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1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挪威大使馆主办、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清华SDG研究院)承办的“Meet SDGs”高端论坛No.5:可持续发展目标时代的国际合作在公管学院一层大厅召开。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联合国原副秘书长吴红波出席并发表题为《中国SDG进展和对全球的借鉴意义》的主题演讲,以下为吴红波会长的演讲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过去四十年里,中国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使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奋起直追,一路赶超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去年经济总量达82.7万亿元,从1978年占世界经济总量1.8%跃升为15%。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17年的36,000多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13,400多元;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分别覆盖13.5亿人、9亿多人;全面实现城乡初中免费义务教育,高中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8.3%、45.7%;7亿多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总数的70%以上。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今年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三周年。十四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下,为落实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主要做法如下:
一、国家发展战略(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将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目标全部纳入中国国家发展规划予以落实。2016年3月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的“十三五”规划,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全部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此后,各政府部门又将“十三五规划”的要求转化为本部门工作目标。同时,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机结合。目前,可持续发展议程各项目标的落实工作在中国全面展开。
二、制度政策保障 (System and Policy Guarantee)
重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体制保障。为此,建立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太原、桂林),积累经验以便推广。二是提供法律保障。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三是提供政策保障。着力在消除贫困和饥饿、保持经济增长、推动工业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维护公平正义、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利用能源资源、改进国家治理、促进国际合作等十大方面。四是明确政府职责。中国政府已经建立了43家政府部门参与的部际协调机制,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地方政府也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三、社会力量动员 (Mobiliz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高责任意识。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落实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二是广泛使用传媒。对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具体目标全方位解读,为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三是鼓励全民参与。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私营部门、青少年的作用,提高对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协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推进落实工作。
四、增加资源投入 (Increased Resources Input)
重点是三个方面:资源投入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公私两种资源并发挥政府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一是税收金融体制改革。引导金融行业服务向可持续发展领域倾斜,保障资源投入。二是创新合作模式。积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动员和引导全社会资源投向可持续发展领域。三是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理念、技术经验和优质发展资源,服务国内可持續发展事业。
五、国际合作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尊重各国选择的发展道路。中国愿与各国政府、社会组织及利益攸关方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二是推动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动发达国家及时足额地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科技开发以及向其转让、传播和推广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三是积极推动南南合作。推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帮助发展中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四是稳妥开展三方合作。在尊重受援国意愿的前提下,稳妥推进三方合作,提升援助效果。鼓励私营部门、民间社会、慈善团体等利益攸关方发挥更大作用。
六、监督评估 (Follow up and Review)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年度评估。结合对“十三五”规划的年度评估,同步对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进行评估。二是国际年度评估。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发挥核心作用;鼓励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各国经验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三是与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合作。通过举办研讨会、定期编写并发布中国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报告等方式,全面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进展。
中国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全球的影响。
1、强有力的领导(Strong Leadership)
落实可持续发展涉及整个国家、社会各阶层、每一个人。因此,强有力的领导是不可或缺的。这种领导力必须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必须是长期稳定的。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重点,由国家领导人亲自领导,各级政府努力落实,坚持不懈。这才有了在本世纪前15年使7亿多中国人脱贫,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做出突出贡献。目前,在习近平主席亲自领导下,中国有信心在2020年前实现中国乡村的整体脱贫,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前了整整10年。 2、有效的政策协调(Effective Policy coordination)
可持续发展议程与本国的发展战略必须协调方能有效。其一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应纳入本国的发展战略。二是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应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协调一致。三是各级地方政府应结合中央政府发展战略制定本地区发展计划。将可持续发展落实到政府各部门和最基层地方政权,是中国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保障。
3、长期计划和投资(Long-term plan and investment)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期15年,而真正实现需要更多的时间。中国先后制定了13个“五年规划”,是过去40年中国取得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线规划的投资。今年7月12日,国际期刊 Nature 发表了澳大利亚、中国、美国19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中国自1998年就开始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大量投资,早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已经取得十分显著的成就。国际社会可以借鉴的经验是,必须把可持续发展视为一项长期的、大规模的公共投资,等同于教育、卫生、国防和基础设施。
4、全面的责任制度(Comprehensive Accountability)
没有问责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落实。光说不做,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大敌。中国在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实现严格的问责制度。例如,中国全国的扶贫任务已经落实的村、户、人,由各级政府官员负责,限时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不达目标,不得调走或晋升。又如,为了治理全国河流的污染和过度开发问题,所有的江、河、湖都建立了行政官员担任河长、湖长的制度。中国全面实行的问责制为确实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5、完整准确的数据(Complete&Accurate Data)
完整准确的数据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准确的数据,政府的政策没有针对性,也不可能取得效果。中国提出精准扶贫的目标就是基于完整准确的数据,有针对性的采取扶贫措施。例如,中国有8千多万残疾人,中国政府多年前已經完成了入户调查,完全掌握了他们困难的具体类型,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帮扶行动。完整准确的数据仍然是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瓶颈。
6、符合实际的指标(Indicators consistent with reality)
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制定了300个指标。这些指标中2/3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其余1/3需要与具体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有实际意义。例如,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极端贫困的衡量标准是每人每日生活费不足1.25美元。世界银行将该标准提升到1.9美元。中国的脱贫标准是结合联合国规定并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更加全面。中国的标准是:“一达标:2300元。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住房、医疗和教育。”十分明显,中国的扶贫标准更符合中国国情,且更加全面。
中国愿意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中,与挪威和世界其它国家进行交流和相互学习,也愿意将我们的经验与国际社会分享。
谢谢各位!
