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水利部发布的《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水建管[2003]271号文)规定:大坝实行定期安全鉴定制度,首次安全鉴定应在竣工验收后5年内进行,以后应每隔6~10年进行一次。水库需要根据安全鉴定的结论做相应的加固处理。我国建国初期修建了许多中小水库,水库自建成投产后,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受当时经济发展的限制,建设标准低,施工技术及工艺较落后,施工质量难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许多水库投产运行至今,水库建筑物进入老化期。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水利工程的要求由传统的水利工程过渡到具有信息化、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利建设。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库为例,结合水库水文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现状,分析水库达标加固处理方案。
关键词:水库;土石坝;输水涵;加固
一、水库概况
福源水库地属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北部,位于铁山河上游支流福源河上,水库集雨面积16km2,主河流长度5.1km,河流平均坡降0.52%。福源水库运行五十余年来,为当地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多年运行后,水库的放水设施也出现了不少问题。2014年,经广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全鉴定,大坝存在坝体渗漏,输水涵老化漏水、混凝土结构老化,安全监测设施失效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水库的正常效益,并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水库急需进行安全加固。
福源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的中型水库。福源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水库工程规模为中型,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P=1%),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P=0.1%)。本水库区灌溉保证率90%。
水库现有建筑物有:均质土坝一座,溢洪道一座,输水涵一座(设有进水塔一座),水电站一座。
工程区地处华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貌多为淤积、冲积平原偶见低山、残丘,河流水道众多,漫滩、阶地发育。工程所在的北部山区局部因沉积及冲积作用较为平坦,地势相对库底高出约5m~30m,地形较为起伏。
二、坝体防渗加固方案分析
福源水库现有均质土石坝一座,土石坝存在渗漏,坝体密实度偏低。针对均质土石坝坝体防渗加固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修筑”、“充填灌浆”等。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弹性模量较低,在土石坝中有很强的适应变形能力,能有效得防止坝体渗漏。同时,塑性混凝土得和易性良好,浇筑后拥有较长的终凝时间,从而非常适用于水下浇筑。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浇筑后因其强度较低,而便于控制操控接头得施工质量。在坝体存在明显渗漏的土石坝中,修筑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可以有效降低坝体渗漏比降,减少坝体渗漏量。但塑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并且造价比较昂贵。
土石坝充填灌浆通过对浆液加压,充填坝体裂缝、洞穴等坝体隐患,能有效提高坝体密实性、整体性、稳定性。土石坝充填灌浆材料采用粉质黏土或黏土,根据不同的适应性要求,可以适当增加一定得外加剂。如增加水玻璃以提高浆液流动性,增加水泥以提高浆液固结强度,增加膨润土以提高浆液稳定性。水库土石坝充填灌浆通常采用水泥黏土浆,在坝体特定部位灌浆,提高坝体局部密实度和抗渗性能。本加固方法造价相对较低。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抗渗性能虽优于充填灌浆,且寿命较长,但造价较为昂贵,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充填灌浆能在控制投资的同时,针对密实度较低的部位,提高坝体抗渗性能。综合比较,在投资有限的中小型水库达标加固过程中,充填灌浆更为适用。福源水库的坝体防渗加固采用水泥黏土灌浆。
三、输水涵重建方案分析
现状输水涵进口设有进水塔一座,出口设有小型水电站一座。涵管理于坝体左侧底部。涵管及进水塔坐落于弱风化层土层上。由于输水涵及其进水塔老化严重,存在多处渗漏。福源水库达标加固拟重建本建筑物。
位于土石坝底部的涵管重建通常采用以下方案:
方案一:顶管施工,在不拆除现状输水涵管的基础上加装新管。本工程涵管位于大坝底部,若改变涵管位置,则涵管基础不是弱风化岩层,对涵管强度要求极高,因此本方案只能在现状管道处套管。
方案二:挖开坝体,将现状输水涵管暴露,随后拆除现状输水涵管,并重建新的输水涵管,最后恢复开挖坝体。
