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老子哲学思想含有深刻辩证思维的命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艺术内涵。笔者将从倡导自然之美、艺术辩证法以及对全美的追求三个方面对它的艺术内涵进行剖析,并简要阐述它们对中国后世艺术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艺术内涵;影响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2-008-02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出自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其原文为“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1](P69)后世人也将这本书直接称为《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此书第41章提出的含有深刻辩证思想的命题,它体现了老子哲学的精湛与深邃。
老子哲学思想的支柱是他的“道”的学说。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25章)“道”就是先于天地而产生的一种无形无名,无边无际浑然一体的东西。老子认为它是绝对的,唯一的(“独立而不改”),然而又是在不断地周而复始的运动的(“周行而不殆”)。它虽然无形无象,但又不是消极地存在,它是真实的存在。它本来没有名字,只能勉强以“道”或“大”来称呼它。它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本源(为“天下母”),产生了天下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第14章)也都是这个意思。基于此,黄侃说:“道者,玄名也,非著也。玄名故通于万里。”[2](P3)就如何晏所说:“为夫无名,故可得以天下之名名之。”(《列子•仲尼》)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
有一些学者对“大音”“大象”的解释为:老子所说的“大音”,“大象”就是指“道”。《老子》35章:“执大象,天下往。”王弼注曰:“大象,天象之母也。”似乎有“大象”等于“道”的意思。河上公干脆注为:“象,道也。”[3](P21)
其实,就《老子》全书看,尤其就王弼的整部《老子注》看,“大音”,“大象”并不是指的“道”。“道”是老子哲学的本体,是形成万物的本原,它是无形无声的。王弼注解老子的“道”是个“浑然不可得而知”的物之本体,它包容万物,无物而不由,却又不是任何一个具体的东西,实际上是个“无”。我们只能说老子的“大音”“大象”体现了“道”的特征,但却不是“道”本身。它们是两个涵盖面极为广阔,内涵极为丰富的美的典型,是众声众形的和谐统一。王弼的《论语释疑》中解释“子曰:志于道”(《论语•述而》)时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道既“不可为象”当然它就不等于“象”。
前面我从字面上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并且阐述了它们与《道德经》中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道”之间的关系。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还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内涵。
首先,这两句话包含了老子倡导自然之美的思想。
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他把“大音”“大象”看作是体现了绝弃人工,委任自然的审美理想,是一个有无相成,虚实相成的完美境界;它含有无穷妙趣,使人体会不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老子哲学中的“自然”概念与近代社会所说的“自然界”是不同的。这种“自然”的存在是一种本然的、非人为的、自然而然的状态,它因其自身固有规律而变,无需依赖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老子认为这种“自然”是最美的,是能够集所有美于自身的。而的“大音、大象”的境界恰恰包含了这种“自然”的状态。
其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体现了老子以“道”为美,对全美追求的思想。
老子心目中的“美”,与世俗的美不同。它是指一种超验的满足,一种美学理想,它就是“道”。这种“道”派生天地万物,是一种“有”,这种“有”超越形色名声,是一种“无”。《老子》中有许多章节都论述到了有与无。如第14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徵’。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是对“道”之“无”的特点描述的。显然这种“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人的普通感性经验不可体会的。但是老子认为这是一种美,而且是至高无上的“全美”。“大音、大象”充分体现了“道”,所以它们正是这样一种“全美”。因此对“大音、大象”的追求,也就是对“全美”境界的追求。老子的这种以“道”为全美,其实又是以“无”为全美。
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一思想的艺术内涵对中国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受老子思想影响最为直接的非庄子莫属。他与老子同时代稍晚,他的许多理论观点都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同样也体现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所包含的对自然之美的倡导,以及对全美的追求。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他对音乐划分的三个境界:天籁、地籁、人籁。他崇尚的是全无人工、绝对自然的天籁之音。绘画方面,庄子欣赏的是“解衣般礴”式的画。所谓“解衣般礴”出自《田子方》它实际上说的是画家作画时应达到的一种状态,庄子认为这种状态是人的主体精神实现与道的合一,只有这样画出的画才没有人工痕迹、才能与自然一致。“庄子认为用笔墨所能画出来的画都是有局限性的,总不如自然来的美。一个画家不管他有多大本事,也不能把自然之美全部描绘出来,总是有人工痕迹,而只有自然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才是最美的‘真画’”。[4](P31)
