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对行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儿的镇痛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来源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_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对行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儿的镇痛效果及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丹东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83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17例;年龄5~9岁,平均年龄6.8岁;体质量7.2~10.9 kg,平均体质量9.2 kg.根据术中臂丛神经阻滞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40例,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单纯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舒张末期速度(EDV)、收缩期峰速度(PSV)、搏动指数(PI)、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AMAX)、阻力指数(RI)及血流量(Q)]变化等差异.结果 术后,研究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vs 76.8%;P<0.05);神经阻滞0.5 h后,除PSV外,研究组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术后1d,研究组患儿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0 %vs 23.3 %;P< 0.05).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臂丛神经阻滞对行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患儿的镇痛效果更佳,同时还可改善患儿的上肢血液循环情况,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成骨分化的机制研究.方法 采用LIPUS辐照小鼠MC3T3-E1成骨细胞系(30 mW/cm2、1.5 MHz、25 min/d).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24h后成骨细胞形态,通过镁离子探针Mag-Fluo-4 AM染色,实时观察LIPUS干预对成骨细胞镁离子内流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检测LIPUS对成骨细胞矿化能力的影响.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LIPUS对ALP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
针对煤矿膏体输送所用的无缝钢管耐磨性差、更换困难等问题,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聚氯乙烯热塑性复合管(PVC?RTP)用于煤矿井下充填,对管材的组成、连接方式、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进行了全面介绍,并检测了公称压力为9.5 MPa的管材的性能.结果表明,管材爆破压力为38.95 MPa,大于4倍公称压力;当试验压力为14.25 MPa、试验时间为100 h时,管材未破裂,未渗漏;试验压力为11.4 MPa、试验时间为1000 h时,管材未破裂,未渗漏;公称压力为11.4 MPa、ΔP/PN为48%,循环次数达到12
目的:探究miR-35对胃癌细胞MNK-45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q-PCR技术检测胃癌细胞系MNK-45中miR-35的含量;利用细胞转染方法分别将miR-35的阴性对照序列(对照组)、miR-35的模拟序列(模拟物组)或miR-35的互补配对序列(抑制剂组)转染入胃癌细胞MNK-45后,利用荧光显像技术和q-PCR技术检测转染效果;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系凋亡水平,再进一步利用形态学手段评估细胞凋亡情况;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相对含量;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
为探究微尺度下的工艺参数对聚合物熔体充填不平衡的影响,考虑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速率以及微流道尺寸,采用聚甲醛(POM),对H形对称分布的半圆形截面微流道系统进行了充模流动数值模拟实验,分析了浇口处对称点间的温差数据.结果表明,微注塑过程中流道系统内存在温度不对称,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对称点间的温度差也逐渐增加;而熔体入口温度越大,对称点间温度差异越大,充填不平衡越明显;微流道的尺寸越小,微尺度效应越弱,对称点间的温度差异越小,充填不平衡得到改善;升高模具温度,熔体与壁面间的对流换热量减少,能够降低对称
为了研究超声振动对熔融沉积成型(FDM)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原有熔融沉积成型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了超声振动系统,采用单因素试验与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相结合,分别以打印外壳厚度、填充密度和超声波功率3个因素为研究对象对FDM成型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振动功率对材料的拉伸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同等条件下,超声波处理后的材料拉伸性能提高了13.8%;通过响应面和方差分析得出以上3个因素及其外壳厚度和填充密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拉伸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经过试验优化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外
运用热失重分析法对杯[8]芳烃和对叔丁基杯[8]芳烃氮气氛围下的热解状况与热解机理进行了探究,同时采用热分解动力学方法求解了二者热解过程对应的反应活化能和最优的机理函数方程.结果表明,对叔丁基杯[8]芳烃由于结构中的C—Hσ键以及C=Cπ键的强相互作用力,整体结构更为稳定,杯[8]芳烃具备优良的成炭性能,对叔丁基杯[8]芳烃具备优良的热稳定性能,二者的分解温度对于高分子材料的适应性较强;依照Kissinger方法和Flynn?Wall?Ozawa计算的杯[8]芳烃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79.14 kJ/mo
采用化学微发泡法制备了聚丙烯/粉煤灰(PPFP1919/FA)微发泡复合材料,并对不同FA含量的PPFP1919/FA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发泡质量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A分散在PPFP1919基体中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熔体强度,使熔体弹性变好,可发泡性提高;FA在发泡过程中还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提供了成核点,从而提高了发泡质量,改善了发泡效果,并且发泡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综合分析可知,当FA含量为10份时,PPFP1919/FA微发泡复合材料的发泡效果最为理想.
通过熔融纺丝工艺制备了拉伸强度为1.13 GPa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高密度聚乙烯(PE?HD)共混纤维.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声速取向测试、纤维强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初生丝和纤维的晶体结构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将PE?UHMW与低熔体流动速率(MFR)的PE?HD共混后,提高了共混纤维的分子链取向度、结晶度及力学性能;由高度取向的分子链形成的晶粒可以在轴向上被有效拉伸,形成更规则和致密的晶体结构,从而提高了纤维的力学性能.
采用硼酸锌(ZB)与二乙基次膦酸铝(ADP)协同阻燃聚酰胺6(PA6).对其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并运用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热失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拉曼光谱对阻燃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ZB作为协效剂,与ADP的协同阻燃效果显著;当在PA6中添加1.5%(质量分数,下同)ZB和8.5%ADP时,PA6/ADP/ZB复合材料达到UL 94 V?0级,极限氧指数达到29.8%,其热释放速率峰值、平均热释放速率和质量损失速率比未添加ZB协效剂的试样分别降低了42.7%,27.3%和3
目的 研究不同能级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在治疗老年足跟痛中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3例老年足跟痛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36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5.73岁;病程0.6~6.0年,平均病程3.48年.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及C组.A组采用低能级体外冲击波,B组采用中能级体外冲击波,C组采用类固醇药物局部封闭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晨起第一步足跟疼痛程度、踝-足功能、检测患者治疗前后俯卧位跟骨-筋膜结合处足底筋膜厚度、患者治疗满意度及足底筋膜炎复发情况.结果 3组治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