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年夏季一次飞行途中,我凑在舷窗边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望着远处的雷暴云。夜半的天空漆黑无边,因为戴着效果出众的降噪耳机,几乎听不到引擎的轰鸣声,若没有那团时隐时现的庞然陡立的云群,几乎不会意识到自己在万米高空。
耳机里播放的是塞尔维亚小提琴家Nemanja Radulovic演奏的巴赫,急速,摇滚,神经质,很适合红眼航班上的观雷场景。远远望去,云的聚落里似乎有淘气的小孩不停地扔出小爆竹,似乎天边正在进行一场与人类无关的庆典,烟火绽放,花团锦簇,每一朵冷冽的电光都照亮棉花糖般的云山里的层峦叠嶂。原来,云端电子的正负碰撞是那样迷幻的场景啊!
数年前的一个夏夜,我躺在沙发上看书,雷声滚过,我下意识地将目光从字里行间转向窗外的夜空,一道闪电不失时机地撞进我的视野,在视网膜上留下惊悚的曲线,哪怕闪电本身转瞬间就消失在夜幕中,视觉残留却让我之后的半分钟都睁不开眼。我第一次意识到,观赏闪电需要运气以及墨镜。从那以后,我开始对空中的戏剧场景感兴趣起来,就像一个低头走路的人终于抬起头,发现了另一个世界。
通常,人们不会记住某一条闪电——它出现的日期时间场合,它的体型五官发色。除非它造成伤害,若是如此,人们记住的也只可能是被害者的模样——枝梢的焦黑,枯死的草地,触电身亡的人。闪电注定瞬时生灭,有时像叹息,有时像怒吼,但永远不会长久凝视你。
也不会有两道同样的闪电。
事实上,低头走路的时候也能见到闪电的痕迹。我曾在加拿大某个森林公园的山顶看到一片被雷击而烧毁的树林。若是冬天,那座山白雪覆盖,就成了滑雪胜地,或许就看不到那样焦黑的色泽蔓延了几百米,不止是水平距离的几百米,还有垂直距离的十几米——从土地到树冠,无有幸免。树木不高,可见是中高海拔地区的植物,因为没有一丝绿叶,光看那些剧烈蜷曲的枝干,没有人认得出那是什么树,它们漆黑如炭,枯硬如铁,根本不像是植物,俨然是成形的雕塑,被火球淬炼出了金属质感。
同行者是一家三口的美国人,父子俩饶有趣味地对话:“我想找出闪电落下时最先击中的那棵树!也许是烧得最焦黑的那一棵?”
“不。旷野中的闪电比你想象的、或是你看到的大得多,一团火球从天而降,也许不会只落在一棵树上。那是大自然在发电啊。”
“一定很酷。”少年的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在想象和虚构中模拟闪电的路径。
天地之美,你必须在场,才能看到。虽然天界的事,人类很难在场,不像是大地上的事,人类可以贴近着去看。
我在三十多岁时才看到迪拉德的书,这很可能教化我用余生去向往做一个傻傻的自然界的观众——傻,不是说无知,而是说臣服。
二十六岁的迪拉德住在溪边,每日每夜徜徉于溪边林中,因而看得到巨型田鳖吸食青蛙,也能够偶遇打了结的蛇皮,还能跨骑在树干上凝视溪水下的生物万千。一切都在舞蹈,从她之上的天空、树冠,到她之下的泥土、根系和数不清的生物。她见证一年中间造物的秘密:空中的鸟、地上的植株、宇宙中的星星。也旁观了造物的残酷,寄生者将宿主从肚子里吃空,生命的传承基于这样你死我活的斗争。甚而也目睹了大自然的浪费,那些朝生暮死的虫子,产下成千上万的卵,死掉无数,单单靠其中的硕果仅存者,便成活了一个物种。
必须在场,必须聚焦纯真的头脑和眼睛,你才可能像她那样,看到从内而外发光的树。这个把自己放逐到听客溪畔住了一年的姑娘把青春的狂想落实在自然的土壤里。她是一个遍览图书的女孩,不止是诗学、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还有爱斯基摩人的故事……她喜欢从字里行间捕捉灵性的闪光,天生拥有博物学者所需的旺盛的好奇心,并且,不将人类置于众生之上,而是平等视之,从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中对照出人类的特质,再用生物学家和诗人共有的显微镜,拨开自然的迷障,化作微观的诗文——
她写大眼纹天蚕蛾:湿湿的心脏里有一个细胞,里面会有一座森林,摇摆着。
她写蜘蛛结网,写强光中看不到网本身,而只见蜘蛛忙碌神奇地往复在空中。
她写大榆树:光是一个季节里就可能制造出六百万片树叶,十分繁复,却不费吹灰之力。然后她自嘲:“我连一片也制造不出来。 ”
