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少年跳高训练中典型的移植有:举重中的杠铃练习、跆拳道中的踢海绵包练习、直道栏技术训练。其中,直道栏技术训练深受高水平跳高队教练员喜爱。但直道栏技术训练在青少年跳高训练中的移植现象并未受到广大教练员的关注。这种现象揭示了跳高和直道栏项目的共性特征,为今后的青少年跳高训练提供了实践借鉴,推动青少年跳高训练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跨栏 跳高 体能 移植
1.比赛获胜因素特征的分析
跳高和直道栏的比赛获胜因素特征相似。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情况,是决定运动员比赛成绩诸因素中首要的决定因素,同时,比赛成绩和裁判行为也会对运动成绩带来一定影响。
2.能量供应特征的分析
跳高项目以磷酸原系统为主供能,直道栏项目则以磷酸原和快速糖酵解系统为主供能。由于各供能系统维持运动的时间不同:以最大的输出功率进行运动时,磷酸原系统仅能运动6~8s,糖酵解系统供最大强度运动30~60s,可维持2min左右。因此,50米栏、60米栏项目与跳高项目的供能特征基本一致,而100米栏、110米栏以及弯道栏与跳高项目的供能有一定的差别。
3竞技能力特征分析
3.1体能特征
3.1.1身体形态和机能特征
跳高和跨栏运动员需要具备身材较高、肌肉细长并且富于弹性、脂肪层薄、臀部肌肉紧缩上收,以及踝关节围度小、跟腱清晰、足弓高等形态学特征。从选材学角度分析,跳高运动员下肢长H、A、B、C点,如果B点能成为H点、A点、C点共同的圆心A点又与H点高度相近,那么大腿、臀部将成为最好的“统一体”,有利于运动中的送髋动作的完成,出现大腿与臀部最省力的协调运动。这一点也适用于跨栏运动员的选材,有利于加大下肢摆动的幅度和增加送髋效果。
跳高和直道栏项目都要求运动员具备灵活性高的神经过程,要求运动员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快、强度大。运动员的骨骼肌中,快肌纤维百分比都高于从事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
3.1.2运动素质特征
跳高与直道栏同属于体能主导类项群,二者都把速度、力量和专项爆发力作为典型素质予以发展。全面发展的运动素质是运动员专项训练的基础和有力保障。由于跳高和直道栏项目运动技术的复杂性,良好的灵敏素质、协调性素质、柔韧素质以及节奏感也运动员必备的素质。由于跳高运动员和跨栏运动员具有相似的运动素质,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内容可以相互借鉴。值得注意的是,跳高是将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从而获得腾跃高度的田赛项目,而直道栏是通过提高水平速度从而减少比赛用时的径赛项目。直道栏运动员始终是在水平方向运动,而跳高运动员最终是向垂直方向运动的。由于两个项目运动方向上的差异,因此,跳高教练员在训练过程应予以重视,避免进行直道栏训练后对跳高训练产生负迁移作用。
3.2技能特征
跳高和直道栏在技术上具有相似性,跳高的助跑和直道栏的栏间跑相似,跳高的起跳腿与直道栏的起跨腿技术动作相似,以及跳高的摆动腿和直道栏的摆动腿技术动作相似。二者都要求运动员加速能力强、动作幅度大、重心高、协调自然且注意动作节奏。不同之处是跳高的“J型”助跑使得运动员产生内倾姿势,而直道栏运动员则始终保持直线运动。
3.3心理和智能特征
跳高和直道栏运动员的心理特征极为相似,表现为专项感知觉高度灵敏和清晰;自信、顽强、征服欲强;性格独立、自我开发性强;以及情绪状态的高度调控能力强等。在智能方面,运动员在复杂多变的赛场上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智商和操作智商水平,具有较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跳高和直道栏在心理和智能方面的训练达到的效果是类似的。
3.4战术能力特征
跳高和直道栏都是非直接对抗性的运动,根据比赛特点和规则要求,在与水平相近的对手比赛时,运动员战术运用得当将对比赛结果产生积极的作用。跳高运动员的战术能力体现在其选择合适的起跳高度和恰当的运用免跳这两方面。而直道栏运动员战术能力的体现则表现为预决赛时体力的合理分配。因此,跳高和直道栏运动员战术能力特征存在差异。
4.结论
4.1直道栏技术训练移植是跳高训练发展的产物,是训练方法的创新,丰富了跳高训练方法,推动跳高训练水平的发展。
4.2直道栏技术训练移植五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推动着移植实践活动的实现。
4.3直道栏技术训练移植现象揭示跳高和直道栏项目共性特征,差异性也不容忽视。
5建议
5.1充分认识跳高和直道栏项目性质特征异同点,找出理论与训练实践相矛盾的地方进行深入研究。
5.2在跳高训练中推广直道栏技术训练法,推动我国跳高训练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36.
