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扭曲的信贷结构
在投资下降的情况下,3月新增信贷数据表明有超过1万亿元的信贷投放,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4月25日,央行公布的《2012年1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给出了答案,3月份新增贷款1.01万亿元,其中近71%是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中长期贷款增长依然乏力,贷款需求疲弱。
根据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口径看,新增信贷分部门包括住户贷款和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而从期限看,则主要包含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
2012年前两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保持低位,尤其是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仅达7381亿元,与近几年1月破万亿元的水平大为降低。
记者根据央行公开数据估算,1月份中长期贷款增加3510亿元,2月份增加2109亿元,3月份增加2700亿元;短期贷款,1月份增加3673亿元,2月份增加4023亿元,3月份增加5385亿元;票据融资,1月份增加80亿元,2月份增加1160亿元,3月份增加1330亿元。
可以看出,中长期贷款始终维持下降趋势,3月份中长期贷款增量仅为2700亿元,略低于1-2月份中长期贷款平均2800亿元的增量,显示贷款需求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回升。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则呈现上升趋势,3月份增加最为显著。
3月份信贷冲高才使得一季度信贷投放达到2.46万亿元,如果按照全年信贷目标8万亿元计算,则占比31%,基本满足了3∶3∶2∶2的季度投放进度。
中长期信贷疲弱之谜
四大行在3月份的贷款增量并没有明显高于1-2月份,多增的贷款主要是中小银行投放的,并以票据融资为主。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师徐小庆认为,这其中有虚增的成分。即为了应付存款考核,在季末通常会增加承兑汇票的开具来增加保证金存款,而事实上3月份的银行承兑汇票和保证金存款确实相对于前期均有显著的增加。
据相关媒体报道,截至4月25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4月新增信贷仅1017亿元,信贷投放速度较3月明显放缓,银行存款集体外流。4月前两周,四大行人民币存款流失超过1万亿元。这也印证了为了应对季末考核,表外资金流回表内;考核结束后,资金重新回归表外。
央行数据还显示,3月份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769亿元,扭转了过去两个月持续下降的趋势。而2月份,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12亿元,1月份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12亿元。
中金公司估算,3月份因开具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增加了约2500亿元,创出了过去一年的新高,其中70%的保证金存款增量都来自于中小银行。经济学家认为,中小银行面临的存贷比压力更大。
徐小庆进一步解释,接近1400亿元的票据融资增量几乎全部来自于中小银行,显示中小银行前期贷款增长缓慢并不仅仅是贷存比限制的结果,一般贷款需求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一季度固定资产贷款同比下降24.3%,便是印证。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中长期贷款持续偏低是因为企业存在降息预期,不愿在此时接受利率较高的贷款,而采取短贷长投的形式,那么短期贷款增加意味着贷款需求回升。
但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因为过去三年中长期贷款的累计增量远高于投资需要的实际贷款额,因此,2012年一季度用于投资的贷款额部分来自于过去几年的沉淀资金。数据显示,中长期贷款在2009年和2010年的增量远大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的国内贷款,但过去3年中长期贷款的累计增量达到16.4万亿元,仍较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的累计增量多出3.6万亿元。
回顾2008年,在4万亿措施出台前,新增贷款同比增速逐月下滑到接近14%,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比较稳定,全年2月份到8月份占比都在50%附近;在货币放松之后几个月,中长期贷款比例开始上升。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认为,此次不同于2008年,由于投资不旺,贷款需求和供给同时出现下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外需不振,内需政府不作为的经济结构调整困局。
