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
1949年5月,虽然还没有建国,北平就成立了一个“都市计划委员会”,叶剑英兼任这个委员会的主任。都市计划委员会的第一个任务是整理广场,然后是讨论北平的中心放在什么地方。1949年8月9日至14日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上,作出了整修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计划,并要求这项工程务必在9月份完成。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决议,即日起北平改名为北京,并决议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天安门广场当时还是一个面临着层层宫宇、重重宫殿,540米长的丁字形广场,曾以其纵长深远的封闭空间向世人显示皇权的威严神圣,也曾是朝廷礼法所系之地。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督办市政公所,他不顾当时物议,开放旧京宫苑为公园,兴建交通,出于城市交通方面的考虑,对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进行了改造。其举措之一是,1913年将广场两侧的千步廊拆除,拆下来的木料用来建设北京的第一个公园——中山公园。举措之二,1915年拆除了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之间的瓮城,在正阳门两侧城墙处开4个券门,以缓解正阳门及东西火车站的交通紧张。之三是在皇城的南城墙开出了南长街门洞和南池子门洞,后来又打开了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两旁的红墙,并拆除了三座门的门扇。这一系列改造,不仅方便了北京城东西的交通,还在物理形貌上象征着皇权的消解,平民从此可以进入和穿越这个封闭的广场。
天安门广场对当时的中国人,具有一种政治上的象征意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从大清门穿越广场举行阅兵游行,天安门广场被当成了入侵者屯兵耀武之地,中国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屈辱时刻。因此,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人到这里集会庆祝以雪前耻。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爱国学生来到广场示威游行,反抗帝国主义的再次欺侮。
天安门广场上发生的历史事件决定了它在中国人情感上的重要位置,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得到的广泛认同,不是来自建筑艺术上的意义,而是百年风雨中浸染出的政治象征。
9月30日政治协商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主席和会议的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10月1日15时,天安门广场30万人听到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950年-1957年
从开国大典的新闻纪录片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天安门广场当时的形貌——广场北起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南到中华门,东西南三面都有围墙,还是一个丁字形的巨大院子。开国当天,毛泽东对彭真讲:要把天安门广场改建成人民喜爱的地方,中国人口众多,要把天安门广场修建成规模宏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的规划整修从此持续展开。
开国头几年,每逢五一、十一都举行大规模的检阅、游行和庆祝晚会。每年有几十万人来广场接受毛主席检阅,队伍一到三座门就慢下来,持续到下午还过不去,他们急着要到天安门前看毛主席,所以很多人提议拆掉两个三座门。
但是建筑界很多人不同意。
随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从恢复期进入到基础建设中。
1954年的国庆,为了同时庆祝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检阅和游行的规模比往年更大。之前的6月,天安门广场增加了它的第一个新建筑——观礼台。观礼台总长68米多,宽度11米多,总建筑面积为1658平方米,使用面积却达到了2470平方米,看台可容纳人数接近3900人。1958年,在看台的东西两侧又接建了26米长的看台。与天安门广场后来所有的建筑相比,这个设计强调的不是想像力而是控制力。
1955年天安门广场有一次比较大的变化,拆除了千步廊,天安门前的榆树槐树换植油松,广场铺砌了混凝土方砖。
天安门广场终究要建成什么样子?当时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的沈勃说:“委员会提出的初步规划,在广场两侧各安排3个大的公共建筑,有大宴会厅,有大会堂,有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有国家大剧院等,陆陆续续做了15个方案。”
1957年完成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记忆
1949年10月1日——
李普:我站在毛主席身后
□李菁
李普,湖南长沙人,1940年在重庆《新华日报》任记者,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登上天安门城楼,第二天在《人民日报》第一版,登载了他采写的开国大典报道。
1949年10月1日15时,毛主席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的时候,我就站在他身后,他显得很平静,稿子没有任何抖动。那天城楼上也没有风,晴空万里,广场沸腾着欢呼和掌声。奋斗几十年,革命成功了!我屏气凝望着那幅巨大的五星红旗由毛主席亲手升起。当时陈毅轻叹:“在我的有生之年里,能看到这一天,我已经很满足了。”城楼上的老革命们也都感慨着。我20岁入党,31岁亲见这一幕,毛主席那乡音浓重的3个字“成立了”,让我铭记和感动了一生!
