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体现出其独特的民族风貌,其丰富的民族资源为广西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目前,全国研究少数民族题材的画家不少,但对广西民族题材的写意人物画的艺术性表现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挖掘,探索出更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广西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的艺术性表现,分别从艺术性的表现形态、写意服饰特征表现、色彩的艺术性表达、艺术形象特性、笔墨语言的意象传达、写意人物构图程式六个方面进一步探讨其独特的艺术性,从而使作品呈现出丰富的民族内涵和风格新颖的作品风貌,具有强烈的民族艺术性。文章通过探讨广西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的艺术性表现,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出发,强调其民族特色,融合多种艺术形式,继承传统,借鉴外来文化,坚持写意人物画的创作原则,探索其内在的艺术性。
关键词: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艺术性表现
一、艺术性的表现形态
写意人物画的表现形态从感官上显现出笔墨豪放、淋漓的特征。然而,这种表现形态同样会因时代的变化和各民族特性的差异而发生重大改变,也随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时代特点,能与时俱进。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经历了复杂的社会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不断地探求新的表现形态,逐渐从传统中形成与发展,具有新的突破。但是,写意人物画形态上要打破传统的观念,需要经受更多内外因素影响,借鉴与吸收更好的艺术形态,才能让艺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形成新的艺术面貌与艺术风格。如当时的新人代表杨力舟、冯远、邢庆仁等正是走的这样一种兼收并蓄的路线,在不同的层面上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他们的代表作《太行铁壁》《长城》《玫瑰色的回忆》等,都成了中国画近现代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并且对后来的画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此,人物画坛逐渐出现了更多的新脸孔,告别了过去沉重的政治性主题创作,慢慢转入对趣味性语言形式的关注,探求更符合时代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
写意人物画在表现广西少数民族的主题内容和精神时,随着人们生存环境和观念的变化,艺术表现形式的主题层面也随之变化。比如,少数民族的劳动场面、赶圩情景与男女情感等题材都要随时代的不同而重新定位和认识,其内容形式宽广度远远超越原有的文化观念,使得写意人物画作品表现形式的内容更为宽广,迫使画家寻找到一种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色彩的艺术性表达
中国画的色彩是主观的,需要根据整体进行取舍与夸张,是服务于画面的,也是写意人物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20世纪初期,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中国画打破传统文人画“水墨为上”的传统价值观束缚,写意人物画的艺术表现融入西方绘画的色彩语言,因而,写意人物画家在色彩运用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突破,提升了色彩在实际创作中的价值,拓展了它的使用空间。到了当代,写意人物画色彩借鉴其他画种的色彩表现手法。在色彩的衬托下,线的独立性得到极大强化,在线的规范下,色彩被赋予了主体意味,从而完成了画面自身的表达功能,让色彩的艺术性表达提升到格高品正的境地,促进了写意人物画的发展。
由于广西少数民族的服饰多样,装饰色彩艳丽丰富,并带有图腾崇拜的神秘色彩,因此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一些人物画家尝试使用装饰色彩的表现方法,以装饰色彩的方式表现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款式、纹样、质地等特点。这种装饰性表现形式反映了当代整体社会的审美取向,其表现形式也对写意人物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被吸收运用到创作中。少数民族的装饰性美除了现代社会的审美趋势在主导,还有民族特有的风情与风味。在写意人物画作品中,装饰性表现手法虽有它独树一帜的美感,但它始终受到中国绘画属性的限制,离不开中国绘画的精髓。写意人物画注重表现物象内在的精神,从画家对客观形象的理解与情感到刻画人物外形结构,其中应是融为一体的物我相交,通过作品整体表现出生动的气度韵致,赋予作品生命力,这就是传统绘画理论中的“气韵生动”,以此为内涵,结合装饰性表现的美感凸显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作品形式美的特点。如此,装饰性表现在某些方面又表现出独特的写意性,它的表现方式是以概括夸张的形象作为画面语言,以生动活泼的画面节奏作为画面灵魂,以奔放洒脱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装饰性写意表现进一步发展民族题材写意人物,根据现当代文化表现特征与社会审美需求,造型夸张,注重画面主体结构的组合、装饰性表现的写意人物画是创新的组合方式,在某些作品中,主体间的联系仅仅是图形与图形之间的穿插重叠,这种借鉴平面构成的表现手法与源自传统中国绘画的写意性表现有了质的区别,这种独一无二的表现形式都是从未有过的,是时代赋予的一种特色。如杨晓村的《守望家园》作品,其运用夸张手法,将西方的构成元素和装饰性色彩相结合,描绘了苗族女性服饰色彩独特的一面。
三、艺术形象特性
