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是小麦生产中的毁灭性病害,在我国被列为检疫性病害。分析了小麦全蚀病的危害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指导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减少全蚀病对小麦生产的危害。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识别;防治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在世界各主要麦区均有分布。该病最早于1852年在南澳大利亚发现,1868年首次报道。我国于1931年前后首先在浙江省发现,以后逐步扩展蔓延,目前全国多数小麦生产省(区、市)都有发生,其中以西北、华北等部分地区为重。近年来黄淮冬麦区发病呈加重趋势,对我国小麦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小麦感病后,轻者减产1成~2成,严重的减产5成以上,甚至绝收。由于其危害的严重性,加之病原菌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较长时间,防治难度大,被我国多个省(区、市)列为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
1 症状识别
小麦全蚀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节~2节,地上部的症状(如枯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而以成株期症状最为明显。各生育期主要症状如下:
1.1 幼苗期
幼苗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发病轻的麦苗叶色变黄,植株矮小,病株易从根茎部拔断,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
1.2 返青拔节期
病株返青迟缓,分蘖少,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麦田出现矮化发病中心,生长高低不平。
1.3 灌浆至成熟期
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根部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近收获时,在潮湿的环境下,可以见到黑色点状凸起的子囊壳,这也是小麦全蚀病与其他根腐型病害的主要区别。
2 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2.1土壤传播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为害部位是小麦的根、根茎和接近地面1节~2节的茎及叶鞘,这些病根、病茎、病叶鞘,统称为病残体。病残体上有大量的菌丝体和子囊壳,其潜伏菌丝有很高的侵染能力。小麦收割后,病残体几乎全部留在田间,土壤中菌源量逐年积累,致使病田的病情也逐年加重,特别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由于菌丝体还可侵染玉米,进一步增加了土壤的病菌数量。同时,土壤中的病菌还可以通过犁耙耕种等农事活动向四周扩散蔓延,而收割机的跨区作业则可同时进行远距离传播。
2.2 粪肥传播
病菌能随麦糠、麦秸、茎秆等混入粪肥中,这些粪肥若直接还田或者不经高温发酵沤制施入田中,就可把病菌带入田间,导致病害传播蔓延。
2.3 种子传播
种子本身不带菌,但混杂在种子间的病株残体可随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
3 影响小麦全蚀病发病的因素
3.1 耕作方式
连作病重,轮作病轻。如小麦与玉米、谷子等作物1年连作多年连种,土壤中病原逐年积累,病情加重。隔茬种麦或水旱轮作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病害发生轻。深耕可加深活土层,有利于小麦生长,同时也可将土表层的病菌翻至底层,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相反,旋耕等浅耕方式容易导致病原菌积累,加重发病。
3.2 土壤瘠薄病情重
土壤瘠薄,氮磷钾肥比例失调,尤其是缺磷地块,发病重;反之,有机质含量高和氮磷钾肥充足的土壤发病轻。其主要原因是这块地块有利于小麦生长,从而增强了植株抗菌浸染的能力和受害后恢复生产的能力。
3.3 品种抗、耐病性
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的小麦品种较耐病。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多为感病品种,这也是近年来小麦全蚀病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
3.4 播期
适当晚播可减轻病害。小麦全蚀病菌浸染小麥的适宜土温为12℃~20℃,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土壤温度逐日下降,缩短了病原菌冬前有效侵染期,因而可减轻病情。
3.5 气候因素
冬前气温偏高、春季温暖多雨等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4 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治技术
4.1 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
首先,要建立无病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并执行严格的产地检疫制度,凡发生小麦全蚀病的田块生产的小麦不准作种子使用;其次,尽量避免从疫情发生区调种;再次,对于跨县区作业的收割机,要搞好机械清洁及消毒处理,防止其远距离传带病残体。
4.2 农业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可与甘薯、棉花、绿肥、大蒜、油菜等非寄主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2)深翻倒土,增施肥料。播种前进行土壤深翻,可减少土表层菌源量,并结合增施无病菌的有机肥和磷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同时施用的有机肥必须进行高温沤制,以防止传带病原菌。
4.3 药剂防治
实践证明,药剂防治仍然是控制小麦全蚀病危害的主要措施。综合河南省多年试验及示范推广结果,药剂防治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土壤处理。可选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在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零星发病点亦可选用溴甲烷进行熏蒸,可全部铲除疫病点。
(2)种子处理。这种方法投入小、效率高,适用于大面积推广。目前防效比较好的药剂有硅噻菌胺、苯醚甲环唑、咯菌晴等。根据选用剂型,可对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处理。
(3)药剂灌根。小麦返青期,可根据苗情,选用粉锈宁、禾果利等兑水顺垄喷灌于小麦茎基部,既可防治小麦全蚀病,亦可兼治其他病害。
另外,我国一些地方还开发出了针对小麦全蚀病的生物制剂、复配制剂等,也值得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晓澜,张卉,董景周.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0(12)
[2]韩世平,李好海.小麦全蚀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2(17)
