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工程不断增多,项目管理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管理工作。在其管理中建立一套激励约束机制,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激励约束机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引 言
激励约束机制是一种利益机制,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主要有:一方面,给予项目人员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另一方面,运用法律、道德等手段抑制项目人员对个人欲望的追求,保证项目管理的规范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的核心作用是: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市场竞争力。
1 项目经营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项目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类:①承包模式。承包者是与企业具有劳动关系的自然人,与企业之间是内部承包的契约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企业或承包者配置;企业较少参与项目生产经营,承包者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权;按承包协议完成上缴后,项目损益由承包者支配和承担。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经理部分为临时性机构和长期性机构两种。②挂靠模式。挂靠者是与企业没有劳动关系的自然人或社会法人,与企业之间是经济合作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挂靠者配置,企业不参与项目生产经营,挂靠者拥有独立、完整的生产经营权;除向企业缴纳管理费、税金外,全部损益由挂靠者享有和承担。但这种模式的合法性受到普遍质疑。③目标责任制模式。项目经理是企业的员工,与企业是授权与被授权的管理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企业配置,企业参与项目生产经营,项目经理具有授权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权,按照企业下达的目标责任书、项目建造成本组织施工并接受奖惩。这种模式是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目前行业的总体状况是,虽然大多数企业建立了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但距离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任重道远。
2 项目管理对激励约束的要求分析
建筑产品的特点(固定性、多样性、体积大、造价高)决定了建筑生产的特点(流动性、露天性、定制生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建筑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生产组织的特点(团队因项目而变、需要连续均衡生产、业主全程参与、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开放的生产组织系统、成本管理难度大);生产组织的特点对激励约束机制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即:明确目标、充分授权、过程控制、量化考核、及时激励。同时,不同类型的项目呈现出个性化的要求(见表1)。因此,在构建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时,既要考虑共性,又要关注特性。
3 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和意义分析
3.1 提高了工程质量
激励约束机制能够促使施工单位更加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从而提高工程质量。一般来说,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项目质量计划、项目质量保证及项目质量控制这三个方面。激励约束机制把激励与约束二者结合起来,同时给予了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以激励和责任,实行责任制,这就促使施工单位的人员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的同时又要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计划,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合理控制,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了施工质量。
3.2 有利于施工单位更新观念
激励约束机制能够有效地刺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使施工单位认识到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性,继而更新观念。把激励与约束的二者结合,并贯穿于整个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中,促使各部门及时更新观念,转换机制,使各部门及相关负责人树立市场、竞争、效益等观念,转换施工项目的管理经营模式,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投入与研究,提高效益,同时也要保证施工质量。
3.3 有利于提高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也在不断激烈,使得施工单位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此,建立一套适合具体施工单位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增强了其项目管理的水平和实力,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4 基于激励约束机制的项目管理对策
4.1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激励约束机制与绩效考核体系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有一个量化评估的标准,建立具体的量化指标和考核标准数据,每一个项目人员都可以根据考核标准准确推算出自己的考核分数,项目人员的薪酬与考核分数直接挂钩,通过考核分数将项目人员绩效工资等薪酬进行分级分档,这样就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和激励约束机制运行的随意性,确保了考核体系的公正性。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时还要尽量科学,除了重点考虑项目人员具体的工作业绩外,还要将项目人员所处的工作岗位、工作态度、创造性等因素都纳入考核范畴,综合评估项目人员的贡献值。