而在北宋,大文豪苏轼则是受到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蕴含的艺术辩证法的影响提出了与它相类似的诗歌理论。这集中表现在他的诗《送参寥师》一诗中:“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4](P154)“空、静”与“群动、万境”是两对互相矛盾的概念,而苏轼认为要想做到“了群动、纳万境”就必须从“空、静”做起。这里的“空”、“静”与“群动”、“万境”的关系近似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中蕴含的“无”与“有”的辩证关系。苏轼认为创作主体只有做到“空”、“静”才能达到“了群动”、“纳万境”之目的。
到了近代,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我国近代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说过:“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就是说绘画艺术不一定要做到如何具体、如何逼真。最完美的绘画是不能依靠具体的形象来表达的。中国绘画向来讲求神似而非形似,尽量用有限的笔墨点染出无穷的意境,也就是用“无”来达到“有”的境界。这与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蕴含的艺术辩证法思想是相通的。“在老子看来美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看不见的形式,看不见的形式是最简单、最质朴的,不露些许人工痕迹。以运用艺术媒介符号来说,应该就是越少越妙,惜墨如金”。[5](P27)
综上所述,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为道家学说中具有深刻辩证思维的命题,对中国后世艺术的影响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十分巨大。其实“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已经不仅影响到艺术,它已经作为一种人生智慧几千年来被人们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它的艺术内涵也不仅限于本文所提及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更为丰富的内涵会被更多的人发掘出来,它的巨大影响力会被更多的人在更多的领域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吴兆基注译.老子•庄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
[2]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应小敏.大美无言,妙道自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4).
[4]张少康.中国文学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闫萍.论老子“大象无形”的绘画美学思想[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9).
关键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艺术内涵;影响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2-008-02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出自我国古代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道德经》,其原文为“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1](P69)后世人也将这本书直接称为《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此书第41章提出的含有深刻辩证思想的命题,它体现了老子哲学的精湛与深邃。
老子哲学思想的支柱是他的“道”的学说。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25章)“道”就是先于天地而产生的一种无形无名,无边无际浑然一体的东西。老子认为它是绝对的,唯一的(“独立而不改”),然而又是在不断地周而复始的运动的(“周行而不殆”)。它虽然无形无象,但又不是消极地存在,它是真实的存在。它本来没有名字,只能勉强以“道”或“大”来称呼它。它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本源(为“天下母”),产生了天下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42章),“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第14章)也都是这个意思。基于此,黄侃说:“道者,玄名也,非著也。玄名故通于万里。”[2](P3)就如何晏所说:“为夫无名,故可得以天下之名名之。”(《列子•仲尼》)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道”。
有一些学者对“大音”“大象”的解释为:老子所说的“大音”,“大象”就是指“道”。《老子》35章:“执大象,天下往。”王弼注曰:“大象,天象之母也。”似乎有“大象”等于“道”的意思。河上公干脆注为:“象,道也。”[3](P21)
其实,就《老子》全书看,尤其就王弼的整部《老子注》看,“大音”,“大象”并不是指的“道”。“道”是老子哲学的本体,是形成万物的本原,它是无形无声的。王弼注解老子的“道”是个“浑然不可得而知”的物之本体,它包容万物,无物而不由,却又不是任何一个具体的东西,实际上是个“无”。我们只能说老子的“大音”“大象”体现了“道”的特征,但却不是“道”本身。它们是两个涵盖面极为广阔,内涵极为丰富的美的典型,是众声众形的和谐统一。王弼的《论语释疑》中解释“子曰:志于道”(《论语•述而》)时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道既“不可为象”当然它就不等于“象”。
前面我从字面上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并且阐述了它们与《道德经》中老子的哲学思想核心“道”之间的关系。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还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内涵。