她写浪潮,写的是被海浪裹挟着、翻卷到半空的鲨鱼那样的壮阔场景。
她从显微镜下的叶绿素、金鱼尾部的红血球,写到人类自身的肾元组织,仿佛打通了世间万物万灵的灵脉,解说了宇宙的真相:造物主喜爱丰繁浮夸!这个世界是以最了不起、最严谨的方式,丰盛地、铺张地创造出来的。大自然既令人觉得恐怖,也充满无限慈悲,极度挥霍,也极度节俭。
没错,造物主的浮夸风甚至在暴雨将至时、在无人观赏的云端都如此照耀。熄了光的夜空成就最好的席位,水分子电分子金属原子来一场这样的即兴表演,俨如最原始也最前卫的艺术。
迪拉德没有描写过溪边的闪电、林中的雷火。而我就在雷电之上。
我多少有点懊恼地看看旁边两位已然沉睡的乘客。推醒他们,请他们让我到走廊上打开行李舱,取出包里的照相机……似乎有点兴师动众。我没有那样做,也许是出于礼貌,或懒惰,或是无端的自信——闪电这种事无需每一次都捕捉到位,总会有下一次的,因为大自然的发电厂从不歇业。所以,我一动没动,远远地望着那些明灭的光,在脑海中设定云山里的人物和情节,假装那不是自然,而是一台舞美制作举世无双的舞台剧。然而这应该是一种病态。人为的,假设杰作的存在,再高估自己是杰作的观众。
又看了一会儿,我确定飞机正在朝那座雷暴云山而去。闪电的纹路越来越清晰,细枝末节在时间和空间里延展得越来越细腻了,我好像在谨慎推进的显微镜头里,马上就能看清每一根毛细血管里的急流、奔跃和退息。与此同时,那个习惯性把观赏杰作的VIP座位留给自己的病态大脑又点击了另一個次元的画面,确切地说,是个自创的动画场景:遭雷击的飞机像一只炸毛的鸡在黄色爆炸符号中颤抖。自娱自乐的头脑开始提取浏览过的常识,飞机上的避雷针是如何运作的?客机遭雷击的概率是多少?积雨云和平流层的高度各为多少?在模模糊糊的概念中,理性稍稍苏醒,我开始揣测飞机离那座活跃的雷暴云山到底有多远? 和闪电在同一个水平面,并且不断接近,这是一种新鲜的体验。有一次我住在一家豪华的海滨酒店,坐拥180度的全幅海景,第一天夜里云淡风轻,高悬的圆月下方,海面泛着银色哑光,但第二天附近海面上的台风转向,东边的天空里星月依然明朗,西边的天空里却时不时闪电交加,坐在阳台上左看右看,简直不能相信这是同一片天空,再一细想,如果城市的天际线没有被遮挡,东边晴西边雨的景象又有何稀奇呢?这就是天空的真相,但城市中生活太久的人失去了对天空尺度、含量最基本的判断力,又因为密集的人类造物充斥视野,对距离的判断力也值得怀疑。我与雷暴云山之间别无它物,似乎只是为了证明彼此的遥远。
就在这时,幽暗的灯光突然大亮,空乘小姐开始发放餐点。这很像电影放到最精彩时突然插播广告的感觉,微波炉急速加热的食品的气味扑面而来,规范的服务用语不絕于耳,醒来的乘客们呵欠连天,小桌板放下的声音此起彼伏,就连舷窗外不知多远的迷幻烟火也在剧烈的灯光中褪色了。
好像突然回到了人间。
我吮吸草莓味的酸奶,意识到自己观望云端的角度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远而近的这一程中,我的视线先是落在一点钟方向,发餐点时是两点钟方向,酸奶时刻已成了三点钟方向,下巴已指向了右肩头,闪电的源头就在正右侧,与我平行,冷光闪闪朵朵照亮的云端时而柔白时而暗浊,又将冷光折射出紫色、绿色、蓝色的微妙萤光。
这是一段无法描述的事。虽然,后来我用尽了病态大脑里现成的词汇,K仍一针见血地批评我:竟然什么都没有拍到!静态的动态的,什么都没有。
我没有“在场证据”,却如同没有“不在场证据”的嫌疑人,几乎被判有罪。
K是个影像囤积狂。K想把闪电照亮的云端储备在电力支持的云端。K是我见过的最常备份、拥有最多移动硬盘、购买最多云端空间的人。K指望艺术借由科技介入生活,将自然的云端置于科技的云端,她相信尼采说的:艺术是所有存在者基本的存在方式,是对生命最强的刺激,是权力意志最透明的赋形。
K坐在任何交通工具里的时候都手持相机或手机,抓拍世界各地的云和风,雨和雾,楼宇和风车,电线和路灯,斑马线和霓虹灯,摩天轮和垃圾桶,自动贩卖机和机器交通警……是的,比拍的人类本身多N倍。我给她一颗她没吃过的糖,她拍下来;我陪她走一段有影子的路,她拍下来;我把拆掉的老房子废墟指给她看,她拍下来……然后备份,传入云端,仿佛云端有一个执着、尽职的收信人,无限接受她的传送,而她们或我们之间永远没有对话的机会,像是彼此的来世。
K不常拍人,要拍也喜欢用长焦,躲在很远的地方,被拍的人根本不知道她镜头拉近或拉远,也看不到她按动快门,所以,表情通常是非常自然的。在那些神不知鬼不觉的瞬间被她拍到的人,在看到照片后通常会不好意思,但腼腆中掩饰着惊喜,好像冷不丁被爱神之箭射中了。
