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诸多手段中,有一至关重要的环节:做好教师的备课语言到上课语言的有机转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有共同的感受,即备课笔记上的语言文字记录与自己上课时所讲授的语言常常是同一中心,可形式表达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备课时用书面语,力求准确而科学,而授课时用的却是口语,或半口语半书面语。这书面语到口语的有机转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么如何来做好这一转化工作呢?
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注意可感受性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很注重自己语言的生动形象和规范,但总会遇到任凭教师如何形象的描述、生动的讲解,学生就理解接受不了,即所谓的“启而不发”。如:人教版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有这样几段话:“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其中“不耕田就会害病”“离开土地就不舒服”,这些内容的讲解,在我们教师的备课笔记上,一般都只有“勤劳”二字。教师上课时如只是告诉学生“这些内容说明了母亲、祖父的勤劳”,那就会有许多学生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不透彻,如果我们教师不教条地照搬备课笔记、教参上的讲解,而是临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出发,提出这样一个情境:村上的一位老人,儿子接他到城里住一阵子,可他总住不了几天,就“逃”回村。是他儿子一家待他不好?显然不是,他是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不习惯离开了土地的那种生活。这样一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就自然地感受到了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祖父、母亲很勤劳。所以教师的上课语言要切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知识和经验的层次,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感悟文章中一些深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
说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即每个学生都生活在各自的方言区,初中生一般都学外语,即学生除了普通话,生活中还有方言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氛围,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灵活地运用一两句方言和外语,无疑可以给较沉闷的课堂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有利于延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的时间,加深记忆知识内容,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藤野先生》一文的主人公是藤野和我。这知识点讲解对吴方言区的学生,教师就可适当地采用方言,主人公是藤野和“阿啦”,学生会被你这一句半普通话半方言的授课语言笑得前仰后翻,加深了记忆的程度。还有,在教《陈毅市长》一文时,陈毅语言风趣、幽默,如果采用四川方言模仿陈毅的腔调来进行戏剧对话,就可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解题程序的可操作性
所谓解题程序的可操作性,就是教师在讲题分析试卷时,解题思路的程序化要用语言表达出来,便于学生模仿学习和掌握。而一般教师备课时,只把解题过程和正确答案记录下来,上课时讲解答案,这远远不够。我认为教师上课时,要把记录下来的语言转化为一种程序化、操作性强的语言。如有这么一道题:
要求:选择在横线上填写最恰当的一句:
那棵长得最壮最高的水杉,那样子活像一个壮汉佝偻着腰跪倒在地呻吟。
A.拦腰折断,劈倒在地。
B.使拦腰折断,劈倒在地。
C.被拦腰折断,劈倒在地。
D.成了拦腰折断,劈倒在地。
这道题我们教师的备课笔记上,只有答案“C”。如何得到“C”这一答案的呢?教师在上课时就注意语言的程序性,把解题思路变成可操作性的示例。可以这么来表达:
1.本题考查哪一知识点?(句式的选择)
2.句式的选择一般分语意和语气的选择。
3.本题要求选择什么?(从已知的四个选项来看,本题要求选择主动句、被动句)
4.如何确定?(先看被选择的四个选项中,句子的动词为“折断”,再看此句的主语是“水杉”)
5.把主语与找出的选项中的动词组合后,发现水杉是被折断的。
所以本题应选择被动句,而被动句只有“C”选项。这样注重了语言的程序性,可操作性,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今后再遇到类似的题型时完全可以用这五步骤来解决问题。
总之做好教师备课语言到上课语言的有机转化,确实是提高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应常抓不放。
陈国华,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溧阳。本文编校:覃少平
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注意可感受性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也很注重自己语言的生动形象和规范,但总会遇到任凭教师如何形象的描述、生动的讲解,学生就理解接受不了,即所谓的“启而不发”。如:人教版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有这样几段话:“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其中“不耕田就会害病”“离开土地就不舒服”,这些内容的讲解,在我们教师的备课笔记上,一般都只有“勤劳”二字。教师上课时如只是告诉学生“这些内容说明了母亲、祖父的勤劳”,那就会有许多学生不理解或理解不深刻、不透彻,如果我们教师不教条地照搬备课笔记、教参上的讲解,而是临时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出发,提出这样一个情境:村上的一位老人,儿子接他到城里住一阵子,可他总住不了几天,就“逃”回村。是他儿子一家待他不好?显然不是,他是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不习惯离开了土地的那种生活。这样一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就自然地感受到了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祖父、母亲很勤劳。所以教师的上课语言要切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知识和经验的层次,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感悟文章中一些深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
说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即每个学生都生活在各自的方言区,初中生一般都学外语,即学生除了普通话,生活中还有方言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氛围,所以教师在课堂上,适当、灵活地运用一两句方言和外语,无疑可以给较沉闷的课堂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有利于延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的时间,加深记忆知识内容,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藤野先生》一文的主人公是藤野和我。这知识点讲解对吴方言区的学生,教师就可适当地采用方言,主人公是藤野和“阿啦”,学生会被你这一句半普通话半方言的授课语言笑得前仰后翻,加深了记忆的程度。还有,在教《陈毅市长》一文时,陈毅语言风趣、幽默,如果采用四川方言模仿陈毅的腔调来进行戏剧对话,就可大大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解题程序的可操作性
所谓解题程序的可操作性,就是教师在讲题分析试卷时,解题思路的程序化要用语言表达出来,便于学生模仿学习和掌握。而一般教师备课时,只把解题过程和正确答案记录下来,上课时讲解答案,这远远不够。我认为教师上课时,要把记录下来的语言转化为一种程序化、操作性强的语言。如有这么一道题:
要求:选择在横线上填写最恰当的一句:
那棵长得最壮最高的水杉,那样子活像一个壮汉佝偻着腰跪倒在地呻吟。
A.拦腰折断,劈倒在地。
B.使拦腰折断,劈倒在地。
C.被拦腰折断,劈倒在地。
D.成了拦腰折断,劈倒在地。
这道题我们教师的备课笔记上,只有答案“C”。如何得到“C”这一答案的呢?教师在上课时就注意语言的程序性,把解题思路变成可操作性的示例。可以这么来表达:
1.本题考查哪一知识点?(句式的选择)
2.句式的选择一般分语意和语气的选择。
3.本题要求选择什么?(从已知的四个选项来看,本题要求选择主动句、被动句)
4.如何确定?(先看被选择的四个选项中,句子的动词为“折断”,再看此句的主语是“水杉”)
5.把主语与找出的选项中的动词组合后,发现水杉是被折断的。
所以本题应选择被动句,而被动句只有“C”选项。这样注重了语言的程序性,可操作性,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今后再遇到类似的题型时完全可以用这五步骤来解决问题。
总之做好教师备课语言到上课语言的有机转化,确实是提高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应常抓不放。
陈国华,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溧阳。本文编校:覃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