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现在还在成立一个文化基金会,我死之前身上绝对不可以有任何一块钱,全部捐给这个基金会,投注到文化艺术上面。文化对我来说是毕生所要从事的志业,也是我到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最重视的议题。——彭怡平
彭怡平,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巴黎索尔本第一大学电影电视系博士候选人结业。通晓法、日、英、德、拉丁文,是个热爱电影、欣赏艺术、崇尚旅行、喜爱美食与音乐的“生活艺术家”、专业影评人、旅游文学作家与文化评论者。专攻剧本、纪录片拍摄与电影艺术的研究,对日本文化与法国文化做过深入的探索,发表专书数本与专文数篇,探讨日法文化。
上面是彭怡平在网络上的介绍文字,她庞杂的研究系统让你不知道怎么去给她定位,也无法跟面前这位娇小、谦逊的女士联系在一起。坐在我面前的彭怡平没有一点点盛气凌人之感,让你感觉不到她是那种能拍摄出女性灵魂的人。但是随着话题的深入,你能看到她瘦小的身躯里蕴藏着的蓬勃的活力和过人的胆识。
采访彭怡平是因为她“新出”的两本书《米其林大厨》和《红色列车》,其实都是十几年前写的书了,但是今年才引进大陆。而五岁就立志当导演的彭怡平,留学法国却是为了学习电影。
苹果引出的米其林之缘
当年,快大学毕业的彭怡平开始考虑留学了,面对众多的选择她犯了难。正巧一位朋友邀请她去台北的一家咖啡馆做客,留法归来的老板给她端上来一份苹果派,彭怡平问他:“法国有多少用苹果做的料理?”老板回答说:“三百多种。”听到这个答案的彭怡平震惊了,她想这个国家的文化一定非常细腻。于是毫不犹豫地就留法了。
因为被法国的料理打动,她采访了四十多个米其林大厨,写出了这一本《米其林大厨》。她说:“这些大厨其实脾气非常古怪,他们通常不会和食客有来往,也很讨厌记者,他们觉得记者都不懂厨艺,性格很傲慢。有位大厨听说记者来了,拔出枪来就要追记者。每个大厨的性格不一样,对料理的理念也不一样,我的目的就是通过和他们沟通,找到他们想说的话。我其实就是一个解答秘密的人。后来不少大厨和我成了好朋友,我看到的不仅是他们的餐厅,更看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怎样去构思、去选择。他们也乐意请我去试吃,我觉得自己好像料理的化学分析师一样,可以很快地把某个料理的好处坏处、需要拿掉什么、需要增加什么说出来。”
彭怡平自己也会做饭,她毫不忌讳地说自己会做饭是因为妈妈煮东西太难吃:“因为我有一个非常不会做菜的妈妈,她一做菜,我就想尽办法不要在家吃这一餐。当然,她会很沮丧,但是我爸会留下来。我爸是一个很喜欢给孩子做料理的人。他是外科医生,非常忙,但是周末他在家的时候,我会把自己在外面吃到的东西讲给他听,用什么食材,什么味道,怎么做。所以其实我从小就在分析料理了。”
成年后的彭怡平也是靠料理的能力吸引了先生:“老公第一次吃完我做的料理之后,觉得我是一个贤妻良母,后来发现我不常做,变得非常沮丧。”后来为了骗彭怡平做饭,她先生经常邀请朋友们来家里,这样就能吃到老婆的料理了。
彭怡平的学生们更是会收集各地的菜谱给她,让她学做给他们吃。彭怡平说:“法国有一个米其林三星大厨叫亚伦·松德汉斯,他跟我一样,他有一间密室,是一个圆形的房间,里面挂满了全世界各地他最尊重的大厨的菜单。这简直是他神圣的殿堂。”
文化的传播者
彭怡平是一个会在微博上与读者互动的艺术家,也是一个会耿直地说:“北京为什么买不到书?为什么没有人读书?”她觉得北京的文化“死了”。她说:“我是个必须每天读书的人,不读书我会觉得这一天什么都没做。”
除了读书,彭怡平也在用一己之力在台湾传承着文化,她说:“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人都应该是文化公民。台湾社会早就完成经济公民阶段,走进政治公民阶段,现在还没有进步到文化公民阶段。文化方面这是最有待进步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刺激大量年轻人去创作。我现在还在成立一个文化基金会,我死之前身上绝对不可以有任何一块钱,全部捐给这个基金会,投注到文化艺术上面。文化对我来说是毕生所要从事的志业,也是我到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最重视的议题。当你讲这方面的话题时,肯定有很多人还不懂,但我想,文学家、艺术家,就是应该看到大多数人还没能看到的东西。”
她还在台湾创办了民间教育机构“风雅堂”。这三字一方面效法《诗经》里民歌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即观照社会现况和反映人民情感与庶民生活的“风”,以及《诗经》中呈现精致艺术与文化的“雅”。为此,彭怡平特意委托她一生勤练书法的父亲题字,旨在承先启后,惕厉自我,要以其父日练书法的精神与其人生修为来做出“风雅堂”的内涵。