4.2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需要有完善的监督体制提供支撑,激励约束机制必须在监督体系的运行下,才能确保公平性,真正发挥其激励和约束作用。不仅要确保激励适度,避免出现激励不足或激励过度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要使约束机制发挥作用,通过法律法规、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道德,对项目人员的行为及项目管理进行监督和制约,避免项目人员为了自身利益而忽视施工质量。最好建立一支专门的监督队伍,结合绩效考核指标,形成一套相应的监督体系,将日常的施工管理工作置于监督体系之下,保证施工企业严格按照施工制度和进度来进行,切实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
4.3 不断丰富对项目人员的激励手段
理想的激励约束机制关键在于激励手段上,而激励手段不能仅仅局限于货币形式上,许多情况下简单的工资、奖金等货币激励手段并不能使项目人员获得满足感,项目人员常常还需要各种精神方面的激励,以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在工资、奖金、福利、股份、期权等有形奖励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精神激励手段,比如学习培训机会、职位晋升、舒适的工作条件、度假旅游等,特别要结合企业文化的建设,设立企业文化奖,比如优秀标兵、技术能手、劳模、企业功勋等荣誉奖励,满足项目人员的精神及情感需求。通过多种多样的精神激励手段,使项目人员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4.4 逐步完善项目人员的薪酬体系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薪酬主要是指以工资、奖金等形式表示的显性货币化收入和住房、保险等隐性的不以货币化支付的收入。建筑施工企业要进一步细化和丰富薪酬体系的组成,完善其组成比例,构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有激励性的薪酬结构。首先,除了项目人员的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各种补贴等固定工资外,增加诸如等级工资、年底奖金、销售提成等浮动工资,有意识地提高这部分的比例,通过弹性化的奖励模式激励项目人员的积极性。其次,重点建立绩效工资,将项目人员的岗位价值和技能作为考虑因素,薪酬与绩效挂钩,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挂钩,以考核评估的结果作为分配依据,给予相应的工资奖励。另外,企业要重视项目人员的隐性收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规范的福利制度,包括补充医疗保险、带薪休假、旅游、定期体检、教育、岗位培训等。
5 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要积极拓宽激励手段,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以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为依据,不断细化和丰富薪酬体系的组成,通过严格的运行监督机制,逐步形成一套系统、成熟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雍亚军.工程项目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0(05).
[2]陈琢.浅谈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构建的新途径[J].职业.2011(09).
[3]王连,张玉.管理者激励机制、内部竞争与兼并效应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10(01).
作者简介:王大美(1982-),男,汉族,贵州赤水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关键词:激励约束机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引 言
激励约束机制是一种利益机制,它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主要有:一方面,给予项目人员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另一方面,运用法律、道德等手段抑制项目人员对个人欲望的追求,保证项目管理的规范实施。建筑施工企业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的核心作用是: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市场竞争力。
1 项目经营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项目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类:①承包模式。承包者是与企业具有劳动关系的自然人,与企业之间是内部承包的契约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企业或承包者配置;企业较少参与项目生产经营,承包者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权;按承包协议完成上缴后,项目损益由承包者支配和承担。在这种模式下,项目经理部分为临时性机构和长期性机构两种。②挂靠模式。挂靠者是与企业没有劳动关系的自然人或社会法人,与企业之间是经济合作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挂靠者配置,企业不参与项目生产经营,挂靠者拥有独立、完整的生产经营权;除向企业缴纳管理费、税金外,全部损益由挂靠者享有和承担。但这种模式的合法性受到普遍质疑。③目标责任制模式。项目经理是企业的员工,与企业是授权与被授权的管理关系;项目生产要素由企业配置,企业参与项目生产经营,项目经理具有授权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权,按照企业下达的目标责任书、项目建造成本组织施工并接受奖惩。这种模式是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但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目前行业的总体状况是,虽然大多数企业建立了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但距离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还任重道远。
2 项目管理对激励约束的要求分析
建筑产品的特点(固定性、多样性、体积大、造价高)决定了建筑生产的特点(流动性、露天性、定制生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建筑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生产组织的特点(团队因项目而变、需要连续均衡生产、业主全程参与、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开放的生产组织系统、成本管理难度大);生产组织的特点对激励约束机制提出了五项基本要求,即:明确目标、充分授权、过程控制、量化考核、及时激励。同时,不同类型的项目呈现出个性化的要求(见表1)。因此,在构建针对项目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时,既要考虑共性,又要关注特性。
