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p8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指的是在智能制造过程当中,机电一体化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化的管理和控制,从而能够使得生产流程更加的高效便捷,提高了人们经济活动中的规范性。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技术应用
  前言
  智能制造逐渐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目标,它对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智能制造系统和智能制造技术两方面综合运用,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推动工业发展更加科技化,智能化,数字化不断发展,从而能够在工业的运用过程里,结合具体的机械技术,提高生产的效率。
  一、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制造概述
  (一)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又称为机械电子学,它的诞生是从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和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共同组合成一个新单词mechatronics而成,机电一体化技术最先出现在20世纪的日本杂志上,它主要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机械技术控制技术,光学技术等相互融合,成为一门更加独立的学科,他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朝着更加智能化,网络化方向进行发展,连接一体化智能制造就需要从具体的技术控制出发,不断探究技术使用的便捷操作可能性【1】。
  (二)智能制造特征
  智能制造的全称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主要指的是在制造过程当中进行智能化的活动,这种活动一般并不是实际的操作,而是一种综合的分析、判断和构思,在不同的技术中进行智能制造的运用,能够提升人与智能机器之间的合作共事,从而能够通过机器或机械本身搜集与理解周围环境信息,按照预先设定的内容进行数据的判断和智能规划自身行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全球制造网络环境下的工业系统实现内容,也是我国未来工业升级的必备之路。
  二、具体技术运用
  (一)传感技术提升精细度
  传感技术是机电一体化当中较为基础的技术,但是它的优势在于敏捷性和精准性,从而能够较大程度上避免外界信号对机器本身的干扰,以具体的建筑为例,传统工人操作在建筑生产过程当中,容易对混凝土的搅拌配比量大于称重计量,造成误差超标,所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为建筑的质量埋下隐患,而在机电一体化设备下进行传感技术的控制,可以让系统控制电子称重系统,实现对原材料的高精度称重检测,将误差降到最低,从而使得工业的操作更加具有准确性。在当前发展趋势来说,普通的传感器难以适应人们对高精度制造的要求,因此,智能制造能够有效的收集计算机的信号,建立起一个更加系统智能的传感器传输信息,这种信息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要求进行标准的接口,从而能够较大程度上拓展传感技术的具体应用,提高产品的性价比,更好的服务各个行业的具体需求,在非线性的接触手段和光纤电缆传感器过程中,这类传感器就能够较大程度上代表未来传感技术的智能发展方向。
  (二)数控生产更加智能化
  在我国一体化技术发展早期,数控加工技术主要在机械的制造效率和质量上获得了显著的优势,因为在数控机床的控制过程当中,智能化能够有效的对机械的加工實现精度和速度的要求,我国的数控机床在最尖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将机电融合和生产智能化进行了体现在功能生产过程当中更加多样化,尤其是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被大量装配到企业的厂房过程当中,使得企业的制造过程迎来了崭新的机遇。同时,针对生产的模具做到生产职中的品控保证,而对于系统智能的未来控制过程当中,可以通过总线来进行控制智能控制技术过程当中,实现数控生产的三维仿真,能够提高工业化水平,更加针对性的进行数控的生产,通过数字模型转向机床的具体生产内容,展现出智能制造技术未来多样化的发展趋势【2】。尤其数控生产,在生产过程当中,借助动力控制系统,为了保证设备在运用过程当中更加智能化,节约化,所以,施工生产可以在系统的能源燃烧利用率方面进行智能化的控制,从而能够降低基础能源的浪费,例如,将传统液压挖掘机改编为新型挖掘机,就可以通过智能控制olls系统进行能源的消耗,针对不同场景下的挖掘机使用智能计算出能源的使用,从而节省30%的燃料节约效果,实现我国节约社会的发展要求。
  (三)工业机器人进行分级开发
  智能制造技术在未来有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因为工业机器人已经脱离了传统的设备,而是从计算机系统技术仿生学以及人工智能等各个先进技术融合,承担新型成果智能机器人能够促进各种技术的综合性运用和控制论的有效实际结合,所以,工业机器人开发能够有效的改善产品的质量,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在具体运用过程当中,工业机器人分级开发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对数据和信息的辨别、分析与整理,通过大数据的运算,机器人在获得基础的数据之后,能够通过大数据的运算效果,对一些复杂的工作程序进行智能化的处理,这是按照人们开发工业机械事先的程序所运行的,也能够高精确大量的应用在军事生产和出口制造等方面。除此之外,工业机器人的分开发通过光电控制系统实现人机界面装置的控制,从而能够保证工业机器人也能够作为一个设备的输出点,帮助人们控制整个生产的阶段,从而实现自动化的生产。
  (四)进行系统化升级
  智能控制系统是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软件支撑,没有稳定的系统,就不会有智能制造的稳步进行,因此,对于系统化的升级是结合前面所说到的各种技术和具体应用的必备之路,常见的控制系统有人工神经网络系统,专家控制系统等,不同的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行为特征,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工作【3】。
  人工神经网络系统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的行为特征,它将各种信息处理工作分布于一个集体的网络过程当中,复杂程度较高,而且在不同的信息处理过程当中,需要调整内部的大量神经节点,但是在生产制造过程当中,如果适当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系统,能够进行高密度的工业生产内容,在工业生产遇到的多种情况,或者是高数据生产环境中,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可以自主的进行记忆和学习,从而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可以和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开发进行结合,帮助工业机器人进行自我学习提升。另一方面,专家控制系统主要指的是一个智能的计算机程序系统,它内部包含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和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在该系统的储存过程当中,如果系统遇到了某个生产中的故障,可以将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快速的抽取和调阅,解决高难度的问题,在制造业加工的工艺过程当中,能够节省大量的检修时间和工作量。
  总结
  通过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智能技术,能够在各个领域大量节省人力,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显著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要想形成网络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模式,还需要对机器设备和数据设备的进一步管控,提高设置,尤其是在手机,电脑等精密设备的工业生产环境过程和联动过程当中,可以智能化与手机,电脑等进行联动,使得整个生产的流程控制更加智能化,便捷化。
  参考文献
  [1]王延申,刘顺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特点及在汽车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1(11):206-207.