彭怡平期望能效法中国古代书院的精神,为中国社会栽培出一批风雅之士,不仅以“身为风雅之士”为荣,更以“成就风雅社会”作为永久志业的目标。
她的故事
初识彭怡平,是因为她的作品《她的故事》。在书里她拍摄了上百位女性和她们的生活。这本书的起源来自刚上大一的彭怡平的一个突发异想:“为什么历史是His Story,而不是Her Story?”读台大历史系的时候,彭怡平曾经问过老师这样一个问题,但最终没有得到答案。于是她决定自己寻找答案。为了写一本“Her Story”,彭怡平花费了10年时间,游历了42个国家,用影像和文字捕捉“她”的故事,最终呈现出12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故事和她们的梦想。
而这本书的最终完成,确是因为一件悲哀的事件。2008年,母亲因为抑郁症自杀。在守候母亲的病床前,她想起了母亲对她说过的很多话和母亲的人生经历:“虽然在社会的认定里面她很幸福,24岁嫁给医生,有一个很爱她的老公,经济条件没有任何匮乏,但尽管如此,她依然不快乐。当儿女长大以后,她开始想她的人生,她是多么想实现自己的人生,找到自己的价值。很多女性在儿女长大以后得了忧郁症,她们就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不快乐。母亲是一个只会说yes的人。有时候甚至没有回答,只有默认。这样的女性有很多。”
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她开始思考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女性像母亲一样强颜欢笑,为了子女、丈夫与家人牺牲了自己的人生?女人的沉默和放弃是否值得?
“身为女性,不少人的一生从诞生之初就是一场无望的抗争,她们的言语被封杀,她们的渴求被禁止,她们的身体也被束缚在各式各样的社会符号里,这些使得大多数女性时刻处在‘精神分裂’的状态里,并习惯与自己多重的幻影为伍。”彭怡平说。
读过《她的故事》的读者的反应让彭怡平印象深刻。“从这些女性的故事里,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都找到了他们自己的影子与部分人生。”尤其令彭怡平始料未及的是,男性读者的反应居然很强烈。很多人买书送给自己的母亲,因为他们从书中看到了母亲的身影。《她的故事》在台湾出版后,一位男性读者告诉彭怡平:“谢谢你,让我了解到女人的世界,让我能够感同身受我的另一半活得有多辛苦,我以后要好好疼爱她。”
在《她的故事》得到了广泛好评后,彭怡平在2015年出版了后续篇《她的房间》。照片里的每一个女士展示着她们在自己最放松的空间的真实的美。
彭怡平,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巴黎索尔本第一大学电影电视系博士候选人结业。通晓法、日、英、德、拉丁文,是个热爱电影、欣赏艺术、崇尚旅行、喜爱美食与音乐的“生活艺术家”、专业影评人、旅游文学作家与文化评论者。专攻剧本、纪录片拍摄与电影艺术的研究,对日本文化与法国文化做过深入的探索,发表专书数本与专文数篇,探讨日法文化。
上面是彭怡平在网络上的介绍文字,她庞杂的研究系统让你不知道怎么去给她定位,也无法跟面前这位娇小、谦逊的女士联系在一起。坐在我面前的彭怡平没有一点点盛气凌人之感,让你感觉不到她是那种能拍摄出女性灵魂的人。但是随着话题的深入,你能看到她瘦小的身躯里蕴藏着的蓬勃的活力和过人的胆识。
采访彭怡平是因为她“新出”的两本书《米其林大厨》和《红色列车》,其实都是十几年前写的书了,但是今年才引进大陆。而五岁就立志当导演的彭怡平,留学法国却是为了学习电影。
苹果引出的米其林之缘
当年,快大学毕业的彭怡平开始考虑留学了,面对众多的选择她犯了难。正巧一位朋友邀请她去台北的一家咖啡馆做客,留法归来的老板给她端上来一份苹果派,彭怡平问他:“法国有多少用苹果做的料理?”老板回答说:“三百多种。”听到这个答案的彭怡平震惊了,她想这个国家的文化一定非常细腻。于是毫不犹豫地就留法了。
因为被法国的料理打动,她采访了四十多个米其林大厨,写出了这一本《米其林大厨》。她说:“这些大厨其实脾气非常古怪,他们通常不会和食客有来往,也很讨厌记者,他们觉得记者都不懂厨艺,性格很傲慢。有位大厨听说记者来了,拔出枪来就要追记者。每个大厨的性格不一样,对料理的理念也不一样,我的目的就是通过和他们沟通,找到他们想说的话。我其实就是一个解答秘密的人。后来不少大厨和我成了好朋友,我看到的不仅是他们的餐厅,更看到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怎样去构思、去选择。他们也乐意请我去试吃,我觉得自己好像料理的化学分析师一样,可以很快地把某个料理的好处坏处、需要拿掉什么、需要增加什么说出来。”