但在K云端的千万张图像里,有那张我们在日本金泽的兼六园拍到的群像:数百年的参天松树各有各有的姿态,葱郁的墨绿色映衬在蓝天白云下,哪怕庞然的树瘤或结疤在荫蔽里潜藏着一丝沧桑,却依然有强大、稳健的生命力震慑人心。在松树围绕的圆形空地里,我们看到的每一个人都端着手机或相机在拍照,大约有几十人,小至学童,大至耄耋老人,都面朝不同方位的景致平稳手中的拍摄工具。那真是太奇妙的画面,如同被一种离心力控制着,所有人背对所有人;又同时被一种向心力控制着,所有人面对小小的屏幕,带着幸福的虔信,明知无法将眼前澄澈、丰富、立体的园景收入一张照片,却依然为自己能够亲手记录而感到满足。松树高大,镇静,不为人类任何小小的进步或满足而动,却迎来送往了几百年的过客。那让我立刻想到阿巴斯的一句诗,尽管说的是山:对某些人来说,山顶是一个用来征服的地方。对那座山来说,它是下雪的地方。她站在远离他们的地方,拍下了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树。拍下了那个瞬间,就像是拍下了一个时代。
而我面对难得一见的云端奇景,竟然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用K的哲学来判断,这无异于对存在的亵渎。
依附于影像证据的现代人并没有错。我们只能用人造的东西,去崇拜神造的东西。
慈悲地来说,正是因为见识到自身的局促,才格外依赖影像记取的世界——世界之大,世界之微,世界之转瞬即逝。
我看《大地上的事》时有过很深的感触,那和阅读迪拉德的感受截然不同。作者苇岸,出生于乡村的中国文人,在诗的情怀中,目睹野兔在田野里消失了,目睹鸟群从天空消失了,目睹工业社会的农业生产漠视甚而悖离了自然规律,“人类已经成为他们的工具的工具了”,诗情定格在悲悯;然后把自己锁定在一棵钻天杨树下,面朝一块田地,拍摄了二十个节气时的景象。
在新居的屋檐下,他观察胡蜂筑巢的全过程,即便蜂群离去,空巢也被他视为家徽。
在乡间小路,诗人警觉地发现树上有一只神秘的猫头鹰在日光下闪躲,并把它记入日志。
在落日笼罩的天空下,他读着秒,观测夜星出现的节奏,直到满天繁星。
在新年第一天,意外地目睹一大群候鸟的迁徙时,他觉得自己是得了神助的人。
这是一个喜爱麻雀、驴子、蜜蜂、啄木鸟……的诗人,天生的诗性被土地和阳光烘托得成熟而丰盛,而当他爱上了梭罗、细读无数遍《瓦尔登湖》之后,诗性灌入流畅的散文体格,成就了一位不可多得的自然主义散文家。
自然的一切——不只是有生命的鸟类,还有纯粹的绿色或阳光或冬季——都在他的笔下拥有了灵性。他形容三月:“三月连羔羊也会大胆,世界温和,大道光明,石头善良。三月的村庄像篮子,装满阳光……土地像待嫁的姑娘。”他形容雨水时节的雪:“雪有些塌缩、黯淡,减弱了其固有的耀眼光泽。这个现象很像刀用钝了,丧失了锋芒。”
他以梭罗为精神向导,并依循这条哲人的路,读懂了爱默生、利奥波德、赫德逊、托尔斯泰等大师的心灵。他说,梭罗是“有机”的:文字的质感是温热的,思想是借助与之对应的自然事物而得以表述的。更重要的是,他隐居湖畔乡间的那两年,不止是作为自然主义者的田野实践,还意味着他对“人的完整性”的领悟。崇尚自然、素食、有机的生活方式,这无疑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重提梭罗的原因,但真正的深意并不是浮光掠影的衣食住行,真正完整的人性,必须包含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道德观。 诗人苇岸在写作和深思之后,指摘出当代人类最大的症结所在,这已超越了诗性,抵达哲学的边缘。梭罗所拥有的“源于生命的非实用主义或反物质文明倾向,以及他审美地看待世界的目光、诗意的生活态度”已沿袭到中国诗人的身心,哪怕他无法抵抗中国当下的经济狂潮——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环境资源的侵蚀。“在神造的东西日渐减少、人造的东西日渐增添的今天,在蔑视一切的经济的巨大步伐下,鸟巢与土地、植被、大气、水,有着同一莫测的命运。”
摆弄照相机的诗人让我感概万分,一时觉得“大地上的事情”这六个平白无华的字让人伤情动容。大地,是多么怀旧又多么未来、多么具象又多么抽象的名称啊!
