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地选择、树种搭配、造林技术等展开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平山乡、产业发展、问题
1 平山乡概况
平山乡位于梁河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2公里,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平山村委会,海拔1620米。全乡农用土地面积179024亩,其中:耕地18706亩(其中:水田8506亩,旱地10200亩)、园地15148亩、林地145170亩(其中:国有林16185亩,集体林128985亩),确权到户102318.5亩,森林覆盖率70.89%。
平山乡发展根据上级安排以及结合本乡实际情况,从1995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以来种植的林产业有柑橘、梅子、白花木瓜、李、桃、梨、枇杷、滇皂荚、板栗、核桃、竹子、白花油茶、西南桦、杉木、秃杉、水冬瓜等,“十二五”提出了“3321”工程,即:“三棵树、三棵草、两头猪、一个人”,三棵树:茶、白花油茶、核桃;三棵草:甘蔗、烤烟、草果;两头猪:一头能繁母猪、一头肥猪;一个人是每户至少一个外出务工人员。
从产业发展20年来看,发展得最好和有希望成功的有杉木、秃杉、西南桦、水冬瓜、核桃、白花油茶、茶、草果。但是随着这些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2、 主要问题
2.1 造林树种选择的问题
造林树种选择的对与否关系到造林的成功与失败,在造林树种选择上我们提倡“适地适树”的原则,应根据当地树种的垂直分布情况和当地农民历史以来已经栽培成功的人工林来发展,为造林成功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平山乡为例:海拔1800米以下主要生长的天然林有思茅松、有很少量的云南松、栎类、桤木、西南桦、木荷等优质用材树.1800米-2200米这一带生长的木荷、栎类、桤木、木莲科、杜鹃科的一些植物;2200以上是高山草甸。在选择树种时要根据海拔、坡度、坡向、土壤等综合因子来考虑。
2.2 造林地的选择问题
首先选择造林树种,树种选好了就根据树种选择造林地块,要根据树种的生长习性、气候因子、土壤条件综合因素选择适宜的造林地,例如:
2.2.1杉木,杉木属速生优质用材树种,常绿乔木,是梁河县乃至我乡的乡土造林树种之一。杉木中性偏阴,喜温暖湿润,不耐旱,忌水渍。适合生长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酸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土壤生长良好。
2.2.2秃杉,秃杉也是我乡引种最早的一个造林树种,解放前就有少量种植,主要分布在怒江流域1700米-2700米的地区,秃杉生于气候温凉,夏季多雨,冬春较干的红壤、山地黄壤或棕色森林土地带。不耐干旱炎热的气候。
2.2.3西南桦,西南桦是云南省的天然分布的一个乡土树种,人工栽培于上世纪的90年代,隨着人工栽培的成功,现在已经成为德宏州人工造林的先锋树种。天然分布最低海拔200米,最高可达2800米,但是海拔1300米以上种植要谨慎。
根据以上三个树种为例,在选择造林地块时一定要根据所种树种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块。
2.3 栽培技术问题
2.3.1株行距:不同的造林树种株行距不同,栽植过密,浪费种源,加大了人工投入,提高了造林成本。高生长快,后期影响粗生长。杉木、秃杉、西南桦、桤木等乔木树种株行距2米*2米;白花油茶3米*3米;核桃8米*8米
2.3.2营养穴:也就是我们说的打塘,也是根据不同的树种来决定穴的大小,如杉木、秃杉、西南桦、桤木等乔木树种等,可以30*30*30,也可以60*60*60,还可以根据苗木大小和根的长短来决定营养穴的大小,但是土壤回塘时一定将农家肥、草木灰、杂草、土殖质首先回入,最后回入生土。
2.4混交树种选择的问题
2.4.1纯林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前,人工林以纯林为主,而且是以杉木、秃杉为主,后来最多的又是西南桦、水冬瓜纯林,经观察,杉木、秃杉纯林容易引起病虫害,特别是鼠害严重,也容易引起森林火灾。西南桦最常见的是虫害,如旋皮天牛危害严重。
2.4.2混交林
随着近几年各种产业的发展,土地越来越紧张,出现了一个地块种植不同树种,由于杉木、秃杉生长迅速,杉木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秃杉虽然生长周期长,但是大径材经济效益高,而且这两个树种在我乡林农得到了实惠。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天宝村罗新寨集体一棵秃杉买到一万元,听年纪长的说是土改时种的,近年一棵能买到五千甚至两万以上的很多,所以老百姓是见缝插针,没有考虑到混交树种搭配是否合理。例如,杉木、秃杉-西南桦,经过将近20年观察,这三个树种搭配不尽合理,因为西南桦前期生长优越于杉木、秃杉,严重影响了杉木、秃杉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到杉木、秃杉的生长。杉木、秃杉-核桃、白花油茶、茶,这种搭配也是不合理的,杉木、秃杉是乔木树种,而且在杉木、秃杉纯林下的林下植物只有少量的草本和蕨类,特别是干东季节林下土壤干燥,遇到雨少的年份甚至会旱死。
