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作为中国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并且独特的方法,不仅仅是物象、事件之间的类比,或是单纯的修辞手法,而且是中国传统诗歌中的道德思维的产物,它与西方以主体为基点、以自由意志为方向的进路不同,要求诗人较高的道德修养水平,通过观看外在的景物、同时去除掉主观性而引发心灵的同构之情。由此,“兴”不限于感性的类比和比附的主观创作方法,而是在其内容上具有了普遍客观性。在此基础上,大量使用“兴”法的中国的诗歌才不仅是对自然物象与个人心情的描绘,而具有了广阔而深刻的宇宙内涵与现实人生的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