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我国工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的建筑任务,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业 民用 建筑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069-01
一、地基与基础
1.1 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基础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是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地基是指基础以下的土层,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地基的分类,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天然地基如岩土、砂土、粘土等。人工地基是指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压实法(土壤中水及空气含量大时,经济,但收效慢)、换土法、化学处理法(对局部地基强度不足的在建建筑物或已建建筑物,注入化学物资,使土壤板结,提高承载力)、打桩法。应尽量采用天然地基。
基础的类型,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的方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等。1.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⑴刚性基础: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α称为刚性角。构造上通过限制刚性基础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的要求。1)砖基础(干燥和温暖的地区)。大放脚的砌法有两皮一收和二一间隔收两种。在相同底宽的情况下,二一间隔收可减少基础高度,但为了保证基础的强度,底层需要用两皮一收砌筑。(2)灰土基础(地下水位较低地区)。灰土与土的体积比为2:8或3:7。灰土每层需铺22~25cm,夯层15cm为一步;三层以下建筑灰土可做二步,三层以上建筑可做三步。(3)三合土基础(地下水位较低四层以下民用建筑)。三合土基础是由石灰、砂、骨料(碎石或碎砖)按体积比1:2:4或1:3:6加水拌和夯实而成,每层虚铺22cm,夯至15cm。三合土基础宽不应小于600mm,高不小于300mm。(4)毛石基础。每一阶梯宜用三排或三排以上的毛石砌筑。由于毛石尺寸较大,毛石基础的宽度及台阶高度不应小于400mm。(5)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台阶宽高比为1:1~1:1.5.实际使用时可把基础断面做成梯形或阶梯形。(6)毛石混凝土基础。在上述混凝土基础中加入粒径不超过300mm的毛石,且毛石体积不超过总体积的20%~30%,称为毛石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阶梯高度一般不得小于300mm。
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小于200mm;也可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m。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礎下面设有C7.5或C10素混凝土垫层,厚度l00mm左右;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为75mm,以保护受力钢筋不受锈蚀。
1.2 按构造分类
独立基础(单独基础):1)柱下单独基础。2)墙下单独基础(上层土质较松,而在不深处有较好土质时,地梁跨度一般为3~5m)。⑵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无肋式、肋式)和柱下条形基础。⑶柱下十字交叉基础。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如土质较弱,可在柱网下纵横方向设置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形成十字交叉基础。⑷片筏基础。如地基基础软弱而荷载又很大。按构造不同它可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类。平板式是在地基上做一块钢筋混凝土底板,柱子直接支承在底板上。梁板式按梁板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底板上做梁,柱子支承在梁上;另一类是将梁放在底板的下方,底板上面平整,可作建筑物底层底面。⑸箱形基础。地基软弱土层厚、荷载大和建筑面积不太大的高层建筑。
二、墙与框架结构
2.1 墙的类型
墙在建筑物中主要起承重、围护及分隔作用。直接承受其他构件传来荷载的墙称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只随自重的墙称非承重墙,建筑物内部只起分隔作用的非承重墙称隔墙。2.2墙体构造
砖墙构造:砖墙是用砂浆将砖按一定技术要求砌筑成的砌体,其主要材料是砖和砂浆。(1)砖:普通砖是指孔洞率小于15%的砖,空心砖是指孔洞率大于等于15%的砖。砖的强度用强度等级来表示,分MU7.5.MU10、MUl5.MU20、MU25.MU30等六级。2)砂浆。砂浆按其成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等。水泥砂浆属水硬性材料,强度高,适合砌筑处于潮湿环境下的砌体。石灰砂浆属气硬性材料,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的建筑地面上的砌体。混合砂浆由水泥、石灰膏、砂和水拌和而成,强度较高,和易性和保水性较好,适用于砌筑地面以上的砌体。砂浆的强度等级分为M0.4M1.M2.5.M5.M7.5.M10、M15。常用砌筑砂浆是M1-M5。⑵砖墙的组砌方式。砖墙的砌筑应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上下错缝不小于60mm,避免出现垂直通缝。