画家在进行写意人物画创作中,会特别注重艺术形象的特征,将之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真正的艺术形象应当是自然事物的情态和艺术家主观情志的有机化合物。艺术作品中的那种生气灌注就来自艺术家的情感、情趣及其审美个性。”在艺术创作中,画家们在“意象造型”的基础上,结合民族人物形象的特点,用意象的线条对现实人物进行大胆的概括、提炼、夸张,从而为画面注入更多的主觀元素,对画面进行虚实处理,积极发挥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线条等元素的作用,以线造形,“以形传神”,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
艺术形象来源于生活,但是画家必须有所取舍,必须经过主观性、创造性与艺术性的加工。民族题材的人物形象也不例外,它呈现给大家的是一种意象和精神境界。如郑军里的写意人物画作品《大山之子》,描绘了瑶族人民劳作归家,在路途上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勤劳与幸福生活。画面描画了马、车、人与狗等,这些主要题材都是少数民族的典型艺术形象,通过合理的取舍、组合和笔墨写意的融合,呈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 当下写意画家所塑造的民族人物形象,虽然也带有传统写意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但都是随不同的时代审美及人文环境而变化的。“时代对中国画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下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随着时代的步伐,改变了以往较为统一的发展方向,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向着多元空间迅速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中国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必然现象。”时代需要写意人物画家深入生活中去挖掘,把生活作为艺术之源,倾注个人的艺术情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提炼民族性的人物形象,塑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形象,创造出具有民族气节和现代精神的艺术作品。
四、笔墨语言的意象传达
笔墨语言的表达是写意人物画的关键性标志,能体现画家自身的情绪、气质和修养,同时也能体现画家内心的意象传达与艺术精神。笔墨的运用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究轻重、粗细、方圆、顿挫、疾徐、转折等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质感与量感。比如,起笔和收笔都要有力度,手腕宜挺劲,中间的气不可断,收笔不可轻挑。用笔时要把握好力度,注意力轻则浮、力重则钝、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等的适度问题。要做到直行如尺,曲行如弓,这些都是用笔之意。传统总结有白描、勾线、十八描,这些用笔技法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带有一定的程式化。然而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讲究皴、擦、点、染交互为用,浓、淡、干、湿、焦的合理调配,必须有浓有淡,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总的来说,用墨关键在于能准确地塑造形体、烘染气氛,以传达笔者的写意意象为主要目的。
传统的笔墨理论较少谈及笔墨与意象效果的关系,其实,笔墨和意象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笔墨美,才能体现其意象之美。中国画用线作为造型的基础,可以充分发挥笔墨的特殊功能。在塑造形象时,无论是何种题材内容与表现形式,线与线之间或墨色的块面之间,浓淡干湿的变化,都有意象的存在。对民族写意人物画而言,水墨写意性元素在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中的应用有其自身的独特理解,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民族题材人物畫中追求的民族化的形式语言之一。
现当代写意人物画经历了传统笔墨与西方绘画的冲击,给中国写意人物画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笃守传统的笔墨语言,不去兼容并蓄地吸收与借鉴,那么必然会受到笔墨语言的限制,阻碍中国人物画从写意到构成的转变,很难体现笔墨语言的时代性。一直以来,所谓的“笔墨”创新,都突破不了笔墨语言的范畴,所以,当代写意人物画家应当在学习继承传统精华的同时,去创造适合自身个性的笔墨语言,并反映社会生活与民族特性。如现代广西杰出画家阳太阳的谨严朴实,梁耀的天然成取,郑军里的豪迈奔放,黎小强的屈拙诡奇,柒万里的俊灵丰盈,等等,他们在笔墨技法的运用方面以传统笔墨为根底,又以现代形态补充为形式,达到了风格鲜明独特的精熟境界,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五、写意人物构图程式
中国画的构图,古称“经营位置”(谢赫《六法论》),也称“章法”“布局”。现代画家吸收西方艺术元素后,将其称为“构成”。构图是画面的结构布局形式,将各种美的元素重新排列组合构成的新格局形式,形成绘画作品的形式美感。在创作中,画家们需要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将所要表现的形象的各个部分加以组织和适当配置,在一定的空间里安排和处理被描绘对象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视觉的整体,构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面,这就是构图。写意人物画在构图形式上能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画面中能展现情景所需要的时间与空间,让静止的画面能表现出富有时间感的变化万端的生活,可以灵活处理时空关系。为表达作者的“寄情”“意境”及“意义”的目的,画家可以把景物、时间、空间根据画面结构的需要进行重新安排和处理,以体现“写意性”。