多重压力拖累4月信贷
经过3月份信贷冲高过万亿元之后,4月份信贷不容乐观。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认为,很难说当前货币政策会趋于显著放松。基于一季度经济增长和通胀比较差的数据组合,也基于过去政策轨迹来看,货币政策还需观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教授也向记者表示,货币需求是最主要的问题,如果再加上贷款供给也严格控制的话,信贷下降是肯定的。再加上由于债务积累问题,贷款需求恐怕也很难上去。
4月份以来,在回购利率上升的情况下,票据贴现利率继续大幅回落,显示贷款结构仍然以票据融资为主,贷款需求依然低迷。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4月信贷投放量预计为7500亿元。中金公司预计,4月份贷款增量将重新回落至8000亿元以下,甚至有低于7000亿元的风险,是最为悲观的预计。华泰联合宏观分析师张晶则预计,4月份新增信贷8000亿元,是最为乐观的预计。
石磊认为,从供需角度看,目前货币供给还可以,货币需求则较弱,4月信贷投放回到1-2月水平是正常的。
高盛高华宏观经济学家宋宇预计,4月份贷款规模将从3月份的1.01万亿元降至7200亿元左右。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幅将放缓至15.4%,低于3月份的15.7%。隐含的季调后月环比折年增幅为8.0%,低于3月份的季调后月环比折年增幅16.7%。
宋宇认为,四月财政存款和外汇占款的变化情况未必给M2增长带来格外支撑;由于4月份不像季末那样有到期的理财产品资金从表外转移至表内,因此较低的存款基数也会令银行在满足贷存比要求的问题上面临更大压力。而5和6月份的信贷供应量将升至略高于3月份的水平。
新增信贷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任若恩表示,经济不同于股市,减速是长期趋势,不能简单说一季度经济见底,二季度会有反弹,经济减速恐怕不是今年的事。
海通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李明亮表示,政府虽然对固定资产投资态度转为积极,但受制于财力,仅限于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推进。而制造业投资意愿因为盈利不佳而下滑,地产销售虽然因为刚需支持而企稳,但投资的下滑不可避免,其改善还很遥远。需求改善较弱。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表达了来自微观的感受,据制造业厂商反映,潜在需求持续疲软。4月份新接业务量轻微下降,降幅为6个月以来最小。
在投资下降的情况下,3月新增信贷数据表明有超过1万亿元的信贷投放,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4月25日,央行公布的《2012年1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给出了答案,3月份新增贷款1.01万亿元,其中近71%是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中长期贷款增长依然乏力,贷款需求疲弱。
根据央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口径看,新增信贷分部门包括住户贷款和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而从期限看,则主要包含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
2012年前两个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保持低位,尤其是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仅达7381亿元,与近几年1月破万亿元的水平大为降低。
记者根据央行公开数据估算,1月份中长期贷款增加3510亿元,2月份增加2109亿元,3月份增加2700亿元;短期贷款,1月份增加3673亿元,2月份增加4023亿元,3月份增加5385亿元;票据融资,1月份增加80亿元,2月份增加1160亿元,3月份增加1330亿元。
可以看出,中长期贷款始终维持下降趋势,3月份中长期贷款增量仅为2700亿元,略低于1-2月份中长期贷款平均2800亿元的增量,显示贷款需求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回升。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则呈现上升趋势,3月份增加最为显著。
3月份信贷冲高才使得一季度信贷投放达到2.46万亿元,如果按照全年信贷目标8万亿元计算,则占比31%,基本满足了3∶3∶2∶2的季度投放进度。
中长期信贷疲弱之谜
四大行在3月份的贷款增量并没有明显高于1-2月份,多增的贷款主要是中小银行投放的,并以票据融资为主。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师徐小庆认为,这其中有虚增的成分。即为了应付存款考核,在季末通常会增加承兑汇票的开具来增加保证金存款,而事实上3月份的银行承兑汇票和保证金存款确实相对于前期均有显著的增加。
