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吉木乃县城坐车出去不过半个小时,就到了托斯特乡。我们等了一会儿,原本正在外面干活儿,穿着一身干活儿衣服、显得灰扑扑的男主人努阿德勒赶回来了。
小伙子是难得和我们直接交流的哈萨克族乡民,他高中文化,没有正式工作,全靠自己的手艺和力气赚钱,盖房子、搞装修,水电暖排线、木工、电焊、驾驶,一年包了三十多套房子的水电暖布线工作,这是他主要的生活收入。再有呢,就是靠给人家吹色布兹鹤有一点儿收入,每年大概两万元左右的样子。吹色布兹鹤虽然远不能满足生活所需,却是努阿德勒的名气所在,参加县里的冰山艺术年,年年吹色布兹鹤都是第一名。周边或者邻县哈萨克人家迎亲嫁娶的时候,也会慕名请他吹色布兹鹤。
说起来,色布兹鹤就是一种竖笛,哈萨克族人流传古老的乐器。努阿德勒告诉我们,传统的色布兹鹤是用一种高大的蒿子秆做的,经冬后的草秆干透了做色布兹鹤正合适。但草管太不结实了,稍用力一捏就得重做,为图方便所以改成木制,杨木、松木、红柳木都行。木制掏洞太费工,他又改用了竹制。竹制的也麻烦,北疆气候干燥不同于内地,竹子做的色布兹鹤很容易开裂。努阿德勒的这支竹子做的色布兹鹤就有许多纵向裂纹,为此,他不得不在上面缠了一层透明的羊肠衣,吹之前,再用水轻抹笛身和洞口,用水作封护住裂缝,有了水的滋润,吹出来的声音也要均匀柔和。不过,即使是这样,因为裂缝又多又厉害,这支竹子做的色布兹鹤到处漏风,现在也吹不成了。
努阿德勒拿出一支白色的漂亮的色布兹鹤给我们看,笛身光滑,颜色均匀,为了漂亮,主人在笛尾切了个长长的斜口,而且特意分成两截,用套筒可以连接起来,便于随身携带。但要说到材质,我大吃了一惊,原来竟然是PVC管啊。真不愧是搞装修的,这活学活用、创造性地利用新材料,真是让人佩服。PVC管做色布兹鹤很简单,只需要用手掌定好位,在管身上依定位打四个孔就行了。当然了,努阿德勒并不只挖掘了PVC管这一种工业材料,他告诉我们,其实做色布兹鹤最好的是铝合金,结实,漂亮,声音又好听。他曾经做过两根,可惜都是跟朋友喝酒,在酒醉半酣时,被朋友要走了。
努阿德勒是跟姥爷学的色布兹鹤。姥爷沙吾达提尔吹色布兹鹤是家传,姥爷的爸爸妈妈都会吹。对于姥爷,据说吉木乃县六十岁以上的人无人不知。十二岁那年,有一天他趁姥爷午休,偷偷从墙上取下姥爷的色布兹鹤试着吹起来,令他惊喜的是,他竟然能吹出声音来。于是央求姥爷教他,姥爷认为他年纪还小要长身体,而吹色布兹鹤太耗气,说等到他十五岁再教他。虽然这么说,可架不住外孙喜欢,平时有时间就一点一滴地教着。幸亏是这样,一年后,努阿德勒基本学会了吹奏技术,姥爷也去世了。非常遗憾,他没有完全掌握姥爷的吹奏技术,有一种在后部开有一孔的五孔色布兹鹤的吹奏方法他还不会,如今他已经习惯了吹开四孔的色布兹鹤。讲到这里,努阿德勒用PVC管的色布兹鹤,即兴给我们吹了他姥爷曾经吹过的一支曲子《高兴》。
吹色布兹鹤和一般的笛子不同,色布兹鹤抵在内嘴唇和牙齿之间,龇牙裂嘴的看上去不很雅观。吹奏时先是从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呜声,用这呜呜的肉声引出笛子的声音,肉声与笛声相互应和,完成吹奏。这种声音与平常汉族吹奏的清亮的笛子声迥然不同。我完全没有想到,吹笛子也能同时发出两种声部的曲调来,而且,还有一个声音是人的肉声。毕竟笛子不是钢琴,左右手同时弹奏,可以有主旋律和副旋律,嘴又是闲着的,只要弹奏者愿意,一边弹琴一边唱歌就组成了一个小的演奏团队。我们讨论了这种吹奏的发音,自然而然地也提到了和这种双声吹奏方法类似的呼麦唱法。呼麦唱法是一种在游牧民族中存在的特殊发音唱法,同时发出两种声调,一高一低相互应和,在图瓦长调和蒙古长调中都有体现。
