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本身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的,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在发生变化。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育的现状,我们发现高中生从学习能力上相对与初中生来说提高了很多,但是课堂的质量仍然不高,如何尽可能地将课堂的学习质量有效的提高,这对于一名高中教学老师来说,是值得探究的。数学这门学科对于注重课堂教学尤为重要,它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知识的首要渠道。课堂教学把握好了,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保障,因此老师如何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是我今天要谈的话题。
【关键词】教学模式 创新 方法 能力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53-01
一、创新数学教学模式
对于一名合格的老师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对老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摒弃,推陈出新,针对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特点,创建一个有效、先进、适合广大学生的教学模式。而在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着以下两方面问题:(一)陈旧的数学教育观。高中数学教育的缓慢、封闭的发展状态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开放性发展产生矛盾,对公民整体数学素质的提高产生了影响。(二)数学教育方式仍然采用应试教育。虽然一直倡导提高素质教育,但如何将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很好地结合,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师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呢?
作为教师,首先要建立创新的教育理念,要揣摩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入手。要做到:目的要创新,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束于教材内容;过程创新,对如何新课的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方法要创新,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如提问法、类比法、实例法等进行教学,切勿思维封闭僵死;课堂气氛创新,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等。例如高中数学二年级的立体几何一直是个难点。怎样才能学好立体几何呢?我们在上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从认识平面图形逐步过渡到立体图形,可以让学生自制一些空间几何模型并反复观察,這有益于建立空间观念,就是个好办法。从而使学生自觉的对一些立体图形进行观察,并且判断其中的线面位置空间关系,探索各种角、垂直线作法,这对于建立空间观念也是好方法。
二、培养学生创新理念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思维研究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仍然比较重视集中思维的方式,而相对忽视了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另一条途径。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提高引导学生在日常数学练习中使用发散思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从解题思路中发散思维,一道数学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的灵活性。可以拓宽思路,增强知识间联系,学会多角度思考解题的方法和灵活的思维方式。例如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归纳证明正玄定理的应用。其次,从问题的结论中发散思维,我们可以通过已知条件后没有现成的结论入手,让学生自己尽可能多地探究寻找有关结论,并进行求解。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条件之间的关系,达到引导学生钻研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再次,问题的条件进行发散思维,通过问题的结构确定,尽可能变化已知条件,进而从不同角度和用不同知识来解决问题。此外,教师在课堂练习中,还要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创新,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让学生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个人要有所创造,关键要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较多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协作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其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应当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人物的变化、课题的变化,来灵活改变教学方式。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通过联系实际、观察模型或类比平面几何的结论来提出命题;对于提出的命题,不要轻易肯定或否定它,要多用几个特例进行检验,最好做到否定举出反面例子,肯定给出证明。
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
自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可能一直有教师的辅导,很多知识还是靠自己钻研,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不断积累得来的,数学教学更是如此,所以我们的老师应鼓励学生自学,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实践表明,自学能力强的同学,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强,学习的深度,广度就强,学习悟性就强,学习技能就强。
一个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学生,其数学成绩肯定不会好的,所以要想让学生数学成绩提高,培养他们的对兴趣是首要出发点。兴趣主要体现在学生能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学生对一门课程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授课方式。一个好老师讲课的精彩与否,不仅要看讲述的内容是否清楚明了,逻辑性是否强,还要看他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将问题给出,让学生有目的的听讲。在这样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始终在观察、思考,他们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此外,数学竞赛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好途径,尤其是他们在取得付出艰辛努力后得到的成绩后,会充分体会到胜利的喜悦,对数学的兴趣会更浓厚,即使在竞赛中没有取得好成绩,经过老师的鼓励,他们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以便在下次竞赛时取得好成績。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问题逻辑推理调查比赛等等,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
总而言之,本人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的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在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上下功夫,不断探究、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乔荣凝.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探讨、设计与实验[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5,(Z2).