  [2]韦亚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11):120-121.
  [3]王晨丰,赵鹏,王磊.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J].石河子科技,2021(04):32-33.
其他文献
1 病历摘要  男,79岁,诊断为胃癌肝转移,多疗程化疗后,于2007年11月9日入院.于2007年7月首次进行胃镜检查,活检并送病理,明确诊断为胃低分化腺癌肝转移.于2007年7月26日在我科行静脉化疗,过程顺利,已化疗4周期,每次化疗副作用轻微,仅表现为轻度外周感觉神经毒性,应用奥沙利铂1周左右出现手指麻木现象,嘱其忌冷、忌铝制品,几天后症状自行缓解。
目的 分析鲍曼不动杆菌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耐药情况,并结合临床分析,以便能指导选择抗生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痰标本培养和分离,并结合临床确定感染菌株85株的相关资料.结果 85株中大部分在病情危重的患者易于检出.85株鲍曼不动杆菌对测试的24种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敏感性最高,为89.41%(76/85),而其余抗生素的敏感性均低于50.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城市设施的数量和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增长,从而增加了成本,同时随着工程量的增加,城市设施建设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已成为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民用建设项目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上存在很多问题。在报刊中,我们了解到很多问题。我们认为土木工程项目管理和成本控制存在诸多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本刊因工作需要,拟吸收一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加入通讯编委队伍。凡愿意为本杂志做工作,富有论文写作经验的临床内、外、妇、儿科作者均可报名。报名以个人简历的形式发邮件至编辑部。经编辑部审核确认同意后,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聘任,聘期4年。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拥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为了实现造价的有效管控,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当从整体项目着眼,积极引入和落实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控工作;同时,工程造价人员必须加强对造价全过程管控的认知,提升自身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水平,并落实精细化管理模式,不断提升造价管控的实效,使企业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提升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特点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31例AMI伴T2DM患者和37例AMl不伴T2DM患者接受PCI治疗,对比观察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PCI成功率和预后.结果 伴T2DM组患者多支血管病变、远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血管病变较单纯AMI组多见[20例(65%)与12例(32%)、22例(71%)与11例(30%)、19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应用胃胆管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者的胆管损伤均在术中及时发现.5例系金属探条暴力所致,2例取石钳损伤,1例腹腔镜分离钳损伤,1例肝总管横断.经注水试验、胆管造影或胆道镜检查证实后,即在胆总管内置入细硅胶管(胃胆管)经十二指肠乳头、幽门、胃前壁引出固定于腹壁,胃胆管头端固定有自制弹力圈以防自胆管脱出.常规于胆管损伤处
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但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仅为25%左右.胰岛B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是其发病和疾病进展的决定性因素,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小仅有助于减少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还能有效保护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延缓疾病进展.口服降糖药难以维持长期理想的血糖控制,而胰岛素是最有效的降糖药物,它不像口服降糖药那样有使用剂量的限制,无论多么严重的高血糖,胰岛素都能把血糖控制下来.因此,
目的 总结重症肌无力(MG)胸腺切除术后症状缓解后又复发进展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行胸腺切除术后MG症状缓解后再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以糖皮质激素和胆碱酯酶抑制剂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 全组术前改良Osserman分型Ⅰ型1例,Ⅱ型17例,Ⅲ型4例;复发进展后改良Osserman分型Ⅱ型15例,Ⅲ型6例,Ⅳ型1例,肌无力危象6例.治疗后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2例,死亡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茧症的影像学特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影像资料齐全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腹茧症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5例患者立位腹平片中3例诊断为肠梗阻,另2例未见阳性.胃肠道钡剂造影,均可见小肠交错盘绕成团,呈"菜花状"表现,肠管扩张,小肠黏膜消失,类似"结肠袋"样改变.CT检查,可见小肠扩张聚集成团,其周围可见膜样的囊状物将其包裹.结论 进行胃肠道造影时观察到"菜花状"征象,或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