长期稳定发展、良性运转的基础保障。要通过道德建设来排除毒素和恶性干扰,要看到在合作中包容诚信就是力量,是优质合作的稳固基础¨艺术也将不再是寻求对抗、断裂式的个性,而是寻求开放包容,并努力挖掘开放包容深度为目标的个性体现,这是当代人道德高度的个性体现。所谓艺术个性,是要有德的个性,而不是无德的个性。赵贵德在交谈中和我说,你讲的“循德解化”是个核心,我很感动他的肯定。道德凸显、道德强化是新的时代特征,是肯定无疑的;同样背离道德,必然吃力,必有痛苦,必有损失,必然落伍滑坡,也是很清楚的。正所谓时代使然,盖莫能外。
在前面已经提及关于线性发展观念认知的问题,这在艺术史的书写中尤为普遍,并直接影响到艺术创作的思考。本质地说线性思维被强化,也是同追求对抗与单一有关,当然也有对时间的价值认知片面性有关。不注重世界艺术发展的整体状态,只注重时序性前卫竞争,结果使艺术的道路窄到了只能终结,还在言说不同的终结之路。华彩的诞生,也包括去时序性、去对抗性、去线性的思考,还原复兴空间状态思考,展开拓宽空间场域,来实现大包容、大开放的思考,还艺术以开阔,还心灵以开阔,去掉摆脱束缚与捆绑,让阳光与欢乐充满人间,充满艺术。
艺术的线性史学观的形成,有线索方便的因素,也有进化论的影响,时序性贯穿的误导,但主要是对抗与单一性、纯粹性追求造成的,而且时至今日不见觉悟。
华彩努力体现开放精神,实践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实践是改革创新的基础,新貌是不断探索实践的成果。没有改革就没有新面貌;没有实践探索,改革也就无从谈起。道德方向,道德道路,构成了当下中国全新的道德形象,道德风采。华彩就是要追求展示这样的全新道德面貌,开放风姿,喜洋洋,乐融融地面对世界,面对人民。只有开放才能充满阳光,心理空间要有阳光、有色彩,不能有阴暗死角。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相互敞开心扉地进行交往、交流与合作,大家的、人类的整体事业才能很好地发展。发达有责任帮助欠发达、而不是挤压欠发达,甚至制裁欠发达,发达对于欠发达尤其要注重自己的道德形象。作为艺术的华彩文化表达,就是追求充分再充分地表达人类崇尚的道德形象,升华人类的道德形象,更包容、更开放、更阳光,这应当是艺术健康心态的至尚追求和目标。
不论从艺术形式到艺术内容,都努力于开放、包容、善待的表达,这正是我们启动华彩的初衷和心愿。来看赵责德太阳手、吉祥乌、七星马的创造与表达就是见温暖、见关爱、见喜庆的表达,就是呼唤借用人类童年时期的神话语言,来唤起似乎已经被遗忘了的曾经焕发过异彩的美好记忆,用以激活人类心性深处的本善良知。他用色彩的跳跃,憧憬的形貌,唤起欢乐,唤起兴奋,唤起激越,唤起人世间共同拥抱的关爱,共同祈祷的祝福,共同分享、共同感受的如意吉祥。乐须从善,没有善心、善意就没有快乐,至少是没有长久的可持续的快乐。 我们启动华彩,足因为华是花,华如花,花是美好的象征,花也是正当值的美好,花是娇艳的色,春光的貌,只要比兴美好,几乎离不开花,若:如花似玉、花好月圆、心花怒放、貌美如花、花样年华、比比皆是;华也有高华、华贵、富丽辉煌,也含有昌盛、满意知足的内涵,华是有品格的气象,见美德见高度的表达,所以华彩是以心衍物,化而为象的心灵使者。