女士们,先生们: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过去四十年里,中国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使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奋起直追,一路赶超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去年经济总量达82.7万亿元,从1978年占世界经济总量1.8%跃升为15%。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元增加到2017年的36,000多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13,400多元;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分别覆盖13.5亿人、9亿多人;全面实现城乡初中免费义务教育,高中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8.3%、45.7%;7亿多人口摆脱了绝对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总数的70%以上。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今年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三周年。十四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下,为落实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主要做法如下:
一、国家发展战略(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5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将可持续发展议程17个目标全部纳入中国国家发展规划予以落实。2016年3月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的“十三五”规划,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全部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此后,各政府部门又将“十三五规划”的要求转化为本部门工作目标。同时,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有机结合。目前,可持续发展议程各项目标的落实工作在中国全面展开。
二、制度政策保障 (System and Policy Guarantee)
重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建立完善体制保障。为此,建立国家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太原、桂林),积累经验以便推广。二是提供法律保障。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三是提供政策保障。着力在消除贫困和饥饿、保持经济增长、推动工业化进程、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维护公平正义、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利用能源资源、改进国家治理、促进国际合作等十大方面。四是明确政府职责。中国政府已经建立了43家政府部门参与的部际协调机制,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地方政府也建立相应工作机制。
三、社会力量动员 (Mobiliz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高责任意识。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落实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二是广泛使用传媒。对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具体目标全方位解读,为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三是鼓励全民参与。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私营部门、青少年的作用,提高对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协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推进落实工作。
四、增加资源投入 (Increased Resources Input)
重点是三个方面:资源投入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公私两种资源并发挥政府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一是税收金融体制改革。引导金融行业服务向可持续发展领域倾斜,保障资源投入。二是创新合作模式。积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动员和引导全社会资源投向可持续发展领域。三是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理念、技术经验和优质发展资源,服务国内可持續发展事业。
五、国际合作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尊重各国选择的发展道路。中国愿与各国政府、社会组织及利益攸关方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二是推动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推动发达国家及时足额地履行官方发展援助承诺。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科技开发以及向其转让、传播和推广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三是积极推动南南合作。推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帮助发展中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四是稳妥开展三方合作。在尊重受援国意愿的前提下,稳妥推进三方合作,提升援助效果。鼓励私营部门、民间社会、慈善团体等利益攸关方发挥更大作用。
六、监督评估 (Follow up and Review)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年度评估。结合对“十三五”规划的年度评估,同步对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进行评估。二是国际年度评估。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发挥核心作用;鼓励加强区域合作;加强与各国经验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三是与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合作。通过举办研讨会、定期编写并发布中国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报告等方式,全面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落实进展。
中国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对全球的影响。
1、强有力的领导(Strong Leadership)
落实可持续发展涉及整个国家、社会各阶层、每一个人。因此,强有力的领导是不可或缺的。这种领导力必须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必须是长期稳定的。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扶贫工作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重点,由国家领导人亲自领导,各级政府努力落实,坚持不懈。这才有了在本世纪前15年使7亿多中国人脱贫,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做出突出贡献。目前,在习近平主席亲自领导下,中国有信心在2020年前实现中国乡村的整体脱贫,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前了整整10年。 2、有效的政策协调(Effective Policy coordination)
可持续发展议程与本国的发展战略必须协调方能有效。其一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应纳入本国的发展战略。二是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应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协调一致。三是各级地方政府应结合中央政府发展战略制定本地区发展计划。将可持续发展落实到政府各部门和最基层地方政权,是中国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保障。
3、长期计划和投资(Long-term plan and investment)
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期15年,而真正实现需要更多的时间。中国先后制定了13个“五年规划”,是过去40年中国取得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持续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线规划的投资。今年7月12日,国际期刊 Nature 发表了澳大利亚、中国、美国19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中国自1998年就开始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大量投资,早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已经取得十分显著的成就。国际社会可以借鉴的经验是,必须把可持续发展视为一项长期的、大规模的公共投资,等同于教育、卫生、国防和基础设施。
4、全面的责任制度(Comprehensive Accountability)
没有问责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落实。光说不做,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大敌。中国在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实现严格的问责制度。例如,中国全国的扶贫任务已经落实的村、户、人,由各级政府官员负责,限时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不达目标,不得调走或晋升。又如,为了治理全国河流的污染和过度开发问题,所有的江、河、湖都建立了行政官员担任河长、湖长的制度。中国全面实行的问责制为确实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5、完整准确的数据(Complete&Accurate Data)
完整准确的数据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准确的数据,政府的政策没有针对性,也不可能取得效果。中国提出精准扶贫的目标就是基于完整准确的数据,有针对性的采取扶贫措施。例如,中国有8千多万残疾人,中国政府多年前已經完成了入户调查,完全掌握了他们困难的具体类型,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帮扶行动。完整准确的数据仍然是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瓶颈。
6、符合实际的指标(Indicators consistent with reality)
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联合国制定了300个指标。这些指标中2/3需要不断充实完善,其余1/3需要与具体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有实际意义。例如,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极端贫困的衡量标准是每人每日生活费不足1.25美元。世界银行将该标准提升到1.9美元。中国的脱贫标准是结合联合国规定并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更加全面。中国的标准是:“一达标:2300元。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住房、医疗和教育。”十分明显,中国的扶贫标准更符合中国国情,且更加全面。
中国愿意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中,与挪威和世界其它国家进行交流和相互学习,也愿意将我们的经验与国际社会分享。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