传统的构图方式主要采用散点透视,当然还有平远透视与深远透视法。在传统国画中,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一直沿用到现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在同一个地方,也不受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视觉需要,观察时立足点能移动变化,在不同的立足点上所看到的景物各异。中国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和“千里江山”的胜景。中国传统人物绘画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典型的散点透视作品,这幅画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构成,分段式地展现出来,画面图式整体性很强,是传统绘画构图多样统一的范本。
近代的构图方式方面,人们吸收西方的构图元素后,形成一种几何形的构图形式。画家打破传统的构图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图程式,促进人物画的发展。几何形的构图方式比传统构图更为灵活且富于变化,讲究构图的错落有致。恰当排列人物的位置与环境,突出时代背景,在构图上就能体现画家迫切想要表达的一种追求与意境,人物造型夸张处理,加减或者扭曲,主要是为了表现画家的内心世界与想象。
当代构图方式是以水墨为主,追求意境与个性表现,关注社会与民族风情,加入了平面构成的形式。如饱满的构图、装饰性构图、空间分割式构图和抽象主义构图等构图形式,这些构图形式可大大刺激人的眼球,使人感受到新的构图形式带来的视觉冲击。也体现了当代画家力图表达人生的种种体验,从而通过画面造型夸张变形、追求视觉冲击的艺术效果,追求自由、灵活多变与怪诞的调侃式构图。同时,也关注内心世界的渴望,反映现实生活,从而拓展了写意人物画构图的表达方式,让写意人物画的视觉神经有了新的艺术功能。
总之,广西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正处于受多样性文化影响、多元化发展交织的时期,单一的构图形态与单一的艺术性表现已经无法适应其发展。现代画家的不断探索和创造是写意人物画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无论受到来自西方还是传统绘画的影响,广西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创作方面都已产生了多样的表现形式,这些多样的表现形式会促使民族写意人物画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秦忠翼.论美的艺术形象的塑造[J]. 益阳师专学报,1986(2).
[2]李魁正.李魁正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研究文选[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3]李 峰.中国画构图法则[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5.
[4]姜 凌.中国写意人物画的意象造型观[D].青岛:青岛大学,2007.
[5]房钰筑.少数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探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
[6]郑军里,魏 恕,陶义美.漓江画派中国人物画研究[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3.
[7]韩 娜.写意人物画笔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4.
关键词: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艺术性表现
一、艺术性的表现形态
写意人物画的表现形态从感官上显现出笔墨豪放、淋漓的特征。然而,这种表现形态同样会因时代的变化和各民族特性的差异而发生重大改变,也随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时代特点,能与时俱进。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经历了复杂的社会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不断地探求新的表现形态,逐渐从传统中形成与发展,具有新的突破。但是,写意人物画形态上要打破传统的观念,需要经受更多内外因素影响,借鉴与吸收更好的艺术形态,才能让艺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形成新的艺术面貌与艺术风格。如当时的新人代表杨力舟、冯远、邢庆仁等正是走的这样一种兼收并蓄的路线,在不同的层面上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他们的代表作《太行铁壁》《长城》《玫瑰色的回忆》等,都成了中国画近现代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并且对后来的画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此,人物画坛逐渐出现了更多的新脸孔,告别了过去沉重的政治性主题创作,慢慢转入对趣味性语言形式的关注,探求更符合时代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
写意人物画在表现广西少数民族的主题内容和精神时,随着人们生存环境和观念的变化,艺术表现形式的主题层面也随之变化。比如,少数民族的劳动场面、赶圩情景与男女情感等题材都要随时代的不同而重新定位和认识,其内容形式宽广度远远超越原有的文化观念,使得写意人物画作品表现形式的内容更为宽广,迫使画家寻找到一种最佳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色彩的艺术性表达
