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灵智是著名的美国华人民权活动家与华人问题的研究学者,他祖籍福建金门,1938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1949年,他随母亲迁居香港,并在那里完成小学和中学教育。1957年,年仅18岁的他横渡太平洋,赴美留学。他先去密西根州的霍普学院学习音乐,获得学士学位。从1961年到1970年,他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取得《旧约》学士学位,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取得古代中东语言与文学硕士学位。为了深入华人社区参加并领导民权运动,他放弃了还有两年就能拿到的博士学位。
渴求知识 赴美留学
王灵智,1938年出生在福建厦门美丽的小岛鼓浪屿之滨,在这里他度过了美好而难忘的童年,并在此上小学。1949年5月,王灵智随母亲迁居香港,因为当时他的父亲(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管理系)已在香港一家贸易公司经商,他在香港完成了小学和中学教育。1957年,年仅18岁的他横渡太平洋,赴美留学。
也许是从小生长于浪漫迷人的鼓浪屿之故,王灵智对音乐有一种神奇的迷恋,因此他去了当时位于密西根州的霍普学院(Hope College),主修音乐,辅修哲学。经过四年的勤奋学习,获得了音乐学士学位。至今他最喜欢的作曲家仍然是德国的“古典音乐之父”巴赫,在业余时间他仍喜欢弹奏和欣赏古典音乐并能烧一桌正宗的法国菜肴。
早在霍普学院学习音乐时,王灵智就对西方古典文化、语言、作曲和古希腊哲学产生了激情。他对自由派艺术的兴趣最终导致他对神学的热爱。因此,从1961年到1970年,王灵智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攻读博士学位,其研究方向为古代中东语言与文学。所以,王灵智教授除精通英语、普通话、粤语、闽南语之外,还精通多种外语,如德语、法语、希腊语、希伯来语、腓尼基语、巴比伦语、赫梯语等十多种古代中东语言和文字。他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取得《旧约》学士学位,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取得古代中东语言与文学硕士学位。
走出象牙塔,参加民权运动
1966年暑假,王灵智与女友一起去旧金山唐人街作社会调查,他们发现美国社会对华人的歧视仍很严重,华人融入主流非常困难。当时美国国内黑人争取民权的运动和反越战运动正风起云涌,唐人街的情况使王灵智亲身体会并认识到黑人争取民权的运动与华人的利益直接相关。
1965年美国颁布新移民法后,赴美的华人新移民的数量日益增多,唐人街变得愈加拥挤。新移民的到来使唐人街的就业、卫生和住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这些都引起王灵智这位充满激情的年轻学子的深层思考,他决定为美国华人争取民权,改变唐人街现状。
暑假结束后,他向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提出申请,要求从芝加哥大学转到柏克莱分校,得到批准。之后,他一边在柏克莱分校继续研究古代中东语言与文学,一边积极参加当地华人社区的民权活动。为帮助华人了解他们祖先在美国的历史,他利用业余时间阅读有关美国华人的书籍,搜集有关美国华人的史料。
在参与民权活动的过程中,王灵智越来越感觉到他正在攻读的专业与他从事的社会活动不一致。为了实现他的研究工作与社会政治活动相一致,他决定放弃还剩两年就能拿到的博士学位,专门从事美国华人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和为华人争取民权的社会活动。回首这段往事,王教授说他并不后悔。
在当时的少数民族民权运动中有一个重要主张,即要求美国政府在所有大学中建立少数民族研究系,以研究美国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当时加州大学当局不同意,大学生们举行了长达八周的罢课,最后迫使学校同意设立少数民族研究系。在美国大学中创立少数民族研究系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少数民族历史的研究,抵制种族主义,让美国人都知道美国少数族裔的历史,明白少数民族对美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现在美国有130多所大学设置了少数民族研究系。这些研究系的创立不仅丰富了美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同时也为从事少数民族研究的大学毕业生创造了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重回校园,推动海外华人研究
