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小学科学探究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活动过程为主渠道,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我们的科学课教学才会更具有实效性。
关键词:科学探究;实效性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活动过程为主渠道,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探究性学科。为了让探究真正成为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增强探究的实效性,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问题,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但也要发挥教师的组织、管理、导向作用。
目前,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应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但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例如,在听“声音是怎样产生”一课时,许多学生认为声音是物体“动”的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认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师为了得到这个结果,通过“挤牙膏式”的发问得到这种猜测。其实,教师没有必要这样做,应该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声音是物体“动”的结果,引导学生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方案,并开展探究实验活动,在活动基础上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实验的方法、过程、看到的现象,说说物体发出声音时,它是怎么“动”的。在学生感性认识“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这种“动”在科学上叫“振动”,从而使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这里,学生的实际水平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不能及时地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作出有效的引导,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学”到“会学”,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一样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保证科学探究的顺利展开。
二、真正认识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习活动更有效
科学教学不要低估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但也不能高估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教师要真正认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实际,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使探究更有效。
科学课堂教学相对来说比较“乱”,教师比较难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再加上我们是大班化教学为主,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次数过多,会增加课堂教学组织的难度,也无法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因此,当前科学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过程及汇报交流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混乱”的现象。
1. 发现问题时的“混乱”
问题是科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养成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就会善于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也就悄然得到发展。因此,提问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创新必备的素质之一。科学课堂上,好多教师在创设了情景后会问:你想研究什么?你想了解什么?你想观察什么?……接着进入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思考,学生说出了他们发现的问题。而学生发现的问题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学生观察探究的目标过散过多;二是学生发现的问题较普通,深度不够,缺乏探究性;三是学生发现不了探究的问题。
2. 探究过程时的“混乱”
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的核心,也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获取知识的根本所在。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下列“混乱”需要受到我们科学教师的关注和深思:
(1)学生看到教师准备好的器材,由于好奇无目的的玩耍,探究活动过程无序化;
(2)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你推她,他让你,缺乏与同学的互相合作;
(3)当老师要学生结束探究活动时,学生却停不下来了。
三、科学探究既重视动手,更要重视动脑
科学素养的形成、发展、提高,既要重视学生动手更要重视学生动脑。但是,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颠倒了关系,他们是想重视动脑,但更重视动手。许多教师在学生探究思路不清的情况下,有的甚至连研究问题都不清的情况下,就匆匆让他们开展科学探究。这样做的结果,表面上看,科学探究活动场面热闹,学生探究非常投入。但实质上,探究活动目的不明,方法不清,活动无序,探究缺乏科学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想,任何动手活动之前需要先动脑,动脑是保证动手的顺利进行,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动手之中和动手之后也需要动脑,让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亲历活动,获得感性的经验和体验,会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感受集体的智慧力量,取长补短,互相启迪,享受成功与失败带来的喜悦与教训,在动手动脑中真正的提高科学素养。
四、充分选择、利用材料,让探究更经典
充足的、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亲历经典科学探究活动的充分保证,科学教师应该从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学校条件、当地环境资源等情况出发,精心准备探究材料,切忌“多而烂”,做到“少而精”,真正让学生的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在听“声音是怎样产生”一课时,教师准备的材料可谓“充足”,但缺乏结构。教师一股脑儿提供皮筋、尺子、试管、有水的水槽、锣鼓、音叉、哨子等材料给学生做探究实验,学生无所适从,又玩这又玩那,锣鼓声、哨子声响成一片,根本听不到皮筋、尺子发出的声音。看上去场面热烈,学生探究积极,事实上学生探究的有效性很差。
当有了充足的材料时,教师还要会控制材料。可以先提供皮筋、尺子、试管、有水的水槽让学生探究,然后提供锣鼓、音叉、哨子等让学生探究。这样,通过控制材料,可以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集中精力展开探究活动,层层推进,提高探究效率。