方案一施工开挖量小,施工流程简单,造价相对较低。方案二土方工程量较大,投资较高,工程质量易控制。虽然方案一比较经济,但是由于现状输水涵管历史上经历过多次修缮,且管道已经老化锈蚀,如果再进行一次套管,输水涵管的质量难以保障,容易出现漏水等问题。綜合对比,方案二能有效解决现状输水涵管的问题,本次输水涵管设计采用方案二
进水塔具有灌溉、发电引水及水库放空功能。进水塔重建,对比两种方案。
方案一,进水塔设置两道闸门,检修闸门与工作闸门设置在死水位高程。正常运行和放空工况,两道闸门全开运行。
方案二,进水塔设置三道闸门,放空闸门和工作闸门设置在死水位高程,检修闸门设置在较高处。运行工况放孔闸门常闭,放空期间才开启放孔闸门。
方案一结构设置简单,管理方便,但正常运行期间,进水塔引水高程与地面较近,水质较差,闸门止水组件容易受损,且不利于电站工作。方案二正常运行期间,进水塔来水远离库底地面,水质较好,满足电站机组工作要求,且工作闸门可靠性较高。综合对比,方案二能更满足本工程实际需求,本次输水涵管设计采用方案二。
四、坝顶路面设计方案分析
土石坝坝顶路面通常采用水泥石粉路面、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
水泥石粉路面造价低,强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土石坝沉降变形,但其使用寿命较短,车辆行驶舒适度低。
混凝土路面强度降到,使用寿命较长,但在填土较高的土石坝上,不能适应土石坝较大的沉降变形,容易隐藏大坝坝顶沉降变形隐患。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辆行驶舒适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自修复能力。
福源水库土石坝最大坝高23.9m,坝体建成几十年来,现状沉降变形幅度小。但由于输水涵管的重建需要挖开部分坝体,重新填筑的部分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重现一定的沉降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坝顶更适合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
五、结语
由于我国建国初期大兴水利,修建众多水库,这些水库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逐渐出现一些可控的安稳隐患,因此,水库加固工程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都会大量出现。每个水库都有其独特的工程特性,在如今水利工程技术如雨后春笋的时代背景下,水库的加固应与其现状充分结合,在各加固技术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从而充分发挥水库的功能,使我们先辈们建设的水库恢复生机,为社会、经济发展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鲁强.土石坝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探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1993(2):19-22.
[2]娄康裕. 充填灌浆在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J]. 技术与市场, 2011, 18(8).
[3]余彬泉, 陈传灿. 顶管施工技术[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关键词:水库;土石坝;输水涵;加固
一、水库概况
福源水库地属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北部,位于铁山河上游支流福源河上,水库集雨面积16km2,主河流长度5.1km,河流平均坡降0.52%。福源水库运行五十余年来,为当地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多年运行后,水库的放水设施也出现了不少问题。2014年,经广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全鉴定,大坝存在坝体渗漏,输水涵老化漏水、混凝土结构老化,安全监测设施失效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影响水库的正常效益,并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水库急需进行安全加固。
福源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的中型水库。福源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水库工程规模为中型,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P=1%),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一遇(P=0.1%)。本水库区灌溉保证率90%。
水库现有建筑物有:均质土坝一座,溢洪道一座,输水涵一座(设有进水塔一座),水电站一座。
工程区地处华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地区,地貌多为淤积、冲积平原偶见低山、残丘,河流水道众多,漫滩、阶地发育。工程所在的北部山区局部因沉积及冲积作用较为平坦,地势相对库底高出约5m~30m,地形较为起伏。
二、坝体防渗加固方案分析