彭怡平自己也会做饭,她毫不忌讳地说自己会做饭是因为妈妈煮东西太难吃:“因为我有一个非常不会做菜的妈妈,她一做菜,我就想尽办法不要在家吃这一餐。当然,她会很沮丧,但是我爸会留下来。我爸是一个很喜欢给孩子做料理的人。他是外科医生,非常忙,但是周末他在家的时候,我会把自己在外面吃到的东西讲给他听,用什么食材,什么味道,怎么做。所以其实我从小就在分析料理了。”
成年后的彭怡平也是靠料理的能力吸引了先生:“老公第一次吃完我做的料理之后,觉得我是一个贤妻良母,后来发现我不常做,变得非常沮丧。”后来为了骗彭怡平做饭,她先生经常邀请朋友们来家里,这样就能吃到老婆的料理了。
彭怡平的学生们更是会收集各地的菜谱给她,让她学做给他们吃。彭怡平说:“法国有一个米其林三星大厨叫亚伦·松德汉斯,他跟我一样,他有一间密室,是一个圆形的房间,里面挂满了全世界各地他最尊重的大厨的菜单。这简直是他神圣的殿堂。”
文化的传播者
彭怡平是一个会在微博上与读者互动的艺术家,也是一个会耿直地说:“北京为什么买不到书?为什么没有人读书?”她觉得北京的文化“死了”。她说:“我是个必须每天读书的人,不读书我会觉得这一天什么都没做。”
除了读书,彭怡平也在用一己之力在台湾传承着文化,她说:“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人都应该是文化公民。台湾社会早就完成经济公民阶段,走进政治公民阶段,现在还没有进步到文化公民阶段。文化方面这是最有待进步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刺激大量年轻人去创作。我现在还在成立一个文化基金会,我死之前身上绝对不可以有任何一块钱,全部捐给这个基金会,投注到文化艺术上面。文化对我来说是毕生所要从事的志业,也是我到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最重视的议题。当你讲这方面的话题时,肯定有很多人还不懂,但我想,文学家、艺术家,就是应该看到大多数人还没能看到的东西。”
她还在台湾创办了民间教育机构“风雅堂”。这三字一方面效法《诗经》里民歌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即观照社会现况和反映人民情感与庶民生活的“风”,以及《诗经》中呈现精致艺术与文化的“雅”。为此,彭怡平特意委托她一生勤练书法的父亲题字,旨在承先启后,惕厉自我,要以其父日练书法的精神与其人生修为来做出“风雅堂”的内涵。
彭怡平期望能效法中国古代书院的精神,为中国社会栽培出一批风雅之士,不仅以“身为风雅之士”为荣,更以“成就风雅社会”作为永久志业的目标。
她的故事
初识彭怡平,是因为她的作品《她的故事》。在书里她拍摄了上百位女性和她们的生活。这本书的起源来自刚上大一的彭怡平的一个突发异想:“为什么历史是His Story,而不是Her Story?”读台大历史系的时候,彭怡平曾经问过老师这样一个问题,但最终没有得到答案。于是她决定自己寻找答案。为了写一本“Her Story”,彭怡平花费了10年时间,游历了42个国家,用影像和文字捕捉“她”的故事,最终呈现出12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故事和她们的梦想。
而这本书的最终完成,确是因为一件悲哀的事件。2008年,母亲因为抑郁症自杀。在守候母亲的病床前,她想起了母亲对她说过的很多话和母亲的人生经历:“虽然在社会的认定里面她很幸福,24岁嫁给医生,有一个很爱她的老公,经济条件没有任何匮乏,但尽管如此,她依然不快乐。当儿女长大以后,她开始想她的人生,她是多么想实现自己的人生,找到自己的价值。很多女性在儿女长大以后得了忧郁症,她们就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不快乐。母亲是一个只会说yes的人。有时候甚至没有回答,只有默认。这样的女性有很多。”
在创作这本书的时候,她开始思考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女性像母亲一样强颜欢笑,为了子女、丈夫与家人牺牲了自己的人生?女人的沉默和放弃是否值得?
“身为女性,不少人的一生从诞生之初就是一场无望的抗争,她们的言语被封杀,她们的渴求被禁止,她们的身体也被束缚在各式各样的社会符号里,这些使得大多数女性时刻处在‘精神分裂’的状态里,并习惯与自己多重的幻影为伍。”彭怡平说。
读过《她的故事》的读者的反应让彭怡平印象深刻。“从这些女性的故事里,男人也好,女人也好,都找到了他们自己的影子与部分人生。”尤其令彭怡平始料未及的是,男性读者的反应居然很强烈。很多人买书送给自己的母亲,因为他们从书中看到了母亲的身影。《她的故事》在台湾出版后,一位男性读者告诉彭怡平:“谢谢你,让我了解到女人的世界,让我能够感同身受我的另一半活得有多辛苦,我以后要好好疼爱她。”
在《她的故事》得到了广泛好评后,彭怡平在2015年出版了后续篇《她的房间》。照片里的每一个女士展示着她们在自己最放松的空间的真实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