用海德格尔的哲学来看,人造科技发展到近代,已不再像早期那样不介入自然,而是尽可能攫取自然的能量,为人造的目的服务。唯有这纯粹灿烂的雷电还不止于被挖掘一空吧,它们能量满满,它们远在云端,它们暂且逃脱了人造物的介入,恍如古昔的大地,突然又有了怀旧的理由,以及格外匹配的,梦一般的氛围。
在大地上仰望闪电时,总觉得快速,瞬灭,但我此时发现,云端的闪电滋生于充分而曼妙的酝酿,闪灭间,明暗交叠,缔造出近乎慢镜头的效果,仿佛每一束光电的存在都不急于消逝,它们在云间缠绵,在过程中表演,能量的蕴集汇流交合疏离……都是大地上的肉眼看不到的,甚至!也是假装同在云端的我所看不到的啊。我依然在想象中试图理解,依然是无法贴近观看、感动并了悟的无知者。只不过,距离稍稍拉近,让想象有的放矢。
忘了哪部电影里看到过一句台词:人间喜怒悲欢,近距离看是悲剧,远距离看就是喜剧。
与大地平行的是天空。与雷电平行的是飞机。与影像平行的是存在吗?
在名副其实的平行世界里,广播里出现机长沉着的声音:我们正在穿越一片雷雨云区,坐在两侧窗边的乘客都可以看到雷电在闪光,请大家系好安全带,预计穿过时间为七到八分钟。我立刻想象到:这位机长坐在我们所有人的最前方,窗前无有遮挡,顺从雷达精准的、微缩的、符号化的指示,沿着两团积雨云间的一条路——被运载的我并不知道那条路是蜿蜒的,还是笔直的。
在任何一辆现代交通工具里,被运载的人类都无法知晓运输工具本身如何運作,如何闪避危险,如何侥幸存活。恰恰就像手持拍摄器材的我们并不能知道精工仪器的制作方法,只不过,拍摄和被拍摄通常不会带来危险。我们只是信仰科技的虔诚消费者,虔诚到无知且无畏的程度。
海德格尔看到从月球角度拍摄的地球照片时,曾一度惊慌失措,他坚信技术就是人类在依靠自己无法自主的东西,技术可以把人类连根拔除,唯一剩下的关系就是“我们和技术的关系”。从海德格尔到K的几十年里——刚好是一个人成年的时间,也是科技突飞猛进的一代时间——就连研究海德格尔的学者们也不得不仰仗技术才能做研究工作,这恰恰应验了海德格尔的结论:技术越支配我们的活动,技术的本质越是陷入被遗忘的状态。
技术的神秘、不可知,恰如自然的神秘、不可知,又可以构成一轮平行世界。
我不知道飞机上还有多少人像我这样怀着双重侥幸的心态,既因为目睹云端美景而幸运,又提心吊胆地目送美景远去而备感幸运。在我五点钟方向的雷暴云团持续闪亮,渐渐地让人觉得寂寞了,飞行带走了观赏者,哪怕这场好戏根本无需人类参与。
我其实不想承认,K,就是平行世界中的我。我揣着一颗少见多怪的凡人心,既没有可能在餐饮时段灯火通明的机舱里越过舷窗上的光影拍到肉眼所见的奇幻场景,也没有办法让另一个人类了解此刻雷电源头的惊艳程度。我有那么一点点——如果这么说不是太狂妄的话——体会到英国宇航员蒂姆·皮克的心情,他在驻留太空的六个月里拍到了幽幽的绿色极光悬浮在大气层外、地平线下的超级月亮、融化的冰川像牛奶冰淇淋一样汇入大洋……人类面对宇宙恢宏的手笔时,抗衡自身渺小感的举动之一就是端起相机,记录是因为臣服,也是因为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这是海子的诗,而我已忘了上下文。
我没有如K所愿勉强地用影像去记录,恐怕还有另一个原因:分享在场体验终究是件徒劳的事,在这样遥远缥缈的幸福、奇幻、惊艳面前,无论动用科技或尝试艺术,无论所要分享的是幸福还是悲伤,无论如何努力地去凑近造物主的真相,终将是徒劳的。唯有孤独是存在的真相——万米夜空中的一千条闪电,和一个身在人群中吮吸酸奶的人类,遥望彼此的孤独——这才是那天晚上的真相,并且在飞机平安落地后迅速地被遗忘一空。
耳机里播放的是塞尔维亚小提琴家Nemanja Radulovic演奏的巴赫,急速,摇滚,神经质,很适合红眼航班上的观雷场景。远远望去,云的聚落里似乎有淘气的小孩不停地扔出小爆竹,似乎天边正在进行一场与人类无关的庆典,烟火绽放,花团锦簇,每一朵冷冽的电光都照亮棉花糖般的云山里的层峦叠嶂。原来,云端电子的正负碰撞是那样迷幻的场景啊!
