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目前的现状是,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名校里,名校有着良好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秀的师资队伍、科学的管理水平,并且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良好的校风,从而赢得了社会美誉。正因为如此,名校也就必然成为学生和家长最向往的地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和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许多地方存在的普遍问题,由此导致的“择校热”“奥数热”等多年来一直困扰着众多家长和学生,成为实现教育公平、改善教育民生、维护教育稳定的一道难题。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引发的供求矛盾
李长铭的儿子该上小学了,他在年初就早早准备,打算让儿子进一所好小学。这所小学在他们居住的省会城市算是“名校”。尽管他已经听过关于“幼升小”考试的种种传说,面试场面还是让李长铭感到意外,校园里全是焦躁的家长和表情凝重的孩子,大家排队等着老师叫名字,气氛就像是求职。
如果被叫到名字,孩子会被带到考学生的考场,家长则被带到另一个考场,因为学校不仅要考察孩子,还要考察家长。按照李长铭的理解,主要是看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重视。
面试出来,儿子告诉李长铭,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个人数鸡,甲给乙一只,甲乙的鸡一样多;乙给甲一只,甲的鸡是乙的2倍。问,甲有几只鸡,乙有几只鸡?虽然李长铭是经济学硕士,但儿子的面试题居然一时把他难住了,后来回家列了方程式才算出来。
李长铭的经历有很多家长体验过,如果不是陪孩子迎考,家长们难以想象上名校要经过这样的激烈竞争。在他们这一代家长的记忆里,只要到了入学年龄,父母就会把自己送进小学,升学压力至少要到中考才有体会。
升学竞争的低龄化,在最近十多年中愈演愈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早已注意到了这样的现象,而且试图改变现状,但效果显然不好。某些“幼升小”的试题远远超越国家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但就算家长意识到考试太难,为了进好学校,该学的还是得让孩子学。一边埋怨考试“变态”,一边不得不为孩子考试准备,如此纠结着的家长随处可见。
“幼升小”如此,“小升初”竞争更甚。原本以普及教育为初衷的义务教育阶段,充满了残酷竞争的气氛。入学时“打破头”,入校后竞争从“拼爹”转移到孩子“拼成绩”,“减负”常常流于口号。
初中生学高中课程,小学生学初中课程,幼儿园已经学完拼音、数百汉字及加减法……家长们领着孩子超前学习,孩子们在越来越提前的竞争中失去自己的童年。教育学者杨东平曾用“教育恐慌”一词形容中国教育中存在的过度竞争现状。
经久不衰的“择校热”,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过去是上学难,包括中小学都无一例外。通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相对来讲上学比较容易,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都已经普及,但是社会公众感觉压力依然很大。因为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好学校太少,满足不了少年儿童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由于学校之间差距过大,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以钱择校、以权择校和以“优”择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几乎成为某种潜规则。
以钱择校、以权择校的典型是“共建生”和“条子生”。“共建”是一些省会城市具有特色的小升初政策,政府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与重点学校通过“合作共建”,满足本部门职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以某地一所中学为例,共建生占录取学生比例的17%。许多优质中学的共建单位多达十几个。“条子生”也就是后门生。一些家长通过特殊社会关系,使自己的孩子获得重点学校的入学机会。某地重点学校“条子生”一般占当年招生人数的8%~10%。在升学季节,名校校长总能收到众多条子而难以处置。
相比之下,既无权也无钱的普通百姓的孩子只能够通过以“优”择校的方式来获得进入名校的机会。即便在这个环节,培训机构和一些名校也形成了利益同盟。这就是“占坑班”。由于“小升初”的统一考试改为电脑派位,一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进入薄弱校就读,而名校为争优秀生源也不愿意接收电脑派位生,于是出现了以奥数培训为主的培训学校,充当起替名校选拔学生的功能。开始时是一些名校自己办“占坑班”,后来由于义务教育不允许择校,结果被政府叫停,学校就改为与培训机构合办。在大城市,各所名校都有自己对口的培训学校,有关部门去查处,学校就说跟他们没关系,是培训机构的事。
按照教育部规定,原则上小学一个班不超过45人,初中一个班不超过50人。但是长期以来,名校每班的学生人数都严重超员,普遍超过50人,60多人甚至70多人的也并不鲜见。整个教室挤得满满的,每一排课桌椅间的距离十分有限,根本没有学生活动的地方。
这种超负荷班级容量引发的弊端早就凸显无遗:有限的教室空间,高密度集聚的人群,致使教室拥挤不堪;教师工作量增加,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发达国家中小学班级人数大都限定在30人左右,是有科学依据的。
十多年前,教育界实行多项改革,其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取消统一考试,其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淡化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竞争。但教育部门的初衷最后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竞争,学生的压力非但没有减小,反而更加沉重。
教育均衡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应是各个学校高水平“齐步走”,而绝对不是低水平“一刀切”摊平。优质教育资源有存在的必要,长远目标还是要建立更多的优质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惠及更多的孩子。
从改善民生的高度改革基础教育
