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进一步提高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平,利用3S-CAD技术对广西天等县岩溶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进行初步设计。设计以RS技术对基础地理信息进行解译,以GIS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分析和输出,以GPS对样地等进行定位,以CAD技术进行工程制图,并以小山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设计为例,通过提取该流域的数据信息并进行空间分析,然后结合野外实地考察,确定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主要由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水利水保、草
【机 构】
:
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2006GB403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0871250),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731068、0832021Z、2010GXNSFA013006), 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专项资金项目“广西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与典型示范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进一步提高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平,利用3S-CAD技术对广西天等县岩溶小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进行初步设计。设计以RS技术对基础地理信息进行解译,以GIS对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分析和输出,以GPS对样地等进行定位,以CAD技术进行工程制图,并以小山流域石漠化综合治理设计为例,通过提取该流域的数据信息并进行空间分析,然后结合野外实地考察,确定其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主要由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水利水保、草食畜牧组成,其中,封山育林805hm2,人工造林46hm2,水利水保工程引水渠7 462m,草食畜牧业面
其他文献
通过在高填石路堤模型上的密实度动测实验,提出了用修正单模态法测试衰减系数评价压实效果的方法,并将修正单模态法与冲击响应频谱法、动刚度法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衰减系
调查研究了广西岩溶地区森林群落的植被类型和主要生态因子。结果表明,岩溶区森林群落土壤化学、物理性质田地质背景以及生物作用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森林群落所处的经纬度
2001-2003年对黔中喀斯特地区(久长镇)20°坡耕地(黄壤土)不同种植处理条件下的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进行为期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种植牧草(三叶草与黑麦草播)截流效果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