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经是女性的一种生理现象,月经失调属于人体出现紊乱的一种病理情况。
什么是月经失调?月经周期是一般为28天,21~35天均属于正常的情况,月经时间一般为3~7天,月经量一般为50~80ml。月经开始的2~3天经量最多。经血呈暗红色,不会凝固,月经除了血液外还包含了宫内膜脱落的碎片,宫颈粘液和阴道上皮细胞。月经失调就是指月经的周期、经量发生异常或者在月经周期前后出现的头痛、腹痛、乳房胀痛等等不亮情况。
月经的病理因素。月经失调的发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内因比如情致、精神抑郁、多产、房劳、饮食疲倦等;外因如寒、热、风、湿等淫邪之因内侵。根据临床研究月经失调周期异常与功能脏腑紊乱有关,月经量与气血的虚实有关,经质与寒热盛衰有关。
虽然月经失调表现如虚、实、寒、热等等多样,看似比较复杂其实总的来说(以周期病变为例)大致可分为漏经类月经失调和闭经类月经失调。月经失调可出现先后不定期的情况,可因为不同的因素进行两极相互转化。从寒热影响因素来看,基本是向偏寒或偏热倾斜;偏于热者多表现为漏经类月经失调;偏于寒者多表现为闭经类月经失调,但是其中也存在特殊情况。此外脏腑功能紊乱也重点在于肝、脾、肾之间的不同,以及气虚、血虚、气滞血瘀等等不同,因此在诊断月经失调时既要仔细观察规律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对于月经的观察不仅要根绝周期也要从经量、颜色等方面观察。
月经失调的调治
对于月经失调的治疗,首先应看患者的月经周期、经色、经量、带经时间等,而这仅仅是表象,脏腑功能紊乱,冲任二脉、气血津液才是其中本质。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分析病因,掌握发病的基本规律,按照寒者温治、热者清治、实、郁者疏治、虚者补之等治疗原则治疗也就是通过温、清、补、升、降等治疗原则使机体的阴阳回归平衡,血气调和才能使月经畅通。
对于漏经类月经失调体现出来的月经先期、频至、崩漏都是病情程度不同的体现,偏热者居多,伴有心烦、意燥、口干、色黑紫有块等为主证。治疗时可以主用清经汤(黄柏15g、青蒿15g、丹皮15g、地骨皮12g、大熟地18g、白芍15g、白茯苓18g)为主方。伴有明显气郁者,增加柴胡、炒荆芥穗以疏气;或者丹栀逍遥散(丹皮、山栀、甘草、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加减;挟瘀者可用生化汤(全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甘草),去炮姜,加失笑散(五灵脂(酒研,淘去沙土)、蒲黄(炒香)各6g)。因为气虚导致的月经失调患者多表现为心悸、疲倦、气短等,治疗时可以选择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各9g,甘草6g)为主,以补气,气虚严重者用归脾汤(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气虚崩漏不止者加用侧柏炭、地榆炭、棕榈炭止血治标以收之。
对于闭经类月经失调,体现出的月经后错、闭经等也是疾病不同阶段程度不同的表现,偏于寒者居多。经血滞留不通、不能如其卸下,因此见小腹发凉、腹痛、四肢不温等,治疗时可以选择温经汤(吴茱萸、麦冬、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为主方,挟郁者用丹栀逍遥散。闭经久者加桃仁、红花、牛膝引血;偏热较重时,可引起倒经、头痛、盗汗等症状,可使用当归龙荟丸加牛膝以降之;
中医调理
1、起居。女性朋友应该有规律的生活,养成按时起居的成活习惯,不要过度疲劳、熬夜。此外月经要避开冷流、湿气注意保暖。
2、饮食。女性月经前应避免饮食咸食物,因为食物过咸会使体内盐分、水分聚集,在月经来临之前出现黄酮体增加、水肿、头痛等情况。在月经开始前10天要低盐饮食,注意多吃含铁的食物,以避免月经期间出现缺铁性贫血。少饮碳酸饮料,碳酸会阻碍铁的吸收,同时生成的碳酸氢钠还会中和胃酸,导致胃酸消化、杀菌能力降低,影响食欲。月经期间应适应清淡、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多吃豆类、鱼类、高蛋白质类、禁忌生冷、油腻、以及生姜、大蒜、花椒等刺激食物以及其他容易导致胃部不适的食物。维生素C可以起到一定的软化血管、参与蛋白质合成、促进生血等效果,可以多吃一些。经期会失去一部分血液,所以,月经干净后需要吃一些烏鸡、羊肉、鱼、虾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及含有蛋白质和铁、钾、钠、钙、镁的肉、动物肝、鸡蛋、牛奶等食物。
3、卫生。日常女性应做好私密部位的卫生清洁,严格选择合格的卫生产品,清洗外阴、多换内裤,加强月经期间的卫生处理。在月经期间应禁止性行为、盆浴、游泳和剧烈运用,以避免各种途径可能导致的感染。
4、情绪。月经期间要保持积极乐观开朗的情绪,当有不良情绪产生时可以通过音乐、运动进行调整。音乐可以帮助人们宣泄内在的情绪,是一种良好的情绪调整工具。情调悠扬、节奏徐缓的古典乐曲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轻音乐可以净化心灵,平衡心态,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运动如太极、瑜伽、跑步等均可释放压力,为不良情绪提供“排泄孔”,从而改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和调理月经。