西安市基础教育与职业高中在校生达130万人,但他们就读的学校中办学质量较好、师资力量雄厚,而在社会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却很少。以中学为例,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较强的学校只有6所,仅占全市364所普通中学的1.65%。
近年来,西安市中小学办学条件虽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区域之间,特别是学校之间的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仍然不均衡。市政府提出,要以加快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试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合理配置和优化全市教育资源。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合作共生机制,强化学区长学校示范引领、输出办学理念、共享教育教学资源等功能,以最终实现全市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高水平、高层次均衡;在减小校际差距的同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西安市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就此风生水起。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是指在区、县域的中小学中,由教育行政部门指定一所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吸纳3至5所同类型、同层次的相对薄弱的成员学校,就近合理组建成为一个大学区。纳入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学校,可通过紧凑型、松散型或混合型等多种形式,实施捆绑式发展。大学区实施学区长负责制,学区长对学区实施统一管理,并对学区内的人事编制、资金使用和资源调配等有一定管理权限。而成员学校校长的法人代表地位、行政职级和工资待遇不变,接受学区长学校的管理指导,具体负责成员学校日常管理工作。
在生源配置方面,大学区实施初级阶段,成员学校仍以区、县教育局划定的学区为生源地,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区、县教育局依据各校生源情况,优先在大学区内予以调配。而在大学区内成员学校校际差距明显缩小后,学区长学校可对生源进行合理调配,以满足广大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另外,大学区成员学校还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教师校际交流,教师的考核评优、职称晋升等要参考在大学区交流的情况。
大学区在学区长的带领下,要逐步制定符合学区实际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大学区教师工资待遇基本相同。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不是教育资源的简单平均化,不能以降低或牺牲优质学校的教育质量来达到均衡,而是要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的改革,以此同步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增强全市基础教育的整体实力,从而“使弱校变强、让强校更优”,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子女就近入学即可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西安市共设立37个小学大学区和29个中学大学区,已有171所小学、112所中学纳入试点。按照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目标,到2015年,西安市学前教育市一级以上等级幼儿园数量将由现在的10%上升到15%,70%的义务教育学校将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所有普通高中将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标准,15%的普通高中将达到省级示范高中标准。
大学区内非常注重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西安市莲湖区小学第五学区从4所学校选拔各学科业务精湛的教师,成立大学区“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组建“名师巡讲团”,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学科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还承担校内、跨校带徒工作。在挖掘学区内师资潜力的同时,学区还从社会上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指导。
西安市教育局对大学区实行“捆绑式”考核评估。大学区及学区长学校的考核由区、县教育部门组织实施,以发展增量为核心指标,同时对共同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等进行综合考评。成员学校的考核细则和指标体系,参照学区长学校考核体系确定,由学区长学校实施。改革的效果以适当的方式接受社会的评价和监督,确保学区长学校和学区成员学校的“软实力”得到增强以及社会认可度得到提高。
“我国城市基础教育出现了畸形化,严重背离了义务教育的教育目标,尤其是将考试压力下放到小学阶段,这种摧残更加令人不能容忍。”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说,基础教育需要进行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的彻底改革。因此,政府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对教育均衡发展做出政策细化和制度安排,并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和问责制度,防止“抽瘦补肥”,加大对薄弱学校投入的倾斜力度,通过“填谷”达到教育均衡和公平目的。西安市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把教育真正当作一项基本的民生,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就一定能找到破解教育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
推进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的调整
