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今学校教学的一个重点。数学教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根据数学规律和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有兴趣维持。数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往往使学生视如畏途。在数学教学中,都是要从教学素材中选取通俗生动的事例,采用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使之成为创新的动力。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它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激发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学习氛围。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三、创设问题情景,培养思维的探索性。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设疑发问,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通过质疑解疑,可以促进其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创设问题情景就其形势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伴随解决实际问题法等;就其意图来说,有调动学习积极性引起兴趣的趣味性问题,有以回顾所学知识强化练习的类比性问题,有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问题等。
  四、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在思维和解题中有“法”可循、有“路”可行。但有些学生往往忽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受到某些的局限,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因而在教学中应设法克服学生的某些思维定势,注重多角度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敢于在既定的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维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民主自由的权利,使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外界权威的管束和压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发现问题,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五、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是创新教育的不竭源泉。新课程中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这样,学生在探索中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使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六、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的思想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数学教师在每堂课的开始时应给学生创设一个新鲜的、好奇的环境,让学生随着授课内容自觉地进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境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情绪高涨了,兴趣便自然产生了。
  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渗透与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具有个性化的求异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
其他文献
“感恩图报”,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在古时,孝道是做人的一个起码原则。古谚语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施恩不图报,知恩知报,这是人类的共识,它超越了民族,文化,国体,时代。虽说“市恩市义,非君子也”,但那是对施予者的约束,对于承受者,更应有“忘恩负义,实非人也”之说。在上海,学会“感激”已写入了新版本的上海市《中学生守则》;在黑龙江,在全省高校中推行包括“学会感激”教育内容的“大学生
期刊
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活动为主,在活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充分地体现平等与和谐。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每一个学生都应从教师身上感受到对自己尊严、权利、灵感和积极性的尊重。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应力求做到“三个尊重”: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差,甚至发生错误时,教师也不能讥笑、讽刺,而应是循循善诱,耐心开导,以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二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意志。让
期刊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创新精神 初中语文     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进步。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主要是科技领域的竞争,科技领域的竞争又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国家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
期刊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厚重的传统文化沉积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这一厚重的传统文化沉积中文言文就像一枝俏艳的鲜花散发着芳香。文言文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历史文化积淀的厚重,让学生从中受到人文精神,并让学生同历史对话,思想得到启示,心灵得到净化。因此做好文言文教学工作十分重要。  【关键词】诵读 释词通句 简析活练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
期刊
【摘 要】育人为本,关注成长,是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也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缺少人本教育,它抑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所以语文教学中的人本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本教育     人本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强调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强调发
期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探索者、研究者。”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特别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后进生”发现自我,树立自信,让他们在感受成功的愉悦的同时,实现自我,改变现状,是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爱护“后进生”,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德  “后进生”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学习成绩比较滞后,教师、家长一般都对他们产生失
期刊
摘 要:所谓音乐素质包括音乐知识、音乐心理、音乐能力和音乐文化素质,对小学生开展音乐素质教育要从培养兴趣开始,专业与素养相结合,通过科学的理解音乐创新教育,实现审美体验的价值功能。  关键词:小学 音乐 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要培养创世纪的人才必须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古代大教育家孔子非常注重音乐育人的作用,提出"乐以和情"的主张。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
期刊
摘 要:当今的教育改革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有是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把创新教育贯穿始终。  关键词:英语教学 创新教育 运用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孩子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
期刊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善于自我决策,能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施解决问题行为的一种个性品质。独立性对于孩子的健全发展越来越重要。 每次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我总会发现有几个小朋友会说:“老师我不会”,“老师你帮我做”,“老师帮帮忙”,其实要做的手工都是很容易的,可是那些幼儿却只是站在那看着其他在做的幼儿。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都是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父母把孩子当宝贝一样的珍惜,所有的事家
期刊
摘 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改变过去数学中千人一面的状况,而科学地使学生进行“数学再创造”,关键要创设行之有效的思维情境,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叩开儿童数学思维的心扉,善于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给学生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励,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创新意识。  关键词:新课标新理念 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新课标新理念是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重要目标,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