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振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视新闻、电视纪录片。1997年电视片《天下第一山》获得中国电视记录片学术奖三等奖,1999年1月在全国性刊物《电视研究》上发表论文《写意的回归》,2001年电视片《非常青春》获得山东省优秀电视艺术奖一等奖。现在除了教学工作之外,还在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并多次担任《国视dv》等影像大赛的评委。
DV是适合群众是影像载体
记者 孙老师您对DV的理解是什么?
孙 DV这个概念有好几种理解方式。大部分人认为是我们平常说的DV设备,就像小摄像机,认为这就叫DV。实际不DV现在基本变成家用摄像机的代名词。还有另外一种理解方式。经的英文名字叫做digital video,意思就是数字影像,或者数字画面,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上分析的话,可能和影像、数字化的关系会更密切,那么它的涵义就要拓展。比方说现在我们举办很多DV大赛,DV的涵义里可能就有一些新东西了。
我们很多DV作品其实是个人拍的,但可能整合了别人的视频放进来,也都属于数字影像范畴,像《大史记》或者现在看到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类似于这种,它根本就不是自己的东西,但它是数字影像制作的东西。这种类型的作品参加DV景仰大赛其实挺多的,洗涤来讲它可能也属于DV,就看怎么来理解了。
记者 您更倾向于哪种概念?
孙 确切地说,我更倾向于前一种概念。倒不是因为说DV是家用设备,而在于DV的普及和家庭性的特点,它可能是更适合于广大普通人民使用的影像载体。
一定要说点什么
记者 那您觉得什么样的DV作品才算是一个好的作品,或者说是更符合DV本体要求的?
孙 我倒是觉得这个评判标准很难说。DV作为一种影像载体的时候,我们不能够宏观地去判断,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因为它只是个载体就像电影一样,从罗伯特·J·佛拉哈迪拍摄《北京的纳努克》的纪录电影,到后来像《无极》这样的数字影像都是电影,当然它最后的呈现方式是胶片,也会包括像《我的父亲母亲》、《秋菊打官司》这样的纪实片,但毕竟还是属于剧情片的东西,这三个片子放在一起到底说谁好还是谁不好,就很难确定,其实在评判的时候我们会以类型来划分。DV也是有类型的,一部纪录的DV、一部剧情的DV、一个MTV的DV、一个广告的DV、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只标准是怎样的,作为一个MV的DV,它的评判标准又是怎么样的。就不能笼统说什么是好的DV,就像我们不能笼统地说楷体字好看,还是隶书好看,还是我写的隶书好看。
记者 孙老师您做过很多DV大赛的评委,您评价那些作品时主要看中它们哪个方面?
孙 我这样觉得,首先作品本身一定是作者传达想法的载体,比如说我欣赏得作品一定要有思想,而不是玩技巧。如果看完一部作品之后脑子里是空的,只留下一群视觉形象在不断地刺激眼球,这种作品我不欣赏。
再一个理由是作为一个专业人士,我有自己的喜好,还是喜欢比较规范的作品,如果做得太稀奇古怪我就不欣赏,那种特别有个性的,可能大部分老百姓看了之后不知道在说什么的不见得是坏作品,只是在我这里要对不起了,我不欣赏。就我个人来说不喜欢这种作品。它弄得很奇怪,看了之后完全不明白在干什么。
再一个标准就是,我还是比较喜欢作品跟现实的关系比较密切,如果弄得特别魔幻的我也不喜欢,而且我觉得DV其实和现实的关系特别密切也才会有魅力,而那些魔幻的作品不太适合用DV这种影像来呈现。
DV创作缺少一种整合的能力
记者 如果个人想做DV作品,您觉得他哪几方面能力是最重要的?
孙 我当然觉得如果要做DV作品的话,首先肯定不是赶鸭子上架,首先他得喜欢才行。就是说,有要用DV来做片子的欲望,这是第一位。像中国古人说的: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你真的以此为乐的时候,才能够真正把这东西做出来。如果只是去学,那个状态是不一样的。在这个基础上可能才需要一些影像的基本认识,或者说影像的基本规范。毕竟还要先学一下横平竖直,然后才能说到底是楷书、行书、还是草书的问题,连字都写不出来,还说行书楷书那就是胡扯的事情,所以这也是一个必备的条件。然后这两个条件具备之后,DV就不要再拒绝出厂了。它毕竟不是传统媒体的一种类型,完全没有规范到那种程度,类似这个筐只能装苹果,那个筐就只能装梨。DV是一个大筐,什么都能装就不要再去约束它了,否则它的生命力就没了,一旦约束多了,把DV最后做得像一个电视台似的,那还有什么意思。
记者 DV创作是一个很关键的能力,但之前的拍摄,或者是一些虚构类的电影,前面还有构思、策划、之类的,这也都是他们的创作吧?