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就是毛主席的“人民万岁”。后来几句,毛主席喊的也都是工人、农民万岁。接着,在主席侧面隔了十几米,安排了另一个麦克风,由荣高棠开始带领群众喊口号,他应该是第一个大声喊出“毛主席万岁”的人。“毛泽东万岁”延安时代就有了。当时,广场上30万群众和我一样,看着毛主席挥动大手,全都发自内心高喊着“毛主席万岁”。只有经历过大典的人才真正感觉到,毛主席开国的伟大。
我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进驻中南海勤政殿全程采访。在最后一次政协会议上,我等在主席台侧面,周总理那天让我为他的讲话做笔录。后来的有很多文本以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是在开国大典上说的,其实不是,是毛主席在政协会上说的。
毛主席讲完话,我便上去要讲话稿,刘少奇、宋庆龄等发言我都是站在一旁等的。
天安门上讲完话,阅兵仪式正式开始。身着戎装的朱德总司令走下天安门,坐吉普车检阅了部队。等朱老总返回城楼,部队开始行进在天安门前,坦克团、26架飞机、红色战马和白色战马(有1600匹),展示陆海空三军的武装实力,何等雄壮!我霎时感受到一个国家政权的威严。
然后是群众的游行队伍。毛主席以及天安门上所有人都在微笑着招手,参加游行的人大部分比我还年轻。开国大典的游行和后来的天安门游行是不一样的,除了喊口号,大标语、字牌、花环这些东西都没有,只有红旗挥舞,大家的想法都非常朴素,很多人将手绢抛向天空。虽然没有整齐的着装,可是人心大快!那种当家做主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1958年—1959年
1958年8月,党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决定为了迎接国庆10周年扩建天安门广场,建设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等十大建筑。
究竟如何设计广场,五人领导小组向毛泽东同志作了请示,毛泽东说:“要反映出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特点。要庄严宏伟,气魄要大,使它成为能容纳100万人集会的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1958年大跃进期间,整个中国沉浸在一种宗教般的气氛中。结果仅用10个月,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落成。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象征着人民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东侧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就意味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连同广场先前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形成全国的政治活动中心。
经过改建的天安门广场,使北京的城市中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1976年
□朱文轶
兴建毛主席纪念堂是天安门广场第三次重要改建。
在1958年天安门广场的改建工程中,中轴线上的中华门被拆除。这处明代建筑,形状与长安左门与右门相仿,位于天安门原T型广场南端,明朝时称“大明门”,清朝时称“大清门”,中华民国起称“中华门”,故有“国门”之称。中华门被拆除后,其址成为广场南部的绿地——一大片从外地移植过来的成熟松树林。
1976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毛主席纪念堂建立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南”的决定。6天后,正式确定了这个建筑面积不到3万平方米的二层建筑。
建成后的纪念堂比最初的计划是缩小了,是长宽各105.5米的正方形建筑。这种正方形的建筑,平面布局平整,造型简洁。建筑形式是对称而立,由于它是在广场中轴线上,中轴线是对称的中心,这样,“纪念堂的修建,扩大了天安门广场”。
纪念堂建设速度惊人。从1976年11月24日的奠基仪式到1977年5月24日正式竣工,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
●记忆
1984年10月1日——
彭兴业:“小平您好”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李菁
“小平您好”——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大庆群众游行队伍中,北大学生自发打出的那个横幅已成为全中国上世纪80年代最温暖的回忆。作为北大学生群众游行队伍副总指挥兼领队的彭兴业,亲自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我是北大哲学系79级的学生,1983年毕业后留校做共青团工作,兼任学生会副秘书长。在准备国庆35周年的群众游行时,我的身份是“副总指挥”,很多具体工作由我来负责。在北大群众游行队伍中,我是北大方阵第一排最右边的那个位置,也就是靠天安门最近的那个位置。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个瞬间——前几分钟都走得好好的,刚刚走过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华表时,突然感觉后面的队伍有些乱了。我赶紧回头一看,只见身后不知什么时候竖起了一个横幅,上面写着“小平您好”4个大字。
