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永健还真算不上专业的红色剧演员,但是他所出演的《聂荣臻》也好,《我叫王土地》也好,那种正气凛然确实有股电流能直击观众心底。最近一部抗战剧《左轮手枪》刚刚落幕,这部作品同样是由林永健挑梁主演,有意思的是,不少观众找到了当年春晚舞台上那个“干嘛呢”“干嘛呢”“干嘛的”的男扮女装的喜剧形象,再切一个镜头,又变成了有担当、有血性,有股子傻劲,又有股子革命理想的石山来,这到底是咋回事?
林永健坦言:“此次出演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充满阳刚之气,一个有些娘娘腔。他们的音色、音域,举手投足都有很大差别,我往往要变换角色跟自己说话,这种演绎方式我是第一次。这也是吸引我出演这个角色的原因。”
如果说,《伪装者》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諜报行动,那么,《左轮手枪》则是一段“自下而上”的草根抗战救国故事。
《左轮手枪》讲述的是龙城军阀萧宗海的双生子之一从小与萧家失散,失散的孩子石山来在目睹石家村人被伪军残忍杀害之后,加入新四军为村民报仇,从一介草根莽夫成长为一名足智多谋的新四军指挥员的故事。《左轮手枪》从生活细节的真实入手,描写人物成长,给抗战剧提供了崭新而富有生命活力的创作方向。
对话林永健:我不刻意寻找巅峰,只知道想往上,就别怕苦
Q:战争军旅题材作品那么多,当时为啥接演《左轮手枪》这部戏?记忆最深的台词是什么?
A:这部剧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在剧中要演绎一对不同性格的双胞胎,既非常过瘾,也是十足的挑战。这对双胞胎说话时的音色、音域,举手投足的动作都有很大的差别,我往往是在左边扮演一个人,马上又要转到右边再扮演一个,自己变换角色跟自己说话,这种演绎方式我是第一次,觉得非常有意思,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
Q:你在出演过程中,有没有为了角色更加鲜活而出谋划策、改动剧本?
A:剧本改动是编剧的事,作为演员只能在现场创作过程中根据特定情境说一些自己的建议,导演觉得好了就采纳,改动谈不上。
Q:你觉得演员该改动剧本吗?还是应该尊重编剧,一字不动?
A:演员改剧本和尊重编剧可以不矛盾。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临场发挥,会对角色有一些切身的体会,会有一些新颖的想法出来,这时候可以反馈给导演跟编剧。一切都是为了让人物角色更饱满,让剧情更丰富为宗旨。
Q: 在出演石山来这个角色的时候,你如何把握人物的特性?如何演出人物的灵魂和层次?
A:石山来是一个有担当、有血性、爱憎分明、豪爽热情、懂得随机应变的英雄人物。还是那句老话,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生活为依据,展开演员的想象力,从表面意义上理解人物是不够的。演员最终创造的不是一个“符号”人物,而是一个有性格魅力的活人。初次接触到角色,会有演绎的冲动,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希望去爱护心中的角色。只有热爱心中的角色才能用心去感受人物,进行更深入的创作。
Q:在筹备和出演的过程中,你心里应该是有底的吧?一方面红色题材出演过不少,另一方面那个萧九川比你春晚男扮女装的表演有过之而无不及。
A:这次一人演两个人物是我第一次在一部电视剧里面表演呈现,最大的难题是要不断在两个角色之间进行转换,这既是最大的挑战,也是吸引我来参演《左轮手枪》的主要原因。萧九川和春晚的天津大姐是有些相似,但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小品舞台和电视剧表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前期准备就是揣摩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Q:出演抗战类红色题材和现代都市题材的两种感受是什么?红色题材作品的诠释对于灵魂和价值观有什么重塑和补充吗?