道德对于当今世界的整合,已成为一种时代性的紧迫,已经为不断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恐怖事件所唤起;人类在越来越密切的交往中缺失了道德参与,失衡和混乱是过程中的必然。当下宗教已经失效,道德成为了人类交往中的唯一通道,没有道德制衡,交往就难以进行,道德和信任的是否缺失是当下国际交往中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混乱就难以终止。
冷战或者可以借力于“理性利己”,但当解冻而往来的时候,缺失了道德诚信,将会使进程艰难,麻烦不断,所以道德建设是当今世界交往日程表上的第一课题。
道德的方向,道德的道路,是当今世界最具风采的方向,最具风采的道路。中国人有这方面的深厚基础,率先显现了自己的道德风采,成了大家瞩目的亮丽风景,和中国人合作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暗合的意愿和共同感。华彩本质地说就是改革开放和道德呼唤的伴生物,是连理枝、并蒂花。这里没有骄傲,也并非自夸,它是变革牵动思考的必然。
华彩本质是在努力于全面地书写表达开放改革的精神,它包容、丰富,并涵盖多种信息资源的衍化,呈现一种欲望转化为可视可读的存在,并且表现为强烈呼唤,使你不得不接受它的浓烈,不能无视它的存在而使其进入记忆。在这里你感到的是刚刚踏稳的脚跟,又在支持另一只脚踏入陌生的探索,这是一个被精神信念支撑的进程。
华彩像是新张开的文化之伞,它以浓艳的新姿,登上群山、大海,悬游在你转身、回头皆是的祝福与吉祥、喜庆与快乐之间,它是在让你忘我、放声、狂舞在美酒佳肴之后失重的欢乐,一种无忌的自由、天真的释放,华彩是时代的舞,时代的歌,是由内心泼洒出来的漫天鲜花。这样的激情,只有经历过百年苦难、压抑、奋斗之后的民族,在面对新崛起的时候才能迸发得出来,感觉得到。在历史空间,童年、青春、中天壮年、垂暮老人,都是在不断转换之中的角色,它是由认知与实力诸多因素构成的丰富历史呈现。联想垂暮呼唤新生,以及变革中的混乱,纯粹中的僵化,又衍化为生机勃发,充满活力的青春少年,历史与历史中的角色怎能不激情迸发地作出自己的表达。华彩是人与社会、心灵与外在世界之间相互感应开放的鲜花,结出的硕果。
我们搞华彩,就是搞大包容,大信息量的共存共处,强调空间状态的美好,弱化时序关联,把已经走窄、走极端的路拓宽,变单一为丰富,变对抗为接纳,从而使得艺术吉祥如意、欢乐喜庆,把现实的生命美好和艺术的生命美好作合一思考;把完美中国的道德形象同完美艺术的道德追求作合—思考。有“一”是总括,无“一”是分散。要明白看似极端、纯粹是前卫,其实是弱化,是营养缺失。抛弃历史,抛弃文化,否定人类文化积累劳动的价值,反人类、反生命,想在艺术极端主义的道路上,以自焚的姿态去作毁灭艺术的火凤凰,只想自己壮烈,却不思为害后果,即使是自己为自己写好艳词丽句的挽歌,也只能是当作飘散的冥币纸钱,戳穿了看这意味的炫耀,除了欺骗(包括冥顽不化的自己骗自己)之外,剩余的内容还有多少?