这时,旁边好像是负责治安的什么人想冲进队伍制止横幅,但被边上的北大学生们手挽手地拦住而未果。队伍中有了一点儿小小的骚乱,有人在说“快走快走”,似乎有人的鞋子被踩掉了,但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整个游行队伍停不下来,同学们一边高喊着口号,一边挥动着花束继续往前走。
回到学校,我向团委其他老师描述了大致经过,这件事情也一下子成为议论焦点。
当天晚上我们了解情况,得知是28楼203宿舍常生、郭庆滨、李禹、张志等几个学生共同“策划”的,他们都是81级生物系的学生。
当时电视直播是这样的:转播者先是拍到了“小平您好”这个横幅,可能马上意识到这是规定范围之外的“动作”,镜头赶紧躲开,拍到了跟在北大后面的清华大学方阵——因为这个插曲,一度不少人以为这个横幅是清华学生写的。当时,据说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胡耀邦最先看见了横幅,微笑了起来,然后倾斜身子对着神色庄重的邓小平说了一句话,又用手指向队伍,小平脸上也有了微笑。
第二天,《光明日报》在报眼位置上登出了这幅照片,后来《人民日报》也登了。时隔22年再看这张照片,看到每个学生脸上奔放的笑,你就明白什么叫“发自心底的笑”了。
为什么学生会在1984年喊出这样一个口号?这与那个时代的大背景紧密相连。那时候小平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威望极高,老百姓对这个三起三落、打不倒的小个子充满了尊敬和爱戴。在这个横幅出来之前,很少有人直接喊“小平”,这以后,“小平”变成了约定俗成的一个亲切称呼,显得平等、可亲和可敬。“小平您好”虽然是北大学生喊出来的,但在那时候,它实际上更是全国老百姓的心声。
●2000年
□贾冬婷
“第四次改造中,天安门广场的格局和功能并无太大变化。实质性的变化开始于国家大剧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直承担广场规划的工作,城市设计所所长宋晓龙说,“1997年开始的国家大剧院筹建把天安门广场严肃庄严的气氛撕开了一个口子。接着是2003年国家博物馆的改扩建。”
2006年年底,天安门广场西侧的国家大剧院就要破壳而出了,而国家博物馆的改扩建方案仍在修改中。
现代变异的国家大剧院
1997年的天安门西侧,是一片高墙围起的基坑,就在这一年,这片荒芜的空地重被指定建设国家大剧院。
其实早在1958年,周恩来就曾站在天安门城楼,指着这片空地踌躇满志地说,“将来,这里要建一座国家大剧院”。这也是计划中的十大建筑之一。为准备施工,实施了居民搬迁,开挖了基坑,终因财力不足而搁浅。1990年,文化部再次提出在原址上兴建国家大剧院,专门作了可行性研究报告,预算10亿元,但因财力不足再次搁浅。
直到1996年10月,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有计划地建设国家大剧院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文化设施”,国家大剧院的建设才被正式确定下来,并组织了国内几家设计单位做了方案。1998年1月,成立“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1998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建设,公开进行建筑设计国际招标,这也是政府项目第一次举行国际性竞赛。历时1年3个月,法国建筑师安德鲁设计、清华大学协作的方案当选。
最终,在1999年7月22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审定了送上来的3个方案,确定了安德鲁方案。这一大胆选择让安德鲁和周庆琳都有些震惊。“这传达出强烈的面向未来的信号。”周庆琳说:“最直接的影响是,国家大剧院打破了天安门地区政治性广场的禁锢,也冲破了长期以来建筑设计的束缚。”
历史包裹的国家博物馆
2003年2月28日,天安门广场东侧,人民大会堂对面,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同时,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由国务院批准立项。
国家博物馆老馆1958年由张开济主持设计,属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之一。因当时经济困难,革命历史博物馆面积压缩为6.5万平方米。新的现代化的建筑将从6.5万平方米扩建为15万平方米。40年,历史转了一个轮回。
2004年12月,国家博物馆进行国际招标,这也是历次竞赛综合水准最高的一次。
最终中标的CMP方案以“北面、西面共同作为主入口”及“传统屋顶的挑檐”造型博得专家们的青睐。评委们认为:“该方案功能布局比较合理、实用。半露天的屋顶有着传统‘虚实结合’的味道,并与天安门广场和周边建筑十分协调,既不会破坏整体风格,又能满足国家博物馆的功能需求。”
这一原计划于2005年动工的工程迟迟没有动静。据一位参与改建的负责人透露,因对新馆与老馆的关系、与天安门广场的关系各方面意见不一,方案正在进行比较大的改动。
(据《大庆晚报》)