A:出演抗战题材会更加有一种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在人物塑造上会有一种压力感。都市题材的就是找到人物最根本的特性,然后用自己的方式传送给观众。
Q:《左轮枪手》有反馈说太过偏娱乐化,可是现在也提倡用时尚元素去贴近年轻受众,拒绝高大上。既亲切,又不过度娱乐化,这个尺度怎么把握?
A:咱们演戏演的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啊,你必须走进他们的生活,你得观察他们。我们上表演课,有很重要的一堂课叫观察生活练习,不观察、不走进、不融入,你演出来的人物是苍白的。
Q:你对现在的党建题材作品有什么样的看法?单从演员这个角度,第一就是对于该类题材人物的撰写塑造,有什么想说的?第二,就是对于演员在诠释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和要领?
A:党建题材的作品更多的还是应该以弘扬民族正义为主,就目前的一些党史重大题材的电视剧来说,有一部分作品是离开了历史背景,离开了历史真实,更多的按今天的想象来创作。我们所期待和提倡的创作态度是还原历史真实,展示历史的精神,也就是源于历史而高于历史。这也是作为演员,在塑造人物角色时应该时刻警醒的,要清楚给人民群众输送怎样的价值观,这个很重要。
Q:你怎么理解演员这个职业?怎么做一个好演员?很多人觉得演员门槛低,可是不同角色都应该融入历史和情景,需要大量的案头和学习。怎么能算门槛低?
A:作为文艺工作者要有服务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责任感,不是为了走个什么红毯,获个什么奖。给我最大满足感的是,在演各种人的过程中体验人生、体验生活、感受社会,演绎人间万种情,演一个人物,琢磨一个人物,丰富自己。门槛低不低得看个人,有的人就是天生为演戏而生。
Q:之前何冰说过,他觉得自己落伍,在粉丝经济的泛娱乐时代,会有紧迫感和压力感?你有没有这种感受?如果我不是市场最青睐的那一类,我该怎么办?
A:演员这个行当还是要拿真枪实弹说话的,每个人追求的东西都不一样,鲜肉泛滥只是一种行业现象,我也谈不上有紧迫感和压力,因为我始终知道我的追求就是演好每一个角色。我不刻意去寻找巅峰,只是提醒自己人生的路是向上走的,想往上就别怕吃苦,以前的奋斗和吃苦都是为了以后,演员这个职业最重要的就是坚持。
林永健坦言:“此次出演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充满阳刚之气,一个有些娘娘腔。他们的音色、音域,举手投足都有很大差别,我往往要变换角色跟自己说话,这种演绎方式我是第一次。这也是吸引我出演这个角色的原因。”
如果说,《伪装者》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諜报行动,那么,《左轮手枪》则是一段“自下而上”的草根抗战救国故事。
《左轮手枪》讲述的是龙城军阀萧宗海的双生子之一从小与萧家失散,失散的孩子石山来在目睹石家村人被伪军残忍杀害之后,加入新四军为村民报仇,从一介草根莽夫成长为一名足智多谋的新四军指挥员的故事。《左轮手枪》从生活细节的真实入手,描写人物成长,给抗战剧提供了崭新而富有生命活力的创作方向。
对话林永健:我不刻意寻找巅峰,只知道想往上,就别怕苦
Q:战争军旅题材作品那么多,当时为啥接演《左轮手枪》这部戏?记忆最深的台词是什么?
A:这部剧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在剧中要演绎一对不同性格的双胞胎,既非常过瘾,也是十足的挑战。这对双胞胎说话时的音色、音域,举手投足的动作都有很大的差别,我往往是在左边扮演一个人,马上又要转到右边再扮演一个,自己变换角色跟自己说话,这种演绎方式我是第一次,觉得非常有意思,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
Q:你在出演过程中,有没有为了角色更加鲜活而出谋划策、改动剧本?
A:剧本改动是编剧的事,作为演员只能在现场创作过程中根据特定情境说一些自己的建议,导演觉得好了就采纳,改动谈不上。
Q:你觉得演员该改动剧本吗?还是应该尊重编剧,一字不动?
