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观察学习是其理论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观察学习理论的主要内涵,试图阐述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若恰当运用观察学习理论,就会增强大学英语教学效果。
关键词: 观察学习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意义及作用
一、引言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更是势在必行。在我国进行的新课改中,从教学理念的树立、知识结构的改善、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却给英语教师们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方法。
二、观察学习理论的主要内涵
(一)观察学习理论的内容及过程
艾伯特·班杜拉,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他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其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内容。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或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学习者来说是新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不同于模仿,模仿是指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学习过程,是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得信息,其中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仿。班杜拉描述了观察学习的具体过程。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1.注意过程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它决定着观察学习的方向及信息的筛选和吸收,即观察者在大量行为面前观察什么、学习什么、最后形成何种品行。一般而论,学生比较关注那些成功的人物。另外,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的远近亲疏会影响习得的效果。例如,当学生注意到榜样的某方面特质与自己相似,就更渴望接近榜样以求进一步了解。
2.保持过程
保持过程是先将榜样行为转换成记忆表象,然后将记忆表象转换为言语编码贮存在头脑中,从而指导学习者以后的行为。班杜拉认为,个体对模仿对象予以注意并观察其行为后,需将观察到的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并使这些特性与个体已有的表象联系起来而保留在记忆中,用以指导个体今后的行为。
3.复制过程
复制过程也就是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即把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动机过程贯穿于观察学习的始终,它引起和维持着人的观察学习活动。可见,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理论不仅强调观察认知,还强调行为实践,是一种知行统一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复制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4.动机过程
动机过程是贯穿于观察学习的始终,它引起和维持着人的观察学习活动。所谓动机过程,是指观察者在特定的情境条件下由于某种强化的作用而表现示范行为的过程。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强化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动机是联系知与行的重要桥梁,而影响这一“桥梁”的因素有三方面: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前两种属于外部强化,后一种属于内部强化。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协同作用,都对行为产生影响。外部强化与内部强化一致时能给行动以最大的激励。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将外部强化转化成内部强化。
(二)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形成和实施要达到指定操作目的的行动过程的能力判断”。首先,自我效能感是对个体实现目标的预期,产生于行为之前。其次,它和能力不同。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情境下的具体任务,例如,学生认为自己可以造出一个理想的英语句子,但其英文的综合能力不一定与该句子成正比。最后,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完成任务的主观判断。在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过程中,家庭、伙伴和学校三个外部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关注的是学校的影响。
三、观察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及其作用
(一)运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与自我效能理论,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树立成功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我校分级教学中的基础较薄弱的教学班,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学位证书才不得不学英语,只是为了及格,这样自然英语学习兴趣不高,教师们也倍感压力,负担更重,因此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首要任务。因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和使用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同时也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除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之外,还要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另外,观察者的注意过程和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关,他们之间的关系越融洽,观察的效果就越好。因此,老师应该变“一言堂”为“全言堂”,从以前的“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的角色,积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营造语言交际活动的情景与条件,自觉地调整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努力成为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启发人、引路人,完成从知识的讲授者向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管理者的转变。
比如以英语口语为例。2007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很显然,在新的教学目标中,听说能力被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针对我国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把教学目标定在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对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重视不够,最终造成“哑巴英语”现象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将外语教学的目的定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正体现了语言的最本质功能——社会交际功能。而在2012年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更是顺应改革潮流,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测试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口语测试更引起学生对口语重视。通过让学生参加英语口语测试,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和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克服恐惧心理。有效的口语测试改变了学生“不敢说,不想说”的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因此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计算机等先进媒介和技术鼓励学生收听收看英语广播、英语节目、英文电影和使用英语进行网上交流等,并可帮助学生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英文演讲比赛、英语知识竞赛、英文剧表演、英文歌曲大赛等活动,尽可能地使学生沉浸在英语语言环境之中,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交际关系及言语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扫清障碍。
(二)教师需优化榜样的选择,注重自身及同伴群体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信息量激增的今天,众多因素或多或少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教师应该看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合力影响。学校教学中教师、同伴群体对学生的作用是万万不可低估的。一般来说,学生对教师存在尊敬、崇拜的心理,教师的举止神态、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对学生都会产生长远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很可能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相应地喜欢该老师教授的科目,所以教师示范作用与教师本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直接相关。以上可以看出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另外,班杜拉认为在学生同伴中树立学习的榜样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学生在学习交往中,经常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他们佩服的同学。因此,教师要选择学生生活、学习中比较接近,影响较大的同伴为榜样,使教育对象从中找出差距,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结语
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中,榜样的力量是极其巨大的,榜样的存在对于促进个人的学习也是意义非凡的。如今轰轰烈烈进行的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为教师如何做呈现了很好的思路。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在教好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重视环境等隐性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要规范自身言行,选择优秀的学习榜样,同时恰当运用观察学习理论,从而使课堂效果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艾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周晓虹译.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
[3]黄吴静,韩峰.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理论及其在榜样教育中的应用.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4]赵珍.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代教师的启示.高教研究,2011.6.
[5]朱翠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现代教育管理,2009.9.
[6]孔国忠.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阴山学刊,2000,(12).