中国画的色彩是主观的,需要根据整体进行取舍与夸张,是服务于画面的,也是写意人物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20世纪初期,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中国画打破传统文人画“水墨为上”的传统价值观束缚,写意人物画的艺术表现融入西方绘画的色彩语言,因而,写意人物画家在色彩运用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突破,提升了色彩在实际创作中的价值,拓展了它的使用空间。到了当代,写意人物画色彩借鉴其他画种的色彩表现手法。在色彩的衬托下,线的独立性得到极大强化,在线的规范下,色彩被赋予了主体意味,从而完成了画面自身的表达功能,让色彩的艺术性表达提升到格高品正的境地,促进了写意人物画的发展。
由于广西少数民族的服饰多样,装饰色彩艳丽丰富,并带有图腾崇拜的神秘色彩,因此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一些人物画家尝试使用装饰色彩的表现方法,以装饰色彩的方式表现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款式、纹样、质地等特点。这种装饰性表现形式反映了当代整体社会的审美取向,其表现形式也对写意人物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被吸收运用到创作中。少数民族的装饰性美除了现代社会的审美趋势在主导,还有民族特有的风情与风味。在写意人物画作品中,装饰性表现手法虽有它独树一帜的美感,但它始终受到中国绘画属性的限制,离不开中国绘画的精髓。写意人物画注重表现物象内在的精神,从画家对客观形象的理解与情感到刻画人物外形结构,其中应是融为一体的物我相交,通过作品整体表现出生动的气度韵致,赋予作品生命力,这就是传统绘画理论中的“气韵生动”,以此为内涵,结合装饰性表现的美感凸显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作品形式美的特点。如此,装饰性表现在某些方面又表现出独特的写意性,它的表现方式是以概括夸张的形象作为画面语言,以生动活泼的画面节奏作为画面灵魂,以奔放洒脱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装饰性写意表现进一步发展民族题材写意人物,根据现当代文化表现特征与社会审美需求,造型夸张,注重画面主体结构的组合、装饰性表现的写意人物画是创新的组合方式,在某些作品中,主体间的联系仅仅是图形与图形之间的穿插重叠,这种借鉴平面构成的表现手法与源自传统中国绘画的写意性表现有了质的区别,这种独一无二的表现形式都是从未有过的,是时代赋予的一种特色。如杨晓村的《守望家园》作品,其运用夸张手法,将西方的构成元素和装饰性色彩相结合,描绘了苗族女性服饰色彩独特的一面。
三、艺术形象特性
画家在进行写意人物画创作中,会特别注重艺术形象的特征,将之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真正的艺术形象应当是自然事物的情态和艺术家主观情志的有机化合物。艺术作品中的那种生气灌注就来自艺术家的情感、情趣及其审美个性。”在艺术创作中,画家们在“意象造型”的基础上,结合民族人物形象的特点,用意象的线条对现实人物进行大胆的概括、提炼、夸张,从而为画面注入更多的主觀元素,对画面进行虚实处理,积极发挥中国传统写意画的线条等元素的作用,以线造形,“以形传神”,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
艺术形象来源于生活,但是画家必须有所取舍,必须经过主观性、创造性与艺术性的加工。民族题材的人物形象也不例外,它呈现给大家的是一种意象和精神境界。如郑军里的写意人物画作品《大山之子》,描绘了瑶族人民劳作归家,在路途上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少数民族的勤劳与幸福生活。画面描画了马、车、人与狗等,这些主要题材都是少数民族的典型艺术形象,通过合理的取舍、组合和笔墨写意的融合,呈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 当下写意画家所塑造的民族人物形象,虽然也带有传统写意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但都是随不同的时代审美及人文环境而变化的。“时代对中国画的影响是巨大的,当下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随着时代的步伐,改变了以往较为统一的发展方向,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向着多元空间迅速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中国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必然现象。”时代需要写意人物画家深入生活中去挖掘,把生活作为艺术之源,倾注个人的艺术情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提炼民族性的人物形象,塑造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形象,创造出具有民族气节和现代精神的艺术作品。
四、笔墨语言的意象传达
笔墨语言的表达是写意人物画的关键性标志,能体现画家自身的情绪、气质和修养,同时也能体现画家内心的意象传达与艺术精神。笔墨的运用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讲究轻重、粗细、方圆、顿挫、疾徐、转折等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质感与量感。比如,起笔和收笔都要有力度,手腕宜挺劲,中间的气不可断,收笔不可轻挑。用笔时要把握好力度,注意力轻则浮、力重则钝、疾运则滑、徐运则滞、偏用则薄、正用则板等的适度问题。要做到直行如尺,曲行如弓,这些都是用笔之意。传统总结有白描、勾线、十八描,这些用笔技法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带有一定的程式化。然而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讲究皴、擦、点、染交互为用,浓、淡、干、湿、焦的合理调配,必须有浓有淡,浓处须精彩而不滞,淡处须灵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经验,亦有惜墨如金的画风。总的来说,用墨关键在于能准确地塑造形体、烘染气氛,以传达笔者的写意意象为主要目的。
