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川第一家近代报刊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中,报纸作为思想宣传工具,体现了国人思想方式的转变,它的主要内容是宣传社会变革,思想革新,从本源来讲它就是一张思想纸。本文从《渝报》入手,分析该报在近代的作用和影响,认为报纸是一份独一无二的城市日记,有利于城市身份的塑造。
  【关键词】近代报纸 《渝报》 城市身份
  本文从《渝报》入手,分析报纸在近代的作用和影响,提出报纸是一份独一无二的城市日记,有利于城市身份的塑造。
  之所以选择《渝报》,是出于以下三点原因:首先是地理上的接近性,笔者生活在重庆,有获取资料的便捷性;其次是重庆的城市发展有着曲折的历史,从古时的蛮夷之地到区域经济中心再到辐射西南的直辖市;最后,借用方汉奇先生的话来说,中国新闻事业史中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部分都是抗日战争时期重庆的新闻史。由此可见,重庆的报业发展状况,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一、《渝报》研究综述
  通过中国知网对《渝报》的检索,笔者发现相关研究较少,从1983年开始有学者着手研究,但是数量不多,至今为止仅13篇文章对《渝报》有所涉及。其中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以期刊文章为主,二十一世纪以后,硕士和博士论文中有不少关于《渝报》的论述。
  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对《渝报》本身的介绍和分析。1983年,何承朴和周勇都曾撰文描述《渝报》,他们都介绍了该报的创办经过、历史地位和局限性,但前者以办报人宋育仁为变法呐喊为中心,后者则分析了《渝报》的办报思想并与其他人物的思想作比较。后来,万华英在《辛亥革命前的重庆进步报刊》一文中,分别介绍了《渝报》、《广益丛报》和《重庆日报》,他首先就从创办者、办报宗旨、主要内容、阅读对象等对《渝报》做了最为详尽的介绍。
  其次,从文学的角度把《渝报》作为分析样本。硕士论文《重庆抗战文学中传播外国文化的主要报刊》和《重庆近代报刊的出现与现代文学的发生——以〈渝报〉、〈广益丛报〉考察为例》站在文学分析的角度,分别从对外国文化的传播和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两方面分析了《渝报》的内容和作用。前者认为重庆自有现代意义的报纸以来,就一直服务于时代政治主题的宗旨下,并非常重视对外国文化的译介;后者认为,因为《渝报》的出现,具有现代意义的思想文化空间在重庆这片土地上深根发芽,并且为后来很多报刊的创办,在思想、文化、文学等方面奠定了基础,使得这些新生报刊有了再开拓的方向。
  第三,将报纸的发展与城市、文化的变迁联系起来。硕士论文《清末重庆报业发展与已渝社会变迁》认为《渝报》作为重庆报业的开端,其产生是与当时整个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也是推动重庆社会向近代化加速发展的动力之一。博士论文《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从整体上叙述了重庆和成都两座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并着重描绘报业的发展过程,认为《渝报》的诞生是开埠的影响及维新运动强力推进的结果。
  第四,对《渝报》的创办者宋育仁的论述。例如彭邦明的《宋育仁与民国〈重修四川通志稿〉》、罗毅等人撰写的《〈渝报〉与宋育仁的维新事业》和钟祥财的《宋育仁的经济思想》等,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渝报》创办人宋育仁的个人事迹,并或多或少地提到了《渝报》在其生涯中的作用。另外,在《四川期刊发展史略》、《黄英〈筹蜀篇〉及其维新思想》和《广益丛报和重庆日报简介》这三篇文章中,也对《渝报》有所提及,认为这是一份具有维新思想的刊物。
  二、《渝报》的影响
  1、创报之前的环境
  《渝报》由近代学者宋育仁创办于重庆。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口。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发展史里,重庆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都落后于川西平原地区和嘉陵江中下游一带,其在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上也可谓“荒蛮之地”。因此,从隋唐开始到北宋时期,重庆地区都是犯人的流放之所。但是,由于地势的险要,重庆也是一个军事重地和区域统治中心。
  正如《渝报》副主笔梅际郇在第一期《渝报》里说的那样“四川僻在西南,重庆虽属通商剧镇,而山峻流塞”。
  2、创报之时的背景
  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重庆开始了城市近代化。该条约允许英国派官员管辖重庆地区涉及英国的商贸事宜,迈开了重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1890年,中英《烟台续增专条》正式将重庆作为对外通商的口岸。重庆的开埠揭开了重庆城市的近代史,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起来,民族资产阶级逐渐壮大。
  在这种背景下,受到新思潮影响的,诸如宋育仁、邹容这样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宣传新文化,鼓励开展民智,开拓了重庆的文化事业。后来,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成为了维新运动在四川开展的导火索,宋育仁等为响应全国的思想浪潮,创办了四川近代第一家报刊——《渝报》。
  由于重庆处于偏远地区,消息闭塞,北京、上海的报纸邮寄到重庆就需要数月的时间,并且这些报纸很少刊登川渝地区的消息,于是就有了《渝报》的兴盛。
  3、出报之期的内容
  梅际邮在阐释《渝报》的刊载内容时是这样写的“重庆据长江之上游,通滇黔之孔道,见闻较确,采访非难。凡地方之肤膺,民气之嚣静,岁时之丰歉,市价之浮落,有关时务者,莫不博采舆情,快登报录,稗乡塾里肆咸知”。