关键词: 观察学习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 意义及作用
一、引言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更是势在必行。在我国进行的新课改中,从教学理念的树立、知识结构的改善、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却给英语教师们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方法。
二、观察学习理论的主要内涵
(一)观察学习理论的内容及过程
艾伯特·班杜拉,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他的观察学习理论是其社会学习理论的重要内容。观察学习亦称替代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或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学习者来说是新的行为),获得示范行为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不同于模仿,模仿是指学习者对榜样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学习过程,是从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得信息,其中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仿。班杜拉描述了观察学习的具体过程。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1.注意过程
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它决定着观察学习的方向及信息的筛选和吸收,即观察者在大量行为面前观察什么、学习什么、最后形成何种品行。一般而论,学生比较关注那些成功的人物。另外,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的远近亲疏会影响习得的效果。例如,当学生注意到榜样的某方面特质与自己相似,就更渴望接近榜样以求进一步了解。
2.保持过程
保持过程是先将榜样行为转换成记忆表象,然后将记忆表象转换为言语编码贮存在头脑中,从而指导学习者以后的行为。班杜拉认为,个体对模仿对象予以注意并观察其行为后,需将观察到的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并使这些特性与个体已有的表象联系起来而保留在记忆中,用以指导个体今后的行为。
3.复制过程
复制过程也就是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即把符号表征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动机过程贯穿于观察学习的始终,它引起和维持着人的观察学习活动。可见,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理论不仅强调观察认知,还强调行为实践,是一种知行统一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复制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4.动机过程
动机过程是贯穿于观察学习的始终,它引起和维持着人的观察学习活动。所谓动机过程,是指观察者在特定的情境条件下由于某种强化的作用而表现示范行为的过程。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强化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动机是联系知与行的重要桥梁,而影响这一“桥梁”的因素有三方面: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前两种属于外部强化,后一种属于内部强化。外部强化和内部强化协同作用,都对行为产生影响。外部强化与内部强化一致时能给行动以最大的激励。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将外部强化转化成内部强化。
(二)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形成和实施要达到指定操作目的的行动过程的能力判断”。首先,自我效能感是对个体实现目标的预期,产生于行为之前。其次,它和能力不同。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情境下的具体任务,例如,学生认为自己可以造出一个理想的英语句子,但其英文的综合能力不一定与该句子成正比。最后,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完成任务的主观判断。在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过程中,家庭、伙伴和学校三个外部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关注的是学校的影响。
三、观察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及其作用
(一)运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与自我效能理论,使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树立成功的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我校分级教学中的基础较薄弱的教学班,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学位证书才不得不学英语,只是为了及格,这样自然英语学习兴趣不高,教师们也倍感压力,负担更重,因此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首要任务。因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和使用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同时也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除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之外,还要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另外,观察者的注意过程和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关,他们之间的关系越融洽,观察的效果就越好。因此,老师应该变“一言堂”为“全言堂”,从以前的“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的角色,积极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营造语言交际活动的情景与条件,自觉地调整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努力成为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启发人、引路人,完成从知识的讲授者向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管理者的转变。
比如以英语口语为例。2007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很显然,在新的教学目标中,听说能力被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针对我国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把教学目标定在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对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重视不够,最终造成“哑巴英语”现象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将外语教学的目的定为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正体现了语言的最本质功能——社会交际功能。而在2012年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更是顺应改革潮流,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测试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口语测试更引起学生对口语重视。通过让学生参加英语口语测试,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并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的学习和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克服恐惧心理。有效的口语测试改变了学生“不敢说,不想说”的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因此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计算机等先进媒介和技术鼓励学生收听收看英语广播、英语节目、英文电影和使用英语进行网上交流等,并可帮助学生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英文演讲比赛、英语知识竞赛、英文剧表演、英文歌曲大赛等活动,尽可能地使学生沉浸在英语语言环境之中,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深刻理解中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认知行为、交际关系及言语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扫清障碍。
(二)教师需优化榜样的选择,注重自身及同伴群体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在信息量激增的今天,众多因素或多或少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教师应该看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合力影响。学校教学中教师、同伴群体对学生的作用是万万不可低估的。一般来说,学生对教师存在尊敬、崇拜的心理,教师的举止神态、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对学生都会产生长远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很可能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相应地喜欢该老师教授的科目,所以教师示范作用与教师本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直接相关。以上可以看出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
另外,班杜拉认为在学生同伴中树立学习的榜样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学生在学习交往中,经常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他们佩服的同学。因此,教师要选择学生生活、学习中比较接近,影响较大的同伴为榜样,使教育对象从中找出差距,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结语
在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中,榜样的力量是极其巨大的,榜样的存在对于促进个人的学习也是意义非凡的。如今轰轰烈烈进行的英语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为教师如何做呈现了很好的思路。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在教好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重视环境等隐性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要规范自身言行,选择优秀的学习榜样,同时恰当运用观察学习理论,从而使课堂效果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艾伯特·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周晓虹译.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
[3]黄吴静,韩峰.班杜拉观察学习的过程理论及其在榜样教育中的应用.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4]赵珍.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代教师的启示.高教研究,2011.6.
[5]朱翠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现代教育管理,2009.9.
[6]孔国忠.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研究的启示.阴山学刊,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