南昌教育资源丰富,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学生入学易,但上好学校难。面对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面对义务教育优质与均衡发展的趋势,南昌市教育局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的调整,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南昌市有省重点中学24所,多数处在老城区或县城的中心区域。近年来,南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更显突出。到2020年,南昌市城区面积将达到50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将达到500万人,城镇化率将达到80%。为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南昌市教育局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将部分优质高中“腾笼换鸟”迁出老城区。
南昌三中青山湖校区、南昌十九中红角洲校区、南师附小红谷滩二部、站前路小学云飞路校区,这些名校办的新校,都离开城区,在新区办学。原南昌三中二七北路校区则交付给育新学校办初中。这一进一出,走出了南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条新路。
南昌市教育局重视放大优质学校示范引领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让弱者变强,让优者更优,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
南昌三十中由于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在校学生人数、办学质量每况愈下。在2011年秋季开学时,初中招生不足100人,高一则仅招生一个班37人,周边学生家长宁愿花钱择校都不去三十中读书。
2012年6月,南昌十五中、南昌三十中合并办学后,经认真调研,多方论证,决定原三十中成为十五中初中部,原十五中办高中部(两年过渡、逐步到位)。如此一来,老牌名校十五中的名校作用被迅速放大。初中部初一新生共招生12个班556名学生,招生规模较上年扩大5倍多;高一则设42个班共计招生1970名学生。在名校示范引领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成果。
作为南昌闻名的窗口学校,站前路小学为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在南昌市教育局、西湖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不断释放优质资源,通过合作办园、开办分校等方式,继2010年开办站前路小学莱茵分校后,2012年又设立了云飞路校区。新建的云飞路校区面积占地53.3亩,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比老校区扩大5倍多,是一所标准化、现代化的九年一贯制示范学校。新校区设立45个教学班,其中小学30个班,初中15个班,可容纳学生2100人。2012年9月,学校迎来了第一批一年级新生,学校的优美环境、一流师资、特色管理、优质教学让孩子和家长很开心。 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布局中,南昌市教育局还致力于学校布局调整,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使教学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
2012年秋季开学,南昌二中、南昌二十二中、南昌四中三校合并办学,并组建南昌二中初中教育集团,以南昌二中为龙头,通过“百年二中”的中心作用,充分利用南昌二中德育、科技、艺术、体育和文化资源,发挥名校辐射与整体拉动作用,让更多的孩子在优质教育的成果下更好地成长。由南昌二中接管后的二十二中,引入二中的各项资源,学生由原来的500多人成倍增加到1300多人。
原南昌四中变更为南昌二中爱国路校区,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师生管理、教育教学业务指导、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与交流,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探索既有理念共识、课程共享、师资共用,又有特色发展、效益显著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加入南昌二中后,爱国路校区按照规划进行必要的资源调整,共享南昌二中的德育、科技、艺术、体育和文化等资源,良好的校园文化促成了原南昌四中的彻底改变。
原南昌二十二中,硬件、师资也是一流的,但和原南昌四中一样,缺少相应的校园文化。三校合并办学后,并不是简单地换块牌子,而是逐步融合南昌二中优良的校园文化、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学生习惯、品质、精神的塑造。从学生进校的“校训解读”“二中德育读本”的宣讲到文明学生文明岗、学雷锋志愿者协会以及值周班的申请、执岗,无不彰显二中“要想成才,先学做人”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更好的优质教育环境。
教育均衡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南昌市教育局认为,只有努力达到优质师资的均衡,才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南昌十五中合并三十中后,两校老师重新分配,以老带新。两校老师相互交流推广教学经验,将收集整理的教育教学软件、课程资源光盘,教学录像与案例分析以及多媒体课件、教具、下载的资源、编写的教研论文集等教学资源共享,两校老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两校合并后,在管理制度方面,均沿用了原校区的各项管理策略,吸取两校长处,以“办平民教育、办公平教育、办满意教育、办优质教育”为宗旨,构建了“爱心课堂、互动课堂、效益课堂”的模式,以优异的教育教学实绩来体现学校的实力、活力和魅力。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认为,教育发展方式的差异,直接体现为教育发展要素的不同组合。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必将体现为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而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反过来也会影响教育发展方式的实施。合适的教育发展方式,应当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教育发展成本的控制,有利于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提高。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通过调整教育发展过程要素的组合,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不断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投入不足和学校间、人群间分配不公叠加作用的结果。破解这一问题,必须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手抓加大投入,一手抓公平分配,两手抓,两手硬,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引发的供求矛盾