总之,只有让小学的科学探究更具有实效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落到实处,我们的科学教育才能充满希望,在科学的教学中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满载着希望来学习,满载着科学知识而收获。
(辽阳市宏伟区辽化二小)
关键词:科学探究;实效性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活动过程为主渠道,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探究性学科。为了让探究真正成为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增强探究的实效性,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问题,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但也要发挥教师的组织、管理、导向作用。
目前,许多教师都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应围绕学生的学习展开,但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例如,在听“声音是怎样产生”一课时,许多学生认为声音是物体“动”的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认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师为了得到这个结果,通过“挤牙膏式”的发问得到这种猜测。其实,教师没有必要这样做,应该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声音是物体“动”的结果,引导学生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方案,并开展探究实验活动,在活动基础上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实验的方法、过程、看到的现象,说说物体发出声音时,它是怎么“动”的。在学生感性认识“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这种“动”在科学上叫“振动”,从而使学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这里,学生的实际水平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不能及时地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作出有效的引导,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学”到“会学”,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一样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保证科学探究的顺利展开。
二、真正认识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习活动更有效
科学教学不要低估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但也不能高估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教师要真正认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实际,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使探究更有效。
科学课堂教学相对来说比较“乱”,教师比较难控制课堂教学的节奏,再加上我们是大班化教学为主,小组学习讨论交流次数过多,会增加课堂教学组织的难度,也无法体现新课程教育理念,教学目标难以完成。因此,当前科学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尤其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过程及汇报交流中,时常会出现一些“混乱”的现象。
1. 发现问题时的“混乱”
问题是科学的心脏。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方向,养成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就会善于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也就悄然得到发展。因此,提问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创新必备的素质之一。科学课堂上,好多教师在创设了情景后会问:你想研究什么?你想了解什么?你想观察什么?……接着进入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思考,学生说出了他们发现的问题。而学生发现的问题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学生观察探究的目标过散过多;二是学生发现的问题较普通,深度不够,缺乏探究性;三是学生发现不了探究的问题。
2. 探究过程时的“混乱”
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的核心,也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获取知识的根本所在。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下列“混乱”需要受到我们科学教师的关注和深思:
(1)学生看到教师准备好的器材,由于好奇无目的的玩耍,探究活动过程无序化;
(2)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你推她,他让你,缺乏与同学的互相合作;
(3)当老师要学生结束探究活动时,学生却停不下来了。
三、科学探究既重视动手,更要重视动脑
科学素养的形成、发展、提高,既要重视学生动手更要重视学生动脑。但是,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颠倒了关系,他们是想重视动脑,但更重视动手。许多教师在学生探究思路不清的情况下,有的甚至连研究问题都不清的情况下,就匆匆让他们开展科学探究。这样做的结果,表面上看,科学探究活动场面热闹,学生探究非常投入。但实质上,探究活动目的不明,方法不清,活动无序,探究缺乏科学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想,任何动手活动之前需要先动脑,动脑是保证动手的顺利进行,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动手之中和动手之后也需要动脑,让动手和动脑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亲历活动,获得感性的经验和体验,会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感受集体的智慧力量,取长补短,互相启迪,享受成功与失败带来的喜悦与教训,在动手动脑中真正的提高科学素养。
四、充分选择、利用材料,让探究更经典
充足的、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亲历经典科学探究活动的充分保证,科学教师应该从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学校条件、当地环境资源等情况出发,精心准备探究材料,切忌“多而烂”,做到“少而精”,真正让学生的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在听“声音是怎样产生”一课时,教师准备的材料可谓“充足”,但缺乏结构。教师一股脑儿提供皮筋、尺子、试管、有水的水槽、锣鼓、音叉、哨子等材料给学生做探究实验,学生无所适从,又玩这又玩那,锣鼓声、哨子声响成一片,根本听不到皮筋、尺子发出的声音。看上去场面热烈,学生探究积极,事实上学生探究的有效性很差。
当有了充足的材料时,教师还要会控制材料。可以先提供皮筋、尺子、试管、有水的水槽让学生探究,然后提供锣鼓、音叉、哨子等让学生探究。这样,通过控制材料,可以调节课堂教学节奏,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集中精力展开探究活动,层层推进,提高探究效率。
总之,只有让小学的科学探究更具有实效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落到实处,我们的科学教育才能充满希望,在科学的教学中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让学生满载着希望来学习,满载着科学知识而收获。
(辽阳市宏伟区辽化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