三、砖墙的组砌方法
3.1 实心砖墙的组砌方式
一顺一丁式的特点是整体性好,但墙体交接处砍砖较多;多顺一丁的特点是砌筑简便,砍砖较少,但强度比一顺一丁式要低;十字式的特点是砌筑较难,墙体整体性较好,外形美观,常用于清水砖墙;全顺式只适用于半砖厚墙体,两平一侧式只适用于180厚墙体。
3.2 空心砖墙的组砌方法
空心墙的组砌方式分为有眠和无眠两种。(1)防潮层。当室内地面均为实铺时,外墙墙身防潮层设在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当建筑物墙体两侧地坪不等高时,在每侧地表下60mm处,防潮层应分别设置,并在两个防潮层间的墙上加设垂直防潮层;当室内地面采用架空木地板时,外墙防潮层应设在室外地坪以上,地板木搁栅垫木之下。墙身防潮层一般有油毡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和钢筋混凝土防潮层等。(2)勒脚。勒脚是指外墙与室外地坪接近的部分。勒脚经常采用抹水泥砂浆、水刷石,或在勒脚部位将墙体加厚,或用坚固材料来砌。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高差,也可以根据立面的需要而提高勒脚的高度尺寸。(3)窗台。窗洞口的下部应设置窗台。窗台根据窗子的安装位置可形成内窗台和外窗台。外窗台有砖窗台和混凝土窗台(一般是现场浇制而成)两种做法。内窗台的做法也有两种:水泥砂浆抹窗台;窗台板,对于装修要求较高的房间,一般均采用预制窗台板。外窗台外挑部分应做滴水。(4)过梁。过梁是门窗等洞口上设置的横梁,承受洞口上部墙体与其他构件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至窗间墙。由于砌体相互错缝咬接,过梁上的墙体在砂浆硬结后具有拱的作用,它的部分自重可以直接传给洞口两侧墙体,而不由过梁承受。(5)圈梁。是沿外墙、内纵墙和主要横墙设置的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连续封闭梁。作用: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增加墙体稳定,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开裂,并防止较大振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良影响。(6)构造柱。从竖向加强墙体的连接,与圈梁一起构成空间骨架,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墙体的延性,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从而增加建筑物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中须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一般在墙的某些转角部位(如建筑物四周、纵横墙相交处、楼梯间转角处等)设置,沿整个建筑高度贯通,并与圈梁、地梁现浇成一体。施工时先砌墙并留马牙槎,随着墙体的上升,逐段浇筑混凝土。要注意构造柱与周围构件的连结,根部应与基础或基础梁有良好的连结。
参考文献
[1] 方武国.浅谈带转换层的复杂小高层结构设计方式[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02期.
[2] 曾肇远.浅谈加强工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关键词]工业 民用 建筑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4-0069-01
一、地基与基础
1.1 地基与基础的关系
基础是建筑物的地下部分,是建筑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地基是指基础以下的土层,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地基的分类,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天然地基如岩土、砂土、粘土等。人工地基是指经过人工处理的土层。人工处理地基的方法:压实法(土壤中水及空气含量大时,经济,但收效慢)、换土法、化学处理法(对局部地基强度不足的在建建筑物或已建建筑物,注入化学物资,使土壤板结,提高承载力)、打桩法。应尽量采用天然地基。
基础的类型,按受力特点及材料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按构造的方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片筏基础、箱形基础等。1.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 :⑴刚性基础: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刚性基础中压力分布角α称为刚性角。构造上通过限制刚性基础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的要求。1)砖基础(干燥和温暖的地区)。大放脚的砌法有两皮一收和二一间隔收两种。在相同底宽的情况下,二一间隔收可减少基础高度,但为了保证基础的强度,底层需要用两皮一收砌筑。(2)灰土基础(地下水位较低地区)。灰土与土的体积比为2:8或3:7。灰土每层需铺22~25cm,夯层15cm为一步;三层以下建筑灰土可做二步,三层以上建筑可做三步。(3)三合土基础(地下水位较低四层以下民用建筑)。三合土基础是由石灰、砂、骨料(碎石或碎砖)按体积比1:2:4或1:3:6加水拌和夯实而成,每层虚铺22cm,夯至15cm。三合土基础宽不应小于600mm,高不小于300mm。(4)毛石基础。每一阶梯宜用三排或三排以上的毛石砌筑。由于毛石尺寸较大,毛石基础的宽度及台阶高度不应小于400mm。(5)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台阶宽高比为1:1~1:1.5.实际使用时可把基础断面做成梯形或阶梯形。(6)毛石混凝土基础。在上述混凝土基础中加入粒径不超过300mm的毛石,且毛石体积不超过总体积的20%~30%,称为毛石混凝土基础。毛石混凝土基础阶梯高度一般不得小于300mm。
