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供热设计、企业误区、用户误区提出相关意见,已达到用户和企业双赢。
关键词:供热设计企业误区 用户误区 双赢
中图分类号:TU83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供热方式和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积极稳妥地推进供热改革成了当务之急。用户与供热企业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供热知识的普及也越来越重要。
一、供热设计存在的问题
1、相关规范及手册指导性有限
因供热行业地域性较强,相关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国家相关规范、实用手册更新很慢,书籍、规范与规范、手册与手册之间内容有相冲突之处。常常使设计者感到疑惑,又很难找到相关案例。
一些实用设计案例的设计标准,规模太小,参考价值不大,近年来各种先进的设备出现后,没有相关的设计指导,有些指导过于偏向某些高端产品,大多数建设方和施工方不会采用这些高端产品,并导致设计失误。
以无补偿直埋直埋敷设为例,业内接近90%以上的厂家管道达不到设计要求,但因近年来无补偿直埋敷设的大力推广,建设方都要求采用此方式,但采购管材时因考虑价格因素,不采用设计时要求的产品,这种状况就造成设计时先进理念、先进产品,施工时不规范操作、低端产品的尴尬處境,最后导致运行期各种事故。产品市场如果跟不上设计变化,先进理念的推进应采取慎重的态度。
2、小区热力站供热半径过大。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中规定了热力站宜采用的规模:1、对于新建的居住区,热力站最大规模以供热范围不超过本街区为限。2、对已有采暖系统的街区,减少原有采暖系统改造工程量的前提下,宜减少热力站的个数。另外设计人员结合供热企业运行多年经验,建议换热站最佳供热面积应控制在10万㎡左右。此数据考虑了经济性,水力平衡,操作性等各种因素,笔者认为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数据,但因为街区不同,可适当调整。
目前,许多城市因房价上涨,热力站规模越建越大,甚至出现供热面积30多万㎡的,很多因建设部门没有清晰的思路仅仅考虑管理人员数量或其他因素,建设初期没有考虑运行效果。导致运行调节困难重重,不易平衡,供热效果不佳。且有些设计人员本身也不是很清晰,不能很好的与建设方沟通,讲明利害关系。
3、不根据地域条件设计。
设计中我们常常采用比较广泛的做法,对地域性及热力公司使用习惯了解甚少,不能因地制宜。有些地区因地处偏远,一些常损坏附件购买困难,设计人员应多于使用方多沟通,设计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使用宜购买到的附件。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使用方的使用习惯,以及新产品的维护便利与否。否则会造成甲方不认可,反复变更,新产品成为摆设。
三、供热企业运行误区
1、热网调节运行手段欠缺。
应增加热网调节手段,多种调节手段联合运行,加快中央自动控制系统的普及。不能单一的靠提高循环水泵扬程及流量来满足远端用户,这种调节方式弊端颇多,效果不明显,更容易造成近端用户超压等现象,耗电量过大。热网中的调节目前正在大力推广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当使用多种手动调节阀调节流量,都未能达到理想效果时,应选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分别水平安装在各个换热站一次网的回水管上,并在每栋楼的回水管上安装一台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自力式流量调节控制阀,使各热力站,各楼栋之间的热网系统由于各换热站之间的流量得到合理分配,使一次网的远近供水温差减少到1—2℃,从而使远端换热站的热交换效果接近近端换热站的热交换效果,供热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作为试点的两个换热站,二次网上安装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后,各楼栋之间的流量得到进一步分配,末端的热用户室内温度达到了17—20℃,用户室内温度达标率由96%上升到99%以上,可见安装流量控制阀后的供暖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热力公司应对自动调节的经济性与手动调节的经济性做受益性比较,不应只考虑前期投资,还应考虑运行期间的运行费用及安全可靠性。
2、施工期间监督不够
由于目前监理市场的水平及其他因素,在施工期间,作为建设方的监督也是必须的。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设计、施工中不合理的部分提出变更、修改意见。有些地方采用了建设方与使用方分开的做法,建设期热力公司无法参与,而建设方因为没有专业知识,不能及时提出一些建议,造成后期热力公司使用时问题众多,维修及更换量过大,影响供热效果,并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也使前期设计时热力公司与设计院沟通不便,管理方太多,决策不明。
3、敷衍粗暴的服务态度
