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学生养成文明礼仪行为的重要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综合教育素质的手段之一。深沪中心小学以“雅·慧”为教育文化理念的主线,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弘扬了学校“雅·慧”精神的实质,增强了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学生的特长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深沪中心小学坚持“以艺育雅,用学增慧”的核心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思路,在课题研究与实践中,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希望通过加强常规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动文明礼仪教育“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形成“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一个社区辐射整个社会”的良好文明礼仪新格局。
依托课堂教学,认知礼仪
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学校利用德育课程和《雅慧菁园——雏鹰争章手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礼仪教育,促进学生礼仪的规范化。
1. 积极落实,注重课程主体地位。充分运用德育课程,通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弟子规》等课程积极做好文明礼仪内容的重点教学,做好语文、艺术等学科课程与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机渗透。利用班(中)队活动课、少年宫活动课,进一步推动文明礼仪教育进课堂,让学生充分认识文明礼仪的基本内涵,掌握个人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的基本要求。
2. 齐抓共管,扎实推行争章手册。班会课时,学校根据校情、生情自编的《雅慧菁园——雏鹰争章手册》引领学生行为习惯;通过礼仪、卫生教育两个抓手,培养举止文明,言行文雅的雅慧学生。学校德育处每月设计礼仪教育主题并借助校园LED反复播放,让学生在聆听中,耳濡目染中华礼仪之邦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内化素养,渐渐形成外在的文明行为。
在课题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学校全体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相结合,逐渐规范各种礼仪行为,时刻受熏陶、受教育,形成个人文明礼仪修养。
借助教师示范,引领礼仪
教师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传播者和实施者,学校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自觉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行为,提高教师文明素养,通过师德学习培训活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影响学生。
1. 示范引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每学期,学校定期开设学校雅慧教师讲坛;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论坛;定期把礼仪专家请进学校为教师作礼仪培训。此外,每月组织教师交流少先队校本教研工作,举行德育工作组会议,提高德育教研力度,将德育工作的理念植入每一位师生心中。
2. 搭建平台,开拓德育教学教研局面。上学期,福建省骨干班主任国培班学员阶段考核之课堂实践在深沪中心小学进行。学员们五节班会展示课为全体班主任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黄丽萍教授、林秀春副教授两位专家的点评更是对全体老师的专业引领。
晋江市少先队主题课教研活动暨北京东城区安外三条小学与深沪中心小学签约仪式,及红领巾与先锋同行——晋江市“先锋行动年”晋南片区“先锋行动”课题研讨活动暨先锋大队授旗仪式均在学校隆重举行。通过听课、评课、研讨、协作和共享等方式相互学习,深沪中心小学的先进经验得到推广,优化资源实现共享。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需要不断提高素养、发展专业、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践行文明礼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搭建展示平台,体验礼仪
良好的礼仪习惯对从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作用。学校为学生搭建各种体验、展示礼仪的平台非常有必要,学生只有在看、听、实践和体验中才能慢慢地把外在的行为内化为内在的品质。
1. 传统佳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文明礼仪践行活动中,学校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实践体验活动。如春节期间举行“拥军优属”慰问活动、免费送春联活动等;元宵节期间举行“核心价值梦想共圆,向上向善童心飞扬”庆元宵文艺汇演、“巧手做花灯,欢乐赏灯会”创意花灯比赛活动、“花灯踩街”“猜灯谜”活动等;清明节期间举行“祭扫烈士墓活动”“亲子携手包春饼”活动等;端午节举行“话端午,敬先人”活动……让队员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
2. 讲坛宣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进一步深化学校的“雅慧讲坛”, 拓宽少先队的教育渠道,锻炼并培养一批少先队员骨干,学校启动“红领巾上讲坛活动”,由五年级学生主讲,面向全校,以“寻访向上向善好队员”为宣讲主题,各宣讲团自主策划宣讲方案,取团名、口号,设计海报、造型、服装,制作PPT等,大家分工合作,运用图文相辅、情境再现、快板表演、观看视频等形式,分享在寻访“向上向善最美队员”活动中发现的感人故事,以榜样精神激励身边的伙伴共同成长。在活动中,同学们践行了文明礼仪教育,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德育阵地,完善文明礼仪教育体系。学校充分发挥节日庆祝、专题教育、国旗下讲话、校園广播、宣传专栏、班(团)队等阵地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教化作用,形成礼仪教育体系,遵循学生知、情、意、行的德育规律,强化对文明礼仪的认知理解,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明礼仪,内化为自觉行动。