为了提高林农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乡现在提倡的混交模式是白花油茶-核桃;茶-核桃,还可以套种农作物。不过听县茶技站的同志说茶-核桃混交可能会影响茶的口感。
2.5以林换林
从国家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们乡能种树的地方可以说都种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林农造林积极性更高了,人工林的经济价值远远大于天然林,出现了采伐天然林种植人工林,特别是种植杉木、秃杉,经过观察和走访,最突出的问题是影响水源,例如:天宝村的罗新寨的背阴箐和大箐,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启动自来水时,从背阴箐引水,十年后背阴箐的杉木开始成林进入中林,二十年的时间换了三处水源,大箐是罗新寨370多户赖以生存的水源林,六十年代种植了一些杉木水源也减小了,2008年全部将杉木择伐,种上了西南桦、桤木。上河东的核桃窝后山,那里的老百姓说以前不管天多旱水源都大的,现在到了旱季几乎没有一点水。
2.6造林地管理问题
白花油茶、核桃、竹子在开始发展种植初期有零星种植和5亩以上连片种植,最突出的问题是零星种植有些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成活率和保存率很低,有些检查时很难找到,几乎没有管理;连片种植或者基地种植有些中耕管理也是跟不上,有些农户次年就间种杉木、秃杉,在我乡500亩基地管理总体还可以,有极个别农户也是几乎没有中耕出草和种植杉木等,现象。
3、对策和建议
林产业的发展是新时期赋予我们林业工作者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选择树种时一定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加大天然林的保护工作,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在产业发展中以基地为主;不要一味的追求面积,让我们的树种得下,保得住,在基地的管理和技术的培训上加大力度。产业发展虽然能让农民增收,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但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让森林的三大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的。
作者简介:罗清霞(1969--),女,云南梁河人,汉族,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研究
关键词:平山乡、产业发展、问题
1 平山乡概况
平山乡位于梁河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2公里,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平山村委会,海拔1620米。全乡农用土地面积179024亩,其中:耕地18706亩(其中:水田8506亩,旱地10200亩)、园地15148亩、林地145170亩(其中:国有林16185亩,集体林128985亩),确权到户102318.5亩,森林覆盖率70.89%。
平山乡发展根据上级安排以及结合本乡实际情况,从1995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以来种植的林产业有柑橘、梅子、白花木瓜、李、桃、梨、枇杷、滇皂荚、板栗、核桃、竹子、白花油茶、西南桦、杉木、秃杉、水冬瓜等,“十二五”提出了“3321”工程,即:“三棵树、三棵草、两头猪、一个人”,三棵树:茶、白花油茶、核桃;三棵草:甘蔗、烤烟、草果;两头猪:一头能繁母猪、一头肥猪;一个人是每户至少一个外出务工人员。
从产业发展20年来看,发展得最好和有希望成功的有杉木、秃杉、西南桦、水冬瓜、核桃、白花油茶、茶、草果。但是随着这些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2、 主要问题
2.1 造林树种选择的问题
造林树种选择的对与否关系到造林的成功与失败,在造林树种选择上我们提倡“适地适树”的原则,应根据当地树种的垂直分布情况和当地农民历史以来已经栽培成功的人工林来发展,为造林成功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平山乡为例:海拔1800米以下主要生长的天然林有思茅松、有很少量的云南松、栎类、桤木、西南桦、木荷等优质用材树.1800米-2200米这一带生长的木荷、栎类、桤木、木莲科、杜鹃科的一些植物;2200以上是高山草甸。在选择树种时要根据海拔、坡度、坡向、土壤等综合因子来考虑。
2.2 造林地的选择问题
首先选择造林树种,树种选好了就根据树种选择造林地块,要根据树种的生长习性、气候因子、土壤条件综合因素选择适宜的造林地,例如:
2.2.1杉木,杉木属速生优质用材树种,常绿乔木,是梁河县乃至我乡的乡土造林树种之一。杉木中性偏阴,喜温暖湿润,不耐旱,忌水渍。适合生长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酸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土壤生长良好。
