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我校学生对《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课程的兴趣,增强动手实验能力,改进教学质量是船舶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改革方向。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出发点,根据本校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实验室建设取得的成果,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船舶电气;教材体系;课程设置;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040-02
一、引言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是我校本科(船舶电气方向)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船舶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电子技术[1]、数字化技术、总线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为培养高质量、就业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船舶设计和制造专门人才提供实验保障。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课程改革是国家级“船舶”特色专业建设重点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随着船舶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教材内容陈旧,需要对教材进行实时更新以适应最新科技发展动态;针对我院课程设置的现状,对课程进行统一安排、调整,使得课程安排更科学,结合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增加项目任务培养方式,基于“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实验室”的先进科研设备,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教材革新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是教改的出发点。在教材选用上强调以实用为主的指导思想,改变以往仅仅注重对船舶电力系统原理的阐述而对船舶电力系统应用技术的忽视,从目前船舶企业实际需要为着眼点,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使得在校学习和实际企业技术密切结合。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向有双语教学丰富经验的老师“取经”,在多种《电力系统》英语教材之间精心选择,筛选出突出我校船舶特色的优秀教材,并且在现有英语教材的章节上进行筛选,比如《船舶电气设备与系统》这本教材结合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以岗位的需要制定学习内容、设计训练项目,将所需的技术理论与技术实践知识融入课程中,旨在实现学生完成校内学习之后能掌握企业所需的基本英文知识。但是该教材对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过于笼统,所以,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我们注意有选择性的讲授教学内容,并注意教材內容的深度和广度。完成专业教学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的编写。
三、教材新颖
选择的教材比传统教材新型,不但涵盖船舶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而且体现在两个方面:教材设计风格的改进,在以文字和公式为主的传统教材中增加实验数据、图表说明,有利于学习过程中便于比较,更加直观明了;最大的革新之处在于增加了视频演示部分,通过视频给出的实际船舶企业的生产介绍,让学生身临其境,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教材体系完善
根据教学中的实际经验,将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将教材划分为两个体系,包括船舶专业知识的专业分册和船舶电力系统分册,有利于船舶专业知识与船舶电力系统的专业特色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船舶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掌握船电具体知识。此外,设置完善合理的教学大纲,使得教材更加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合理的分配课时,有利于教学过程中把握教学的进度,使学生学起来游刃有余。科学、完善的教材体系及课程安排有利于船舶基础知识和船电专业知识的衔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更有利于学生层层深入进地掌握所学知识,这也完全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五、课程设置创新
我院《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课程集中在第七、八学期开设,然而,第七、八学期是学生考研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学好该门课程;我院该门课程教学方式以板书为主,往往不利于学生前后知识点的贯穿和比照,而且乏味、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该门课程重点在于实验与教学结合,学生在找工作中能够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目前的教学主要是书本知识的传授,没有重视实验环节,这样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吃力,对概念理解模糊、不深刻。下面谈谈对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
1.通过作者对教学实践规律的总结,结合我校船舶基础课程设置的不利因素:由于《船舶综合电力系统》需要船舶方向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电气方向的知识,但是目前将该门课程设置在第二学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将《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课程的设置在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其中,第四学期开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专业知识分册讲解,为后续实验分册提供理论基础,有利于对知识的逐层深入。
2.根据我校电气教研室的实际情况,加强课程组人员之间的讨论和研究,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提高青年教师的船电方向的教学质量,建设一支具有较强教学科研水平的学术梯队。同时注重教研室教师教学理念的转换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突出以老师为中心,实现以教师为辅导[3],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色。
3.针对传统板书结合PPT教学的不足,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增加动画、视频、EDA仿真软件等,可以将教材中复杂的电路原理图和结构图进行生动的演示。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直观的认识到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4.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学生很难做到全部掌握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为了巩固和吸收课堂上知识难点、重点,积极探索微课教学方式,微课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将课程内容或课堂视频在网络上共享,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在线辅导,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5.根据《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课程的工程项目特点,从船舶基础知识到船舶电力系统选择逐层深入的项目设计题目。依托我校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实验室,可以开展与船舶电力系统相关的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实验、电力传动调速控制综合实验,船舶电力推进仿真实验,使得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船舶电力系统知识,同时也结合了实际船舶企业的生产实际,有利于加深对学生的就业岗位的工作经验的培养[4,5]。
六、教改创新的光明前景
船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为了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该方案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即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在教学中,突出项目实践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这与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显现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
参考文献:
[1]马伟明.舰船动力发展的方向:综合电力系统[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2,14(6):5-8.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胡乐宁.浅谈高校教改形势下对教师能力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2,1(2):48-49.
[4]张波,朱晓辉.大学生就业现状的问题探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4-6.
[5]李宁.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效性探索[J].陕西教育,2011,(12):76-78.