“老子”,作为当下最古老、最前卫、最时尚的思潮存在,并持续在希望中神秘蔓延、拓展、传播。这应当是足以让学界,尤其是中国学界,升温、助场、发力、显像的大空间:特别由于经济一体化搭建的合作共赢的需求空间,正在呼唤着道德整合,这是老子出现以来最好最大的现实需求空间。作为老子思想的故里,并已经和老子思维存在血脉相连、相通的中国人,更应当努力在现实中循德循道,在探求发展的大路上,使自己的道德风彩有更充分、更鲜明的体现。
老子,在人们的习惯中,已经是人名和书名合一的称谓,老子,即是名为李耳的先生,也是他名为“道经”与“德经”的分为上下两部的著作。叫“老子”,叫《道德经》,都是一回事。是指人,是指书,在关联上下文的言说中,人们也都是分得清楚的,不必有混淆的顾虑。因为除此之外,老子流传下来的也再没有其他著作了。
老子,在当下人们的心中似是女娲手中的彩石,存人类心灵的天地间,弥补并诞生着新的可能,新的希望,新的美好。对当下而言是出路,是愿境,是比较意义上的完美,是选择与良知的依赖。
就当今世界,不论是艺术还是其他,如交往的、经济的、还是政治的,都需要一个有头绪的梳理。89之前由于阵营的对峙,弦虽然绷得很紧,但头绪还算清晰,一切似乎都在其统摄之下。但随着冷战结束,信息的繁荣,交往的增多与频率的加快,经济向一体化迈进,再加上冷战遗留观念还一时难以消除,大家在合作中有防范对峙;在防范中又不得不合作交流;一面是希望世界经济得到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害怕别人强势发展;一面是希望自由平等;但另一面又希望自己获得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头绪也确实多,也够复杂。艺术在这样的犬环境中,失向和茫然,也带有一定的必然。
沉寂常常预示一种较大的变化。
当下世界的进步,是速度最快的历史周期,不论是经济的,科技的,人们似乎都可以用数据来证实这感觉的真实性;由于经济的拉动,国际交往的频率也在一体化进程中不断升温加速;冷战对峙的格局结束以后,头绪也由单一对峙变得丰富繁多。艺术也在为应对新的梳理难题而焦虑地作着多方面的努力,但却成效难显,不尽人意。出路何在?变成了诸多课题思考中的核心与旨归。
在梳思考的过中,不可避免地要思考一是艺术的高度与深度;二是当今社会对艺术的需求:三是人类身心健康建设对艺术的需求。简而言之,一面是面对艺术自身的进程;一面是面对人类及其生存的社会的当下。不论从什么角度去思考,对艺术来讲:这都是绕不开的大课题,而且经过各方面、各流派的努力,可以看得清楚,局部的、视角的努力已经无济于事。
当然我和赵责德也毫不例外地身陷其中,也是有如突围的战士一样,作着寻求出路的思考与交流。
世界格局在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也在无声地、慢慢地重新洗牌:信任选择也在交往与合作中发生着变化;一种多年来一直是哲学呼唤变革的状态,现在似乎变成了社会交往与变革在呼唤哲思观念的适合与对应的倾斜。交往与合作的基础,是离不开诚信、平等与互利共赢的,生存也需要平安和谐,当下全球性的“老子热”,都明确地说明人类普遍地对道德的呼唤与需求。
赵贵德一直喜欢读《老子》,一遇问题总爱首先与老子学说作关联,他还特别关注季羡林晚年说过的一句话:“21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总在推敲其所指的深意与现实依据。
说到李耳,你的确拿他没办法,赵贵德和我都是画中国画的,自然要作不少方面传统文化的研究、学习与思考,一想到提升中国画的文化性;一想到高度与深度,以及社会关联等一类的课题,首先跳进脑子里的就是李耳的《道经》与《德经》,觉得离开他你就高不起来,深刻不了。的确艺术如果绕开道德的思考,那么艺术留下的还有什么?还是什么?这当然是一个无须再作回答的问题。
我们现在改革开放,与人交往越来越多,不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中都要讲道德、讲诚信,都要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平等互利,就是讲道德。中国长时间使用的教科书四书五经,第一部是《大学》,就讲“明德”,讲“正心”。正心就是修心,当然就是讲道德。