在参加华人社区民权运动的同时,王灵智开始对美国亚裔研究和华人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参与了1969年冬季学期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第一次开设的亚裔历史课的教学工作,教授“美国亚裔史”和“美国华人史”两门课,这是在美国高校中开设的第一批亚裔史和华人史课程。1972年,母校柏克莱邀请他到亚裔研究系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他欣然接受。从那以后,他一边在柏克莱分校从事亚裔研究与教学,一边积极参加并领导为亚裔社区争取民权的工作。
王灵智是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少有的几位没有博士学位,但于1978年获得“终身教授”职位的教师之一。从1981年起,他一直担任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少数民族研究系主任和亚裔研究中心主任,长达20余年。
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终结,世界变得动荡无序,但也使华人学者重新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华人历史。王灵智从90年代初就开始筹划第一次海外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他的努力下,会议于1992年11月在旧金山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世界的将近300名学者。会议使学者们第一次有机会分享和比较不同文化、政治和经济背景下不同国家的华人历史。会后在柏克莱分校成立了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以协调和增进现在的跨国学术交流工作,王灵智教授担任秘书长。
值得一提的是,王灵智和麦礼谦是美国华人学者中第一批开始用中文资料研究美国华人历史的学者。他们为美国华人史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不平则鸣,维护华人权益
“不平则鸣”这句中国成语一直是指导王灵智投身于美国亚裔民权运动的座右铭,是他还在厦门读小学时学到的。如今,年近七旬的王灵智已投身美国亚裔民权运动达40余年,在美国社会中一直被称作华人中的马丁·路德·金。
40多年来,王灵智为了维护和增进美国华人和其他亚裔的正当权益,与美国各级政府机构进行了坚决的、有理有利有节的抗争。1968年他发动柏克莱分校亚裔大学生组成纠察队,包围旧金山唐人街那些利用出租房屋牟取暴利的房东,以抗议唐人街恶劣的居住环境,包括由于国际旅馆拆迁引起的住房问题。
1969年他刚到旧金山不久就组建了美国华人权利促进会,这是战后在旧金山华人社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华人民权组织之一。作为该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直致力于为华人在工资、福利较好的建筑、媒体、政府机构中争取就业机会。他还发起组织“华埠青年服务中心”,帮助新移民青年提高英语水平,组织他们学习各种谋生技术,为 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并帮助他们解决各种法律问题。
70年代初,他与旧金山市政府进行交涉,为不懂英语的新移民子女争取双语教育的权利;向加州议会提案,为不懂英语的华人公民争取双语投票的权利,都取得成功。这些提案现已成为法律,受益的不仅是华人,还有其他少数族裔,如西班牙裔等。他还代表加州大学9个分校与全美大学学会谈判,要求他们把汉语、日语和韩语列入大学标准语言测试的外语成绩,并亲自主持该学会的第一次标准汉语测试的命题工作,帮其建立题库。在他的领导和争取之下,旧金山警察局和消防局修改了担任警察和消防员的苛刻条件,使华人等少数族裔可以进入这些职业,原先这些行业都被白人垄断。
80年代,王灵智在教学与研究中发现,柏克莱分校在多年的招生中对亚裔实行种族歧视,普通公民根本看不出其中的“猫腻”。他动员各种力量与学校当局进行了长达5年的斗争,最后迫使加大校长取消了招生中对亚裔的歧视,并向亚裔社区道歉。
1995年,他在旧金山市公立小学发起汉语教学项目,受到那些希望自己小孩接受汉语教育的非亚裔父母的欢迎。