3 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和意义分析
3.1 提高了工程质量
激励约束机制能够促使施工单位更加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从而提高工程质量。一般来说,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项目质量计划、项目质量保证及项目质量控制这三个方面。激励约束机制把激励与约束二者结合起来,同时给予了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以激励和责任,实行责任制,这就促使施工单位的人员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的同时又要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计划,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合理控制,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了施工质量。
3.2 有利于施工单位更新观念
激励约束机制能够有效地刺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使施工单位认识到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性,继而更新观念。把激励与约束的二者结合,并贯穿于整个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中,促使各部门及时更新观念,转换机制,使各部门及相关负责人树立市场、竞争、效益等观念,转换施工项目的管理经营模式,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投入与研究,提高效益,同时也要保证施工质量。
3.3 有利于提高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也在不断激烈,使得施工单位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此,建立一套适合具体施工单位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增强了其项目管理的水平和实力,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4 基于激励约束机制的项目管理对策
4.1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激励约束机制与绩效考核体系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有一个量化评估的标准,建立具体的量化指标和考核标准数据,每一个项目人员都可以根据考核标准准确推算出自己的考核分数,项目人员的薪酬与考核分数直接挂钩,通过考核分数将项目人员绩效工资等薪酬进行分级分档,这样就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和激励约束机制运行的随意性,确保了考核体系的公正性。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时还要尽量科学,除了重点考虑项目人员具体的工作业绩外,还要将项目人员所处的工作岗位、工作态度、创造性等因素都纳入考核范畴,综合评估项目人员的贡献值。
4.2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需要有完善的监督体制提供支撑,激励约束机制必须在监督体系的运行下,才能确保公平性,真正发挥其激励和约束作用。不仅要确保激励适度,避免出现激励不足或激励过度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要使约束机制发挥作用,通过法律法规、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及社会道德,对项目人员的行为及项目管理进行监督和制约,避免项目人员为了自身利益而忽视施工质量。最好建立一支专门的监督队伍,结合绩效考核指标,形成一套相应的监督体系,将日常的施工管理工作置于监督体系之下,保证施工企业严格按照施工制度和进度来进行,切实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
4.3 不断丰富对项目人员的激励手段
理想的激励约束机制关键在于激励手段上,而激励手段不能仅仅局限于货币形式上,许多情况下简单的工资、奖金等货币激励手段并不能使项目人员获得满足感,项目人员常常还需要各种精神方面的激励,以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在工资、奖金、福利、股份、期权等有形奖励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精神激励手段,比如学习培训机会、职位晋升、舒适的工作条件、度假旅游等,特别要结合企业文化的建设,设立企业文化奖,比如优秀标兵、技术能手、劳模、企业功勋等荣誉奖励,满足项目人员的精神及情感需求。通过多种多样的精神激励手段,使项目人员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4.4 逐步完善项目人员的薪酬体系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薪酬主要是指以工资、奖金等形式表示的显性货币化收入和住房、保险等隐性的不以货币化支付的收入。建筑施工企业要进一步细化和丰富薪酬体系的组成,完善其组成比例,构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有激励性的薪酬结构。首先,除了项目人员的基本工资、工龄工资、各种补贴等固定工资外,增加诸如等级工资、年底奖金、销售提成等浮动工资,有意识地提高这部分的比例,通过弹性化的奖励模式激励项目人员的积极性。其次,重点建立绩效工资,将项目人员的岗位价值和技能作为考虑因素,薪酬与绩效挂钩,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挂钩,以考核评估的结果作为分配依据,给予相应的工资奖励。另外,企业要重视项目人员的隐性收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规范的福利制度,包括补充医疗保险、带薪休假、旅游、定期体检、教育、岗位培训等。
5 结束语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要积极拓宽激励手段,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以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为依据,不断细化和丰富薪酬体系的组成,通过严格的运行监督机制,逐步形成一套系统、成熟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调动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雍亚军.工程项目管理激励约束机制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0(05).
[2]陈琢.浅谈我国中小企业激励机制构建的新途径[J].职业.2011(09).
[3]王连,张玉.管理者激励机制、内部竞争与兼并效应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10(01).
作者简介:王大美(1982-),男,汉族,贵州赤水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