首先,这两句话包含了老子倡导自然之美的思想。
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他把“大音”“大象”看作是体现了绝弃人工,委任自然的审美理想,是一个有无相成,虚实相成的完美境界;它含有无穷妙趣,使人体会不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老子哲学中的“自然”概念与近代社会所说的“自然界”是不同的。这种“自然”的存在是一种本然的、非人为的、自然而然的状态,它因其自身固有规律而变,无需依赖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老子认为这种“自然”是最美的,是能够集所有美于自身的。而的“大音、大象”的境界恰恰包含了这种“自然”的状态。
其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体现了老子以“道”为美,对全美追求的思想。
老子心目中的“美”,与世俗的美不同。它是指一种超验的满足,一种美学理想,它就是“道”。这种“道”派生天地万物,是一种“有”,这种“有”超越形色名声,是一种“无”。《老子》中有许多章节都论述到了有与无。如第14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徵’。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是对“道”之“无”的特点描述的。显然这种“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人的普通感性经验不可体会的。但是老子认为这是一种美,而且是至高无上的“全美”。“大音、大象”充分体现了“道”,所以它们正是这样一种“全美”。因此对“大音、大象”的追求,也就是对“全美”境界的追求。老子的这种以“道”为全美,其实又是以“无”为全美。
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一思想的艺术内涵对中国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受老子思想影响最为直接的非庄子莫属。他与老子同时代稍晚,他的许多理论观点都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同样也体现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所包含的对自然之美的倡导,以及对全美的追求。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他对音乐划分的三个境界:天籁、地籁、人籁。他崇尚的是全无人工、绝对自然的天籁之音。绘画方面,庄子欣赏的是“解衣般礴”式的画。所谓“解衣般礴”出自《田子方》它实际上说的是画家作画时应达到的一种状态,庄子认为这种状态是人的主体精神实现与道的合一,只有这样画出的画才没有人工痕迹、才能与自然一致。“庄子认为用笔墨所能画出来的画都是有局限性的,总不如自然来的美。一个画家不管他有多大本事,也不能把自然之美全部描绘出来,总是有人工痕迹,而只有自然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才是最美的‘真画’”。[4](P31)
而在北宋,大文豪苏轼则是受到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蕴含的艺术辩证法的影响提出了与它相类似的诗歌理论。这集中表现在他的诗《送参寥师》一诗中:“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4](P154)“空、静”与“群动、万境”是两对互相矛盾的概念,而苏轼认为要想做到“了群动、纳万境”就必须从“空、静”做起。这里的“空”、“静”与“群动”、“万境”的关系近似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中蕴含的“无”与“有”的辩证关系。苏轼认为创作主体只有做到“空”、“静”才能达到“了群动”、“纳万境”之目的。
到了近代,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我国近代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说过:“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妙。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就是说绘画艺术不一定要做到如何具体、如何逼真。最完美的绘画是不能依靠具体的形象来表达的。中国绘画向来讲求神似而非形似,尽量用有限的笔墨点染出无穷的意境,也就是用“无”来达到“有”的境界。这与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蕴含的艺术辩证法思想是相通的。“在老子看来美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看不见的形式,看不见的形式是最简单、最质朴的,不露些许人工痕迹。以运用艺术媒介符号来说,应该就是越少越妙,惜墨如金”。[5](P27)
综上所述,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作为道家学说中具有深刻辩证思维的命题,对中国后世艺术的影响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十分巨大。其实“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已经不仅影响到艺术,它已经作为一种人生智慧几千年来被人们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它的艺术内涵也不仅限于本文所提及的,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更为丰富的内涵会被更多的人发掘出来,它的巨大影响力会被更多的人在更多的领域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吴兆基注译.老子•庄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
[2]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应小敏.大美无言,妙道自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4).
[4]张少康.中国文学批评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闫萍.论老子“大象无形”的绘画美学思想[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