数年前的一个夏夜,我躺在沙发上看书,雷声滚过,我下意识地将目光从字里行间转向窗外的夜空,一道闪电不失时机地撞进我的视野,在视网膜上留下惊悚的曲线,哪怕闪电本身转瞬间就消失在夜幕中,视觉残留却让我之后的半分钟都睁不开眼。我第一次意识到,观赏闪电需要运气以及墨镜。从那以后,我开始对空中的戏剧场景感兴趣起来,就像一个低头走路的人终于抬起头,发现了另一个世界。
通常,人们不会记住某一条闪电——它出现的日期时间场合,它的体型五官发色。除非它造成伤害,若是如此,人们记住的也只可能是被害者的模样——枝梢的焦黑,枯死的草地,触电身亡的人。闪电注定瞬时生灭,有时像叹息,有时像怒吼,但永远不会长久凝视你。
也不会有两道同样的闪电。
事实上,低头走路的时候也能见到闪电的痕迹。我曾在加拿大某个森林公园的山顶看到一片被雷击而烧毁的树林。若是冬天,那座山白雪覆盖,就成了滑雪胜地,或许就看不到那样焦黑的色泽蔓延了几百米,不止是水平距离的几百米,还有垂直距离的十几米——从土地到树冠,无有幸免。树木不高,可见是中高海拔地区的植物,因为没有一丝绿叶,光看那些剧烈蜷曲的枝干,没有人认得出那是什么树,它们漆黑如炭,枯硬如铁,根本不像是植物,俨然是成形的雕塑,被火球淬炼出了金属质感。
同行者是一家三口的美国人,父子俩饶有趣味地对话:“我想找出闪电落下时最先击中的那棵树!也许是烧得最焦黑的那一棵?”
“不。旷野中的闪电比你想象的、或是你看到的大得多,一团火球从天而降,也许不会只落在一棵树上。那是大自然在发电啊。”
“一定很酷。”少年的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在想象和虚构中模拟闪电的路径。
天地之美,你必须在场,才能看到。虽然天界的事,人类很难在场,不像是大地上的事,人类可以贴近着去看。
我在三十多岁时才看到迪拉德的书,这很可能教化我用余生去向往做一个傻傻的自然界的观众——傻,不是说无知,而是说臣服。
二十六岁的迪拉德住在溪边,每日每夜徜徉于溪边林中,因而看得到巨型田鳖吸食青蛙,也能够偶遇打了结的蛇皮,还能跨骑在树干上凝视溪水下的生物万千。一切都在舞蹈,从她之上的天空、树冠,到她之下的泥土、根系和数不清的生物。她见证一年中间造物的秘密:空中的鸟、地上的植株、宇宙中的星星。也旁观了造物的残酷,寄生者将宿主从肚子里吃空,生命的传承基于这样你死我活的斗争。甚而也目睹了大自然的浪费,那些朝生暮死的虫子,产下成千上万的卵,死掉无数,单单靠其中的硕果仅存者,便成活了一个物种。
必须在场,必须聚焦纯真的头脑和眼睛,你才可能像她那样,看到从内而外发光的树。这个把自己放逐到听客溪畔住了一年的姑娘把青春的狂想落实在自然的土壤里。她是一个遍览图书的女孩,不止是诗学、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还有爱斯基摩人的故事……她喜欢从字里行间捕捉灵性的闪光,天生拥有博物学者所需的旺盛的好奇心,并且,不将人类置于众生之上,而是平等视之,从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中对照出人类的特质,再用生物学家和诗人共有的显微镜,拨开自然的迷障,化作微观的诗文——
她写大眼纹天蚕蛾:湿湿的心脏里有一个细胞,里面会有一座森林,摇摆着。
她写蜘蛛结网,写强光中看不到网本身,而只见蜘蛛忙碌神奇地往复在空中。
她写大榆树:光是一个季节里就可能制造出六百万片树叶,十分繁复,却不费吹灰之力。然后她自嘲:“我连一片也制造不出来。 ”
她写浪潮,写的是被海浪裹挟着、翻卷到半空的鲨鱼那样的壮阔场景。
她从显微镜下的叶绿素、金鱼尾部的红血球,写到人类自身的肾元组织,仿佛打通了世间万物万灵的灵脉,解说了宇宙的真相:造物主喜爱丰繁浮夸!这个世界是以最了不起、最严谨的方式,丰盛地、铺张地创造出来的。大自然既令人觉得恐怖,也充满无限慈悲,极度挥霍,也极度节俭。
没错,造物主的浮夸风甚至在暴雨将至时、在无人观赏的云端都如此照耀。熄了光的夜空成就最好的席位,水分子电分子金属原子来一场这样的即兴表演,俨如最原始也最前卫的艺术。
迪拉德没有描写过溪边的闪电、林中的雷火。而我就在雷电之上。
