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安宁
字子穆,号解一,常署江北解安宁。生于司马迁故里陕西韩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黄河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渭南市政协常委,渭南市美协副主席,安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副教授,高级美术师。
解安宁是一位年轻而深具潜力的画家。之所以这样认为,不仅表现在他坚实的传统功力,还体现在他广泛的学术研究方面。他曾经游学于西安美院、陕西师大、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班等专业学府,见多识广,自然体现出学院派的扎实基础和宽泛的学术眼界。一个画家能潜心于学术,他的艺术素养必然能体现在其创作中,而其格调、思致必然不类尘俗。解读解安宁的作品再次验证了这个颠扑不破的规律。
解安宁的作品,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知:一是他对传统的继承和理解。二是他以黄河为主题的系列作品。
首先谈解安宁的传统风格。
解安宁的创作从整体的面貌上讲无疑是传统风格的。无论他的花鸟还是仿古山水,都体现出他不俗的传统功力。徐复观先生曾讲:传统必定有历史的感觉,而传统存在的价值必定吸收新的因素。解安宁无疑走的就是一条先融汇、再贯通、最后创新的正路。从解安宁一部分传统风格作品看,他十分重视笔墨的锤炼,笔墨技巧娴熟而有韵致,笔底扎实、沉厚,表现出一种质朴、古拙的气息,并且在画面意境的营造上追求雄浑、博大、豪迈等典型的北方审美意趣,很有西北画风的鲜明特色。
值得称道的是他的传统山水,从章法到笔墨随手拈来,天真自然而不留痕迹,似乎处处都能寻见前人的影子,笔笔有来历,但又别具一格,浑然一体。这种集古大成的学习传统是一种有序的、渐进的、选择性的艺术熔铸过程,需要长期的锤炼和深厚的修养,决非简单的拼接叠加。
另外在他的花鸟画中,尽管大都是寥寥数笔的墨戏,却体现出他在长期传统浸润后的一种从容、潇洒与和谐。例如经营位置历来是写意花鸟画的难点,难在需要画家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画前的苦心经营与画时的随机应变,即精心与无心的统一。精心可以做到画格的严谨,而无心则为了笔墨的自然流畅,避免拘束和小气。解安宁的花鸟画构图就体现出上述特点:看似漫不经心的一花一叶、一石一鸟,细细品味却无不透出作者的独具匠心,实在是妙手天成,殊为难得。
解安宁不是把传统当作一个静态的符号来描摹,更不是拘泥在某家某派的门户中自命不凡,而是默默地积淀传统根基来修炼自己的艺术心法,借鉴、继承前人的经验而建立自己的风格。从这里可以察觉到解安宁的抱负甚至雄心,他的艺术潜质也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流露出来了。
第二,解安宁以黄河为主题的系列作品。
如果说传统山水、花鸟只是解安宁基本功的展示,那么他以黄河为主题的系列创作则是他才情的挥洒与喷发。
应该看到,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应当是画家最应表现的画题,但恰恰相反,历史上以此为题的画作寥若星辰。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在表现技巧上的难度。在坚持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原则下,表现奔腾咆哮、变幻莫测的黄河极为不易。解安宁以此为画题进行创作既表达他对母亲河的敬意,也体现出他在艺术表现力上日臻成熟和自信。
在黄河系列作品中,解安宁一贯善于采用强烈对比的手法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场景:湍急的黄河卷起汹涌的波涛,翻滚的浪花中矗立着巨大的岩石,黝黑的大石经久地迎受着黄河水的连续冲击,动人心魄。画面带有戏剧性力量的视觉效果,很有冲击力,尤其是激浪与岩石搏击的场面更是谱写出大自然的宏伟篇章。同时画面还构成一个鲜明的形式对比:卷曲的线条、大笔的渲染描绘出的激荡的黄河水与岩石硕大、浓重、方直的外形形成强烈的反差。深入到画面细节,对黄河水的表现最能体现解安宁的个人风格:惊涛拍岸,巨浪翻滚,泡沫飞溅,奇异多姿,处处可见黄河的力量和磅礴的气势。这种阳刚大气的作品不仅让我看到了一个西北汉子的铮铮铁骨和豪迈情怀,也是西北画风壮美气质的典型表现。
可贵的是,在解安宁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所以他笔下的黄河,望之令人振奋,令人激越,荡人襟怀,慑入心魄。这种乐观向上的情感包含了画家对生活、对人生的真实态度,也使得观画者在艺术的陶冶中潜移默化地舒展自己的胸襟,净涤自己的灵魂。同时,黄河的象征意义恰好预示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一个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新时代的开始,解安宁以此为画题正是对山水画传统内涵的拓展和深化,我想这才是解安宁寻找到黄河题材的真正价值所在。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著名美术评论家)