从现在的人类经历经验来看,老子“尊道而贵德”的思想,越来越被证实它的重要和普遍意义;失德的危害也看得越来越清晰分明。艺术的大道应当是依道而成,依德而行,养心正心,成善成美,才是光明正大的发展道路,才是对人类当下和未来有益的发展道路。
还拿改革开放来说,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尊重实践,尊重大家的实践,这就是“道”,就是“尊道”:开放,就是多沟通、多交流、多学习,当然就要首先讲友好、平等、互利,不狭隘不单一、这就要“贵德”。其实在实践中,我们已经看清狭隘单一,甚至过当地讲纯粹,比正宗,比谁是真王麻子,就必然会变得僵化。所以改革开放不是欠发达国家的权宜之计,它是寻求发展进步的尊道贵德的开阔大路。就是发达国家,不思进取,自我封闭,也会滑坡,这已经是在现实中大家都看到的事实。由于科技的发展,信息交流的便捷,今天我们可以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条件把我们人类的事情作得更好,作得更生机勃发、美好、适意、随心。交流和沟通是消除对立,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最好方法,但它的前提是重道、修德、正心,单靠约翰?纳什的“利己均衡”是绝对靠不住的。
改革开放为什么好,为什么有效,就是因为它符合人类追求美好,追求文明进步,改善人类关系的大原则。改革开放的道理都是明德、正心、向善、向美的道理。现在中国搞一带一路的发展,搞亚投行的建设,自己进步了,发展了,马上就想到带动周边国家共同发展,这样的作为得到了很多国家的支持。但也有人干扰,在当今世界这绝对成不了主流,而且对自己的国家也不利。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做好人类自己的事该多好。 在交往中如果很看重自己的身份,就要主动纠错改偏,这才是美德。这是正常的,也是行进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改”字价值作用的伟岸力量,恰好也正是一种体现机遇,没必要不好意思,硬撑脸面,该下的台阶要主动自己下,这样才算有气度、见风采、有格调,不失身份,会拿捏,不只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朋友还会为你的风度喝声彩。千万不要自己把自己推到不适当的位置,弄得自己很难受,结果是自己受了损失,别人也难表同情。对于国家不论大小穷富,如果你热爱你自己的人民,千万不要无缘无故地瞎较劲(较劲就是思想僵化),这肯定会自找麻烦,自讨苦吃,弄得家里家外不是人。不论艺术的进程,经济的进程其实都是一样的。
道理是已经清楚明白地摆在眼前,我这里所说的中国方向,中国道路,就是道德的方向,道德的道路。中国的经济腾飞,和平崛起,达观地看,就是开放包容、诚信友好、和睦善待所开出的花朵,结出的果实。文化艺术当然也要也应当开这样的花,结这样的果。
进一步说,我认为艺术家应当把《老子》当艺术论来读,因为艺术的涉猎是极宽的。对于思想的涵盖力而言,时至今日老子依然是这一极难以超越的至高。对于哲学思维而言,涵盖力可以说是其高度和深度的集中体现。就如孔子、庄子这样伟大的先贤,面对老子这座高山,也均属一角一面的理解与体验,时至今日老子依然是我们吸取智慧和力量的雨露甘泉。
老子,是一个认知无限的思维状态。“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都是指一种思维状态,老子给我们的是一种自觉,在自觉中感知自在,在自在中感知自由。认知是一种状态,不是线性之路,是时间给了状态路径感。道和德都是空间的,不是时间的。所以我们与老子没有距离感,有的只是理解思考的差异性。老子讲“道”与“德”的生成与标准;“有”与“无”的认知与依存;“坚”与“柔”的换位与思辨,这与我们都是在同一个空间的思考,似乎我们现实中的一切不同方面的难题,都可以与老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