孙 对。但这个就是不要泛泛的,不要这么具体化。因为很多人并没有拿DV拍剧情类的,所以不需要前期策划也不需要去找演员,可能他拍片子就是为了记录生活,就是为了记录一种状态,那也是可以的。所以说这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些东西。不同类型的DV爱好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追求,比如说喜欢电影的人当然会看大量电影,而且会去学习电影的手法,进而形成自己的想法和风格放到自己的片子里面,模仿是必然的,这种模仿其实也没有错,特别像现在这个数字时代肯定是没有错的,就像中国古人在唐朝诗歌最兴盛的时候,他们就说过一句话:天下诗文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你用同样的技巧,只是看你怎么去做的问题,可能这是最重要的。
带着脚镣的舞蹈
记者 (在DV创作中)脚镣戴得太多就成了某些人说的那样,变成了一头勤勤恳恳的扛着摄像机的猪而已。
孙 对,在变成操作工之前,一定不要让自己从开始的时候就是操作工,那你就完全被束缚住了,脑子里压根就没想过自己其实可以变成画家、书法家、或者是一个雕塑家。如果在脑子里和印象中,你就只是一个打扫卫生的人,你以后可能真的会变成打扫卫生的人。但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即使是打扫卫生,也能和别人打扫得不一样,当需要变成画家的时候你能变回去,需要变成雕塑家的时候你也能变回去,不能到时候给你个机会,画一幅画,你发现你是不会画的,这点才最要命。所以很多人在传统媒体待久了就会有这样的情况,就完全被模式化了,或者棱角全都磨平了。给机会都没有办法施展拳脚,而创作的想法在创作之前一定有帮助,如果到了节骨眼上再去想,那就来不及了。
记者 也就是说想法和创造性是可以培养的?
孙 对,是可以培养的,就是要学会不断地去刺激他,一旦有什么新的想法,作为老师脑子里第一个念头不应是一棍子打下去,而是去鼓励他,他就会觉得有想法是件特别好的事情,然后他就可能再萌生新的想法。而如果他一个想法出来就被按制下去。另一个想法出来又按制下去,时间久了他就不再去想,因为已经完全被困在里头了,这是个很可怕的状态,所以特别应该在大学阶段去鼓励他。
记者 鼓励的方式也有多种多样。
孙 对,对一个学生的作品应该是多赞扬、少批评,这样才有利于他的发展,但也不能不批评,不然他就会飘飘然,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好了,觉得已经没有什么缺点了。这样也不利于他的成长。应该让他一方面觉得有干劲儿,另一方面还觉得有动力,觉得还是不够完美,还得再完美完美,然后就不断地往上攀,这样才能真正学好。
DV是适合群众是影像载体
记者 孙老师您对DV的理解是什么?
孙 DV这个概念有好几种理解方式。大部分人认为是我们平常说的DV设备,就像小摄像机,认为这就叫DV。实际不DV现在基本变成家用摄像机的代名词。还有另外一种理解方式。经的英文名字叫做digital video,意思就是数字影像,或者数字画面,所以如果从这个角度上分析的话,可能和影像、数字化的关系会更密切,那么它的涵义就要拓展。比方说现在我们举办很多DV大赛,DV的涵义里可能就有一些新东西了。
我们很多DV作品其实是个人拍的,但可能整合了别人的视频放进来,也都属于数字影像范畴,像《大史记》或者现在看到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类似于这种,它根本就不是自己的东西,但它是数字影像制作的东西。这种类型的作品参加DV景仰大赛其实挺多的,洗涤来讲它可能也属于DV,就看怎么来理解了。
记者 您更倾向于哪种概念?
孙 确切地说,我更倾向于前一种概念。倒不是因为说DV是家用设备,而在于DV的普及和家庭性的特点,它可能是更适合于广大普通人民使用的影像载体。
一定要说点什么
记者 那您觉得什么样的DV作品才算是一个好的作品,或者说是更符合DV本体要求的?
孙 我倒是觉得这个评判标准很难说。DV作为一种影像载体的时候,我们不能够宏观地去判断,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因为它只是个载体就像电影一样,从罗伯特·J·佛拉哈迪拍摄《北京的纳努克》的纪录电影,到后来像《无极》这样的数字影像都是电影,当然它最后的呈现方式是胶片,也会包括像《我的父亲母亲》、《秋菊打官司》这样的纪实片,但毕竟还是属于剧情片的东西,这三个片子放在一起到底说谁好还是谁不好,就很难确定,其实在评判的时候我们会以类型来划分。DV也是有类型的,一部纪录的DV、一部剧情的DV、一个MTV的DV、一个广告的DV、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只标准是怎样的,作为一个MV的DV,它的评判标准又是怎么样的。就不能笼统说什么是好的DV,就像我们不能笼统地说楷体字好看,还是隶书好看,还是我写的隶书好看。
记者 孙老师您做过很多DV大赛的评委,您评价那些作品时主要看中它们哪个方面?