字子穆,号解一,常署江北解安宁。生于司马迁故里陕西韩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民间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黄河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渭南市政协常委,渭南市美协副主席,安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副教授,高级美术师。
解安宁是一位年轻而深具潜力的画家。之所以这样认为,不仅表现在他坚实的传统功力,还体现在他广泛的学术研究方面。他曾经游学于西安美院、陕西师大、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名家班等专业学府,见多识广,自然体现出学院派的扎实基础和宽泛的学术眼界。一个画家能潜心于学术,他的艺术素养必然能体现在其创作中,而其格调、思致必然不类尘俗。解读解安宁的作品再次验证了这个颠扑不破的规律。
解安宁的作品,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知:一是他对传统的继承和理解。二是他以黄河为主题的系列作品。
首先谈解安宁的传统风格。
解安宁的创作从整体的面貌上讲无疑是传统风格的。无论他的花鸟还是仿古山水,都体现出他不俗的传统功力。徐复观先生曾讲:传统必定有历史的感觉,而传统存在的价值必定吸收新的因素。解安宁无疑走的就是一条先融汇、再贯通、最后创新的正路。从解安宁一部分传统风格作品看,他十分重视笔墨的锤炼,笔墨技巧娴熟而有韵致,笔底扎实、沉厚,表现出一种质朴、古拙的气息,并且在画面意境的营造上追求雄浑、博大、豪迈等典型的北方审美意趣,很有西北画风的鲜明特色。
值得称道的是他的传统山水,从章法到笔墨随手拈来,天真自然而不留痕迹,似乎处处都能寻见前人的影子,笔笔有来历,但又别具一格,浑然一体。这种集古大成的学习传统是一种有序的、渐进的、选择性的艺术熔铸过程,需要长期的锤炼和深厚的修养,决非简单的拼接叠加。
另外在他的花鸟画中,尽管大都是寥寥数笔的墨戏,却体现出他在长期传统浸润后的一种从容、潇洒与和谐。例如经营位置历来是写意花鸟画的难点,难在需要画家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画前的苦心经营与画时的随机应变,即精心与无心的统一。精心可以做到画格的严谨,而无心则为了笔墨的自然流畅,避免拘束和小气。解安宁的花鸟画构图就体现出上述特点:看似漫不经心的一花一叶、一石一鸟,细细品味却无不透出作者的独具匠心,实在是妙手天成,殊为难得。
解安宁不是把传统当作一个静态的符号来描摹,更不是拘泥在某家某派的门户中自命不凡,而是默默地积淀传统根基来修炼自己的艺术心法,借鉴、继承前人的经验而建立自己的风格。从这里可以察觉到解安宁的抱负甚至雄心,他的艺术潜质也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流露出来了。
第二,解安宁以黄河为主题的系列作品。
如果说传统山水、花鸟只是解安宁基本功的展示,那么他以黄河为主题的系列创作则是他才情的挥洒与喷发。
应该看到,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应当是画家最应表现的画题,但恰恰相反,历史上以此为题的画作寥若星辰。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在表现技巧上的难度。在坚持中国画以“线”造型的原则下,表现奔腾咆哮、变幻莫测的黄河极为不易。解安宁以此为画题进行创作既表达他对母亲河的敬意,也体现出他在艺术表现力上日臻成熟和自信。
在黄河系列作品中,解安宁一贯善于采用强烈对比的手法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壮观场景:湍急的黄河卷起汹涌的波涛,翻滚的浪花中矗立着巨大的岩石,黝黑的大石经久地迎受着黄河水的连续冲击,动人心魄。画面带有戏剧性力量的视觉效果,很有冲击力,尤其是激浪与岩石搏击的场面更是谱写出大自然的宏伟篇章。同时画面还构成一个鲜明的形式对比:卷曲的线条、大笔的渲染描绘出的激荡的黄河水与岩石硕大、浓重、方直的外形形成强烈的反差。深入到画面细节,对黄河水的表现最能体现解安宁的个人风格:惊涛拍岸,巨浪翻滚,泡沫飞溅,奇异多姿,处处可见黄河的力量和磅礴的气势。这种阳刚大气的作品不仅让我看到了一个西北汉子的铮铮铁骨和豪迈情怀,也是西北画风壮美气质的典型表现。
可贵的是,在解安宁的作品中总是洋溢着一种奋发向上的激情,所以他笔下的黄河,望之令人振奋,令人激越,荡人襟怀,慑入心魄。这种乐观向上的情感包含了画家对生活、对人生的真实态度,也使得观画者在艺术的陶冶中潜移默化地舒展自己的胸襟,净涤自己的灵魂。同时,黄河的象征意义恰好预示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一个富有朝气和活力的新时代的开始,解安宁以此为画题正是对山水画传统内涵的拓展和深化,我想这才是解安宁寻找到黄河题材的真正价值所在。
(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著名美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