“二十一世纪是东方文化的世纪,这预测中隐含的直觉,一是改革开放,中国加快了国际“交往”的脚步:二是经济一体化,造成了“交往”价值的提升。“交往”同“对峙”的差异,必然引起观念的变化,而这变化是什么?季羡林所敏感到的也许就是这人与人之间的道德理念天平上的变化。寻求对立的思考将让位于和谐交往中诚信、平等、互利、关爱等一些与道德相关的理念。一种多年来由哲学呼唤社会兴革的现状,将会演化为社会呼唤哲学的倾斜。作为哲学家、思想家、梵文和佛学研究专家的季羡林,也许他敏感到了这观念倾斜下的必然性现实变化。在当下看来,也许这21世纪,不论是东方和西方,一场人类道德和文明程度的大衍化、大提升,已经是不可避免。而在推进这衍化的大潮中,中国以他传统的道德诚信观、友善仁爱观,发挥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老子的观念和学说,将会成为他自诞生以来最耀眼、最辉煌的历史周期。并非赞扬,面对此情此境,我所感到的是一种有近于真理性的美好理念,由提出到真正被接纳,还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通过经济合作的牵动,已经展开了道德思考、道德素求。敏感者也已经感受到了道德无比宏大的推动力。道德活力的新思考、新支点、新表现,将成为学界的新着力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也必将把人类社会推入道德建设的新周期。道德建设是经济建设长期稳定发展、良性运转的基础保障。要通过道德建设来排除毒素和恶性干扰,要看到在合作中包容诚信就是力量,是优质合作的稳固基础¨艺术也将不再是寻求对抗、断裂式的个性,而是寻求开放包容,并努力挖掘开放包容深度为目标的个性体现,这是当代人道德高度的个性体现。所谓艺术个性,是要有德的个性,而不是无德的个性。赵贵德在交谈中和我说,你讲的“循德解化”是个核心,我很感动他的肯定。道德凸显、道德强化是新的时代特征,是肯定无疑的;同样背离道德,必然吃力,必有痛苦,必有损失,必然落伍滑坡,也是很清楚的。正所谓时代使然,盖莫能外。
在前面已经提及关于线性发展观念认知的问题,这在艺术史的书写中尤为普遍,并直接影响到艺术创作的思考。本质地说线性思维被强化,也是同追求对抗与单一有关,当然也有对时间的价值认知片面性有关。不注重世界艺术发展的整体状态,只注重时序性前卫竞争,结果使艺术的道路窄到了只能终结,还在言说不同的终结之路。华彩的诞生,也包括去时序性、去对抗性、去线性的思考,还原复兴空间状态思考,展开拓宽空间场域,来实现大包容、大开放的思考,还艺术以开阔,还心灵以开阔,去掉摆脱束缚与捆绑,让阳光与欢乐充满人间,充满艺术。
艺术的线性史学观的形成,有线索方便的因素,也有进化论的影响,时序性贯穿的误导,但主要是对抗与单一性、纯粹性追求造成的,而且时至今日不见觉悟。
华彩努力体现开放精神,实践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实践是改革创新的基础,新貌是不断探索实践的成果。没有改革就没有新面貌;没有实践探索,改革也就无从谈起。道德方向,道德道路,构成了当下中国全新的道德形象,道德风采。华彩就是要追求展示这样的全新道德面貌,开放风姿,喜洋洋,乐融融地面对世界,面对人民。只有开放才能充满阳光,心理空间要有阳光、有色彩,不能有阴暗死角。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相互敞开心扉地进行交往、交流与合作,大家的、人类的整体事业才能很好地发展。发达有责任帮助欠发达、而不是挤压欠发达,甚至制裁欠发达,发达对于欠发达尤其要注重自己的道德形象。作为艺术的华彩文化表达,就是追求充分再充分地表达人类崇尚的道德形象,升华人类的道德形象,更包容、更开放、更阳光,这应当是艺术健康心态的至尚追求和目标。