作者简介:李泰(1982-),男,山东人,江苏科技大学,讲师,船舶电气专业教学方法创新。
关键词:船舶电气;教材体系;课程设置;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040-02
一、引言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是我校本科(船舶电气方向)自动化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船舶电力系统中的电力电子技术[1]、数字化技术、总线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为培养高质量、就业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船舶设计和制造专门人才提供实验保障。
《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课程改革是国家级“船舶”特色专业建设重点内容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随着船舶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教材内容陈旧,需要对教材进行实时更新以适应最新科技发展动态;针对我院课程设置的现状,对课程进行统一安排、调整,使得课程安排更科学,结合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增加项目任务培养方式,基于“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实验室”的先进科研设备,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二、教材革新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和依据,是教改的出发点。在教材选用上强调以实用为主的指导思想,改变以往仅仅注重对船舶电力系统原理的阐述而对船舶电力系统应用技术的忽视,从目前船舶企业实际需要为着眼点,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使得在校学习和实际企业技术密切结合。积极探索双语教学,向有双语教学丰富经验的老师“取经”,在多种《电力系统》英语教材之间精心选择,筛选出突出我校船舶特色的优秀教材,并且在现有英语教材的章节上进行筛选,比如《船舶电气设备与系统》这本教材结合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以岗位的需要制定学习内容、设计训练项目,将所需的技术理论与技术实践知识融入课程中,旨在实现学生完成校内学习之后能掌握企业所需的基本英文知识。但是该教材对船舶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过于笼统,所以,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我们注意有选择性的讲授教学内容,并注意教材內容的深度和广度。完成专业教学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的编写。
三、教材新颖
选择的教材比传统教材新型,不但涵盖船舶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而且体现在两个方面:教材设计风格的改进,在以文字和公式为主的传统教材中增加实验数据、图表说明,有利于学习过程中便于比较,更加直观明了;最大的革新之处在于增加了视频演示部分,通过视频给出的实际船舶企业的生产介绍,让学生身临其境,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教材体系完善
根据教学中的实际经验,将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将教材划分为两个体系,包括船舶专业知识的专业分册和船舶电力系统分册,有利于船舶专业知识与船舶电力系统的专业特色结合,使学生在掌握船舶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掌握船电具体知识。此外,设置完善合理的教学大纲,使得教材更加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合理的分配课时,有利于教学过程中把握教学的进度,使学生学起来游刃有余。科学、完善的教材体系及课程安排有利于船舶基础知识和船电专业知识的衔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更有利于学生层层深入进地掌握所学知识,这也完全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五、课程设置创新
我院《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课程集中在第七、八学期开设,然而,第七、八学期是学生考研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学好该门课程;我院该门课程教学方式以板书为主,往往不利于学生前后知识点的贯穿和比照,而且乏味、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该门课程重点在于实验与教学结合,学生在找工作中能够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目前的教学主要是书本知识的传授,没有重视实验环节,这样导致学生学习起来吃力,对概念理解模糊、不深刻。下面谈谈对课程教学的创新探索。
1.通过作者对教学实践规律的总结,结合我校船舶基础课程设置的不利因素:由于《船舶综合电力系统》需要船舶方向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电气方向的知识,但是目前将该门课程设置在第二学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因此,本文创新性的提出了将《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课程的设置在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和第六学期,其中,第四学期开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专业知识分册讲解,为后续实验分册提供理论基础,有利于对知识的逐层深入。
2.根据我校电气教研室的实际情况,加强课程组人员之间的讨论和研究,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提高青年教师的船电方向的教学质量,建设一支具有较强教学科研水平的学术梯队。同时注重教研室教师教学理念的转换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突出以老师为中心,实现以教师为辅导[3],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色。
3.针对传统板书结合PPT教学的不足,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增加动画、视频、EDA仿真软件等,可以将教材中复杂的电路原理图和结构图进行生动的演示。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直观的认识到所学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4.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学生很难做到全部掌握课堂上教授的知识,为了巩固和吸收课堂上知识难点、重点,积极探索微课教学方式,微课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将课程内容或课堂视频在网络上共享,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在线辅导,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5.根据《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课程的工程项目特点,从船舶基础知识到船舶电力系统选择逐层深入的项目设计题目。依托我校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实验室,可以开展与船舶电力系统相关的船舶自动化控制系统实验、电力传动调速控制综合实验,船舶电力推进仿真实验,使得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船舶电力系统知识,同时也结合了实际船舶企业的生产实际,有利于加深对学生的就业岗位的工作经验的培养[4,5]。
六、教改创新的光明前景
船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为了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船舶综合电力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该方案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即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在教学中,突出项目实践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这与我们可以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显现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
参考文献:
[1]马伟明.舰船动力发展的方向:综合电力系统[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2,14(6):5-8.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胡乐宁.浅谈高校教改形势下对教师能力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2,1(2):48-49.
[4]张波,朱晓辉.大学生就业现状的问题探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4-6.
[5]李宁.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效性探索[J].陕西教育,2011,(12):76-78.
作者简介:李泰(1982-),男,山东人,江苏科技大学,讲师,船舶电气专业教学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