孙 我这样觉得,首先作品本身一定是作者传达想法的载体,比如说我欣赏得作品一定要有思想,而不是玩技巧。如果看完一部作品之后脑子里是空的,只留下一群视觉形象在不断地刺激眼球,这种作品我不欣赏。
再一个理由是作为一个专业人士,我有自己的喜好,还是喜欢比较规范的作品,如果做得太稀奇古怪我就不欣赏,那种特别有个性的,可能大部分老百姓看了之后不知道在说什么的不见得是坏作品,只是在我这里要对不起了,我不欣赏。就我个人来说不喜欢这种作品。它弄得很奇怪,看了之后完全不明白在干什么。
再一个标准就是,我还是比较喜欢作品跟现实的关系比较密切,如果弄得特别魔幻的我也不喜欢,而且我觉得DV其实和现实的关系特别密切也才会有魅力,而那些魔幻的作品不太适合用DV这种影像来呈现。
DV创作缺少一种整合的能力
记者 如果个人想做DV作品,您觉得他哪几方面能力是最重要的?
孙 我当然觉得如果要做DV作品的话,首先肯定不是赶鸭子上架,首先他得喜欢才行。就是说,有要用DV来做片子的欲望,这是第一位。像中国古人说的: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你真的以此为乐的时候,才能够真正把这东西做出来。如果只是去学,那个状态是不一样的。在这个基础上可能才需要一些影像的基本认识,或者说影像的基本规范。毕竟还要先学一下横平竖直,然后才能说到底是楷书、行书、还是草书的问题,连字都写不出来,还说行书楷书那就是胡扯的事情,所以这也是一个必备的条件。然后这两个条件具备之后,DV就不要再拒绝出厂了。它毕竟不是传统媒体的一种类型,完全没有规范到那种程度,类似这个筐只能装苹果,那个筐就只能装梨。DV是一个大筐,什么都能装就不要再去约束它了,否则它的生命力就没了,一旦约束多了,把DV最后做得像一个电视台似的,那还有什么意思。
记者 DV创作是一个很关键的能力,但之前的拍摄,或者是一些虚构类的电影,前面还有构思、策划、之类的,这也都是他们的创作吧?
孙 对。但这个就是不要泛泛的,不要这么具体化。因为很多人并没有拿DV拍剧情类的,所以不需要前期策划也不需要去找演员,可能他拍片子就是为了记录生活,就是为了记录一种状态,那也是可以的。所以说这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些东西。不同类型的DV爱好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追求,比如说喜欢电影的人当然会看大量电影,而且会去学习电影的手法,进而形成自己的想法和风格放到自己的片子里面,模仿是必然的,这种模仿其实也没有错,特别像现在这个数字时代肯定是没有错的,就像中国古人在唐朝诗歌最兴盛的时候,他们就说过一句话:天下诗文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你用同样的技巧,只是看你怎么去做的问题,可能这是最重要的。
带着脚镣的舞蹈
记者 (在DV创作中)脚镣戴得太多就成了某些人说的那样,变成了一头勤勤恳恳的扛着摄像机的猪而已。
孙 对,在变成操作工之前,一定不要让自己从开始的时候就是操作工,那你就完全被束缚住了,脑子里压根就没想过自己其实可以变成画家、书法家、或者是一个雕塑家。如果在脑子里和印象中,你就只是一个打扫卫生的人,你以后可能真的会变成打扫卫生的人。但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即使是打扫卫生,也能和别人打扫得不一样,当需要变成画家的时候你能变回去,需要变成雕塑家的时候你也能变回去,不能到时候给你个机会,画一幅画,你发现你是不会画的,这点才最要命。所以很多人在传统媒体待久了就会有这样的情况,就完全被模式化了,或者棱角全都磨平了。给机会都没有办法施展拳脚,而创作的想法在创作之前一定有帮助,如果到了节骨眼上再去想,那就来不及了。
记者 也就是说想法和创造性是可以培养的?
孙 对,是可以培养的,就是要学会不断地去刺激他,一旦有什么新的想法,作为老师脑子里第一个念头不应是一棍子打下去,而是去鼓励他,他就会觉得有想法是件特别好的事情,然后他就可能再萌生新的想法。而如果他一个想法出来就被按制下去。另一个想法出来又按制下去,时间久了他就不再去想,因为已经完全被困在里头了,这是个很可怕的状态,所以特别应该在大学阶段去鼓励他。
记者 鼓励的方式也有多种多样。
孙 对,对一个学生的作品应该是多赞扬、少批评,这样才有利于他的发展,但也不能不批评,不然他就会飘飘然,会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好了,觉得已经没有什么缺点了。这样也不利于他的成长。应该让他一方面觉得有干劲儿,另一方面还觉得有动力,觉得还是不够完美,还得再完美完美,然后就不断地往上攀,这样才能真正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