我多少有点懊恼地看看旁边两位已然沉睡的乘客。推醒他们,请他们让我到走廊上打开行李舱,取出包里的照相机……似乎有点兴师动众。我没有那样做,也许是出于礼貌,或懒惰,或是无端的自信——闪电这种事无需每一次都捕捉到位,总会有下一次的,因为大自然的发电厂从不歇业。所以,我一动没动,远远地望着那些明灭的光,在脑海中设定云山里的人物和情节,假装那不是自然,而是一台舞美制作举世无双的舞台剧。然而这应该是一种病态。人为的,假设杰作的存在,再高估自己是杰作的观众。
又看了一会儿,我确定飞机正在朝那座雷暴云山而去。闪电的纹路越来越清晰,细枝末节在时间和空间里延展得越来越细腻了,我好像在谨慎推进的显微镜头里,马上就能看清每一根毛细血管里的急流、奔跃和退息。与此同时,那个习惯性把观赏杰作的VIP座位留给自己的病态大脑又点击了另一個次元的画面,确切地说,是个自创的动画场景:遭雷击的飞机像一只炸毛的鸡在黄色爆炸符号中颤抖。自娱自乐的头脑开始提取浏览过的常识,飞机上的避雷针是如何运作的?客机遭雷击的概率是多少?积雨云和平流层的高度各为多少?在模模糊糊的概念中,理性稍稍苏醒,我开始揣测飞机离那座活跃的雷暴云山到底有多远? 和闪电在同一个水平面,并且不断接近,这是一种新鲜的体验。有一次我住在一家豪华的海滨酒店,坐拥180度的全幅海景,第一天夜里云淡风轻,高悬的圆月下方,海面泛着银色哑光,但第二天附近海面上的台风转向,东边的天空里星月依然明朗,西边的天空里却时不时闪电交加,坐在阳台上左看右看,简直不能相信这是同一片天空,再一细想,如果城市的天际线没有被遮挡,东边晴西边雨的景象又有何稀奇呢?这就是天空的真相,但城市中生活太久的人失去了对天空尺度、含量最基本的判断力,又因为密集的人类造物充斥视野,对距离的判断力也值得怀疑。我与雷暴云山之间别无它物,似乎只是为了证明彼此的遥远。
就在这时,幽暗的灯光突然大亮,空乘小姐开始发放餐点。这很像电影放到最精彩时突然插播广告的感觉,微波炉急速加热的食品的气味扑面而来,规范的服务用语不絕于耳,醒来的乘客们呵欠连天,小桌板放下的声音此起彼伏,就连舷窗外不知多远的迷幻烟火也在剧烈的灯光中褪色了。
好像突然回到了人间。
我吮吸草莓味的酸奶,意识到自己观望云端的角度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远而近的这一程中,我的视线先是落在一点钟方向,发餐点时是两点钟方向,酸奶时刻已成了三点钟方向,下巴已指向了右肩头,闪电的源头就在正右侧,与我平行,冷光闪闪朵朵照亮的云端时而柔白时而暗浊,又将冷光折射出紫色、绿色、蓝色的微妙萤光。
这是一段无法描述的事。虽然,后来我用尽了病态大脑里现成的词汇,K仍一针见血地批评我:竟然什么都没有拍到!静态的动态的,什么都没有。
我没有“在场证据”,却如同没有“不在场证据”的嫌疑人,几乎被判有罪。
K是个影像囤积狂。K想把闪电照亮的云端储备在电力支持的云端。K是我见过的最常备份、拥有最多移动硬盘、购买最多云端空间的人。K指望艺术借由科技介入生活,将自然的云端置于科技的云端,她相信尼采说的:艺术是所有存在者基本的存在方式,是对生命最强的刺激,是权力意志最透明的赋形。
K坐在任何交通工具里的时候都手持相机或手机,抓拍世界各地的云和风,雨和雾,楼宇和风车,电线和路灯,斑马线和霓虹灯,摩天轮和垃圾桶,自动贩卖机和机器交通警……是的,比拍的人类本身多N倍。我给她一颗她没吃过的糖,她拍下来;我陪她走一段有影子的路,她拍下来;我把拆掉的老房子废墟指给她看,她拍下来……然后备份,传入云端,仿佛云端有一个执着、尽职的收信人,无限接受她的传送,而她们或我们之间永远没有对话的机会,像是彼此的来世。
K不常拍人,要拍也喜欢用长焦,躲在很远的地方,被拍的人根本不知道她镜头拉近或拉远,也看不到她按动快门,所以,表情通常是非常自然的。在那些神不知鬼不觉的瞬间被她拍到的人,在看到照片后通常会不好意思,但腼腆中掩饰着惊喜,好像冷不丁被爱神之箭射中了。