1949年5月,虽然还没有建国,北平就成立了一个“都市计划委员会”,叶剑英兼任这个委员会的主任。都市计划委员会的第一个任务是整理广场,然后是讨论北平的中心放在什么地方。1949年8月9日至14日第一届北平市各界代表会议上,作出了整修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计划,并要求这项工程务必在9月份完成。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决议,即日起北平改名为北京,并决议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天安门广场当时还是一个面临着层层宫宇、重重宫殿,540米长的丁字形广场,曾以其纵长深远的封闭空间向世人显示皇权的威严神圣,也曾是朝廷礼法所系之地。辛亥革命后,担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的朱启钤督办市政公所,他不顾当时物议,开放旧京宫苑为公园,兴建交通,出于城市交通方面的考虑,对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进行了改造。其举措之一是,1913年将广场两侧的千步廊拆除,拆下来的木料用来建设北京的第一个公园——中山公园。举措之二,1915年拆除了正阳门城楼与箭楼之间的瓮城,在正阳门两侧城墙处开4个券门,以缓解正阳门及东西火车站的交通紧张。之三是在皇城的南城墙开出了南长街门洞和南池子门洞,后来又打开了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两旁的红墙,并拆除了三座门的门扇。这一系列改造,不仅方便了北京城东西的交通,还在物理形貌上象征着皇权的消解,平民从此可以进入和穿越这个封闭的广场。
天安门广场对当时的中国人,具有一种政治上的象征意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从大清门穿越广场举行阅兵游行,天安门广场被当成了入侵者屯兵耀武之地,中国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屈辱时刻。因此,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人到这里集会庆祝以雪前耻。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爱国学生来到广场示威游行,反抗帝国主义的再次欺侮。
天安门广场上发生的历史事件决定了它在中国人情感上的重要位置,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得到的广泛认同,不是来自建筑艺术上的意义,而是百年风雨中浸染出的政治象征。
9月30日政治协商会议结束后,毛泽东主席和会议的代表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10月1日15时,天安门广场30万人听到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1950年-1957年
从开国大典的新闻纪录片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天安门广场当时的形貌——广场北起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南到中华门,东西南三面都有围墙,还是一个丁字形的巨大院子。开国当天,毛泽东对彭真讲:要把天安门广场改建成人民喜爱的地方,中国人口众多,要把天安门广场修建成规模宏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的规划整修从此持续展开。
开国头几年,每逢五一、十一都举行大规模的检阅、游行和庆祝晚会。每年有几十万人来广场接受毛主席检阅,队伍一到三座门就慢下来,持续到下午还过不去,他们急着要到天安门前看毛主席,所以很多人提议拆掉两个三座门。
但是建筑界很多人不同意。
随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从恢复期进入到基础建设中。
1954年的国庆,为了同时庆祝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检阅和游行的规模比往年更大。之前的6月,天安门广场增加了它的第一个新建筑——观礼台。观礼台总长68米多,宽度11米多,总建筑面积为1658平方米,使用面积却达到了2470平方米,看台可容纳人数接近3900人。1958年,在看台的东西两侧又接建了26米长的看台。与天安门广场后来所有的建筑相比,这个设计强调的不是想像力而是控制力。
1955年天安门广场有一次比较大的变化,拆除了千步廊,天安门前的榆树槐树换植油松,广场铺砌了混凝土方砖。
天安门广场终究要建成什么样子?当时北京市都市规划委员会的沈勃说:“委员会提出的初步规划,在广场两侧各安排3个大的公共建筑,有大宴会厅,有大会堂,有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有国家大剧院等,陆陆续续做了15个方案。”
1957年完成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记忆
1949年10月1日——
李普:我站在毛主席身后
□李菁
李普,湖南长沙人,1940年在重庆《新华日报》任记者,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登上天安门城楼,第二天在《人民日报》第一版,登载了他采写的开国大典报道。
1949年10月1日15时,毛主席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的时候,我就站在他身后,他显得很平静,稿子没有任何抖动。那天城楼上也没有风,晴空万里,广场沸腾着欢呼和掌声。奋斗几十年,革命成功了!我屏气凝望着那幅巨大的五星红旗由毛主席亲手升起。当时陈毅轻叹:“在我的有生之年里,能看到这一天,我已经很满足了。”城楼上的老革命们也都感慨着。我20岁入党,31岁亲见这一幕,毛主席那乡音浓重的3个字“成立了”,让我铭记和感动了一生!
