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童心教育活动是多样态的,主要包括游戏类童心教育活动、体验类童心教育活动、实践类童心教育活动以及复合类童心教育活动。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开展趣味游戏、亲身体验、探索实践等多样态的童心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提升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多样态;游戏;体验;实践;小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2B-0033-03
童心教育活动是多样态的,具体可以分为游戏类童心教育活动、体验类童心教育活动、实践类童心教育活动以及复合类童心教育活动。其中,复合类童心教育活动是指体验类、实践类以及游戏类的交叠重合部分,具体可以细化为体验实践类、体验游戏类、实践游戏类和体验实践游戏类童心教育活动。(如图1)学科教学是童心教育活动的重要领域,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开展多样态的童心教育活动。下文将具体阐述游戏类、体验类和实践类三类英语童心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
一、游戏类英语童心教育活动
游戏类英语童心教育活动是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活动设计,以轻松愉快的游戏作为教育手段来完成教育过程,以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提出了“寓教于乐”,主张将游戏与教育结合起来。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有教育性和娱乐性并重的特点。游戏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在调动儿童学习兴趣上发挥较大作用。游戏化教学让学习变得更快乐、更积极、更有效,对儿童的心理成长和学业发展都能产生积极作用[1]。
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的教学中,教师开展了游戏类童心教育活动。在活动准备阶段,首先帮助学生完成本单元故事板块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本单元的目标语言:“Hi!”“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I’m ...”接着,通过儿童调查得知,全班35名同学中有14人有英文名。于是,教师帮助没有英文名的学生起好英文名。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首先带领学生面对面站成两排,并与一位同学结对做示范:
T: Good morning, I’m Tiffany.
S1: Good morning, Tiffany! I’m Jack.
T: Hi, Jack!
当学生明白要求后,面对面的两位同学进行自我介绍并相互打招呼。一轮结束之后,第一排最后一名同学移动到第二排最后一名同學的位置上,第二排第一名同学移动到第一排第一名同学的位置上,其他同学依次补位。每换一次同伴,两位同学都相互自我介绍并打招呼,直到每位同学与所有其他同学都完成交际活动。最后,所有学生合唱歌曲Hello。
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既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加深对语言的认知和运用,又鼓励学生进行交际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体验类英语童心教育活动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大卫·库伯在吸收总结杜威、勒温、皮亚杰等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学习圈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基于体验并通过体验不断更新修正最终获得观念的连续、螺旋上升的过程[2]。体验类英语童心教育活动是指在英语教学中基于学生精心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进行感知和认知的教育活动。在英语教学中,体验类活动能唤醒学生的感官意识,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和活动,通过真实或拟真的体验深化对语言的理解,加深对语言的感知,提高课堂参与度。体验类活动还能有效突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7 On the farm”的话题是“在农场上”,目标语言是“What are these?”“What are those?”“They’re ...”,以及一些农场上的小动物和水果如pig、cow、chicken、duck、pear、apple、orange等。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农场的情境,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学习和运用语言,教师精心设计了农场体验英语教育活动。在活动准备阶段,首先通过儿童调查确定学生喜爱的农场动物和水果,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书本目标语言,最终选定pig、cow、chicken、duck、dog、cat、horse、pear、apple、orange、banana、strawberry等来创设体验情境。接着,教师制作了动物和水果头饰。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首先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Old McDonald had a farm将学生带入农场的情境,学生在欢快的歌声和动物有趣的叫声中体验农场生活的乐趣。接着,教师为各个小组发放水果或动物头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爱扮演的角色。学生选择好并入座后,戴上头饰扮演农场上的动物或水果,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自己是农场的一名成员,让教室成为一个模拟的农场。随后,教师先与两位学生做示范,当谈到某种动物时,引导台下佩戴相应动物头饰的学生积极互动,做出动作,并发出“quack, quack”或“moo, moo”等动物叫声。生动的情境创设和真实的语言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欲望。在小组展示时,台下学生认真倾听;当展示提到自己所扮演的动物时,学生积极配合,用英语发出小动物的叫声,达成有效的生生互动。在活动升华阶段,所有学生合唱歌曲Old McDonald had a farm,当歌词提到自己扮演的动物或水果时,学生做出语言或动作反馈。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真实体验了农场生活的乐趣,并有效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验语言、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提高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实践类英语童心教育活动