4. 督查陋习,营造文明和谐校园环境。通过广泛开展“比、查、看”行动,发现学生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引导学生自查自纠,互相帮助,提升内化,告别那些行为陋习,评选出校园“十佳雅慧”少年。从“我”做起,从班级做起,“我”为校园文明添光彩,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美丽校园环境。
总之,学生在不断地参与、体验、自纠和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各种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实行家校互动,实践“礼仪”
一个孩子的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从3岁到小学阶段,是各种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同样,社会环境对一个孩子各种习惯的养成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家庭、学校、社会拧成一股绳势在必行。
1. 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家校联系纽带作用,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校讯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并提出要求和具体做法。提升家长教育的责任意识,增强做文明行为表率的自觉性,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为学生实践文明礼仪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
2. 开展“文明礼仪亲子”活动。设计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完成的亲子活动,如六一文明游园;亲子拔河——文明竞赛;跳蚤市场——文明购物;亲子文明踩街等活动。利用寒暑假布置德育作业,进一步将礼仪教育引入家庭,家长反馈孩子文明礼仪照片,通过家长会进行文明礼仪培训等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践行文明礼仪,促进礼仪教育在家庭生活中的一致性。
3. 建立“三体合一”教育体系。学校建立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建立家长联系制度,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交流教育信息,商讨教育措施,沟通管理意见;学校还聘请了法制顾问,定期请法律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在实践过程中,利用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合力,孩子们文明礼仪意识明显增强,不管在学校、在家里、在公共场所,做到处处讲文明、处处讲礼仪,为塑造孩子健康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有了课堂里的深刻认识,教师的示范引领,学生的亲身体验以及家校的协作实践,深沪中心小学的“雅”言“慧”行文明礼仪之花走进课堂、校园、家庭和社区,遍地开放。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深沪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陈 殷)
深沪中心小学坚持“以艺育雅,用学增慧”的核心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思路,在课题研究与实践中,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学校希望通过加强常规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大力推动文明礼仪教育“进课堂、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形成“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一个社区辐射整个社会”的良好文明礼仪新格局。
依托课堂教学,认知礼仪
人的知书达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获得的。学校利用德育课程和《雅慧菁园——雏鹰争章手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礼仪教育,促进学生礼仪的规范化。
1. 积极落实,注重课程主体地位。充分运用德育课程,通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弟子规》等课程积极做好文明礼仪内容的重点教学,做好语文、艺术等学科课程与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机渗透。利用班(中)队活动课、少年宫活动课,进一步推动文明礼仪教育进课堂,让学生充分认识文明礼仪的基本内涵,掌握个人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的基本要求。
2. 齐抓共管,扎实推行争章手册。班会课时,学校根据校情、生情自编的《雅慧菁园——雏鹰争章手册》引领学生行为习惯;通过礼仪、卫生教育两个抓手,培养举止文明,言行文雅的雅慧学生。学校德育处每月设计礼仪教育主题并借助校园LED反复播放,让学生在聆听中,耳濡目染中华礼仪之邦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内化素养,渐渐形成外在的文明行为。
在课题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学校全体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相结合,逐渐规范各种礼仪行为,时刻受熏陶、受教育,形成个人文明礼仪修养。
借助教师示范,引领礼仪
教师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传播者和实施者,学校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实施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自觉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行为,提高教师文明素养,通过师德学习培训活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影响学生。