应积极向用户普及供热知识,改变对用户态度,积极解决用户问题。收费手段单一。供热企业粗放式管理,服务意识差。企业工作人员本身对供热系统及供热调节没有清晰的了解,当用户投诉时不能正确解释,只是粗暴的敷衍。这样造成用户的不理解以及不断投诉,有些用户最后不得不采用不交采暖费来表示不满。“热”是一服务性的商品,作为出售方,热力公司有义务向用户说明各种用户的疑问,并提供售后服务。使得用户能到到冬季的“温暖”,热力公司能及时回收费用,达到双赢。
三、用户误区
1、不舒适不缴费。
通过网络平台,发现很多业主群有些业主以为只要不是自己舒适的温度,他就可以投诉,可以不交暖气费,某小区某个用户家里温度二十四度,他觉得不够热,不愿意交暖气费,在业主群里每天呼吁大家不到停暖不交暖气费。造成这个误区的原因是,用户不了解衡量室内规定温度的依据,以及普及度不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以致用户认为让我交费,就应该达到我需要的温度。所以应普及国家相关规定,使供热企业与用户之间达成共识。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规定室内采暖计算温度为: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主要房间应采用18℃~24℃;应对国家规定温度出具相关有说服力里的依据,舒适、健康、节能应达到共赢。
集中供热提供的应是一个基础供热温度,而有特殊需求的用户,提倡以电暖气、空调等方式自行调节,这种理念应传递给热用户。
2、供热调节完全是的热力公司的事。
供热调节主要的调节工作肯定应该是由热力公司完成,但是对于每户的单独调节也应宣传普及。并对热网供热形式进行说明,经过调查大部分人对供热的方式了解很少,对供热水力不平衡的问题完全不了解。室内温度达标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热单位供热质量的高低,但也和热用户自身的诸多因素有很大关系。大力宣传影响供热的因素,实现供、用热双方的联动,如暖气片散热效果的好坏、暖气片数量是否与采暖面积相匹配、热力系统是否合理、维护结构及密封情况是否良好、管路系统是否清洗、是否改接过室内管道、是否私自放水、是否安装管道换热器等等。上述问题用户很难全部认识到,自己也很难全部处理。因此应对这些供热常见问题进行普及,并引导热用户在室内温度达到适宜温度时调节用户阀门,减少开窗户造成的能源浪费,且可使水流利于流向远端用户,以提高水力不利用户端的供热质量。
总结:供热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大的系统,从设计开始就应以适用、方便、节能为目的,及时与使用方沟通。热力公司应打破传统的调节模式,对自动调节的经济性与手动调节的经济性做受益性比较,不应只考虑前期投资。应积极与用户沟通。用户应理智面对供热中各种问题,采取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王魁荣,王建军,王魁吉;供热系统常见技术通病的分析及处理[J];区域供热,2006年03期
关键词:供热设计企业误区 用户误区 双赢
中图分类号:TU833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供热方式和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积极稳妥地推进供热改革成了当务之急。用户与供热企业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供热知识的普及也越来越重要。
一、供热设计存在的问题
1、相关规范及手册指导性有限
因供热行业地域性较强,相关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国家相关规范、实用手册更新很慢,书籍、规范与规范、手册与手册之间内容有相冲突之处。常常使设计者感到疑惑,又很难找到相关案例。
一些实用设计案例的设计标准,规模太小,参考价值不大,近年来各种先进的设备出现后,没有相关的设计指导,有些指导过于偏向某些高端产品,大多数建设方和施工方不会采用这些高端产品,并导致设计失误。
以无补偿直埋直埋敷设为例,业内接近90%以上的厂家管道达不到设计要求,但因近年来无补偿直埋敷设的大力推广,建设方都要求采用此方式,但采购管材时因考虑价格因素,不采用设计时要求的产品,这种状况就造成设计时先进理念、先进产品,施工时不规范操作、低端产品的尴尬處境,最后导致运行期各种事故。产品市场如果跟不上设计变化,先进理念的推进应采取慎重的态度。
2、小区热力站供热半径过大。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中规定了热力站宜采用的规模:1、对于新建的居住区,热力站最大规模以供热范围不超过本街区为限。2、对已有采暖系统的街区,减少原有采暖系统改造工程量的前提下,宜减少热力站的个数。另外设计人员结合供热企业运行多年经验,建议换热站最佳供热面积应控制在10万㎡左右。此数据考虑了经济性,水力平衡,操作性等各种因素,笔者认为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数据,但因为街区不同,可适当调整。
目前,许多城市因房价上涨,热力站规模越建越大,甚至出现供热面积30多万㎡的,很多因建设部门没有清晰的思路仅仅考虑管理人员数量或其他因素,建设初期没有考虑运行效果。导致运行调节困难重重,不易平衡,供热效果不佳。且有些设计人员本身也不是很清晰,不能很好的与建设方沟通,讲明利害关系。
3、不根据地域条件设计。
设计中我们常常采用比较广泛的做法,对地域性及热力公司使用习惯了解甚少,不能因地制宜。有些地区因地处偏远,一些常损坏附件购买困难,设计人员应多于使用方多沟通,设计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使用宜购买到的附件。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使用方的使用习惯,以及新产品的维护便利与否。否则会造成甲方不认可,反复变更,新产品成为摆设。