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口号就是毛主席的“人民万岁”。后来几句,毛主席喊的也都是工人、农民万岁。接着,在主席侧面隔了十几米,安排了另一个麦克风,由荣高棠开始带领群众喊口号,他应该是第一个大声喊出“毛主席万岁”的人。“毛泽东万岁”延安时代就有了。当时,广场上30万群众和我一样,看着毛主席挥动大手,全都发自内心高喊着“毛主席万岁”。只有经历过大典的人才真正感觉到,毛主席开国的伟大。
我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进驻中南海勤政殿全程采访。在最后一次政协会议上,我等在主席台侧面,周总理那天让我为他的讲话做笔录。后来的有很多文本以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话是在开国大典上说的,其实不是,是毛主席在政协会上说的。
毛主席讲完话,我便上去要讲话稿,刘少奇、宋庆龄等发言我都是站在一旁等的。
天安门上讲完话,阅兵仪式正式开始。身着戎装的朱德总司令走下天安门,坐吉普车检阅了部队。等朱老总返回城楼,部队开始行进在天安门前,坦克团、26架飞机、红色战马和白色战马(有1600匹),展示陆海空三军的武装实力,何等雄壮!我霎时感受到一个国家政权的威严。
然后是群众的游行队伍。毛主席以及天安门上所有人都在微笑着招手,参加游行的人大部分比我还年轻。开国大典的游行和后来的天安门游行是不一样的,除了喊口号,大标语、字牌、花环这些东西都没有,只有红旗挥舞,大家的想法都非常朴素,很多人将手绢抛向天空。虽然没有整齐的着装,可是人心大快!那种当家做主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1958年—1959年
1958年8月,党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决定为了迎接国庆10周年扩建天安门广场,建设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和革命博物馆等十大建筑。
究竟如何设计广场,五人领导小组向毛泽东同志作了请示,毛泽东说:“要反映出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特点。要庄严宏伟,气魄要大,使它成为能容纳100万人集会的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1958年大跃进期间,整个中国沉浸在一种宗教般的气氛中。结果仅用10个月,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落成。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象征着人民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东侧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就意味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连同广场先前建成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形成全国的政治活动中心。
经过改建的天安门广场,使北京的城市中心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1976年
□朱文轶
兴建毛主席纪念堂是天安门广场第三次重要改建。
在1958年天安门广场的改建工程中,中轴线上的中华门被拆除。这处明代建筑,形状与长安左门与右门相仿,位于天安门原T型广场南端,明朝时称“大明门”,清朝时称“大清门”,中华民国起称“中华门”,故有“国门”之称。中华门被拆除后,其址成为广场南部的绿地——一大片从外地移植过来的成熟松树林。
1976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毛主席纪念堂建立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南”的决定。6天后,正式确定了这个建筑面积不到3万平方米的二层建筑。
建成后的纪念堂比最初的计划是缩小了,是长宽各105.5米的正方形建筑。这种正方形的建筑,平面布局平整,造型简洁。建筑形式是对称而立,由于它是在广场中轴线上,中轴线是对称的中心,这样,“纪念堂的修建,扩大了天安门广场”。
纪念堂建设速度惊人。从1976年11月24日的奠基仪式到1977年5月24日正式竣工,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
●记忆
1984年10月1日——
彭兴业:“小平您好”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李菁
“小平您好”——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大庆群众游行队伍中,北大学生自发打出的那个横幅已成为全中国上世纪80年代最温暖的回忆。作为北大学生群众游行队伍副总指挥兼领队的彭兴业,亲自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我是北大哲学系79级的学生,1983年毕业后留校做共青团工作,兼任学生会副秘书长。在准备国庆35周年的群众游行时,我的身份是“副总指挥”,很多具体工作由我来负责。在北大群众游行队伍中,我是北大方阵第一排最右边的那个位置,也就是靠天安门最近的那个位置。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个瞬间——前几分钟都走得好好的,刚刚走过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华表时,突然感觉后面的队伍有些乱了。我赶紧回头一看,只见身后不知什么时候竖起了一个横幅,上面写着“小平您好”4个大字。