福源水库现有均质土石坝一座,土石坝存在渗漏,坝体密实度偏低。针对均质土石坝坝体防渗加固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修筑”、“充填灌浆”等。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弹性模量较低,在土石坝中有很强的适应变形能力,能有效得防止坝体渗漏。同时,塑性混凝土得和易性良好,浇筑后拥有较长的终凝时间,从而非常适用于水下浇筑。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浇筑后因其强度较低,而便于控制操控接头得施工质量。在坝体存在明显渗漏的土石坝中,修筑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可以有效降低坝体渗漏比降,减少坝体渗漏量。但塑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并且造价比较昂贵。
土石坝充填灌浆通过对浆液加压,充填坝体裂缝、洞穴等坝体隐患,能有效提高坝体密实性、整体性、稳定性。土石坝充填灌浆材料采用粉质黏土或黏土,根据不同的适应性要求,可以适当增加一定得外加剂。如增加水玻璃以提高浆液流动性,增加水泥以提高浆液固结强度,增加膨润土以提高浆液稳定性。水库土石坝充填灌浆通常采用水泥黏土浆,在坝体特定部位灌浆,提高坝体局部密实度和抗渗性能。本加固方法造价相对较低。
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抗渗性能虽优于充填灌浆,且寿命较长,但造价较为昂贵,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充填灌浆能在控制投资的同时,针对密实度较低的部位,提高坝体抗渗性能。综合比较,在投资有限的中小型水库达标加固过程中,充填灌浆更为适用。福源水库的坝体防渗加固采用水泥黏土灌浆。
三、输水涵重建方案分析
现状输水涵进口设有进水塔一座,出口设有小型水电站一座。涵管理于坝体左侧底部。涵管及进水塔坐落于弱风化层土层上。由于输水涵及其进水塔老化严重,存在多处渗漏。福源水库达标加固拟重建本建筑物。
位于土石坝底部的涵管重建通常采用以下方案:
方案一:顶管施工,在不拆除现状输水涵管的基础上加装新管。本工程涵管位于大坝底部,若改变涵管位置,则涵管基础不是弱风化岩层,对涵管强度要求极高,因此本方案只能在现状管道处套管。
方案二:挖开坝体,将现状输水涵管暴露,随后拆除现状输水涵管,并重建新的输水涵管,最后恢复开挖坝体。
方案一施工开挖量小,施工流程简单,造价相对较低。方案二土方工程量较大,投资较高,工程质量易控制。虽然方案一比较经济,但是由于现状输水涵管历史上经历过多次修缮,且管道已经老化锈蚀,如果再进行一次套管,输水涵管的质量难以保障,容易出现漏水等问题。綜合对比,方案二能有效解决现状输水涵管的问题,本次输水涵管设计采用方案二
进水塔具有灌溉、发电引水及水库放空功能。进水塔重建,对比两种方案。
方案一,进水塔设置两道闸门,检修闸门与工作闸门设置在死水位高程。正常运行和放空工况,两道闸门全开运行。
方案二,进水塔设置三道闸门,放空闸门和工作闸门设置在死水位高程,检修闸门设置在较高处。运行工况放孔闸门常闭,放空期间才开启放孔闸门。
方案一结构设置简单,管理方便,但正常运行期间,进水塔引水高程与地面较近,水质较差,闸门止水组件容易受损,且不利于电站工作。方案二正常运行期间,进水塔来水远离库底地面,水质较好,满足电站机组工作要求,且工作闸门可靠性较高。综合对比,方案二能更满足本工程实际需求,本次输水涵管设计采用方案二。
四、坝顶路面设计方案分析
土石坝坝顶路面通常采用水泥石粉路面、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
水泥石粉路面造价低,强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土石坝沉降变形,但其使用寿命较短,车辆行驶舒适度低。
混凝土路面强度降到,使用寿命较长,但在填土较高的土石坝上,不能适应土石坝较大的沉降变形,容易隐藏大坝坝顶沉降变形隐患。
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辆行驶舒适度较高,具有良好的塑性和自修复能力。
福源水库土石坝最大坝高23.9m,坝体建成几十年来,现状沉降变形幅度小。但由于输水涵管的重建需要挖开部分坝体,重新填筑的部分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重现一定的沉降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坝顶更适合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
五、结语
由于我国建国初期大兴水利,修建众多水库,这些水库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逐渐出现一些可控的安稳隐患,因此,水库加固工程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都会大量出现。每个水库都有其独特的工程特性,在如今水利工程技术如雨后春笋的时代背景下,水库的加固应与其现状充分结合,在各加固技术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从而充分发挥水库的功能,使我们先辈们建设的水库恢复生机,为社会、经济发展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鲁强.土石坝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的探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1993(2):19-22.
[2]娄康裕. 充填灌浆在水库除险加固中的应用[J]. 技术与市场, 2011, 18(8).
[3]余彬泉, 陈传灿. 顶管施工技术[M].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