1. 示范引领,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每学期,学校定期开设学校雅慧教师讲坛;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论坛;定期把礼仪专家请进学校为教师作礼仪培训。此外,每月组织教师交流少先队校本教研工作,举行德育工作组会议,提高德育教研力度,将德育工作的理念植入每一位师生心中。
2. 搭建平台,开拓德育教学教研局面。上学期,福建省骨干班主任国培班学员阶段考核之课堂实践在深沪中心小学进行。学员们五节班会展示课为全体班主任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尤其是黄丽萍教授、林秀春副教授两位专家的点评更是对全体老师的专业引领。
晋江市少先队主题课教研活动暨北京东城区安外三条小学与深沪中心小学签约仪式,及红领巾与先锋同行——晋江市“先锋行动年”晋南片区“先锋行动”课题研讨活动暨先锋大队授旗仪式均在学校隆重举行。通过听课、评课、研讨、协作和共享等方式相互学习,深沪中心小学的先进经验得到推广,优化资源实现共享。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需要不断提高素养、发展专业、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践行文明礼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搭建展示平台,体验礼仪
良好的礼仪习惯对从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有积极作用。学校为学生搭建各种体验、展示礼仪的平台非常有必要,学生只有在看、听、实践和体验中才能慢慢地把外在的行为内化为内在的品质。
1. 传统佳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文明礼仪践行活动中,学校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在我身边”实践体验活动。如春节期间举行“拥军优属”慰问活动、免费送春联活动等;元宵节期间举行“核心价值梦想共圆,向上向善童心飞扬”庆元宵文艺汇演、“巧手做花灯,欢乐赏灯会”创意花灯比赛活动、“花灯踩街”“猜灯谜”活动等;清明节期间举行“祭扫烈士墓活动”“亲子携手包春饼”活动等;端午节举行“话端午,敬先人”活动……让队员们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
2. 讲坛宣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进一步深化学校的“雅慧讲坛”, 拓宽少先队的教育渠道,锻炼并培养一批少先队员骨干,学校启动“红领巾上讲坛活动”,由五年级学生主讲,面向全校,以“寻访向上向善好队员”为宣讲主题,各宣讲团自主策划宣讲方案,取团名、口号,设计海报、造型、服装,制作PPT等,大家分工合作,运用图文相辅、情境再现、快板表演、观看视频等形式,分享在寻访“向上向善最美队员”活动中发现的感人故事,以榜样精神激励身边的伙伴共同成长。在活动中,同学们践行了文明礼仪教育,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德育阵地,完善文明礼仪教育体系。学校充分发挥节日庆祝、专题教育、国旗下讲话、校園广播、宣传专栏、班(团)队等阵地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教化作用,形成礼仪教育体系,遵循学生知、情、意、行的德育规律,强化对文明礼仪的认知理解,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文明礼仪,内化为自觉行动。
4. 督查陋习,营造文明和谐校园环境。通过广泛开展“比、查、看”行动,发现学生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引导学生自查自纠,互相帮助,提升内化,告别那些行为陋习,评选出校园“十佳雅慧”少年。从“我”做起,从班级做起,“我”为校园文明添光彩,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美丽校园环境。
总之,学生在不断地参与、体验、自纠和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各种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实行家校互动,实践“礼仪”
一个孩子的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从3岁到小学阶段,是各种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同样,社会环境对一个孩子各种习惯的养成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将家庭、学校、社会拧成一股绳势在必行。
1. 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家校联系纽带作用,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校讯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意义,并提出要求和具体做法。提升家长教育的责任意识,增强做文明行为表率的自觉性,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为学生实践文明礼仪创造良好的家庭条件。
2. 开展“文明礼仪亲子”活动。设计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完成的亲子活动,如六一文明游园;亲子拔河——文明竞赛;跳蚤市场——文明购物;亲子文明踩街等活动。利用寒暑假布置德育作业,进一步将礼仪教育引入家庭,家长反馈孩子文明礼仪照片,通过家长会进行文明礼仪培训等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践行文明礼仪,促进礼仪教育在家庭生活中的一致性。
3. 建立“三体合一”教育体系。学校建立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建立家长联系制度,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交流教育信息,商讨教育措施,沟通管理意见;学校还聘请了法制顾问,定期请法律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在实践过程中,利用家庭、学校、社会三大教育合力,孩子们文明礼仪意识明显增强,不管在学校、在家里、在公共场所,做到处处讲文明、处处讲礼仪,为塑造孩子健康人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有了课堂里的深刻认识,教师的示范引领,学生的亲身体验以及家校的协作实践,深沪中心小学的“雅”言“慧”行文明礼仪之花走进课堂、校园、家庭和社区,遍地开放。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深沪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陈 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