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蝗嗅觉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生命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d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的进化依赖于其周边的化学环境,通过对这些化学物质的感受,适应环境,生命得以繁衍。直到现在,各种有机体仍然保留着这种古老而有效的感知方式。飞蝗是世界性的农业大害虫,其很多行为如远距离迁飞、聚集、取食、产卵等是其造成灾害的重要生物学因素,而这些行为都与其感受化学信息相关。深入研究飞蝗感受化学信息的机制对于揭示生物感受化学信息的分子和细胞机制的多样性,设计出可以激发或钝化这些蛋白质的引诱剂或忌避剂,进而防治害虫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主要介绍了该课题组在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sis)感受化学信息机制方面的一些进展。通过超微结构研究发现在飞蝗触角上至少有毛形、锥形、腔锥形和刺形4种类型的化学感受器,明确了各种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特征,其中毛形和锥形是重要的嗅觉感受器。以此为基础,单感受器电位记录试验结果表明飞蝗触角上的毛形感受器至少有7种功能亚型,其中5种亚型每个感受器含有2个神经原,2种亚型每个感受器含有3种神经原。初步明确了飞蝗毛形感受器神经原对一些化学信息的编码特征。在飞蝗的触角中鉴定出了飞蝗气味分子结合蛋白(LmigOBP1),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定位实验证明该蛋白特异表达在飞蝗毛形和锥形感受器的淋巴液中,而且在胚胎即将孵化前就开始表达,此后在各个胚后发育时期都表达,说明该蛋白可能参与飞蝗胚后发育的所有阶段的嗅觉活动。采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方法,明确了LmigOBP1对有15~17个碳原子的直链的脂肪族醇、酯或醛有很强的亲和力,说明该蛋白有结合特异性。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模拟出了更为合理的LmigOBP1的三维结构,通过对接实验,提出了飞蝗气味分子结合蛋白结合腔中可能参与结合十五醇的氨基酸残基。之后通过定点氨基酸突变将59位的丝氨酸、74位的天冬酰氨和87位的缬氨酸分别用丙氨酸替代获得三个突变体蛋白(S59A、N74A、V87A),通过与野生型蛋白荧光竞争结合实验结果的比较,发现突变体S59A的结合模式与野生型相同,N74A几乎丧失了全部结合能力,而V87A则对有些气味分子的结合能力有较大改变。因此,位于结合腔开口处的74位天冬酰氨是该蛋白的重要结合位点,而位于结合腔底部的87位缬氨酸也是结合位点。结合前人的结果,我们首次提出了昆虫气味分子结合蛋白依赖位于结合腔开口处的亲水性氨基酸实现对气味分子的初始识别的假说。文章最后对今后研究的一些重点进行了讨论。
其他文献
<正>在职业药品打假人高敬德看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一直是他坚实可靠的同盟军。然而,手持着盖有药监局公章的《协商意见》,高敬德彻底懵了:药监部门竟然和售假者站到了一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自噬的关系错综复杂。研究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细胞后,既能产生促细胞凋亡作用,也能产生抗细胞凋亡作用,还能诱导细胞发生自噬。研究这些
<正>根据中国本土体育用品牌361度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四季度361度仅开出了55家新门店,创下该公司有史以来新店增长的最低数。反映运动用品企业业绩状况的一个重要指
期刊
<正>2013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较为平稳,市场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仍然旺盛,房价上涨压力继续增大。新开工面积、土地购置面积等先行指标增速均出现下滑。近期的政策
近几年来,腐败现象再度严重化,这种现象的蔓延必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组织上、作风上等侵蚀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肌体、国家的肌体。本文列举了一些的腐败思想,分析了腐败现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调控心血管系统的发育。VEGFR1对于造血祖细胞的招募及单核巨噬细胞的迁移是必需的;VEGFR2、VEGFR3在调控血管及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时发挥重要
<正> 一、为什么要专门讨论法律选择的方法问题凡是了解国际私法性质的人都知道,国际私法是在解决法律适用冲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主要是解决内外国法律选择适用问题的
社会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是其自身所拥有的,获得外界认可的并在同行业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核心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具体包括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大国,在加入世贸组织(WTO)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既要保持自己的贸易利益又要促使经济迅猛发展,就必须认识到环境和国际贸易的
本文通过分析意译词的类别和性质,对意译词进行了区别性的认定:将仿译词归类为外来词,而将纯意译词划分为汉语的新词。对做好意译词的研究,弄清楚意译词与外来词的关系提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