不论从艺术形式到艺术内容,都努力于开放、包容、善待的表达,这正是我们启动华彩的初衷和心愿。来看赵责德太阳手、吉祥乌、七星马的创造与表达就是见温暖、见关爱、见喜庆的表达,就是呼唤借用人类童年时期的神话语言,来唤起似乎已经被遗忘了的曾经焕发过异彩的美好记忆,用以激活人类心性深处的本善良知。他用色彩的跳跃,憧憬的形貌,唤起欢乐,唤起兴奋,唤起激越,唤起人世间共同拥抱的关爱,共同祈祷的祝福,共同分享、共同感受的如意吉祥。乐须从善,没有善心、善意就没有快乐,至少是没有长久的可持续的快乐。 我们启动华彩,足因为华是花,华如花,花是美好的象征,花也是正当值的美好,花是娇艳的色,春光的貌,只要比兴美好,几乎离不开花,若:如花似玉、花好月圆、心花怒放、貌美如花、花样年华、比比皆是;华也有高华、华贵、富丽辉煌,也含有昌盛、满意知足的内涵,华是有品格的气象,见美德见高度的表达,所以华彩是以心衍物,化而为象的心灵使者。
道德对于当今世界的整合,已成为一种时代性的紧迫,已经为不断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恐怖事件所唤起;人类在越来越密切的交往中缺失了道德参与,失衡和混乱是过程中的必然。当下宗教已经失效,道德成为了人类交往中的唯一通道,没有道德制衡,交往就难以进行,道德和信任的是否缺失是当下国际交往中的主要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混乱就难以终止。
冷战或者可以借力于“理性利己”,但当解冻而往来的时候,缺失了道德诚信,将会使进程艰难,麻烦不断,所以道德建设是当今世界交往日程表上的第一课题。
道德的方向,道德的道路,是当今世界最具风采的方向,最具风采的道路。中国人有这方面的深厚基础,率先显现了自己的道德风采,成了大家瞩目的亮丽风景,和中国人合作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暗合的意愿和共同感。华彩本质地说就是改革开放和道德呼唤的伴生物,是连理枝、并蒂花。这里没有骄傲,也并非自夸,它是变革牵动思考的必然。
华彩本质是在努力于全面地书写表达开放改革的精神,它包容、丰富,并涵盖多种信息资源的衍化,呈现一种欲望转化为可视可读的存在,并且表现为强烈呼唤,使你不得不接受它的浓烈,不能无视它的存在而使其进入记忆。在这里你感到的是刚刚踏稳的脚跟,又在支持另一只脚踏入陌生的探索,这是一个被精神信念支撑的进程。
华彩像是新张开的文化之伞,它以浓艳的新姿,登上群山、大海,悬游在你转身、回头皆是的祝福与吉祥、喜庆与快乐之间,它是在让你忘我、放声、狂舞在美酒佳肴之后失重的欢乐,一种无忌的自由、天真的释放,华彩是时代的舞,时代的歌,是由内心泼洒出来的漫天鲜花。这样的激情,只有经历过百年苦难、压抑、奋斗之后的民族,在面对新崛起的时候才能迸发得出来,感觉得到。在历史空间,童年、青春、中天壮年、垂暮老人,都是在不断转换之中的角色,它是由认知与实力诸多因素构成的丰富历史呈现。联想垂暮呼唤新生,以及变革中的混乱,纯粹中的僵化,又衍化为生机勃发,充满活力的青春少年,历史与历史中的角色怎能不激情迸发地作出自己的表达。华彩是人与社会、心灵与外在世界之间相互感应开放的鲜花,结出的硕果。
我们搞华彩,就是搞大包容,大信息量的共存共处,强调空间状态的美好,弱化时序关联,把已经走窄、走极端的路拓宽,变单一为丰富,变对抗为接纳,从而使得艺术吉祥如意、欢乐喜庆,把现实的生命美好和艺术的生命美好作合一思考;把完美中国的道德形象同完美艺术的道德追求作合—思考。有“一”是总括,无“一”是分散。要明白看似极端、纯粹是前卫,其实是弱化,是营养缺失。抛弃历史,抛弃文化,否定人类文化积累劳动的价值,反人类、反生命,想在艺术极端主义的道路上,以自焚的姿态去作毁灭艺术的火凤凰,只想自己壮烈,却不思为害后果,即使是自己为自己写好艳词丽句的挽歌,也只能是当作飘散的冥币纸钱,戳穿了看这意味的炫耀,除了欺骗(包括冥顽不化的自己骗自己)之外,剩余的内容还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