1998年前后,努阿德勒在哈纳斯景区里吹色布兹鹤,一年有半年多光景都在景区里,收入也还不错。不过近几年,来景区旅游的人日渐减少,他就没有再做了。有人建议他学欧洲艺术家街头卖艺,在热闹的街头吹色布兹鹤,他才不干,很骄傲地说,我们哈萨克族人可从来没有乞丐。在他固执的民族观念看来,街头卖艺和乞丐是差不多的。
听努阿德勒吹色布兹鹤之后,有一段时间我都没再关注这件事。直到九月,我看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栏目里,来自新疆的歌手帕尔哈提的歌,我突然有点发愣,在他的歌声里,我听到了好像吹色布兹鹤时发出的类似低沉的肉声和呜咽,有点儿像呼麦……
停,这里一定有我漏掉了什么。
我重新听了录在手机里的那段拜访努阿德勒的录音。关于呼麦这种唱法,由于和色布兹鹤的吹法有共同之处,当时我是讨教过这个问题的。可是我显然没有注意到,努阿德勒说吹色布兹鹤很难,几千人几万人里可能只有一个人能吹出来。毕竟,这是用一段长长的喉音引出色布兹鹤的吹奏声,再与色布兹鹤的笛声相和。一个人吹,却达到了两个人和鸣的效果。努阿德勒还说,吹色布兹鹤不用发出人的声音也行,但就是少了那个味道。
是呀,要是色布兹鹤少了人的喉咙里发出的声调,那还是色布兹鹤吗?要是图瓦长调、蒙古长调里没有了呼麦,还有那个味道吗?有人说帕尔哈提的歌声质朴,但其实这质朴里的复杂很难想象,更加难以模仿学习。
双声唱法有多种起源。不过我却以为,对于长年在草原山林放牧的游牧人来说,双声的唱法和吹法再简单不过了的。无论是色布兹鹤的双声吹法,还是长调里的呼麦唱法,我想都是起源于孤独。试想天地宽阔,放羊牧马的只有一个人,可他想更热闹一些,想把笛子吹得都极好听和复杂一点儿。日复一日,他琢磨出了如何把发声器官都调动起来的技巧,一听,好像有一支小乐队在伴奏,有两三伴侣在应和……
天地有玄妙之门,叩开门的,是穿越寂寞与孤独,寻觅美与秘密的人。
小伙子是难得和我们直接交流的哈萨克族乡民,他高中文化,没有正式工作,全靠自己的手艺和力气赚钱,盖房子、搞装修,水电暖排线、木工、电焊、驾驶,一年包了三十多套房子的水电暖布线工作,这是他主要的生活收入。再有呢,就是靠给人家吹色布兹鹤有一点儿收入,每年大概两万元左右的样子。吹色布兹鹤虽然远不能满足生活所需,却是努阿德勒的名气所在,参加县里的冰山艺术年,年年吹色布兹鹤都是第一名。周边或者邻县哈萨克人家迎亲嫁娶的时候,也会慕名请他吹色布兹鹤。
说起来,色布兹鹤就是一种竖笛,哈萨克族人流传古老的乐器。努阿德勒告诉我们,传统的色布兹鹤是用一种高大的蒿子秆做的,经冬后的草秆干透了做色布兹鹤正合适。但草管太不结实了,稍用力一捏就得重做,为图方便所以改成木制,杨木、松木、红柳木都行。木制掏洞太费工,他又改用了竹制。竹制的也麻烦,北疆气候干燥不同于内地,竹子做的色布兹鹤很容易开裂。努阿德勒的这支竹子做的色布兹鹤就有许多纵向裂纹,为此,他不得不在上面缠了一层透明的羊肠衣,吹之前,再用水轻抹笛身和洞口,用水作封护住裂缝,有了水的滋润,吹出来的声音也要均匀柔和。不过,即使是这样,因为裂缝又多又厉害,这支竹子做的色布兹鹤到处漏风,现在也吹不成了。
努阿德勒拿出一支白色的漂亮的色布兹鹤给我们看,笛身光滑,颜色均匀,为了漂亮,主人在笛尾切了个长长的斜口,而且特意分成两截,用套筒可以连接起来,便于随身携带。但要说到材质,我大吃了一惊,原来竟然是PVC管啊。真不愧是搞装修的,这活学活用、创造性地利用新材料,真是让人佩服。PVC管做色布兹鹤很简单,只需要用手掌定好位,在管身上依定位打四个孔就行了。当然了,努阿德勒并不只挖掘了PVC管这一种工业材料,他告诉我们,其实做色布兹鹤最好的是铝合金,结实,漂亮,声音又好听。他曾经做过两根,可惜都是跟朋友喝酒,在酒醉半酣时,被朋友要走了。
