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狗”在中英两国地位的不同,褒贬色彩的不同,通过将含有“狗”的英汉习语进行对比,得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性。由于狗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蕴涵的意义不同就在翻译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译者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翻译时一定要注意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
[关键词]英语习语;设喻;文化差异
由于英国和中国历史、文化、习俗、传统以及地理位置等等不同,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以动物设喻为例,英语含动物形象的成语,以“狗”数量最大。
一、“狗”在中英文化中的差异
由于中英两国人民对狗的喜爱程度不一,狗在中英两国的地位不一样。含有dog的英语习语通常具有褒义。而含有“狗”的汉语习语通常具有贬义。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两者也具有交叉现象。
1.狗在英国文化中,往往具有特殊的感情,认为是忠诚的代名词,因此在影视、报刊,甚至戏剧中均作为正面形象出现,具有积极的正面意义。
英国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人对他们四只脚的宠物恩宠有加,每天为宠物狗提供健康美味的食品,以致宠物比主人们自己吃的都好,因此有望赢得一项荣誉称号——最爱狗的国家。
Madam Roland曾说过:The more I see of men,the more I admire dogs.(我愈观察人,我愈爱慕狗)英国人把这句话中的admire改为love。从这句话中,我们发现英语口语中已经把狗当做人来看待了。而这在汉语中则不可能。
2.在中国文化中,汉语里的狗是卑贱的动物。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但对狗好像很不客观。比如很多骂人的话:走狗、狗腿子、狗奴才、丧家之犬、狐朋狗友、狗贼、狗娘养的、狗仗人势……
3.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Edward Burnett Tylor, 1871)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体现了每个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同时也影响了该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因此,在英国习语中,并非所有的狗都是褒义,而在中国习语中都是贬义。
如英语中,give sb a dog/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给某人加个坏名声,使他永远洗刷不掉;a dog in the manger:自己不用又不让别人用的人,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go to the dog :(指人在道德上或身体上)变坏或堕落,都有一定的贬义。
汉语中的狗的形象也不尽是坏的,有“犬马之报” “犬马之劳”为证。
4.正是由于狗在两国之间的地位明显不同,且语言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翻译者常常会闹出笑话。如:把“打落水狗”译为beat a dog in the water,把“丧家之犬”译为a homeless/stray dog,等等。如无上下文明释其意,则非但不能传达汉语的本意,反而有可能在英国读者心中引起与原意不相符的同情之感。可见了解成语的民族文化背景是很重要的。
二、形象相近的英汉成语对比
bay (bark at ) the moon和“蜀犬吠日”,前者出自莎士比亚的《裘力斯·恺撒》第四幕第三场: I had rather be a dog and bay the moon than such a Roman.(我宁愿做一匹向月亮狂吠的狗,也不愿做这样一个罗马人。朱生豪译)。后者出于唐代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这两个成语都有相当的民族色彩,虽然设喻差不多,但情景和思路大不一样。前者原指对居高者做无用的责骂,比喻空嚷、干徒劳无益的事;“蜀犬吠日”则是狗见到太阳感到怪异而害怕,比喻少见多怪。前者还有关联的谚语the moon does not heed the barking of dogs(月亮不在意狗吠,意指对天的责难可置之不理),指明了bark at the moon的含义,它与“蜀犬吠日”是很不一样的,翻译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责任编辑:一觉
[关键词]英语习语;设喻;文化差异
由于英国和中国历史、文化、习俗、传统以及地理位置等等不同,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以动物设喻为例,英语含动物形象的成语,以“狗”数量最大。
一、“狗”在中英文化中的差异
由于中英两国人民对狗的喜爱程度不一,狗在中英两国的地位不一样。含有dog的英语习语通常具有褒义。而含有“狗”的汉语习语通常具有贬义。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两者也具有交叉现象。
1.狗在英国文化中,往往具有特殊的感情,认为是忠诚的代名词,因此在影视、报刊,甚至戏剧中均作为正面形象出现,具有积极的正面意义。
英国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人对他们四只脚的宠物恩宠有加,每天为宠物狗提供健康美味的食品,以致宠物比主人们自己吃的都好,因此有望赢得一项荣誉称号——最爱狗的国家。
Madam Roland曾说过:The more I see of men,the more I admire dogs.(我愈观察人,我愈爱慕狗)英国人把这句话中的admire改为love。从这句话中,我们发现英语口语中已经把狗当做人来看待了。而这在汉语中则不可能。
2.在中国文化中,汉语里的狗是卑贱的动物。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但对狗好像很不客观。比如很多骂人的话:走狗、狗腿子、狗奴才、丧家之犬、狐朋狗友、狗贼、狗娘养的、狗仗人势……
3.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Edward Burnett Tylor, 1871)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体现了每个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同时也影响了该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因此,在英国习语中,并非所有的狗都是褒义,而在中国习语中都是贬义。
如英语中,give sb a dog/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给某人加个坏名声,使他永远洗刷不掉;a dog in the manger:自己不用又不让别人用的人,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go to the dog :(指人在道德上或身体上)变坏或堕落,都有一定的贬义。
汉语中的狗的形象也不尽是坏的,有“犬马之报” “犬马之劳”为证。
4.正是由于狗在两国之间的地位明显不同,且语言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翻译者常常会闹出笑话。如:把“打落水狗”译为beat a dog in the water,把“丧家之犬”译为a homeless/stray dog,等等。如无上下文明释其意,则非但不能传达汉语的本意,反而有可能在英国读者心中引起与原意不相符的同情之感。可见了解成语的民族文化背景是很重要的。
二、形象相近的英汉成语对比
bay (bark at ) the moon和“蜀犬吠日”,前者出自莎士比亚的《裘力斯·恺撒》第四幕第三场: I had rather be a dog and bay the moon than such a Roman.(我宁愿做一匹向月亮狂吠的狗,也不愿做这样一个罗马人。朱生豪译)。后者出于唐代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这两个成语都有相当的民族色彩,虽然设喻差不多,但情景和思路大不一样。前者原指对居高者做无用的责骂,比喻空嚷、干徒劳无益的事;“蜀犬吠日”则是狗见到太阳感到怪异而害怕,比喻少见多怪。前者还有关联的谚语the moon does not heed the barking of dogs(月亮不在意狗吠,意指对天的责难可置之不理),指明了bark at the moon的含义,它与“蜀犬吠日”是很不一样的,翻译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责任编辑: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