关键词:多样态;游戏;体验;实践;小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2B-0033-03
童心教育活动是多样态的,具体可以分为游戏类童心教育活动、体验类童心教育活动、实践类童心教育活动以及复合类童心教育活动。其中,复合类童心教育活动是指体验类、实践类以及游戏类的交叠重合部分,具体可以细化为体验实践类、体验游戏类、实践游戏类和体验实践游戏类童心教育活动。(如图1)学科教学是童心教育活动的重要领域,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开展多样态的童心教育活动。下文将具体阐述游戏类、体验类和实践类三类英语童心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
一、游戏类英语童心教育活动
游戏类英语童心教育活动是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活动设计,以轻松愉快的游戏作为教育手段来完成教育过程,以达到活动育人的目的。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提出了“寓教于乐”,主张将游戏与教育结合起来。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有教育性和娱乐性并重的特点。游戏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在调动儿童学习兴趣上发挥较大作用。游戏化教学让学习变得更快乐、更积极、更有效,对儿童的心理成长和学业发展都能产生积极作用[1]。
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的教学中,教师开展了游戏类童心教育活动。在活动准备阶段,首先帮助学生完成本单元故事板块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本单元的目标语言:“Hi!”“Hello!”“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I’m ...”接着,通过儿童调查得知,全班35名同学中有14人有英文名。于是,教师帮助没有英文名的学生起好英文名。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首先带领学生面对面站成两排,并与一位同学结对做示范:
T: Good morning, I’m Tiffany.
S1: Good morning, Tiffany! I’m Jack.
T: Hi, Jack!
当学生明白要求后,面对面的两位同学进行自我介绍并相互打招呼。一轮结束之后,第一排最后一名同学移动到第二排最后一名同學的位置上,第二排第一名同学移动到第一排第一名同学的位置上,其他同学依次补位。每换一次同伴,两位同学都相互自我介绍并打招呼,直到每位同学与所有其他同学都完成交际活动。最后,所有学生合唱歌曲Hello。
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既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加深对语言的认知和运用,又鼓励学生进行交际活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体验类英语童心教育活动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大卫·库伯在吸收总结杜威、勒温、皮亚杰等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学习圈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基于体验并通过体验不断更新修正最终获得观念的连续、螺旋上升的过程[2]。体验类英语童心教育活动是指在英语教学中基于学生精心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进行感知和认知的教育活动。在英语教学中,体验类活动能唤醒学生的感官意识,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行学习和活动,通过真实或拟真的体验深化对语言的理解,加深对语言的感知,提高课堂参与度。体验类活动还能有效突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
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7 On the farm”的话题是“在农场上”,目标语言是“What are these?”“What are those?”“They’re ...”,以及一些农场上的小动物和水果如pig、cow、chicken、duck、pear、apple、orange等。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农场的情境,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学习和运用语言,教师精心设计了农场体验英语教育活动。在活动准备阶段,首先通过儿童调查确定学生喜爱的农场动物和水果,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书本目标语言,最终选定pig、cow、chicken、duck、dog、cat、horse、pear、apple、orange、banana、strawberry等来创设体验情境。接着,教师制作了动物和水果头饰。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首先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Old McDonald had a farm将学生带入农场的情境,学生在欢快的歌声和动物有趣的叫声中体验农场生活的乐趣。接着,教师为各个小组发放水果或动物头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爱扮演的角色。学生选择好并入座后,戴上头饰扮演农场上的动物或水果,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自己是农场的一名成员,让教室成为一个模拟的农场。随后,教师先与两位学生做示范,当谈到某种动物时,引导台下佩戴相应动物头饰的学生积极互动,做出动作,并发出“quack, quack”或“moo, moo”等动物叫声。生动的情境创设和真实的语言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欲望。在小组展示时,台下学生认真倾听;当展示提到自己所扮演的动物时,学生积极配合,用英语发出小动物的叫声,达成有效的生生互动。在活动升华阶段,所有学生合唱歌曲Old McDonald had a farm,当歌词提到自己扮演的动物或水果时,学生做出语言或动作反馈。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真实体验了农场生活的乐趣,并有效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验语言、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提高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实践类英语童心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