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断面可做成梯形,最薄处高度不小于200mm;也可做成阶梯形,每踏步高300~500mm。通常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基礎下面设有C7.5或C10素混凝土垫层,厚度l00mm左右;无垫层时,钢筋保护层为75mm,以保护受力钢筋不受锈蚀。
1.2 按构造分类
独立基础(单独基础):1)柱下单独基础。2)墙下单独基础(上层土质较松,而在不深处有较好土质时,地梁跨度一般为3~5m)。⑵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无肋式、肋式)和柱下条形基础。⑶柱下十字交叉基础。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如土质较弱,可在柱网下纵横方向设置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形成十字交叉基础。⑷片筏基础。如地基基础软弱而荷载又很大。按构造不同它可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两类。平板式是在地基上做一块钢筋混凝土底板,柱子直接支承在底板上。梁板式按梁板的位置不同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底板上做梁,柱子支承在梁上;另一类是将梁放在底板的下方,底板上面平整,可作建筑物底层底面。⑸箱形基础。地基软弱土层厚、荷载大和建筑面积不太大的高层建筑。
二、墙与框架结构
2.1 墙的类型
墙在建筑物中主要起承重、围护及分隔作用。直接承受其他构件传来荷载的墙称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只随自重的墙称非承重墙,建筑物内部只起分隔作用的非承重墙称隔墙。2.2墙体构造
砖墙构造:砖墙是用砂浆将砖按一定技术要求砌筑成的砌体,其主要材料是砖和砂浆。(1)砖:普通砖是指孔洞率小于15%的砖,空心砖是指孔洞率大于等于15%的砖。砖的强度用强度等级来表示,分MU7.5.MU10、MUl5.MU20、MU25.MU30等六级。2)砂浆。砂浆按其成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和混合砂浆等。水泥砂浆属水硬性材料,强度高,适合砌筑处于潮湿环境下的砌体。石灰砂浆属气硬性材料,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的建筑地面上的砌体。混合砂浆由水泥、石灰膏、砂和水拌和而成,强度较高,和易性和保水性较好,适用于砌筑地面以上的砌体。砂浆的强度等级分为M0.4M1.M2.5.M5.M7.5.M10、M15。常用砌筑砂浆是M1-M5。⑵砖墙的组砌方式。砖墙的砌筑应遵循内外搭接、上下错缝的原则,上下错缝不小于60mm,避免出现垂直通缝。
三、砖墙的组砌方法
3.1 实心砖墙的组砌方式
一顺一丁式的特点是整体性好,但墙体交接处砍砖较多;多顺一丁的特点是砌筑简便,砍砖较少,但强度比一顺一丁式要低;十字式的特点是砌筑较难,墙体整体性较好,外形美观,常用于清水砖墙;全顺式只适用于半砖厚墙体,两平一侧式只适用于180厚墙体。
3.2 空心砖墙的组砌方法
空心墙的组砌方式分为有眠和无眠两种。(1)防潮层。当室内地面均为实铺时,外墙墙身防潮层设在室内地坪以下60mm处;当建筑物墙体两侧地坪不等高时,在每侧地表下60mm处,防潮层应分别设置,并在两个防潮层间的墙上加设垂直防潮层;当室内地面采用架空木地板时,外墙防潮层应设在室外地坪以上,地板木搁栅垫木之下。墙身防潮层一般有油毡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和钢筋混凝土防潮层等。(2)勒脚。勒脚是指外墙与室外地坪接近的部分。勒脚经常采用抹水泥砂浆、水刷石,或在勒脚部位将墙体加厚,或用坚固材料来砌。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高差,也可以根据立面的需要而提高勒脚的高度尺寸。(3)窗台。窗洞口的下部应设置窗台。窗台根据窗子的安装位置可形成内窗台和外窗台。外窗台有砖窗台和混凝土窗台(一般是现场浇制而成)两种做法。内窗台的做法也有两种:水泥砂浆抹窗台;窗台板,对于装修要求较高的房间,一般均采用预制窗台板。外窗台外挑部分应做滴水。(4)过梁。过梁是门窗等洞口上设置的横梁,承受洞口上部墙体与其他构件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至窗间墙。由于砌体相互错缝咬接,过梁上的墙体在砂浆硬结后具有拱的作用,它的部分自重可以直接传给洞口两侧墙体,而不由过梁承受。(5)圈梁。是沿外墙、内纵墙和主要横墙设置的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连续封闭梁。作用: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增加墙体稳定,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墙体开裂,并防止较大振动荷载对建筑物的不良影响。(6)构造柱。从竖向加强墙体的连接,与圈梁一起构成空间骨架,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墙体的延性,约束墙体裂缝的开展,从而增加建筑物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中须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一般在墙的某些转角部位(如建筑物四周、纵横墙相交处、楼梯间转角处等)设置,沿整个建筑高度贯通,并与圈梁、地梁现浇成一体。施工时先砌墙并留马牙槎,随着墙体的上升,逐段浇筑混凝土。要注意构造柱与周围构件的连结,根部应与基础或基础梁有良好的连结。
参考文献
[1] 方武国.浅谈带转换层的复杂小高层结构设计方式[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02期.
[2] 曾肇远.浅谈加强工民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