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性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1年12月间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52例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以HS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满意度为98.08%,优良率为96.15%(以HSS评分进行评价),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均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疗效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1-0051-02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破坏、变性、骨质增生等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主要为关节的退行性变化,又称为老年性关节炎。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关节镜下关节清扫术、关节置换术等,关节镜下关节清扫术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但对于重度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欠佳。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R)为有效的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之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1年12月采用TKR治疗的52例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共入选52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36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7.51±9.89)岁,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病程为4~18年,平均病程为(12.13±6.03)年,单侧45例,双侧7例,其中同时行TKR为4例。患者TKR术前HSS评分平均为(46.03±19.54)分,关节活动度(ROM)平均(75.23°±13.19°),屈曲畸形为(25.98°±14.16°),并发外翻畸形者3例,并发内翻畸形者19例。选择台湾联膝假体者36例,Stryker 假体者16例。
2.术前准备 患者下肢进行摄片,确定解剖轴及力学,患者假体型号的选择应根据胫骨、股骨的摄片结果进行判断;选用前后交叉韧带切除、保留侧副韧带的后稳定性假体[2]。在行TKR术前,对高危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30 min静脉滴注头孢曲松。
3.手术方法 患者常规行膝正中约20 cm的纵切口,由切口向内侧逐层游离皮瓣,并于髌骨内侧切开关节囊,将关节内的赘骨、滑膜、十字韧带、半月板清理干净,根据关节的破坏程度行软组织平衡或截骨成型处理后,以骨水泥固定假体。当患者出现严重性的内翻畸形时,应留意胫骨周围组织的清除,尤其是内侧骨赘的清理,以使假肢尽量安置于中心,否则会产生移位,导致滑囊炎。对伴骨质缺失或胫骨平台内陷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当患者出现外翻畸形时,术者应注重髌骨半脱位、关节囊的松解和外侧副韧带处理,胫骨截骨均采用髓内定位,股骨远端截骨保持7°外翻角,并松解患者后方关节囊,再以试模检验患肢立线、内外侧平衡,做相应调整后,置入假体并用骨水泥加以固定。为减少TKR术后关节处渗血,宜予骨蜡处理假体的截面。对髌骨关节面有软骨破坏则行置换,且给予切除骨赘,当软骨良好时,则不予置换。根据磨损情况松解患者外侧肢体带,可较好地改善其髌骨运动轨迹。
4.术后处理 伤口进行加压包扎,患者一般2天内不松开伤口,术后48~72 h后拔除负压引流;为防止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或者利伐沙班2周;对于伴有下肢肿胀的患者,予气压治疗,每日2次,连续进行2周;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其药物不良反应(ADR)并及时进行处理;术后第2天起应积极主动训练股四头肌肌力;在有效止痛处理措施的情况下,术后第3天行走训练并主动锻炼关节活动度,出院前应达到90°以上,并坚持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相结合,术后1周选用习步架术肢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术后3周采用我院传统洗四方(五月艾、海风藤、宽筋藤、穿破石等中草药配成)进行熏洗,以达到舒筋活络之功效。
5.疗效评价 采用美国HSS评分标准,其中稳定性10分,屈曲畸形10分,肌力10分,活动范围18分,关节功能22分,疼痛30分,共计100分。其中评分以85~100分判定为优,70~84分判定为良,60~69分判定为一般,0~59分判定为差。
结 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7个月~10年,平均(26.17±17.37)个月。术后HSS评分为(86.03±20.09)分,优者为42例,良者为8例,一般者为2例,总体优良率为96.15%。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满意度为98.08%。其中,1例患者术后1周术口周围肿胀,体温略高,给予抗菌药物治疗1周后缓解。