传统的笔墨理论较少谈及笔墨与意象效果的关系,其实,笔墨和意象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笔墨美,才能体现其意象之美。中国画用线作为造型的基础,可以充分发挥笔墨的特殊功能。在塑造形象时,无论是何种题材内容与表现形式,线与线之间或墨色的块面之间,浓淡干湿的变化,都有意象的存在。对民族写意人物画而言,水墨写意性元素在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中的应用有其自身的独特理解,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民族题材人物畫中追求的民族化的形式语言之一。
现当代写意人物画经历了传统笔墨与西方绘画的冲击,给中国写意人物画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笃守传统的笔墨语言,不去兼容并蓄地吸收与借鉴,那么必然会受到笔墨语言的限制,阻碍中国人物画从写意到构成的转变,很难体现笔墨语言的时代性。一直以来,所谓的“笔墨”创新,都突破不了笔墨语言的范畴,所以,当代写意人物画家应当在学习继承传统精华的同时,去创造适合自身个性的笔墨语言,并反映社会生活与民族特性。如现代广西杰出画家阳太阳的谨严朴实,梁耀的天然成取,郑军里的豪迈奔放,黎小强的屈拙诡奇,柒万里的俊灵丰盈,等等,他们在笔墨技法的运用方面以传统笔墨为根底,又以现代形态补充为形式,达到了风格鲜明独特的精熟境界,很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五、写意人物构图程式
中国画的构图,古称“经营位置”(谢赫《六法论》),也称“章法”“布局”。现代画家吸收西方艺术元素后,将其称为“构成”。构图是画面的结构布局形式,将各种美的元素重新排列组合构成的新格局形式,形成绘画作品的形式美感。在创作中,画家们需要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将所要表现的形象的各个部分加以组织和适当配置,在一定的空间里安排和处理被描绘对象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一个视觉的整体,构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面,这就是构图。写意人物画在构图形式上能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画面中能展现情景所需要的时间与空间,让静止的画面能表现出富有时间感的变化万端的生活,可以灵活处理时空关系。为表达作者的“寄情”“意境”及“意义”的目的,画家可以把景物、时间、空间根据画面结构的需要进行重新安排和处理,以体现“写意性”。
传统的构图方式主要采用散点透视,当然还有平远透视与深远透视法。在传统国画中,散点透视的构图方式一直沿用到现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的观察点不是固定在同一个地方,也不受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视觉需要,观察时立足点能移动变化,在不同的立足点上所看到的景物各异。中国画能够表现“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和“千里江山”的胜景。中国传统人物绘画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典型的散点透视作品,这幅画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构成,分段式地展现出来,画面图式整体性很强,是传统绘画构图多样统一的范本。
近代的构图方式方面,人们吸收西方的构图元素后,形成一种几何形的构图形式。画家打破传统的构图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图程式,促进人物画的发展。几何形的构图方式比传统构图更为灵活且富于变化,讲究构图的错落有致。恰当排列人物的位置与环境,突出时代背景,在构图上就能体现画家迫切想要表达的一种追求与意境,人物造型夸张处理,加减或者扭曲,主要是为了表现画家的内心世界与想象。
当代构图方式是以水墨为主,追求意境与个性表现,关注社会与民族风情,加入了平面构成的形式。如饱满的构图、装饰性构图、空间分割式构图和抽象主义构图等构图形式,这些构图形式可大大刺激人的眼球,使人感受到新的构图形式带来的视觉冲击。也体现了当代画家力图表达人生的种种体验,从而通过画面造型夸张变形、追求视觉冲击的艺术效果,追求自由、灵活多变与怪诞的调侃式构图。同时,也关注内心世界的渴望,反映现实生活,从而拓展了写意人物画构图的表达方式,让写意人物画的视觉神经有了新的艺术功能。
总之,广西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正处于受多样性文化影响、多元化发展交织的时期,单一的构图形态与单一的艺术性表现已经无法适应其发展。现代画家的不断探索和创造是写意人物画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无论受到来自西方还是传统绘画的影响,广西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创作方面都已产生了多样的表现形式,这些多样的表现形式会促使民族写意人物画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秦忠翼.论美的艺术形象的塑造[J]. 益阳师专学报,1986(2).
[2]李魁正.李魁正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研究文选[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3]李 峰.中国画构图法则[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5.
[4]姜 凌.中国写意人物画的意象造型观[D].青岛:青岛大学,2007.
[5]房钰筑.少数民族题材写意人物画探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
[6]郑军里,魏 恕,陶义美.漓江画派中国人物画研究[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3.
[7]韩 娜.写意人物画笔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