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BOSS都爱极限运动? 会玩,才会赢

来源 :好日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陡降的雪道上,找回了久违的速度与激情。
  叶钊颖
  1995、1997 年羽毛球单打世界冠军,金牛座
  我对世界充满好奇,天生好动,没尝试过的运动都想去挑战。我喜欢骑车,是因为风在耳边呼啸而过,让我感受到了自由;喜欢滑雪,是因为我喜欢雪,每个在南方出生长大的孩子对雪都有一份情结。
  5年前,我开始玩“死飞”(一种固定齿轮自行车,车轮与脚踏板永远处于联动状态),是北京最早的一批。跟一群一起玩车的小伙伴刷过北京城很多条街道。前年开始滑雪,去年滑雪摔断手腕,休养了一年。此外,我还是“卡丁车”高手。今年,我的计划是去泰国考潜水证。
  玩“死飞”经常外伤,玩滑雪是内伤。玩“死飞”,会为了练习一个动作摔倒无数次,身上到处擦伤;滑雪,危险系数更高,去年,为了练习“换刃”,我把手腕摔断了。但它们都带给我许多乐趣。现在很少骑车,空气质量令人担忧,但滑雪,每年雪季都会去,经常一去就在雪场待上好几天。至于平日,每周两三次健身房里的训练绝对少不了。
  很多人觉得,运动会耽误宝贵的休息时间,其实不然,运动只会让你的生活更健康,好身体是努力工作的保障。
  运动中,我深深体会到“坚持就是一切”。不管玩车、滑雪,还是即将去尝试的潜水,全身心投入一件你喜欢的事,你会非常有成就感,那样的幸福无可比拟。





  登上山顶那一刻,深深领悟,坚持就是一切。
  凌安娜
  电影从业者
  双鱼座
  我2012年开始接触滑雪,刚开始只是想带孩子去玩儿,没想自己学,陪了两天,天天坐在雪具大厅,浑身难受,就想为什么不学学呢?就找教练上了雪道。
  剛开始的两年,滑雪时间不多,一个雪季滑一两次,水平很差,还有点恐高。记得第一次站在万龙雪场的中级道上,在那儿想了很久,心跳那叫一个快,每次滑都心惊胆战。有一次拐弯拐大了,居然倒着往下滑,教练追了我十几米才把我拽倒。还有一次跟着几个朋友上了我没滑过的高级道,我一直在问,能不能滑啊?他们都说没问题。滑到最下面有个三四十米很陡的坡,我停在雪道上跟朋友说,“不行,太陡了,我下不去。”朋友们都说:“没问题,能下。”碍于面子,我硬着头皮往下滑,第二个弯没拐好,直接摔倒,膝盖内侧韧带撕裂,当时腿就不能动了。从此,我再也不听不靠谱的建议,量力而行,绝不冒险。
  这两年,在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带领下,我滑雪水平突飞猛进,有时间一个星期就去滑两天,总体来说一个雪季有10~15天在雪场。我一点也不担心滑雪会影响我正常的生活、工作,现在有那么多的联络工具,在哪儿办公都一样。相反,因为运动,我又重新找回了那股久违的激情。
  在大海中航行,成就最给力的核心团队。
  天天
  嗨游旅行公司首席执行官、游艇周中国区负责人,处女座
  首次接触帆船,是3年前。那次,和几个朋友去度假,在意大利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航海旅行,所谓航海旅行就是驾驶帆船去一些风景绝美的私密海岛,这些岛屿都不是常规路线可以到达的,只有依靠帆船。每到一个岛屿,我们都被岛上迷人的风光吸引,那些海岛就像世外桃源,让我领略了不同于陆地的另一个世界。一周时间我们去了不同的小岛,各有千秋,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品尝了岛上的特色美食,结识了新朋友,那次旅行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那以后,我完全爱上了帆船,经常组织朋友一起出行。有次,我们驾驶帆船从斯德哥尔摩出发,横穿波罗的海峡前往芬兰的赫尔辛基,中间行驶到一个无人岛。那时是11月,夜色已暗,海上看不到任何船只,船长正准备撤离时,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帆船螺旋桨碰到礁石,受损严重,我们的船开始不停晃动。北欧的天气特别寒冷,船上准备的食物和饮用水只有一天的量,大家开始无休止的焦虑与紧张。船长是位经验丰富又十分有趣的瑞典人,发生情况后他马上发射了信号弹,他看出我们紧张,便故意说:“亲爱的朋友,我很抱歉把你们带到这里,虽然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带你们离开,但我很欣慰此刻与你们在一起。”当时我的心情复杂极了,但并未有任何恐惧,正当大家祈祷时,一艘芬兰的机动船出现了,把我们拖离了无人区。登岸后大家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我先前的工作是职业主持人,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压力颇重。偶有假期,一定会去旅行,接触帆船后开始学习驾驶,它不同于机动船和游艇,更接近大自然,靠风帆的力量前行。帆升起时,乘风翱翔在大海中,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两年前我做了人生中一个重大的决定,辞去了电视台的工作,成立了嗨游旅行公司,为客户定制全球个性化的行程,同时也将享誉世界的航海旅行品牌游艇周引进中国,成为中国区的负责人。从那时开始,我专心环游世界,去了30多个国家,感受世界的魅力,也找到了自己能量与热情的源泉。