李长铭的儿子该上小学了,他在年初就早早准备,打算让儿子进一所好小学。这所小学在他们居住的省会城市算是“名校”。尽管他已经听过关于“幼升小”考试的种种传说,面试场面还是让李长铭感到意外,校园里全是焦躁的家长和表情凝重的孩子,大家排队等着老师叫名字,气氛就像是求职。
如果被叫到名字,孩子会被带到考学生的考场,家长则被带到另一个考场,因为学校不仅要考察孩子,还要考察家长。按照李长铭的理解,主要是看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否重视。
面试出来,儿子告诉李长铭,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甲乙两个人数鸡,甲给乙一只,甲乙的鸡一样多;乙给甲一只,甲的鸡是乙的2倍。问,甲有几只鸡,乙有几只鸡?虽然李长铭是经济学硕士,但儿子的面试题居然一时把他难住了,后来回家列了方程式才算出来。
李长铭的经历有很多家长体验过,如果不是陪孩子迎考,家长们难以想象上名校要经过这样的激烈竞争。在他们这一代家长的记忆里,只要到了入学年龄,父母就会把自己送进小学,升学压力至少要到中考才有体会。
升学竞争的低龄化,在最近十多年中愈演愈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早已注意到了这样的现象,而且试图改变现状,但效果显然不好。某些“幼升小”的试题远远超越国家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但就算家长意识到考试太难,为了进好学校,该学的还是得让孩子学。一边埋怨考试“变态”,一边不得不为孩子考试准备,如此纠结着的家长随处可见。
“幼升小”如此,“小升初”竞争更甚。原本以普及教育为初衷的义务教育阶段,充满了残酷竞争的气氛。入学时“打破头”,入校后竞争从“拼爹”转移到孩子“拼成绩”,“减负”常常流于口号。
初中生学高中课程,小学生学初中课程,幼儿园已经学完拼音、数百汉字及加减法……家长们领着孩子超前学习,孩子们在越来越提前的竞争中失去自己的童年。教育学者杨东平曾用“教育恐慌”一词形容中国教育中存在的过度竞争现状。
经久不衰的“择校热”,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过去是上学难,包括中小学都无一例外。通过多年的发展,现在相对来讲上学比较容易,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都已经普及,但是社会公众感觉压力依然很大。因为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好学校太少,满足不了少年儿童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由于学校之间差距过大,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以钱择校、以权择校和以“优”择校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几乎成为某种潜规则。
以钱择校、以权择校的典型是“共建生”和“条子生”。“共建”是一些省会城市具有特色的小升初政策,政府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与重点学校通过“合作共建”,满足本部门职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以某地一所中学为例,共建生占录取学生比例的17%。许多优质中学的共建单位多达十几个。“条子生”也就是后门生。一些家长通过特殊社会关系,使自己的孩子获得重点学校的入学机会。某地重点学校“条子生”一般占当年招生人数的8%~10%。在升学季节,名校校长总能收到众多条子而难以处置。
相比之下,既无权也无钱的普通百姓的孩子只能够通过以“优”择校的方式来获得进入名校的机会。即便在这个环节,培训机构和一些名校也形成了利益同盟。这就是“占坑班”。由于“小升初”的统一考试改为电脑派位,一些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进入薄弱校就读,而名校为争优秀生源也不愿意接收电脑派位生,于是出现了以奥数培训为主的培训学校,充当起替名校选拔学生的功能。开始时是一些名校自己办“占坑班”,后来由于义务教育不允许择校,结果被政府叫停,学校就改为与培训机构合办。在大城市,各所名校都有自己对口的培训学校,有关部门去查处,学校就说跟他们没关系,是培训机构的事。
按照教育部规定,原则上小学一个班不超过45人,初中一个班不超过50人。但是长期以来,名校每班的学生人数都严重超员,普遍超过50人,60多人甚至70多人的也并不鲜见。整个教室挤得满满的,每一排课桌椅间的距离十分有限,根本没有学生活动的地方。
这种超负荷班级容量引发的弊端早就凸显无遗:有限的教室空间,高密度集聚的人群,致使教室拥挤不堪;教师工作量增加,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发达国家中小学班级人数大都限定在30人左右,是有科学依据的。
十多年前,教育界实行多项改革,其中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取消统一考试,其目的是减轻学生负担、淡化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竞争。但教育部门的初衷最后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竞争,学生的压力非但没有减小,反而更加沉重。
教育均衡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应是各个学校高水平“齐步走”,而绝对不是低水平“一刀切”摊平。优质教育资源有存在的必要,长远目标还是要建立更多的优质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惠及更多的孩子。
从改善民生的高度改革基础教育
西安市基础教育与职业高中在校生达130万人,但他们就读的学校中办学质量较好、师资力量雄厚,而在社会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却很少。以中学为例,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较强的学校只有6所,仅占全市364所普通中学的1.65%。