1999年3月华裔物理学家李文和冤案发生后,为了抗议美国政府对李文和的不公正对待和非人折磨,抗议存在于美国国家核实验室中对亚裔的种族歧视,王灵智发动亚裔科学家拒绝申请到美国国家实验室去工作,直到美国政府释放李文和,并取消对华人科学家在雇用、晋升和待遇不平等方面的歧视为止。经过两年的抵制,美国的三大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劳伦斯利物摩和桑迪亚国家实验室都相继改善了亚裔科学家的待遇。这时王灵智不仅宣布结束抵制,还呼吁亚裔科学家积极参与实验室的招聘活动。
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发生后,王灵智呼吁美国公众保持冷静,并建议美国总统布什向中国道歉是最好的解决办法。2003年5月SARS流行期间,柏克莱分校校长宣布禁止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新加坡数千名赴柏克莱的留学生进入柏克莱校园参加夏季学期的学习,理由是这些地方是SARS疫区。当天,王灵智教授就在学校的集会上批评和抗议该决定,指出该决定对亚裔学生有种族偏见。在王灵智教授的批评之下,校长最后撤销了上述决定。
促进中美关系支持海峡两岸统一
早在70年代初,王灵智在教学与研究中就发现,中美关系对美国华人的影响非常重大。为了美国华人的利益,当时王灵智教授就极力主张美中关系正常化。
1971年初在基辛格宣布尼克松总统访华前,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召开美中关系研讨会,邀请了21位美国学者参加,王灵智就是其中的一位。当时王灵智还不是美国公民,只是美国永久居民。第一天开完会,大家在宾馆房间边休息边看电视,这时他们从电视中了解到美国空军大量空运军队到柬埔寨和老挝。学者们立即讨论是否应利用此机会在国会抗议美国政府扩大越战。王灵智主张通过合法方式在国会中发表反对扩大越战的宣言,最后得到大家的赞同。第二天,王灵智等在会上发表宣言,反对美国扩大越战。
这次会议使王灵智敏锐地感觉到中美两国建交的日子越来越近。回到旧金山后,他在《东西报》上发表文章,预测中美关系很快将有重大变化,并主张美中关系正常化。果然,时隔不久尼克松总统宣布访问中国。王灵智立即在旧金山唐人街组织了一个签名委员会,发动华人签名,要求中美立即建交。据王灵智回忆,当时唐人街有10000多人签名主张中美立即建交。1971年9月22日联合国召开大会,王灵智公开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要求美国政府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00年5月21日,王灵智呼吁华裔美籍公民关心和影响美国对华政策,他表示在华裔忠诚仍受主流社会怀疑的情况下,在美华人的地位与美国和祖籍国的关系息息相关。中美、美日关系时好时坏,当关系不好时,华裔和日裔就会受到影响,如1941年日本侨民被怀疑为间谍,1971年有人认为华裔个个都有间谍嫌疑,国会曾提出要对华裔进行监视。他强调说,身为美国公民,华裔应该更多地关心美国事务,特别要关心美国对华外交政策,因为在美华裔的利益和中美关系好坏有直接关系,华裔应该在帮助促成美国与中国加深了解和建立友好关系方面做出努力。
王灵智表示,他支持海峡两岸统一,因为台湾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弘扬中华文化充当中美学术交流的桥梁
华人在美国被称为“模范少数民族”,因为他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孝敬老人、重视子女的教育,王灵智的家庭也不例外。王教授夫妇上有年近90岁的老母亲,至今仍与他们住在一起;下有一子两女,儿子王为民,毕业于美国一流的私立大学,现从事美国研究;两个女儿王为邻和王为莹都毕业于著名的韦斯里安学院,现从事妇女研究工作。
第一代中国海外移民,大多有较强烈的爱国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情结”。虽然他们自幼离开中国,如今早已加入美国国籍,并成功融入美国的主流社会,成为美国华人社会的精英,但他们的内心深处仍保留着一份对中国的认同,他们期望中国统一、富强。正如王灵智对笔者说,“虽然中国国内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做法常常令我失望,但我的心中并没有绝望,总对她充满着期望,期望祖国有一天能真正民主富强。”可以说这真实地代表着广大海外华人的心声。
王灵智教授今年已近七旬,但他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一边在柏克莱分校从事亚裔研究工作,一边积极从事维护和增进美国华人及其他少数族裔民权的社会活动。他经常飞越太平洋,来中国访问讲学,为加强中美文化交流,改善美中关系,促进海峡两岸的统一尽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