这时,旁边好像是负责治安的什么人想冲进队伍制止横幅,但被边上的北大学生们手挽手地拦住而未果。队伍中有了一点儿小小的骚乱,有人在说“快走快走”,似乎有人的鞋子被踩掉了,但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整个游行队伍停不下来,同学们一边高喊着口号,一边挥动着花束继续往前走。
回到学校,我向团委其他老师描述了大致经过,这件事情也一下子成为议论焦点。
当天晚上我们了解情况,得知是28楼203宿舍常生、郭庆滨、李禹、张志等几个学生共同“策划”的,他们都是81级生物系的学生。
当时电视直播是这样的:转播者先是拍到了“小平您好”这个横幅,可能马上意识到这是规定范围之外的“动作”,镜头赶紧躲开,拍到了跟在北大后面的清华大学方阵——因为这个插曲,一度不少人以为这个横幅是清华学生写的。当时,据说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胡耀邦最先看见了横幅,微笑了起来,然后倾斜身子对着神色庄重的邓小平说了一句话,又用手指向队伍,小平脸上也有了微笑。
第二天,《光明日报》在报眼位置上登出了这幅照片,后来《人民日报》也登了。时隔22年再看这张照片,看到每个学生脸上奔放的笑,你就明白什么叫“发自心底的笑”了。
为什么学生会在1984年喊出这样一个口号?这与那个时代的大背景紧密相连。那时候小平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威望极高,老百姓对这个三起三落、打不倒的小个子充满了尊敬和爱戴。在这个横幅出来之前,很少有人直接喊“小平”,这以后,“小平”变成了约定俗成的一个亲切称呼,显得平等、可亲和可敬。“小平您好”虽然是北大学生喊出来的,但在那时候,它实际上更是全国老百姓的心声。
●2000年
□贾冬婷
“第四次改造中,天安门广场的格局和功能并无太大变化。实质性的变化开始于国家大剧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直承担广场规划的工作,城市设计所所长宋晓龙说,“1997年开始的国家大剧院筹建把天安门广场严肃庄严的气氛撕开了一个口子。接着是2003年国家博物馆的改扩建。”
2006年年底,天安门广场西侧的国家大剧院就要破壳而出了,而国家博物馆的改扩建方案仍在修改中。
现代变异的国家大剧院
1997年的天安门西侧,是一片高墙围起的基坑,就在这一年,这片荒芜的空地重被指定建设国家大剧院。
其实早在1958年,周恩来就曾站在天安门城楼,指着这片空地踌躇满志地说,“将来,这里要建一座国家大剧院”。这也是计划中的十大建筑之一。为准备施工,实施了居民搬迁,开挖了基坑,终因财力不足而搁浅。1990年,文化部再次提出在原址上兴建国家大剧院,专门作了可行性研究报告,预算10亿元,但因财力不足再次搁浅。
直到1996年10月,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有计划地建设国家大剧院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文化设施”,国家大剧院的建设才被正式确定下来,并组织了国内几家设计单位做了方案。1998年1月,成立“国家大剧院工程业主委员会”,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1998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建设,公开进行建筑设计国际招标,这也是政府项目第一次举行国际性竞赛。历时1年3个月,法国建筑师安德鲁设计、清华大学协作的方案当选。
最终,在1999年7月22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审定了送上来的3个方案,确定了安德鲁方案。这一大胆选择让安德鲁和周庆琳都有些震惊。“这传达出强烈的面向未来的信号。”周庆琳说:“最直接的影响是,国家大剧院打破了天安门地区政治性广场的禁锢,也冲破了长期以来建筑设计的束缚。”
历史包裹的国家博物馆
2003年2月28日,天安门广场东侧,人民大会堂对面,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同时,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由国务院批准立项。
国家博物馆老馆1958年由张开济主持设计,属建国十周年的十大建筑之一。因当时经济困难,革命历史博物馆面积压缩为6.5万平方米。新的现代化的建筑将从6.5万平方米扩建为15万平方米。40年,历史转了一个轮回。
2004年12月,国家博物馆进行国际招标,这也是历次竞赛综合水准最高的一次。
最终中标的CMP方案以“北面、西面共同作为主入口”及“传统屋顶的挑檐”造型博得专家们的青睐。评委们认为:“该方案功能布局比较合理、实用。半露天的屋顶有着传统‘虚实结合’的味道,并与天安门广场和周边建筑十分协调,既不会破坏整体风格,又能满足国家博物馆的功能需求。”
这一原计划于2005年动工的工程迟迟没有动静。据一位参与改建的负责人透露,因对新馆与老馆的关系、与天安门广场的关系各方面意见不一,方案正在进行比较大的改动。
(据《大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