近年来,西安市中小学办学条件虽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区域之间,特别是学校之间的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仍然不均衡。市政府提出,要以加快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契机,试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合理配置和优化全市教育资源。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合作共生机制,强化学区长学校示范引领、输出办学理念、共享教育教学资源等功能,以最终实现全市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高水平、高层次均衡;在减小校际差距的同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西安市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就此风生水起。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是指在区、县域的中小学中,由教育行政部门指定一所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吸纳3至5所同类型、同层次的相对薄弱的成员学校,就近合理组建成为一个大学区。纳入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学校,可通过紧凑型、松散型或混合型等多种形式,实施捆绑式发展。大学区实施学区长负责制,学区长对学区实施统一管理,并对学区内的人事编制、资金使用和资源调配等有一定管理权限。而成员学校校长的法人代表地位、行政职级和工资待遇不变,接受学区长学校的管理指导,具体负责成员学校日常管理工作。
在生源配置方面,大学区实施初级阶段,成员学校仍以区、县教育局划定的学区为生源地,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区、县教育局依据各校生源情况,优先在大学区内予以调配。而在大学区内成员学校校际差距明显缩小后,学区长学校可对生源进行合理调配,以满足广大市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另外,大学区成员学校还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教师校际交流,教师的考核评优、职称晋升等要参考在大学区交流的情况。
大学区在学区长的带领下,要逐步制定符合学区实际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逐步缩小校际差距,实现大学区教师工资待遇基本相同。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不是教育资源的简单平均化,不能以降低或牺牲优质学校的教育质量来达到均衡,而是要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的改革,以此同步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增强全市基础教育的整体实力,从而“使弱校变强、让强校更优”,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子女就近入学即可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愿望。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西安市共设立37个小学大学区和29个中学大学区,已有171所小学、112所中学纳入试点。按照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目标,到2015年,西安市学前教育市一级以上等级幼儿园数量将由现在的10%上升到15%,70%的义务教育学校将达到标准化学校标准,所有普通高中将达到省级标准化高中标准,15%的普通高中将达到省级示范高中标准。
大学区内非常注重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西安市莲湖区小学第五学区从4所学校选拔各学科业务精湛的教师,成立大学区“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组建“名师巡讲团”,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学科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还承担校内、跨校带徒工作。在挖掘学区内师资潜力的同时,学区还从社会上邀请专家,对教师进行指导。
西安市教育局对大学区实行“捆绑式”考核评估。大学区及学区长学校的考核由区、县教育部门组织实施,以发展增量为核心指标,同时对共同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等进行综合考评。成员学校的考核细则和指标体系,参照学区长学校考核体系确定,由学区长学校实施。改革的效果以适当的方式接受社会的评价和监督,确保学区长学校和学区成员学校的“软实力”得到增强以及社会认可度得到提高。
“我国城市基础教育出现了畸形化,严重背离了义务教育的教育目标,尤其是将考试压力下放到小学阶段,这种摧残更加令人不能容忍。”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说,基础教育需要进行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的彻底改革。因此,政府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对教育均衡发展做出政策细化和制度安排,并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和问责制度,防止“抽瘦补肥”,加大对薄弱学校投入的倾斜力度,通过“填谷”达到教育均衡和公平目的。西安市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把教育真正当作一项基本的民生,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就一定能找到破解教育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
推进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的调整
南昌教育资源丰富,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大,学生入学易,但上好学校难。面对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面对义务教育优质与均衡发展的趋势,南昌市教育局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入手,大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的调整,进行了颇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南昌市有省重点中学24所,多数处在老城区或县城的中心区域。近年来,南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更显突出。到2020年,南昌市城区面积将达到50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将达到500万人,城镇化率将达到80%。为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南昌市教育局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将部分优质高中“腾笼换鸟”迁出老城区。
