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教学应坚持的三个回归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改革已经二十多年了,但语文教学的现状仍不尽人意。盲目性、接受性、分析式、封闭式、功利性仍普遍存在。面对语文教学的现状,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反思。21世纪的语文教学再也容不得花样翻新式的把戏了,我们必须去掉“模式”和“进步”的装饰,恢复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语文教学应该返璞归真了。
  一、回归到培养语文素养上
  应当承认,当前的语文教学受高考和评价体制的限制,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中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真”。
  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宇,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将来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式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做法: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竞赛……让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办法。
  二、回归到学生阅读背诵上
  我国著名的语文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他二十年代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位外国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了。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很重要的。
  叶圣陶先生多次重申“要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其《精神指导举隅》一文中力推“吟诗”。正如诗圣杜甫所云:“读书破卷书,下笔如有神”。
  古圣先贤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我们当代的有些语文教师却束之高阁,去搞新花样。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口而诵,心而惟”,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己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幼童牙牙学语,启蒙老师没有什么句法分析与教学模式,不也成功了吗?今天的教师“为讲而讲”,学生“为学而学”,“方法”多样,而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或复习时却知之甚少,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
  语文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诵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新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办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经过多次实验得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
  巴金在回忆学生生涯与创作的关系时也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懂得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笔者在南师大听语文课时,该校的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曾幽默地说:“南师大的语文课没听头,就是读读背背”。
  三、回归到学生自悟探究上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基本未变。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也不是教师讲述教师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文章乃天成,妙手偶得之”。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其他文献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美术教师作为美术课上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何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和创新意识的合格人才呢?我觉得在教学中运用好相关的心理效应对于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陶冶情操和完善人格有很大的作用。  现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几种心理效应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首因效应——激发起学生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已成为许多科学领域的基础,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终身学习能力是个人立身社会的根本。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信息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知识以爆炸式的速度日益增长并迅速更新换代,成为当今时代的显著特征。立身这样的时代,我们的学生必须改
认识云集有年,来往却甚少,只是彼此稀罕着.偶然见了聚了,想套点热闹以识其“心斋”,好回过头来再品读他的画,却总不得其投入,心知又遇上了“散仙”式的画坛中人,只得自个揣摩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党中央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大连边防支队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行动迅速,措施具体,督导有力,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同时,贯彻落实了部局《关于认真学习
西什库教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最初山法国耶稣传教士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在西安门内蚕池修建,1703年建成.康熙去世后,雍正颁布禁教令,直到道光年问,北堂废弃,1872年被清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