[3]王睿.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02)
[4]何斌,朱景梅,陈华.小麦全蚀病防治技术研究总结[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1(08)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识别;防治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在世界各主要麦区均有分布。该病最早于1852年在南澳大利亚发现,1868年首次报道。我国于1931年前后首先在浙江省发现,以后逐步扩展蔓延,目前全国多数小麦生产省(区、市)都有发生,其中以西北、华北等部分地区为重。近年来黄淮冬麦区发病呈加重趋势,对我国小麦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小麦感病后,轻者减产1成~2成,严重的减产5成以上,甚至绝收。由于其危害的严重性,加之病原菌可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较长时间,防治难度大,被我国多个省(区、市)列为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
1 症状识别
小麦全蚀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节~2节,地上部的症状(如枯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而以成株期症状最为明显。各生育期主要症状如下:
1.1 幼苗期
幼苗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发病轻的麦苗叶色变黄,植株矮小,病株易从根茎部拔断,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
1.2 返青拔节期
病株返青迟缓,分蘖少,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麦田出现矮化发病中心,生长高低不平。
1.3 灌浆至成熟期
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根部变黑,易于拔起;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近收获时,在潮湿的环境下,可以见到黑色点状凸起的子囊壳,这也是小麦全蚀病与其他根腐型病害的主要区别。
2 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2.1土壤传播
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为害部位是小麦的根、根茎和接近地面1节~2节的茎及叶鞘,这些病根、病茎、病叶鞘,统称为病残体。病残体上有大量的菌丝体和子囊壳,其潜伏菌丝有很高的侵染能力。小麦收割后,病残体几乎全部留在田间,土壤中菌源量逐年积累,致使病田的病情也逐年加重,特别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由于菌丝体还可侵染玉米,进一步增加了土壤的病菌数量。同时,土壤中的病菌还可以通过犁耙耕种等农事活动向四周扩散蔓延,而收割机的跨区作业则可同时进行远距离传播。
2.2 粪肥传播
病菌能随麦糠、麦秸、茎秆等混入粪肥中,这些粪肥若直接还田或者不经高温发酵沤制施入田中,就可把病菌带入田间,导致病害传播蔓延。
2.3 种子传播
种子本身不带菌,但混杂在种子间的病株残体可随种子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
3 影响小麦全蚀病发病的因素
3.1 耕作方式
连作病重,轮作病轻。如小麦与玉米、谷子等作物1年连作多年连种,土壤中病原逐年积累,病情加重。隔茬种麦或水旱轮作可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病害发生轻。深耕可加深活土层,有利于小麦生长,同时也可将土表层的病菌翻至底层,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相反,旋耕等浅耕方式容易导致病原菌积累,加重发病。
3.2 土壤瘠薄病情重
土壤瘠薄,氮磷钾肥比例失调,尤其是缺磷地块,发病重;反之,有机质含量高和氮磷钾肥充足的土壤发病轻。其主要原因是这块地块有利于小麦生长,从而增强了植株抗菌浸染的能力和受害后恢复生产的能力。
3.3 品种抗、耐病性
分蘖力强、根系发达的小麦品种较耐病。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多为感病品种,这也是近年来小麦全蚀病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
3.4 播期
适当晚播可减轻病害。小麦全蚀病菌浸染小麥的适宜土温为12℃~20℃,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土壤温度逐日下降,缩短了病原菌冬前有效侵染期,因而可减轻病情。
3.5 气候因素
冬前气温偏高、春季温暖多雨等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4 小麦全蚀病综合防治技术
4.1 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
首先,要建立无病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并执行严格的产地检疫制度,凡发生小麦全蚀病的田块生产的小麦不准作种子使用;其次,尽量避免从疫情发生区调种;再次,对于跨县区作业的收割机,要搞好机械清洁及消毒处理,防止其远距离传带病残体。
4.2 农业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可与甘薯、棉花、绿肥、大蒜、油菜等非寄主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2)深翻倒土,增施肥料。播种前进行土壤深翻,可减少土表层菌源量,并结合增施无病菌的有机肥和磷肥,改善土壤环境,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同时施用的有机肥必须进行高温沤制,以防止传带病原菌。
4.3 药剂防治
实践证明,药剂防治仍然是控制小麦全蚀病危害的主要措施。综合河南省多年试验及示范推广结果,药剂防治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土壤处理。可选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在播种前进行土壤处理,零星发病点亦可选用溴甲烷进行熏蒸,可全部铲除疫病点。
(2)种子处理。这种方法投入小、效率高,适用于大面积推广。目前防效比较好的药剂有硅噻菌胺、苯醚甲环唑、咯菌晴等。根据选用剂型,可对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处理。
(3)药剂灌根。小麦返青期,可根据苗情,选用粉锈宁、禾果利等兑水顺垄喷灌于小麦茎基部,既可防治小麦全蚀病,亦可兼治其他病害。
另外,我国一些地方还开发出了针对小麦全蚀病的生物制剂、复配制剂等,也值得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晓澜,张卉,董景周.小麦全蚀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0(12)
[2]韩世平,李好海.小麦全蚀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12(17)
[3]王睿.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02)
[4]何斌,朱景梅,陈华.小麦全蚀病防治技术研究总结[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