2.2.2秃杉,秃杉也是我乡引种最早的一个造林树种,解放前就有少量种植,主要分布在怒江流域1700米-2700米的地区,秃杉生于气候温凉,夏季多雨,冬春较干的红壤、山地黄壤或棕色森林土地带。不耐干旱炎热的气候。
2.2.3西南桦,西南桦是云南省的天然分布的一个乡土树种,人工栽培于上世纪的90年代,隨着人工栽培的成功,现在已经成为德宏州人工造林的先锋树种。天然分布最低海拔200米,最高可达2800米,但是海拔1300米以上种植要谨慎。
根据以上三个树种为例,在选择造林地块时一定要根据所种树种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块。
2.3 栽培技术问题
2.3.1株行距:不同的造林树种株行距不同,栽植过密,浪费种源,加大了人工投入,提高了造林成本。高生长快,后期影响粗生长。杉木、秃杉、西南桦、桤木等乔木树种株行距2米*2米;白花油茶3米*3米;核桃8米*8米
2.3.2营养穴:也就是我们说的打塘,也是根据不同的树种来决定穴的大小,如杉木、秃杉、西南桦、桤木等乔木树种等,可以30*30*30,也可以60*60*60,还可以根据苗木大小和根的长短来决定营养穴的大小,但是土壤回塘时一定将农家肥、草木灰、杂草、土殖质首先回入,最后回入生土。
2.4混交树种选择的问题
2.4.1纯林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前,人工林以纯林为主,而且是以杉木、秃杉为主,后来最多的又是西南桦、水冬瓜纯林,经观察,杉木、秃杉纯林容易引起病虫害,特别是鼠害严重,也容易引起森林火灾。西南桦最常见的是虫害,如旋皮天牛危害严重。
2.4.2混交林
随着近几年各种产业的发展,土地越来越紧张,出现了一个地块种植不同树种,由于杉木、秃杉生长迅速,杉木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秃杉虽然生长周期长,但是大径材经济效益高,而且这两个树种在我乡林农得到了实惠。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天宝村罗新寨集体一棵秃杉买到一万元,听年纪长的说是土改时种的,近年一棵能买到五千甚至两万以上的很多,所以老百姓是见缝插针,没有考虑到混交树种搭配是否合理。例如,杉木、秃杉-西南桦,经过将近20年观察,这三个树种搭配不尽合理,因为西南桦前期生长优越于杉木、秃杉,严重影响了杉木、秃杉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到杉木、秃杉的生长。杉木、秃杉-核桃、白花油茶、茶,这种搭配也是不合理的,杉木、秃杉是乔木树种,而且在杉木、秃杉纯林下的林下植物只有少量的草本和蕨类,特别是干东季节林下土壤干燥,遇到雨少的年份甚至会旱死。
为了提高林农的经济效益和提高土地利用率,我乡现在提倡的混交模式是白花油茶-核桃;茶-核桃,还可以套种农作物。不过听县茶技站的同志说茶-核桃混交可能会影响茶的口感。
2.5以林换林
从国家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们乡能种树的地方可以说都种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林农造林积极性更高了,人工林的经济价值远远大于天然林,出现了采伐天然林种植人工林,特别是种植杉木、秃杉,经过观察和走访,最突出的问题是影响水源,例如:天宝村的罗新寨的背阴箐和大箐,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启动自来水时,从背阴箐引水,十年后背阴箐的杉木开始成林进入中林,二十年的时间换了三处水源,大箐是罗新寨370多户赖以生存的水源林,六十年代种植了一些杉木水源也减小了,2008年全部将杉木择伐,种上了西南桦、桤木。上河东的核桃窝后山,那里的老百姓说以前不管天多旱水源都大的,现在到了旱季几乎没有一点水。
2.6造林地管理问题
白花油茶、核桃、竹子在开始发展种植初期有零星种植和5亩以上连片种植,最突出的问题是零星种植有些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成活率和保存率很低,有些检查时很难找到,几乎没有管理;连片种植或者基地种植有些中耕管理也是跟不上,有些农户次年就间种杉木、秃杉,在我乡500亩基地管理总体还可以,有极个别农户也是几乎没有中耕出草和种植杉木等,现象。
3、对策和建议
林产业的发展是新时期赋予我们林业工作者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选择树种时一定要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加大天然林的保护工作,增强农民的生态意识;在产业发展中以基地为主;不要一味的追求面积,让我们的树种得下,保得住,在基地的管理和技术的培训上加大力度。产业发展虽然能让农民增收,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但是,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只有让森林的三大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的。
作者简介:罗清霞(1969--),女,云南梁河人,汉族,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