但在K云端的千万张图像里,有那张我们在日本金泽的兼六园拍到的群像:数百年的参天松树各有各有的姿态,葱郁的墨绿色映衬在蓝天白云下,哪怕庞然的树瘤或结疤在荫蔽里潜藏着一丝沧桑,却依然有强大、稳健的生命力震慑人心。在松树围绕的圆形空地里,我们看到的每一个人都端着手机或相机在拍照,大约有几十人,小至学童,大至耄耋老人,都面朝不同方位的景致平稳手中的拍摄工具。那真是太奇妙的画面,如同被一种离心力控制着,所有人背对所有人;又同时被一种向心力控制着,所有人面对小小的屏幕,带着幸福的虔信,明知无法将眼前澄澈、丰富、立体的园景收入一张照片,却依然为自己能够亲手记录而感到满足。松树高大,镇静,不为人类任何小小的进步或满足而动,却迎来送往了几百年的过客。那让我立刻想到阿巴斯的一句诗,尽管说的是山:对某些人来说,山顶是一个用来征服的地方。对那座山来说,它是下雪的地方。她站在远离他们的地方,拍下了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树。拍下了那个瞬间,就像是拍下了一个时代。
而我面对难得一见的云端奇景,竟然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用K的哲学来判断,这无异于对存在的亵渎。
依附于影像证据的现代人并没有错。我们只能用人造的东西,去崇拜神造的东西。
慈悲地来说,正是因为见识到自身的局促,才格外依赖影像记取的世界——世界之大,世界之微,世界之转瞬即逝。
我看《大地上的事》时有过很深的感触,那和阅读迪拉德的感受截然不同。作者苇岸,出生于乡村的中国文人,在诗的情怀中,目睹野兔在田野里消失了,目睹鸟群从天空消失了,目睹工业社会的农业生产漠视甚而悖离了自然规律,“人类已经成为他们的工具的工具了”,诗情定格在悲悯;然后把自己锁定在一棵钻天杨树下,面朝一块田地,拍摄了二十个节气时的景象。
在新居的屋檐下,他观察胡蜂筑巢的全过程,即便蜂群离去,空巢也被他视为家徽。
在乡间小路,诗人警觉地发现树上有一只神秘的猫头鹰在日光下闪躲,并把它记入日志。
在落日笼罩的天空下,他读着秒,观测夜星出现的节奏,直到满天繁星。
在新年第一天,意外地目睹一大群候鸟的迁徙时,他觉得自己是得了神助的人。
这是一个喜爱麻雀、驴子、蜜蜂、啄木鸟……的诗人,天生的诗性被土地和阳光烘托得成熟而丰盛,而当他爱上了梭罗、细读无数遍《瓦尔登湖》之后,诗性灌入流畅的散文体格,成就了一位不可多得的自然主义散文家。
自然的一切——不只是有生命的鸟类,还有纯粹的绿色或阳光或冬季——都在他的笔下拥有了灵性。他形容三月:“三月连羔羊也会大胆,世界温和,大道光明,石头善良。三月的村庄像篮子,装满阳光……土地像待嫁的姑娘。”他形容雨水时节的雪:“雪有些塌缩、黯淡,减弱了其固有的耀眼光泽。这个现象很像刀用钝了,丧失了锋芒。”
他以梭罗为精神向导,并依循这条哲人的路,读懂了爱默生、利奥波德、赫德逊、托尔斯泰等大师的心灵。他说,梭罗是“有机”的:文字的质感是温热的,思想是借助与之对应的自然事物而得以表述的。更重要的是,他隐居湖畔乡间的那两年,不止是作为自然主义者的田野实践,还意味着他对“人的完整性”的领悟。崇尚自然、素食、有机的生活方式,这无疑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重提梭罗的原因,但真正的深意并不是浮光掠影的衣食住行,真正完整的人性,必须包含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道德观。 诗人苇岸在写作和深思之后,指摘出当代人类最大的症结所在,这已超越了诗性,抵达哲学的边缘。梭罗所拥有的“源于生命的非实用主义或反物质文明倾向,以及他审美地看待世界的目光、诗意的生活态度”已沿袭到中国诗人的身心,哪怕他无法抵抗中国当下的经济狂潮——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环境资源的侵蚀。“在神造的东西日渐减少、人造的东西日渐增添的今天,在蔑视一切的经济的巨大步伐下,鸟巢与土地、植被、大气、水,有着同一莫测的命运。”
摆弄照相机的诗人让我感概万分,一时觉得“大地上的事情”这六个平白无华的字让人伤情动容。大地,是多么怀旧又多么未来、多么具象又多么抽象的名称啊!