据相关媒体报道,截至4月25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4月新增信贷仅1017亿元,信贷投放速度较3月明显放缓,银行存款集体外流。4月前两周,四大行人民币存款流失超过1万亿元。这也印证了为了应对季末考核,表外资金流回表内;考核结束后,资金重新回归表外。
央行数据还显示,3月份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769亿元,扭转了过去两个月持续下降的趋势。而2月份,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12亿元,1月份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12亿元。
中金公司估算,3月份因开具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增加了约2500亿元,创出了过去一年的新高,其中70%的保证金存款增量都来自于中小银行。经济学家认为,中小银行面临的存贷比压力更大。
徐小庆进一步解释,接近1400亿元的票据融资增量几乎全部来自于中小银行,显示中小银行前期贷款增长缓慢并不仅仅是贷存比限制的结果,一般贷款需求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一季度固定资产贷款同比下降24.3%,便是印证。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中长期贷款持续偏低是因为企业存在降息预期,不愿在此时接受利率较高的贷款,而采取短贷长投的形式,那么短期贷款增加意味着贷款需求回升。
但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因为过去三年中长期贷款的累计增量远高于投资需要的实际贷款额,因此,2012年一季度用于投资的贷款额部分来自于过去几年的沉淀资金。数据显示,中长期贷款在2009年和2010年的增量远大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的国内贷款,但过去3年中长期贷款的累计增量达到16.4万亿元,仍较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内贷款的累计增量多出3.6万亿元。
回顾2008年,在4万亿措施出台前,新增贷款同比增速逐月下滑到接近14%,其中中长期贷款占比比较稳定,全年2月份到8月份占比都在50%附近;在货币放松之后几个月,中长期贷款比例开始上升。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认为,此次不同于2008年,由于投资不旺,贷款需求和供给同时出现下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外需不振,内需政府不作为的经济结构调整困局。
多重压力拖累4月信贷
经过3月份信贷冲高过万亿元之后,4月份信贷不容乐观。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国青认为,很难说当前货币政策会趋于显著放松。基于一季度经济增长和通胀比较差的数据组合,也基于过去政策轨迹来看,货币政策还需观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若恩教授也向记者表示,货币需求是最主要的问题,如果再加上贷款供给也严格控制的话,信贷下降是肯定的。再加上由于债务积累问题,贷款需求恐怕也很难上去。
4月份以来,在回购利率上升的情况下,票据贴现利率继续大幅回落,显示贷款结构仍然以票据融资为主,贷款需求依然低迷。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4月信贷投放量预计为7500亿元。中金公司预计,4月份贷款增量将重新回落至8000亿元以下,甚至有低于7000亿元的风险,是最为悲观的预计。华泰联合宏观分析师张晶则预计,4月份新增信贷8000亿元,是最为乐观的预计。
石磊认为,从供需角度看,目前货币供给还可以,货币需求则较弱,4月信贷投放回到1-2月水平是正常的。
高盛高华宏观经济学家宋宇预计,4月份贷款规模将从3月份的1.01万亿元降至7200亿元左右。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幅将放缓至15.4%,低于3月份的15.7%。隐含的季调后月环比折年增幅为8.0%,低于3月份的季调后月环比折年增幅16.7%。
宋宇认为,四月财政存款和外汇占款的变化情况未必给M2增长带来格外支撑;由于4月份不像季末那样有到期的理财产品资金从表外转移至表内,因此较低的存款基数也会令银行在满足贷存比要求的问题上面临更大压力。而5和6月份的信贷供应量将升至略高于3月份的水平。
新增信贷是实体经济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任若恩表示,经济不同于股市,减速是长期趋势,不能简单说一季度经济见底,二季度会有反弹,经济减速恐怕不是今年的事。
海通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李明亮表示,政府虽然对固定资产投资态度转为积极,但受制于财力,仅限于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推进。而制造业投资意愿因为盈利不佳而下滑,地产销售虽然因为刚需支持而企稳,但投资的下滑不可避免,其改善还很遥远。需求改善较弱。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表达了来自微观的感受,据制造业厂商反映,潜在需求持续疲软。4月份新接业务量轻微下降,降幅为6个月以来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