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胸腹联合伤是指同一种病因造成胸部和腹部内脏损伤,同时伴有膈肌破裂.其临床表现除胸部出现气、血胸等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外,同时出现腹腔出血及内脏破裂或穿孔所致腹膜炎等临床表现,伤情一般较严重.及时作出全面而正确的诊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我院1999年6月-2011年6月急诊收治胸腹联合伤患者65例,现报告如下。
【机 构】
:
402260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急诊科,402260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急诊科,402260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急诊科,402260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急诊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胸腹联合伤是指同一种病因造成胸部和腹部内脏损伤,同时伴有膈肌破裂.其临床表现除胸部出现气、血胸等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外,同时出现腹腔出血及内脏破裂或穿孔所致腹膜炎等临床表现,伤情一般较严重.及时作出全面而正确的诊断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我院1999年6月-2011年6月急诊收治胸腹联合伤患者65例,现报告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带蒂筋膜瓣包裹复合自体红骨髓组织工程骨体修复四肢低毒力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本组四肢低毒力感染性骨缺损38例,取自体红骨髓(autologous red bone marrow,ARBM)与含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的骨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ve absorbing material,O
肱骨近端骨折约占全部骨折的2.5%[1],其中80%为无移位或轻度移位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但移位明显的Neer三、四部分骨折多数需要手术治疗.四部分骨折为肱骨近端骨折最严重者,有时手术亦难达到良好的结果,目前有不少学者主张行肱骨头置换.笔者2003年3月- 2009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患者3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重型颅脑损伤可引起患者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紊乱,并加重脑的继发性损害.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脑代谢,减少脑耗氧量,减轻应激反应,有效保护脑组织.笔者选择我科2009年1月- 2011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对比研究亚低温治疗与常规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患者血清皮质醇及血糖水平变化规律,探讨血清皮质醇测定的临床价值及皮质醇与血糖水平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皮质醇及血糖水
目的 对比改良后外侧微创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结合组配式股骨头假体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其中男26例,女44例;年龄67 ~95岁,平均78.3岁.新鲜股骨颈骨折62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8例(伤后2~4个月),均为GardenⅢ、Ⅳ型.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组完成.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组32例,其中男12例,女20例;传
1 病历资料患者男,52岁,摔倒致左肩关节功能障碍后4d人院.摔倒时左肩着地,当时即感剧痛、左肩部畸形、功能受限.人院体检:左肩部肿胀,压痛明显,肩锁关节处向上凸起畸形,"琴键征"阳性,局部皮肤无明显淤血及瘀斑,肩部肿胀,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功能障碍.X线片可见左肩锁关节脱位,Tossy和Allman 分型Ⅲ型[1].辅助检查空腹血糖12.3 mmol/L,碱性磷酸酶120.0 U/L,余大致正常。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预计2050年全球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数量将达630万,其中50%与股骨转子间骨折相关[1].而股骨转子间骨折又成为老年患者功能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积极有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意义重大.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与新型固定材料的问世,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日趋多样化.如何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是每一位骨科医师需要重视的问题.笔者就此做一浅析。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posttraumatic acute diffuse brain swelling,PADBS)属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既往开颅多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的演变、组合术式.我院神经外科于2008年9月- 2010年12月采用双额大骨瓣手术治疗17例PADBS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肱骨大结节骨折是常见的肩部损伤.由于肱骨大结节骨折发生率较高,且常合并肩关节脱位、肩袖损伤,在临床评估和治疗中仍有许多争议之处.笔者就该损伤近年来的流行性病学、创伤机制及治疗方法作一综述.1流行病学肱骨近端骨折在所有骨折中占5%,在所有肱骨骨折中占将近一半[1].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占肱骨近端骨折人群的70%,且该年龄组的发病率在近30年内增长了近3倍[2 ].单纯大结节骨折在肱骨近端骨折中所占比
目的 探讨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合并颅脑损伤患者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52~78岁,平均63.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8例,坠落伤4例,打击伤2例.入院时GCS 13~ 15分6例,10~ 12分10例,<8分8例.保守治疗6例,钻孔碎吸引流9例,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6例,去骨瓣减压加血
凝血功能障碍经常发生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1-3],并与预后不良有关联[1].凝血功能异常不仅是损伤的一个结果,也可能进一步引起继发性损伤.积极筛选和早期干预这种重型TBI后凝血异常十分重要.然而,重型TBI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病时间和持续时间还不清楚.笔者评估重型TBI后凝血功能障碍的时程(发病时间和持续时间)及其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