努阿德勒是跟姥爷学的色布兹鹤。姥爷沙吾达提尔吹色布兹鹤是家传,姥爷的爸爸妈妈都会吹。对于姥爷,据说吉木乃县六十岁以上的人无人不知。十二岁那年,有一天他趁姥爷午休,偷偷从墙上取下姥爷的色布兹鹤试着吹起来,令他惊喜的是,他竟然能吹出声音来。于是央求姥爷教他,姥爷认为他年纪还小要长身体,而吹色布兹鹤太耗气,说等到他十五岁再教他。虽然这么说,可架不住外孙喜欢,平时有时间就一点一滴地教着。幸亏是这样,一年后,努阿德勒基本学会了吹奏技术,姥爷也去世了。非常遗憾,他没有完全掌握姥爷的吹奏技术,有一种在后部开有一孔的五孔色布兹鹤的吹奏方法他还不会,如今他已经习惯了吹开四孔的色布兹鹤。讲到这里,努阿德勒用PVC管的色布兹鹤,即兴给我们吹了他姥爷曾经吹过的一支曲子《高兴》。
吹色布兹鹤和一般的笛子不同,色布兹鹤抵在内嘴唇和牙齿之间,龇牙裂嘴的看上去不很雅观。吹奏时先是从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呜声,用这呜呜的肉声引出笛子的声音,肉声与笛声相互应和,完成吹奏。这种声音与平常汉族吹奏的清亮的笛子声迥然不同。我完全没有想到,吹笛子也能同时发出两种声部的曲调来,而且,还有一个声音是人的肉声。毕竟笛子不是钢琴,左右手同时弹奏,可以有主旋律和副旋律,嘴又是闲着的,只要弹奏者愿意,一边弹琴一边唱歌就组成了一个小的演奏团队。我们讨论了这种吹奏的发音,自然而然地也提到了和这种双声吹奏方法类似的呼麦唱法。呼麦唱法是一种在游牧民族中存在的特殊发音唱法,同时发出两种声调,一高一低相互应和,在图瓦长调和蒙古长调中都有体现。
1998年前后,努阿德勒在哈纳斯景区里吹色布兹鹤,一年有半年多光景都在景区里,收入也还不错。不过近几年,来景区旅游的人日渐减少,他就没有再做了。有人建议他学欧洲艺术家街头卖艺,在热闹的街头吹色布兹鹤,他才不干,很骄傲地说,我们哈萨克族人可从来没有乞丐。在他固执的民族观念看来,街头卖艺和乞丐是差不多的。
听努阿德勒吹色布兹鹤之后,有一段时间我都没再关注这件事。直到九月,我看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栏目里,来自新疆的歌手帕尔哈提的歌,我突然有点发愣,在他的歌声里,我听到了好像吹色布兹鹤时发出的类似低沉的肉声和呜咽,有点儿像呼麦……
停,这里一定有我漏掉了什么。
我重新听了录在手机里的那段拜访努阿德勒的录音。关于呼麦这种唱法,由于和色布兹鹤的吹法有共同之处,当时我是讨教过这个问题的。可是我显然没有注意到,努阿德勒说吹色布兹鹤很难,几千人几万人里可能只有一个人能吹出来。毕竟,这是用一段长长的喉音引出色布兹鹤的吹奏声,再与色布兹鹤的笛声相和。一个人吹,却达到了两个人和鸣的效果。努阿德勒还说,吹色布兹鹤不用发出人的声音也行,但就是少了那个味道。
是呀,要是色布兹鹤少了人的喉咙里发出的声调,那还是色布兹鹤吗?要是图瓦长调、蒙古长调里没有了呼麦,还有那个味道吗?有人说帕尔哈提的歌声质朴,但其实这质朴里的复杂很难想象,更加难以模仿学习。
双声唱法有多种起源。不过我却以为,对于长年在草原山林放牧的游牧人来说,双声的唱法和吹法再简单不过了的。无论是色布兹鹤的双声吹法,还是长调里的呼麦唱法,我想都是起源于孤独。试想天地宽阔,放羊牧马的只有一个人,可他想更热闹一些,想把笛子吹得都极好听和复杂一点儿。日复一日,他琢磨出了如何把发声器官都调动起来的技巧,一听,好像有一支小乐队在伴奏,有两三伴侣在应和……
天地有玄妙之门,叩开门的,是穿越寂寞与孤独,寻觅美与秘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