  研究相关资料可以发现《渝报》的主要内容有:上谕恭录及奏折;学者论文;国外新闻、国内新闻、本省新闻和市内物价表。值得研究的是,上谕恭录及奏折共37篇,其中和教育有关的14篇,例如开办学堂,涉及开矿办厂的12篇,充分反映了近代以来开办学堂的风气,以及洋务运动后工矿企业的日益兴盛;论文部分内容涉及外交、军事、商业、实业、报刊、中外教育等,可以看出《渝报》对当时西方教育、商务、报刊传媒的关注;新闻部分刊载的内容有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它倡导“放足运动”,这表明该报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内容突破了《京报》等旧报纸只登载皇帝谕令、朝政纲要的模式,形式日趋多样化,受众人群也由国家政府官员扩展到一般的市井百姓,与旧报纸相比拥有更广泛的关注度和群众基础。
其他文献
每天下午,都会在小区里看到他们。他瘦,尖下巴颏儿,高颧骨,黑红脸膛;她胖,眉眼如画,面色如玉。她伏在他的背上,伸手往东一指,说:“去看看花园里那株雏菊吧,该开花了。”他便默默地背着她去花园。她再往西一指,说:“去秋千架上坐坐。”他又背着她过去,小心地把她放在秋千上,一手护着她,一手轻轻推动秋千。有时候他背着她,只是慢慢悠悠地走,走出小区,走过菜市场,走过商铺林立的街道……走不动了,就把她放在车站牌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趋明显,建设服务型政府实行电子政务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本文以《阳光重庆》为例,结合网络评议政府工作的实践,分析了网络问政与服务型政府建设之间的关系,认为《阳光重庆》作为地方问政平台应不断改革创新,真正发挥其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评议 服务型政府 《阳光重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影响日益显现并在人们的政治生活
【摘 要】现今,微博凭借自身准入门槛低、传播快速、扩散范围广等特点,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舆论监督工具。其优势在于人人都可以成为监督者、裂变传播使其影响力倍增、与其他媒体合力促进被监督事项的解决等;但也存在不足之处,表现为存在人身攻击等侵权现象、监督过程中专业性和理性弱于传统媒体、监督过程尚未形成长效机制使得公众的注意力易被转移等。  【关键词】微博 舆论监督 优势 不足  微博舆论监督,指公众通过微博
【摘 要】贴吧粉丝群体由管理团队、执行团队和粉丝吧友构成。信息传播结构为四级传播,传播内容包括规范性内容、工作性内容、决策性内容和记录性内容。贴吧粉丝群体的管理运行体现出平等性、交互性、规范性、开放性、商业化和多元化的特点。本文从“罗志祥吧”入手,由点及面,分析百度贴吧粉丝群体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百度贴吧 粉丝群体 管理运行  一、贴吧粉丝群体内部的人员组织构成情况  1、管理团队  贴吧内
日本人并不认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是罪恶,他们认为肉体享受是正当的,而且是值得提倡的。对于性享受,日本人并不像西方人那样有很多的禁忌。  全球化时代早就到来了,空运发达,方便了所谓“一衣带水”的邻邦—— -- 日本的AV女优们也开始来华捞金。某知名女优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数量已经超过了1400万,其在中国宅男中的影响力大得都不好用语言来形容了。11月下旬,据台湾媒体报道,东瀛某“当红”女优疑似要赴台“服务
英国当局有很多种方法打击假结婚,要想通过结婚获得英国国籍,最少也要5年。  在英国,政府无权阻止外国人和本地人相爱,但却有权问一问“是不是真的要结婚?”对于和当地人联姻的外国人来说,很多人真到了自己办手续申请结婚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原来想嫁(娶)个英国人要求居然这么多,程序居然这么严格。  早些年,英国政府内政部要求任何想在英国结婚的人,都必须递交“结婚申请”,其中列数两位申请人的个人背景,甚至包括
【摘 要】本文通过对“3·1昆明暴恐事件”的分析,对其引发的网民“群体极化”、部分媒体“失语”、政府在微博上公信力降低等舆情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期对此类事件的预防和处理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减少舆情风险。  【关键词】昆明暴恐事件 微博舆情风险 防范措施  一、“3·1昆明暴恐事件”引发的微博舆情风险  “风险”一词早已有之,在现代,“风险”是指可能造成的损失或伤害,只有“在自然和传统失去它们
把握关键环节,突出产业优势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秦保荣  潍城区以文化产业发展为突破口,逐步形成了以地域文化开发为重点的“资源提升型”发展模式、以创意创新为导向的“业态创新型”发展模式、以园区和市场为依托的“集聚拉动型”发展模式和以文化企业集团为龙头的“总部辐射型”发展模式。近年来,重点围绕放大提升历史遗存、文化名人等资源优势,有效激活了文化产业发展内力。做好以十笏园古建筑群为重
【摘 要】本文旨在说明在大众愈来愈多地使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来获取信息的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纸媒如何通过打通线上线下、采用图文并茂、文体多样等创新手段,使会议报道焕发独特的光彩。  【关键词】媒介融合 会议报道 南方都市报 创新  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教程》一书中提出:所谓媒介融合,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媒介手段逐渐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心,以卫星、电子技术等为传
配音,不就是模仿声音吗,只要有点这方面的天赋,谁不行呢?  可最近,看了央视的一期《文化视点》节目,才知道了我的肤浅。  那期节目是著名主持人马东对周贵元的访谈。周贵元年近古稀,是空政话剧团正师级演员,也是公认的配音奇才,在影视界有“语言千面人”的绰号,他除了给扮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配音外,还多次为扮演周恩来、邓小平、陈毅、朱德、蒋介石的特型演员配音。更绝的是,他有时在一部影片里,竟能同时为几个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