[2] 陈笑然.运动训练方法的项间移植[D].北京体育大学,2005.
[3] 孙南,等.现代田径训练高级教程北京[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184-185.
[4] 唐磊.河北省青少年男子110米栏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关键词】跨栏 跳高 体能 移植
1.比赛获胜因素特征的分析
跳高和直道栏的比赛获胜因素特征相似。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能力及在比赛中的发挥情况,是决定运动员比赛成绩诸因素中首要的决定因素,同时,比赛成绩和裁判行为也会对运动成绩带来一定影响。
2.能量供应特征的分析
跳高项目以磷酸原系统为主供能,直道栏项目则以磷酸原和快速糖酵解系统为主供能。由于各供能系统维持运动的时间不同:以最大的输出功率进行运动时,磷酸原系统仅能运动6~8s,糖酵解系统供最大强度运动30~60s,可维持2min左右。因此,50米栏、60米栏项目与跳高项目的供能特征基本一致,而100米栏、110米栏以及弯道栏与跳高项目的供能有一定的差别。
3竞技能力特征分析
3.1体能特征
3.1.1身体形态和机能特征
跳高和跨栏运动员需要具备身材较高、肌肉细长并且富于弹性、脂肪层薄、臀部肌肉紧缩上收,以及踝关节围度小、跟腱清晰、足弓高等形态学特征。从选材学角度分析,跳高运动员下肢长H、A、B、C点,如果B点能成为H点、A点、C点共同的圆心A点又与H点高度相近,那么大腿、臀部将成为最好的“统一体”,有利于运动中的送髋动作的完成,出现大腿与臀部最省力的协调运动。这一点也适用于跨栏运动员的选材,有利于加大下肢摆动的幅度和增加送髋效果。
跳高和直道栏项目都要求运动员具备灵活性高的神经过程,要求运动员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快、强度大。运动员的骨骼肌中,快肌纤维百分比都高于从事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
3.1.2运动素质特征
跳高与直道栏同属于体能主导类项群,二者都把速度、力量和专项爆发力作为典型素质予以发展。全面发展的运动素质是运动员专项训练的基础和有力保障。由于跳高和直道栏项目运动技术的复杂性,良好的灵敏素质、协调性素质、柔韧素质以及节奏感也运动员必备的素质。由于跳高运动员和跨栏运动员具有相似的运动素质,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内容可以相互借鉴。值得注意的是,跳高是将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从而获得腾跃高度的田赛项目,而直道栏是通过提高水平速度从而减少比赛用时的径赛项目。直道栏运动员始终是在水平方向运动,而跳高运动员最终是向垂直方向运动的。由于两个项目运动方向上的差异,因此,跳高教练员在训练过程应予以重视,避免进行直道栏训练后对跳高训练产生负迁移作用。
3.2技能特征
跳高和直道栏在技术上具有相似性,跳高的助跑和直道栏的栏间跑相似,跳高的起跳腿与直道栏的起跨腿技术动作相似,以及跳高的摆动腿和直道栏的摆动腿技术动作相似。二者都要求运动员加速能力强、动作幅度大、重心高、协调自然且注意动作节奏。不同之处是跳高的“J型”助跑使得运动员产生内倾姿势,而直道栏运动员则始终保持直线运动。
3.3心理和智能特征
跳高和直道栏运动员的心理特征极为相似,表现为专项感知觉高度灵敏和清晰;自信、顽强、征服欲强;性格独立、自我开发性强;以及情绪状态的高度调控能力强等。在智能方面,运动员在复杂多变的赛场上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智商和操作智商水平,具有较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跳高和直道栏在心理和智能方面的训练达到的效果是类似的。
3.4战术能力特征
跳高和直道栏都是非直接对抗性的运动,根据比赛特点和规则要求,在与水平相近的对手比赛时,运动员战术运用得当将对比赛结果产生积极的作用。跳高运动员的战术能力体现在其选择合适的起跳高度和恰当的运用免跳这两方面。而直道栏运动员战术能力的体现则表现为预决赛时体力的合理分配。因此,跳高和直道栏运动员战术能力特征存在差异。
4.结论
4.1直道栏技术训练移植是跳高训练发展的产物,是训练方法的创新,丰富了跳高训练方法,推动跳高训练水平的发展。
4.2直道栏技术训练移植五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推动着移植实践活动的实现。
4.3直道栏技术训练移植现象揭示跳高和直道栏项目共性特征,差异性也不容忽视。
5建议
5.1充分认识跳高和直道栏项目性质特征异同点,找出理论与训练实践相矛盾的地方进行深入研究。
5.2在跳高训练中推广直道栏技术训练法,推动我国跳高训练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36.
[2] 陈笑然.运动训练方法的项间移植[D].北京体育大学,2005.
[3] 孙南,等.现代田径训练高级教程北京[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184-185.
[4] 唐磊.河北省青少年男子110米栏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