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356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机电类专业的基础性专业课程,作者在多年潜心研究国内外著名院校的《测试技术基础》课程动态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将相关课程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改革,将教学效果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关键词:测量技术基础 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研究中笔者发现,受历史原因和硬件设施的影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和仪器的课程主要以教授讲课为主,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缺乏实践过程的经验,这严重导致其无法理解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更无法很好地进行后期的实践。因此,为了实现技术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测量技术基础》课程进行彻底的反思,依照现代化课程要求进行改革。
  一、中美教学现状比较
  研究表明,在美国的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培养测试技术专业的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解和操作能力,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时间比为2∶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肯塔基大学等世界级名校均是如此。以肯塔基大学为例,注重学生探讨一个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全过程的课堂采取开放式,学生以项目汇报的形式对实验过程进行报告,既提高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又促进学生团队的合作能力。学生评定标准包括:实验表现(出勤、参与、技能)55%;期末汇报20%;期末笔试15%;中期笔试10%。
  相比之下,我国则将测试技术专业定位为专业技术基础课,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少有实践性的操作课程。中美课程对比之下,对课程的定位和教学方式截然不同,这也必然造成了相同专业的学生素质不同:美国测试技术专业的学生善于工程的操作实践,对课程的理论理解较为深刻,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也有所提高;而中国学生习惯于被动教学的课程模式,没有真正主动地参与到课程中去,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我们应当对此反思,学习美国先进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在实验构思、设计、实验和操作过程中理解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并有所创造,形成独立思考及动手操作的习惯,全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但从历史和经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美国高校注重实验操作课程需要科学性较强、环境良好的开放性实验环境。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尚未具备这样的教学条件。因此,美国高校对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虽好,却不完全适合我国的测试技术专业发展,应当结合国情进行取舍,从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教学课时、教学环境等问题入手,研讨出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课程教学模式。对此不能稳步不前,更不能急功近利。在学生成绩评定中,以期末综合笔试成绩为主,占70%,实验操作占15%,平时作业及出勤率占15%,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以实例和实验操作为主线,指导学生在工程案例和微缩实验模型中把理论与实际情况紧密相连,在实操中提高其专业认知和工程实践的素养。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教学计划改革
  在编写教学计划时应对照课程教学大纲,合理分配学时,教学步骤应循序渐进、由浅至深,对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的分析和斟酌考虑,明确课程教学思路,提取出教学内容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形成适合学生时下发展的科学的教案。
  在实际教学当中,对教学材料的各章知识进行概括和展望的同时,应当以教授自己编制的多媒体教案为主,以传统的教学材料为辅,通过多媒体的各种声、像功能活化单调的教学内容和单一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敏感度,同时为学生提供课程组成员多接触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和工程实际案例,促进学生立体化理解该工程整体概念的理解。
  2.教学实践改革
  为了改变长久以来测试信号分析部分教学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漏洞和误区,应当降低课堂中对数学方面的理论要求,如公式推导等,注重强化学生对测试信号分析的本质性理解和工程的实际应用,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开发仿真实验的案例。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实践运用能力,比如通过演示对测试信号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仿真实验学习,而不是一味地注重试题练习,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专业软件平台进行实践操作。
  3.教学课程改革
  在《测量技术基础》的教学中,应当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其原有的实验操作的基础上,比如涡流检测、电阻应变、霍尔元件检测等实验,对传感器基本的特性和运作原理进行强化训练。同时,教学改革利用现代测试技术的发展开发了一系列的新型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在进行实验过程,应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字化测试分析,并利用搜集到的模块将检测到的信号输进计算机里,并进行后期的数据的分析与统计。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测量技术基础》的教学中,教師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创新的“启发式教学”运用到教学中,将重心放在引导学生的多向思维发展,使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则扮演着推动教学进程的角色,按照一定的逻辑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清晰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特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是高效学习的前提,应当在教学开始之前让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及脉络有整体的了解,明白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目标和要求。以该课程的第一堂课为例,教师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电器使用实例。例如,微波炉、空调、冰箱等电器是依靠什么监控自身湿度和温度的?传感器是如何保证正常运作的?通过这些生动的实例讲解“检测技术的作用和发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并未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改变传统单调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进行角色转换,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并能够对教师布置的问题加以分析与理解,最终给出合理的结果。以 “CCD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征相关知识的讲解为例,教师通过询问同学是否了解手机上彩信的工作原理从而引入课堂教学,引起了同学热烈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当中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比起平铺直叙的传统教学法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结束语
  通过对《测量技术基础》的课程改革研究,从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达到了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有力地促进了测量技术专业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桂明.关于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林区教学,2016-4.
  [2]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
  (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
其他文献
新型无基础离心机为国内首创,本文介绍了其防止振动的方法、隔振优化计算和新型制动材料的应用等。
在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今,职业压力日益成为人们最大的心理压力,并导致一系列身心问题.不少人尚处于不觉知之中,心理防御仅是自发的、本能的,因而亦是被动的.职
<正>Yao Jian,spokesman for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at the PRC Ministry of Commerce pointed out in a news conference on August 17 that the best solution to risi
<正>~~
期刊
在新一轮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明确提出了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简称“三贴近”)的原则,成为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和发展趋势。  一、对“三贴近”原则的理解  所谓“贴近实际”就是要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就是要贴近职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环境。“贴近学生”就是要植根于职校学生的所思所想,从他们的个性特点、职业特点和成长特点出发,“贴近学生”是“三贴近
方以智在《通雅》中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研究同源词,将同源词分为异类之同名的词和声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相同或相关的词两类。对第一类词他着重探索同源词的内部形式,对第二
讨论了杂波序列的特性和杂波的一般产生方法,就目前常用的高斯相关序列和具有一定幅度分布特性的序列的产生方法进行了阐述,文中提出了用时域滤波法结合球不变随机过程法(SIRP)
介绍了基于Direct3D的雷达图像PPI显示技术,讨论了利用多核多线程技术和多媒体定时器计时控制技术实现雷达视频图像实时显示,解决Windows GDI显示时屏闪和无法满足实时性要求等
介绍了已经部级鉴定的WP—1.5微型喷雾干燥机的基本结构、设计思路和研制过程中所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