A:演员改剧本和尊重编剧可以不矛盾。演员在表演过程中临场发挥,会对角色有一些切身的体会,会有一些新颖的想法出来,这时候可以反馈给导演跟编剧。一切都是为了让人物角色更饱满,让剧情更丰富为宗旨。
Q: 在出演石山来这个角色的时候,你如何把握人物的特性?如何演出人物的灵魂和层次?
A:石山来是一个有担当、有血性、爱憎分明、豪爽热情、懂得随机应变的英雄人物。还是那句老话,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以生活为依据,展开演员的想象力,从表面意义上理解人物是不够的。演员最终创造的不是一个“符号”人物,而是一个有性格魅力的活人。初次接触到角色,会有演绎的冲动,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希望去爱护心中的角色。只有热爱心中的角色才能用心去感受人物,进行更深入的创作。
Q:在筹备和出演的过程中,你心里应该是有底的吧?一方面红色题材出演过不少,另一方面那个萧九川比你春晚男扮女装的表演有过之而无不及。
A:这次一人演两个人物是我第一次在一部电视剧里面表演呈现,最大的难题是要不断在两个角色之间进行转换,这既是最大的挑战,也是吸引我来参演《左轮手枪》的主要原因。萧九川和春晚的天津大姐是有些相似,但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小品舞台和电视剧表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前期准备就是揣摩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Q:出演抗战类红色题材和现代都市题材的两种感受是什么?红色题材作品的诠释对于灵魂和价值观有什么重塑和补充吗?
A:出演抗战题材会更加有一种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在人物塑造上会有一种压力感。都市题材的就是找到人物最根本的特性,然后用自己的方式传送给观众。
Q:《左轮枪手》有反馈说太过偏娱乐化,可是现在也提倡用时尚元素去贴近年轻受众,拒绝高大上。既亲切,又不过度娱乐化,这个尺度怎么把握?
A:咱们演戏演的就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啊,你必须走进他们的生活,你得观察他们。我们上表演课,有很重要的一堂课叫观察生活练习,不观察、不走进、不融入,你演出来的人物是苍白的。
Q:你对现在的党建题材作品有什么样的看法?单从演员这个角度,第一就是对于该类题材人物的撰写塑造,有什么想说的?第二,就是对于演员在诠释方面有哪些注意事项和要领?
A:党建题材的作品更多的还是应该以弘扬民族正义为主,就目前的一些党史重大题材的电视剧来说,有一部分作品是离开了历史背景,离开了历史真实,更多的按今天的想象来创作。我们所期待和提倡的创作态度是还原历史真实,展示历史的精神,也就是源于历史而高于历史。这也是作为演员,在塑造人物角色时应该时刻警醒的,要清楚给人民群众输送怎样的价值观,这个很重要。
Q:你怎么理解演员这个职业?怎么做一个好演员?很多人觉得演员门槛低,可是不同角色都应该融入历史和情景,需要大量的案头和学习。怎么能算门槛低?
A:作为文艺工作者要有服务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责任感,不是为了走个什么红毯,获个什么奖。给我最大满足感的是,在演各种人的过程中体验人生、体验生活、感受社会,演绎人间万种情,演一个人物,琢磨一个人物,丰富自己。门槛低不低得看个人,有的人就是天生为演戏而生。
Q:之前何冰说过,他觉得自己落伍,在粉丝经济的泛娱乐时代,会有紧迫感和压力感?你有没有这种感受?如果我不是市场最青睐的那一类,我该怎么办?
A:演员这个行当还是要拿真枪实弹说话的,每个人追求的东西都不一样,鲜肉泛滥只是一种行业现象,我也谈不上有紧迫感和压力,因为我始终知道我的追求就是演好每一个角色。我不刻意去寻找巅峰,只是提醒自己人生的路是向上走的,想往上就别怕吃苦,以前的奋斗和吃苦都是为了以后,演员这个职业最重要的就是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