讨 论 TKR为上个世纪40年代Campbell等人首先提出的,我国于1982年首次使用此项技术[2]。该手术的目的为除去严重退变的骨赘及膝关节面,矫正畸形,从而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假体技术发展较快,TKR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接受,欧美国家每年进行该项手术治疗的患者高达30万例以上。总结国内外开展TKR术的临床经验,对于创伤性关节炎、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晚期膝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此类患者往往合并有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疾病,因此要求在选择手术时要慎之又慎,做好围手术期的工作,这样才能确保TKR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术前应仔细辨别并测量患者膝关节畸形的类型及角度,提前了解TKR术需矫正的部位,还应注意保护患者的内、外侧副韧带。因多数患者两边截骨量不等,致使软组织松紧不一,可针对性进行骨膜下剥离松解;对屈曲畸形严重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周围挛缩组织、后关节囊的松解尤为重要[4]。为防止假体下沉、松动,使假体附着更加牢固,胫骨平台截骨不宜太薄,可满足纠正畸形目的即可(一般在软骨面下0.5 cm左右)。切除患者的烧灼神经和骨赘可有效缓解术后的髌股关节疼痛。术后8 h内可出现低血压,故术中、术后应及时补充失血及血容量。感染是全膝关节置换后灾难性的并发症,应尽量减少[5]。首先,术前沐浴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减少皮表细菌数和术后感染;其次,手术在层流手术间执行,减少手术间人数,亦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再次,骨水泥中加入适量的庆大霉素,可有效消除耐药菌,减少术后感染;最后,术后膝关节引流能改善关节腔及皮肤的环境,降低深部感染的发生率。肺栓塞是TKR术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我院现已将抗凝作为术后常规处理措施,在本项研究中,所有患者常规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或者使用利伐沙班,无一例患者出现肺栓塞。
患者TKR术后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为功能锻炼,这需要克服患者心理上的恐惧,使其将功能锻炼作为主动自觉的行动。TKR术后的CPM功能锻炼应在术后48 h立即开始,锻炼应遵循个体化指导、循序渐进及早期进行的原则。应坚持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相结合,积极进行肌肉锻炼,根据患者的膝关节局部反应情况及全身状态调整锻炼量,尽量避免过度锻炼造成膝关节血肿,从而影响膝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TKR适用于严重的膝关节OA患者。术前认真准备,术中仔细操作和对关键部位的恰当处理,术后积极的功能锻炼和早期离床下地活动,是手术成功和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1]陈阜东,王 毅.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附234例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1,25(12):881882.
[2]肖 敏,张 强.膝关节置换适应证及假体的选择[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7):32003201.
[3]吕厚山,林剑浩,寇伯龙,等.严重屈膝畸形的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J].中华外科杂志,1997,35(7):414417.
[4]吕厚山.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2319.
[5]杜 炜,杨玉生,朱国兴.全膝关节表面置换65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143915.
(收稿日期:2012-10-08 修回日期:2013-01-25)
【关键词】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疗效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1-0051-02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破坏、变性、骨质增生等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主要为关节的退行性变化,又称为老年性关节炎。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关节镜下关节清扫术、关节置换术等,关节镜下关节清扫术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但对于重度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欠佳。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R)为有效的治疗重度膝骨性关节炎的方法之一,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1年12月采用TKR治疗的52例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共入选52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36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7.51±9.89)岁,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病程为4~18年,平均病程为(12.13±6.03)年,单侧45例,双侧7例,其中同时行TKR为4例。患者TKR术前HSS评分平均为(46.03±19.54)分,关节活动度(ROM)平均(75.23°±13.19°),屈曲畸形为(25.98°±14.16°),并发外翻畸形者3例,并发内翻畸形者19例。选择台湾联膝假体者36例,Stryker 假体者16例。
2.术前准备 患者下肢进行摄片,确定解剖轴及力学,患者假体型号的选择应根据胫骨、股骨的摄片结果进行判断;选用前后交叉韧带切除、保留侧副韧带的后稳定性假体[2]。在行TKR术前,对高危患者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术前30 min静脉滴注头孢曲松。