(四川省隆昌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隆昌 642150)
什么是月经失调?月经周期是一般为28天,21~35天均属于正常的情况,月经时间一般为3~7天,月经量一般为50~80ml。月经开始的2~3天经量最多。经血呈暗红色,不会凝固,月经除了血液外还包含了宫内膜脱落的碎片,宫颈粘液和阴道上皮细胞。月经失调就是指月经的周期、经量发生异常或者在月经周期前后出现的头痛、腹痛、乳房胀痛等等不亮情况。
月经的病理因素。月经失调的发生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内因比如情致、精神抑郁、多产、房劳、饮食疲倦等;外因如寒、热、风、湿等淫邪之因内侵。根据临床研究月经失调周期异常与功能脏腑紊乱有关,月经量与气血的虚实有关,经质与寒热盛衰有关。
虽然月经失调表现如虚、实、寒、热等等多样,看似比较复杂其实总的来说(以周期病变为例)大致可分为漏经类月经失调和闭经类月经失调。月经失调可出现先后不定期的情况,可因为不同的因素进行两极相互转化。从寒热影响因素来看,基本是向偏寒或偏热倾斜;偏于热者多表现为漏经类月经失调;偏于寒者多表现为闭经类月经失调,但是其中也存在特殊情况。此外脏腑功能紊乱也重点在于肝、脾、肾之间的不同,以及气虚、血虚、气滞血瘀等等不同,因此在诊断月经失调时既要仔细观察规律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对于月经的观察不仅要根绝周期也要从经量、颜色等方面观察。
月经失调的调治
对于月经失调的治疗,首先应看患者的月经周期、经色、经量、带经时间等,而这仅仅是表象,脏腑功能紊乱,冲任二脉、气血津液才是其中本质。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分析病因,掌握发病的基本规律,按照寒者温治、热者清治、实、郁者疏治、虚者补之等治疗原则治疗也就是通过温、清、补、升、降等治疗原则使机体的阴阳回归平衡,血气调和才能使月经畅通。
对于漏经类月经失调体现出来的月经先期、频至、崩漏都是病情程度不同的体现,偏热者居多,伴有心烦、意燥、口干、色黑紫有块等为主证。治疗时可以主用清经汤(黄柏15g、青蒿15g、丹皮15g、地骨皮12g、大熟地18g、白芍15g、白茯苓18g)为主方。伴有明显气郁者,增加柴胡、炒荆芥穗以疏气;或者丹栀逍遥散(丹皮、山栀、甘草、当归、茯苓、芍药、白术、柴胡)加减;挟瘀者可用生化汤(全当归、川芎、桃仁、干姜、甘草),去炮姜,加失笑散(五灵脂(酒研,淘去沙土)、蒲黄(炒香)各6g)。因为气虚导致的月经失调患者多表现为心悸、疲倦、气短等,治疗时可以选择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各9g,甘草6g)为主,以补气,气虚严重者用归脾汤(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气虚崩漏不止者加用侧柏炭、地榆炭、棕榈炭止血治标以收之。
对于闭经类月经失调,体现出的月经后错、闭经等也是疾病不同阶段程度不同的表现,偏于寒者居多。经血滞留不通、不能如其卸下,因此见小腹发凉、腹痛、四肢不温等,治疗时可以选择温经汤(吴茱萸、麦冬、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为主方,挟郁者用丹栀逍遥散。闭经久者加桃仁、红花、牛膝引血;偏热较重时,可引起倒经、头痛、盗汗等症状,可使用当归龙荟丸加牛膝以降之;
中医调理
1、起居。女性朋友应该有规律的生活,养成按时起居的成活习惯,不要过度疲劳、熬夜。此外月经要避开冷流、湿气注意保暖。
2、饮食。女性月经前应避免饮食咸食物,因为食物过咸会使体内盐分、水分聚集,在月经来临之前出现黄酮体增加、水肿、头痛等情况。在月经开始前10天要低盐饮食,注意多吃含铁的食物,以避免月经期间出现缺铁性贫血。少饮碳酸饮料,碳酸会阻碍铁的吸收,同时生成的碳酸氢钠还会中和胃酸,导致胃酸消化、杀菌能力降低,影响食欲。月经期间应适应清淡、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多吃豆类、鱼类、高蛋白质类、禁忌生冷、油腻、以及生姜、大蒜、花椒等刺激食物以及其他容易导致胃部不适的食物。维生素C可以起到一定的软化血管、参与蛋白质合成、促进生血等效果,可以多吃一些。经期会失去一部分血液,所以,月经干净后需要吃一些烏鸡、羊肉、鱼、虾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及含有蛋白质和铁、钾、钠、钙、镁的肉、动物肝、鸡蛋、牛奶等食物。
3、卫生。日常女性应做好私密部位的卫生清洁,严格选择合格的卫生产品,清洗外阴、多换内裤,加强月经期间的卫生处理。在月经期间应禁止性行为、盆浴、游泳和剧烈运用,以避免各种途径可能导致的感染。
4、情绪。月经期间要保持积极乐观开朗的情绪,当有不良情绪产生时可以通过音乐、运动进行调整。音乐可以帮助人们宣泄内在的情绪,是一种良好的情绪调整工具。情调悠扬、节奏徐缓的古典乐曲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轻音乐可以净化心灵,平衡心态,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运动如太极、瑜伽、跑步等均可释放压力,为不良情绪提供“排泄孔”,从而改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和调理月经。
(四川省隆昌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隆昌 64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