用海德格尔的哲学来看,人造科技发展到近代,已不再像早期那样不介入自然,而是尽可能攫取自然的能量,为人造的目的服务。唯有这纯粹灿烂的雷电还不止于被挖掘一空吧,它们能量满满,它们远在云端,它们暂且逃脱了人造物的介入,恍如古昔的大地,突然又有了怀旧的理由,以及格外匹配的,梦一般的氛围。
在大地上仰望闪电时,总觉得快速,瞬灭,但我此时发现,云端的闪电滋生于充分而曼妙的酝酿,闪灭间,明暗交叠,缔造出近乎慢镜头的效果,仿佛每一束光电的存在都不急于消逝,它们在云间缠绵,在过程中表演,能量的蕴集汇流交合疏离……都是大地上的肉眼看不到的,甚至!也是假装同在云端的我所看不到的啊。我依然在想象中试图理解,依然是无法贴近观看、感动并了悟的无知者。只不过,距离稍稍拉近,让想象有的放矢。
忘了哪部电影里看到过一句台词:人间喜怒悲欢,近距离看是悲剧,远距离看就是喜剧。
与大地平行的是天空。与雷电平行的是飞机。与影像平行的是存在吗?
在名副其实的平行世界里,广播里出现机长沉着的声音:我们正在穿越一片雷雨云区,坐在两侧窗边的乘客都可以看到雷电在闪光,请大家系好安全带,预计穿过时间为七到八分钟。我立刻想象到:这位机长坐在我们所有人的最前方,窗前无有遮挡,顺从雷达精准的、微缩的、符号化的指示,沿着两团积雨云间的一条路——被运载的我并不知道那条路是蜿蜒的,还是笔直的。
在任何一辆现代交通工具里,被运载的人类都无法知晓运输工具本身如何運作,如何闪避危险,如何侥幸存活。恰恰就像手持拍摄器材的我们并不能知道精工仪器的制作方法,只不过,拍摄和被拍摄通常不会带来危险。我们只是信仰科技的虔诚消费者,虔诚到无知且无畏的程度。
海德格尔看到从月球角度拍摄的地球照片时,曾一度惊慌失措,他坚信技术就是人类在依靠自己无法自主的东西,技术可以把人类连根拔除,唯一剩下的关系就是“我们和技术的关系”。从海德格尔到K的几十年里——刚好是一个人成年的时间,也是科技突飞猛进的一代时间——就连研究海德格尔的学者们也不得不仰仗技术才能做研究工作,这恰恰应验了海德格尔的结论:技术越支配我们的活动,技术的本质越是陷入被遗忘的状态。
技术的神秘、不可知,恰如自然的神秘、不可知,又可以构成一轮平行世界。
我不知道飞机上还有多少人像我这样怀着双重侥幸的心态,既因为目睹云端美景而幸运,又提心吊胆地目送美景远去而备感幸运。在我五点钟方向的雷暴云团持续闪亮,渐渐地让人觉得寂寞了,飞行带走了观赏者,哪怕这场好戏根本无需人类参与。
我其实不想承认,K,就是平行世界中的我。我揣着一颗少见多怪的凡人心,既没有可能在餐饮时段灯火通明的机舱里越过舷窗上的光影拍到肉眼所见的奇幻场景,也没有办法让另一个人类了解此刻雷电源头的惊艳程度。我有那么一点点——如果这么说不是太狂妄的话——体会到英国宇航员蒂姆·皮克的心情,他在驻留太空的六个月里拍到了幽幽的绿色极光悬浮在大气层外、地平线下的超级月亮、融化的冰川像牛奶冰淇淋一样汇入大洋……人类面对宇宙恢宏的手笔时,抗衡自身渺小感的举动之一就是端起相机,记录是因为臣服,也是因为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这是海子的诗,而我已忘了上下文。
我没有如K所愿勉强地用影像去记录,恐怕还有另一个原因:分享在场体验终究是件徒劳的事,在这样遥远缥缈的幸福、奇幻、惊艳面前,无论动用科技或尝试艺术,无论所要分享的是幸福还是悲伤,无论如何努力地去凑近造物主的真相,终将是徒劳的。唯有孤独是存在的真相——万米夜空中的一千条闪电,和一个身在人群中吮吸酸奶的人类,遥望彼此的孤独——这才是那天晚上的真相,并且在飞机平安落地后迅速地被遗忘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