南昌三中青山湖校区、南昌十九中红角洲校区、南师附小红谷滩二部、站前路小学云飞路校区,这些名校办的新校,都离开城区,在新区办学。原南昌三中二七北路校区则交付给育新学校办初中。这一进一出,走出了南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条新路。
南昌市教育局重视放大优质学校示范引领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让弱者变强,让优者更优,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
南昌三十中由于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在校学生人数、办学质量每况愈下。在2011年秋季开学时,初中招生不足100人,高一则仅招生一个班37人,周边学生家长宁愿花钱择校都不去三十中读书。
2012年6月,南昌十五中、南昌三十中合并办学后,经认真调研,多方论证,决定原三十中成为十五中初中部,原十五中办高中部(两年过渡、逐步到位)。如此一来,老牌名校十五中的名校作用被迅速放大。初中部初一新生共招生12个班556名学生,招生规模较上年扩大5倍多;高一则设42个班共计招生1970名学生。在名校示范引领的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成果。
作为南昌闻名的窗口学校,站前路小学为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在南昌市教育局、西湖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不断释放优质资源,通过合作办园、开办分校等方式,继2010年开办站前路小学莱茵分校后,2012年又设立了云飞路校区。新建的云飞路校区面积占地53.3亩,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比老校区扩大5倍多,是一所标准化、现代化的九年一贯制示范学校。新校区设立45个教学班,其中小学30个班,初中15个班,可容纳学生2100人。2012年9月,学校迎来了第一批一年级新生,学校的优美环境、一流师资、特色管理、优质教学让孩子和家长很开心。 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布局中,南昌市教育局还致力于学校布局调整,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使教学资源得到优化整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资源环境。
2012年秋季开学,南昌二中、南昌二十二中、南昌四中三校合并办学,并组建南昌二中初中教育集团,以南昌二中为龙头,通过“百年二中”的中心作用,充分利用南昌二中德育、科技、艺术、体育和文化资源,发挥名校辐射与整体拉动作用,让更多的孩子在优质教育的成果下更好地成长。由南昌二中接管后的二十二中,引入二中的各项资源,学生由原来的500多人成倍增加到1300多人。
原南昌四中变更为南昌二中爱国路校区,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师生管理、教育教学业务指导、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与交流,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探索既有理念共识、课程共享、师资共用,又有特色发展、效益显著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加入南昌二中后,爱国路校区按照规划进行必要的资源调整,共享南昌二中的德育、科技、艺术、体育和文化等资源,良好的校园文化促成了原南昌四中的彻底改变。
原南昌二十二中,硬件、师资也是一流的,但和原南昌四中一样,缺少相应的校园文化。三校合并办学后,并不是简单地换块牌子,而是逐步融合南昌二中优良的校园文化、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学生习惯、品质、精神的塑造。从学生进校的“校训解读”“二中德育读本”的宣讲到文明学生文明岗、学雷锋志愿者协会以及值周班的申请、执岗,无不彰显二中“要想成才,先学做人”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成长提供了更好的优质教育环境。
教育均衡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南昌市教育局认为,只有努力达到优质师资的均衡,才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南昌十五中合并三十中后,两校老师重新分配,以老带新。两校老师相互交流推广教学经验,将收集整理的教育教学软件、课程资源光盘,教学录像与案例分析以及多媒体课件、教具、下载的资源、编写的教研论文集等教学资源共享,两校老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两校合并后,在管理制度方面,均沿用了原校区的各项管理策略,吸取两校长处,以“办平民教育、办公平教育、办满意教育、办优质教育”为宗旨,构建了“爱心课堂、互动课堂、效益课堂”的模式,以优异的教育教学实绩来体现学校的实力、活力和魅力。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认为,教育发展方式的差异,直接体现为教育发展要素的不同组合。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必将体现为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而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反过来也会影响教育发展方式的实施。合适的教育发展方式,应当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教育发展成本的控制,有利于教育资源使用效益的提高。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通过调整教育发展过程要素的组合,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不断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投入不足和学校间、人群间分配不公叠加作用的结果。破解这一问题,必须打出一套“组合拳”,一手抓加大投入,一手抓公平分配,两手抓,两手硬,少一些“锦上添花”,多一些“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