3.手术方法 患者常规行膝正中约20 cm的纵切口,由切口向内侧逐层游离皮瓣,并于髌骨内侧切开关节囊,将关节内的赘骨、滑膜、十字韧带、半月板清理干净,根据关节的破坏程度行软组织平衡或截骨成型处理后,以骨水泥固定假体。当患者出现严重性的内翻畸形时,应留意胫骨周围组织的清除,尤其是内侧骨赘的清理,以使假肢尽量安置于中心,否则会产生移位,导致滑囊炎。对伴骨质缺失或胫骨平台内陷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当患者出现外翻畸形时,术者应注重髌骨半脱位、关节囊的松解和外侧副韧带处理,胫骨截骨均采用髓内定位,股骨远端截骨保持7°外翻角,并松解患者后方关节囊,再以试模检验患肢立线、内外侧平衡,做相应调整后,置入假体并用骨水泥加以固定。为减少TKR术后关节处渗血,宜予骨蜡处理假体的截面。对髌骨关节面有软骨破坏则行置换,且给予切除骨赘,当软骨良好时,则不予置换。根据磨损情况松解患者外侧肢体带,可较好地改善其髌骨运动轨迹。
4.术后处理 伤口进行加压包扎,患者一般2天内不松开伤口,术后48~72 h后拔除负压引流;为防止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或者利伐沙班2周;对于伴有下肢肿胀的患者,予气压治疗,每日2次,连续进行2周;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其药物不良反应(ADR)并及时进行处理;术后第2天起应积极主动训练股四头肌肌力;在有效止痛处理措施的情况下,术后第3天行走训练并主动锻炼关节活动度,出院前应达到90°以上,并坚持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相结合,术后1周选用习步架术肢部分负重,逐渐过渡到完全负重。术后3周采用我院传统洗四方(五月艾、海风藤、宽筋藤、穿破石等中草药配成)进行熏洗,以达到舒筋活络之功效。
5.疗效评价 采用美国HSS评分标准,其中稳定性10分,屈曲畸形10分,肌力10分,活动范围18分,关节功能22分,疼痛30分,共计100分。其中评分以85~100分判定为优,70~84分判定为良,60~69分判定为一般,0~59分判定为差。
结 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7个月~10年,平均(26.17±17.37)个月。术后HSS评分为(86.03±20.09)分,优者为42例,良者为8例,一般者为2例,总体优良率为96.15%。患者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满意度为98.08%。其中,1例患者术后1周术口周围肿胀,体温略高,给予抗菌药物治疗1周后缓解。
讨 论 TKR为上个世纪40年代Campbell等人首先提出的,我国于1982年首次使用此项技术[2]。该手术的目的为除去严重退变的骨赘及膝关节面,矫正畸形,从而提高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假体技术发展较快,TKR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接受,欧美国家每年进行该项手术治疗的患者高达30万例以上。总结国内外开展TKR术的临床经验,对于创伤性关节炎、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晚期膝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此类患者往往合并有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疾病,因此要求在选择手术时要慎之又慎,做好围手术期的工作,这样才能确保TKR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
术前应仔细辨别并测量患者膝关节畸形的类型及角度,提前了解TKR术需矫正的部位,还应注意保护患者的内、外侧副韧带。因多数患者两边截骨量不等,致使软组织松紧不一,可针对性进行骨膜下剥离松解;对屈曲畸形严重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周围挛缩组织、后关节囊的松解尤为重要[4]。为防止假体下沉、松动,使假体附着更加牢固,胫骨平台截骨不宜太薄,可满足纠正畸形目的即可(一般在软骨面下0.5 cm左右)。切除患者的烧灼神经和骨赘可有效缓解术后的髌股关节疼痛。术后8 h内可出现低血压,故术中、术后应及时补充失血及血容量。感染是全膝关节置换后灾难性的并发症,应尽量减少[5]。首先,术前沐浴和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减少皮表细菌数和术后感染;其次,手术在层流手术间执行,减少手术间人数,亦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再次,骨水泥中加入适量的庆大霉素,可有效消除耐药菌,减少术后感染;最后,术后膝关节引流能改善关节腔及皮肤的环境,降低深部感染的发生率。肺栓塞是TKR术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我院现已将抗凝作为术后常规处理措施,在本项研究中,所有患者常规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或者使用利伐沙班,无一例患者出现肺栓塞。
患者TKR术后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为功能锻炼,这需要克服患者心理上的恐惧,使其将功能锻炼作为主动自觉的行动。TKR术后的CPM功能锻炼应在术后48 h立即开始,锻炼应遵循个体化指导、循序渐进及早期进行的原则。应坚持主动锻炼与被动锻炼相结合,积极进行肌肉锻炼,根据患者的膝关节局部反应情况及全身状态调整锻炼量,尽量避免过度锻炼造成膝关节血肿,从而影响膝关节功能。
综上所述,TKR适用于严重的膝关节OA患者。术前认真准备,术中仔细操作和对关键部位的恰当处理,术后积极的功能锻炼和早期离床下地活动,是手术成功和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1]陈阜东,王 毅.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附234例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1,25(12):881882.
[2]肖 敏,张 强.膝关节置换适应证及假体的选择[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17):32003201.
[3]吕厚山,林剑浩,寇伯龙,等.严重屈膝畸形的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J].中华外科杂志,1997,35(7):414417.
[4]吕厚山.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2319.
[5]杜 炜,杨玉生,朱国兴.全膝关节表面置换65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8):39143915.
(收稿日期:2012-10-08 修回日期:201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