三、供热企业运行误区
1、热网调节运行手段欠缺。
应增加热网调节手段,多种调节手段联合运行,加快中央自动控制系统的普及。不能单一的靠提高循环水泵扬程及流量来满足远端用户,这种调节方式弊端颇多,效果不明显,更容易造成近端用户超压等现象,耗电量过大。热网中的调节目前正在大力推广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当使用多种手动调节阀调节流量,都未能达到理想效果时,应选用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分别水平安装在各个换热站一次网的回水管上,并在每栋楼的回水管上安装一台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自力式流量调节控制阀,使各热力站,各楼栋之间的热网系统由于各换热站之间的流量得到合理分配,使一次网的远近供水温差减少到1—2℃,从而使远端换热站的热交换效果接近近端换热站的热交换效果,供热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作为试点的两个换热站,二次网上安装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后,各楼栋之间的流量得到进一步分配,末端的热用户室内温度达到了17—20℃,用户室内温度达标率由96%上升到99%以上,可见安装流量控制阀后的供暖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热力公司应对自动调节的经济性与手动调节的经济性做受益性比较,不应只考虑前期投资,还应考虑运行期间的运行费用及安全可靠性。
2、施工期间监督不够
由于目前监理市场的水平及其他因素,在施工期间,作为建设方的监督也是必须的。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设计、施工中不合理的部分提出变更、修改意见。有些地方采用了建设方与使用方分开的做法,建设期热力公司无法参与,而建设方因为没有专业知识,不能及时提出一些建议,造成后期热力公司使用时问题众多,维修及更换量过大,影响供热效果,并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也使前期设计时热力公司与设计院沟通不便,管理方太多,决策不明。
3、敷衍粗暴的服务态度
应积极向用户普及供热知识,改变对用户态度,积极解决用户问题。收费手段单一。供热企业粗放式管理,服务意识差。企业工作人员本身对供热系统及供热调节没有清晰的了解,当用户投诉时不能正确解释,只是粗暴的敷衍。这样造成用户的不理解以及不断投诉,有些用户最后不得不采用不交采暖费来表示不满。“热”是一服务性的商品,作为出售方,热力公司有义务向用户说明各种用户的疑问,并提供售后服务。使得用户能到到冬季的“温暖”,热力公司能及时回收费用,达到双赢。
三、用户误区
1、不舒适不缴费。
通过网络平台,发现很多业主群有些业主以为只要不是自己舒适的温度,他就可以投诉,可以不交暖气费,某小区某个用户家里温度二十四度,他觉得不够热,不愿意交暖气费,在业主群里每天呼吁大家不到停暖不交暖气费。造成这个误区的原因是,用户不了解衡量室内规定温度的依据,以及普及度不够,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以致用户认为让我交费,就应该达到我需要的温度。所以应普及国家相关规定,使供热企业与用户之间达成共识。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规定室内采暖计算温度为: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主要房间应采用18℃~24℃;应对国家规定温度出具相关有说服力里的依据,舒适、健康、节能应达到共赢。
集中供热提供的应是一个基础供热温度,而有特殊需求的用户,提倡以电暖气、空调等方式自行调节,这种理念应传递给热用户。
2、供热调节完全是的热力公司的事。
供热调节主要的调节工作肯定应该是由热力公司完成,但是对于每户的单独调节也应宣传普及。并对热网供热形式进行说明,经过调查大部分人对供热的方式了解很少,对供热水力不平衡的问题完全不了解。室内温度达标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热单位供热质量的高低,但也和热用户自身的诸多因素有很大关系。大力宣传影响供热的因素,实现供、用热双方的联动,如暖气片散热效果的好坏、暖气片数量是否与采暖面积相匹配、热力系统是否合理、维护结构及密封情况是否良好、管路系统是否清洗、是否改接过室内管道、是否私自放水、是否安装管道换热器等等。上述问题用户很难全部认识到,自己也很难全部处理。因此应对这些供热常见问题进行普及,并引导热用户在室内温度达到适宜温度时调节用户阀门,减少开窗户造成的能源浪费,且可使水流利于流向远端用户,以提高水力不利用户端的供热质量。
总结:供热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大的系统,从设计开始就应以适用、方便、节能为目的,及时与使用方沟通。热力公司应打破传统的调节模式,对自动调节的经济性与手动调节的经济性做受益性比较,不应只考虑前期投资。应积极与用户沟通。用户应理智面对供热中各种问题,采取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王魁荣,王建军,王魁吉;供热系统常见技术通病的分析及处理[J];区域供热,2006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