[2]余致甫.数学教育学概论[M].华东华工学院出版社,1990.
[3]郭长椹.心理学专题[M].科普出版社,1993,80~83.
[4]章建跃.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J].2001,(10).
【关键词】教学模式 创新 方法 能力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53-01
一、创新数学教学模式
对于一名合格的老师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对老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摒弃,推陈出新,针对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特点,创建一个有效、先进、适合广大学生的教学模式。而在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着以下两方面问题:(一)陈旧的数学教育观。高中数学教育的缓慢、封闭的发展状态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开放性发展产生矛盾,对公民整体数学素质的提高产生了影响。(二)数学教育方式仍然采用应试教育。虽然一直倡导提高素质教育,但如何将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很好地结合,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师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呢?
作为教师,首先要建立创新的教育理念,要揣摩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入手。要做到:目的要创新,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束于教材内容;过程创新,对如何新课的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方法要创新,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如提问法、类比法、实例法等进行教学,切勿思维封闭僵死;课堂气氛创新,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等。例如高中数学二年级的立体几何一直是个难点。怎样才能学好立体几何呢?我们在上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从认识平面图形逐步过渡到立体图形,可以让学生自制一些空间几何模型并反复观察,這有益于建立空间观念,就是个好办法。从而使学生自觉的对一些立体图形进行观察,并且判断其中的线面位置空间关系,探索各种角、垂直线作法,这对于建立空间观念也是好方法。
二、培养学生创新理念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思维研究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仍然比较重视集中思维的方式,而相对忽视了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思维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另一条途径。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提高引导学生在日常数学练习中使用发散思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从解题思路中发散思维,一道数学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的灵活性。可以拓宽思路,增强知识间联系,学会多角度思考解题的方法和灵活的思维方式。例如通过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归纳证明正玄定理的应用。其次,从问题的结论中发散思维,我们可以通过已知条件后没有现成的结论入手,让学生自己尽可能多地探究寻找有关结论,并进行求解。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条件之间的关系,达到引导学生钻研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再次,问题的条件进行发散思维,通过问题的结构确定,尽可能变化已知条件,进而从不同角度和用不同知识来解决问题。此外,教师在课堂练习中,还要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创新,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让学生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一个人要有所创造,关键要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较多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协作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其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师应当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人物的变化、课题的变化,来灵活改变教学方式。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通过联系实际、观察模型或类比平面几何的结论来提出命题;对于提出的命题,不要轻易肯定或否定它,要多用几个特例进行检验,最好做到否定举出反面例子,肯定给出证明。
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
自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可能一直有教师的辅导,很多知识还是靠自己钻研,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不断积累得来的,数学教学更是如此,所以我们的老师应鼓励学生自学,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实践表明,自学能力强的同学,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强,学习的深度,广度就强,学习悟性就强,学习技能就强。
一个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学生,其数学成绩肯定不会好的,所以要想让学生数学成绩提高,培养他们的对兴趣是首要出发点。兴趣主要体现在学生能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学生对一门课程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老师的授课方式。一个好老师讲课的精彩与否,不仅要看讲述的内容是否清楚明了,逻辑性是否强,还要看他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将问题给出,让学生有目的的听讲。在这样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始终在观察、思考,他们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此外,数学竞赛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好途径,尤其是他们在取得付出艰辛努力后得到的成绩后,会充分体会到胜利的喜悦,对数学的兴趣会更浓厚,即使在竞赛中没有取得好成绩,经过老师的鼓励,他们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学习,以便在下次竞赛时取得好成績。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问题逻辑推理调查比赛等等,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
总而言之,本人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的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在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上下功夫,不断探究、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乔荣凝.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探讨、设计与实验[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5,(Z2).
[2]余致甫.数学教育学概论[M].华东华工学院出版社,1990.
[3]郭长椹.心理学专题[M].科普出版社,1993,80~83.
[4]章建跃.对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J].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