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传统双级式储能变流器存在直流支撑电容,电能需多次变换从而导致变换器故障、可靠性降低和效率降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频交流链接技术的新型双向储能变流器.首先对该变流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依据电荷分配的思想提出一种可行的控制算法,并建立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对该拓扑结构和控制算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拓扑结构在离/并网模式下均可得到稳定的输出波形,功率因数大于0.99,且总谐波含量THD小于3%,可应用于光-储微网与光伏发电系统协同工作,有效抑制光伏发电系统带来的功率波
【机 构】
: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 6100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双级式储能变流器存在直流支撑电容,电能需多次变换从而导致变换器故障、可靠性降低和效率降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频交流链接技术的新型双向储能变流器.首先对该变流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依据电荷分配的思想提出一种可行的控制算法,并建立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对该拓扑结构和控制算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拓扑结构在离/并网模式下均可得到稳定的输出波形,功率因数大于0.99,且总谐波含量THD小于3%,可应用于光-储微网与光伏发电系统协同工作,有效抑制光伏发电系统带来的功率波动.
其他文献
针对水上光伏电站中光伏组件采用人工清洗方式时清洗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存在涉水风险等情况,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水上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清洗无人船系统.该光伏组件清洗无人船系统搭载喷淋系统、激光雷达、水体监测传感器等设备,在国家电投淮南窑河200 M W p“渔光互补”光伏电站中首次投入使用,对62 M W水上光伏组件完成了自动清洗,累计航行45 h,总航行里程约166 k m.对采用与未采用光伏组件清洗无人船系统清洗的光伏阵列区的发电量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光伏组件清洗无人船系统进行喷淋清洗后,光伏阵
共晶高熵合金(EHEAs)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良好的铸造流动性,是最具有工业化应用潜力的高熵合金之一,目前已经成为高熵合金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综述了共晶高熵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共晶高熵合金的相组成、组织形貌、力学性能特点以及成分设计方法,指出了共晶高熵合金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开发了一套基于AutoCAD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软件,该软件适用于平屋顶、斜屋顶及彩钢瓦等安装场景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设计.该软件中的排布图操作模块能自动生成光伏组件排布图,不仅能进行障碍物阴影分析,还能自动删除排布图中被障碍物遮挡的光伏组件;光伏方阵设计模块能自动绘制出光伏支架的结构图;安装详图模块能自动绘制出安装示意图;总平面图设计模块能进行逆变器的布置、低压并网柜的布置、桥架的设计、接地线的布置、接地系统的统计、施工线路的统计、清洁系统的设计、检修通道的设计与统计.该软件将多项功能集成化,极大提高了设
对于含分布式电源(DG)的主动配电网,基于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的监测信息进行故障分析与处理,从而达到定位目的.首先采用拓扑优化法对PMU进行布点优化配置,同时将系统划分为不同区域.利用PMU监测所得实时潮流和电气量信息,基于功率增量方向原理可初步判断发生故障的区域;其次计算候选故障区域内各条区段发生不同类型故障时,各节点PMU相电流计算值,并与实际短路时的电流测量值相比较,利用区段定位优化模型所得计算误差选出故障区段;最后对于故障区段,利用基于双端相量信息的测距公式得到具体故障位置.仿真基于改进IE
针对用户用电需求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情况,提出一种由重力势能储能、蓄电池和超级电容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建立其数学模型.针对其不同的特性,提出基于自适应变分模态分解的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策略,对混合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求解.以某风光互补电站典型日功率数据为例,对最佳储能系统的分解尺度K和高中、中低频分界点及其对应的储能配置进行优化分析,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方案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电化学储能的循环寿命受到充放电次数和放电深度的影响,为了更加准确地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规划储能电站,提出基于Kullback-Leibler(KL)散度的储能电站分布鲁棒规划方法.根据电化学储能循环寿命的幂函数,建立基于等效全循环次数的储能电站寿命模型,考虑储能电站寿命模型约束和系统运行约束,以储能电站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和机组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来构建储能电站的规划模型.进一步,将基于KL散度的风电出力不确定性集嵌入到储能电站规划模型中,通过样本平均近似法将储能电站分布鲁棒规划模型转化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求解.
为方便同轴套管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出一种基于分段法的同轴套管换热器解析模型.在解析模型中,根据“热阻理论”和“线热源理论”分别构建钻孔内与钻孔外换热模型,并基于“分段法”和“时间迭加理论”组合构建准三维同轴套管换热器瞬态解析模型.将解析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数值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解析模型的合理性.采用解析模型,研究土体导热系数非均匀分布对同轴套管换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化”土体导热系数的同轴套管换热效率高于“梯度化”土体导热系数的同轴套管,且这种影响随单位深度上土体导热系数变化幅值的增加而增
在“双碳”背景下,为有效提高综合能源系统(IES)的能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量,同时提升系统运行的灵活性,提出一种基于合作博弈的IES优化运行模型.首先构建IES框架,针对电转气(P2G)、碳捕集、燃气轮机、热储能等设备进行建模;其次考虑系统内各主体之间存在协同合作的可能,将系统内各运营主体分为三方构建合作联盟,阐述能源互补提高整体收益的原理;最后建立基于合作博弈的IES协同优化调度模型,利用Shapley值法对合作剩余按贡献进行分配.该文通过内蒙古地区某综合能源系统实例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策略能有效减
为分析管网蓄冷系统的冷损失及蓄冷性能,建立土壤温度场模型、管网冷损与热阻模型,并利用合肥滨湖新区区域能源站管网蓄冷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实验得出,管网冷损失功率约占整个能源站额定最大制冷量的6.81%,蓄冷策略供冷较非蓄冷策略供冷耗电量多9.25%,但节费率可达22.26%.可通过加大夜间低谷电价时的蓄冷功率,减少白天的制冷功率来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随着单个能源站服务范围的减少、用户的增加及多能互补的应用,系统能耗会大幅降低.
近年来,摩尔定律的脚步放缓,先进工艺下的芯片制造成本越来越高,如何在合理成本控制下,保持原来的发展步伐成为半导体产业面临的重要问题,Chiplet技术作为一种可以延续摩尔定律的解决方案受到行业重视,但其广泛使用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从Chiplet技术的集成、互连和设计流程等角度分析其特点和面临的挑战.首先,比较当前不同类型基板上Chiplet技术的主要性能和成本特点,展望未来可能的集成方案.其次,基于并行和串行互连原理,对比当前主要Chiplet互连方案的参数与性能,提出面向Chiplet之间高速低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