  跑马拉松,让我学会了跟自己沟通。
  惠凡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摩羯座
  记得上大学时,我是体育后进生,800米测试不及格。两年前,因缘巧合开始接触马拉松,我把心一横,决定试试,于是扎扎实实地从体能储备开始练,差不多3个月的核心训练,全身抗阻力锻炼、壶铃什么的轮番上阵,再加上几个15~18公里的跑量后,我去苏州参加了人生第一个“半马”。
  准备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个小障碍。积累了一些跑量,我开始明显地掉体重,期间仍在接受核心训练,成绩一直无法提高。后来做了呼吸测试,才知道我属于红肌不够发达人群,肌耐力不足,于是加大肌群训练,之后成绩才又重新稳步提高。
  马拉松除了它的竞技性外,最重要的还是文化和精神内核。尤其是开始接触跑步后,我遇到了很多“前辈”,以前特别难理解怎么“跑马”的人都跟搞传销似的,逢人就说马拉松怎么怎么好,自己参与后才明白,“‘跑马’其实是修炼内心,跑步是你和自己一种很好的沟通方法。”每跑一次马拉松,你都会进一步了解自己,更笃信那股从心底里传来的力量。
  去年挑战了“半马”,也跑了无数次10公里、15公里的比赛,今年的目标是挑战“全马”,希望能去参加10月份的芝加哥马拉松赛。
  我的正职工作是体育节目主持人,以前前辈总说,传播信息时要传递出一种“体育感”。入行前,我不是体育院校毕业的,也没什么运动天赋,入行头两年,我一直在找“体育感”,但迟迟没进展。直到开始跑马拉松,我才逐渐找到那种感觉。当你沉浸在一项运动里,经历了从起点到终点的42.195公里,你才能在表達和评论时,有更好的着力点,才会有新的化学反应。就像一位只是明白规则但从没有踢过足球的人去解说足球比赛,传播效果和一个有踢球经历的解说员肯定不一样。



  没徒步过,就不能深刻理解终点的意义。
  曹岩
  宝力豪健身连锁(中国)首席执行官,狮子座
  无论参加徒步、骑行,还是跑步,背后的根本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好奇;二是胆大。5年前,设备供应商邀请我去参加香港百公里徒步越野慈善活动,那时真是无知无畏,朋友一鼓动,我居然就答应了!直到比赛日前1个月,我们去香港进行了一次夜间的“实地试走”,我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个多么“错误”的决定。人生第一次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大山中徒步行走了一整夜,心中恐惧无比,凭着意志力,第二天中午1点终于到达终点。成功的成就感直接绑架了我N多个“下一次”。
  骑行也一样。台湾地区的国际自行车节前夕,我受邀参与了他们的推广预热活动。那之前,自行车对我的意义还锁定在学生时代的交通工具,十几年没碰过,幸亏还会骑。痛苦煎熬了一番,终于到达终点,从此彻底上了瘾。
  后来,我们组织赴台骑行,那次经历最让我难忘。当时,我们准备从七星潭骑到天翔,有段通往太鲁阁的山路,坡很陡,还得随时担心落石。怎么蹬车都好像钉在原地,如果不蹬,又马上往后滑。天黑了,我们还没按计划到达目的地。漆黑的山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偶尔车辆从身旁驶过,借助车灯的光亮看清前面的路况。就这样,一路摸着骑,前后队友的依赖和信任被激发到极致,到达目的地后,大家兴奋地抱在一起。
  也正因为是一只“运动小白鼠”,我比以前更善于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更懂得善待自己,我在重新编辑员工手册时加了这么一段话:“养成运动习惯的过程,其实可以收获很多,它是对坚持的实践,是对目标的领悟,是对孤独的接纳,也是对存在的沉默表达。当运动成为习惯,你就形成了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它会神奇地开启你人生的幸福按钮。”
  赛车全力加速时,需要绝对的专注和冷静。
  杨莉洁
  莉画会创始人、职业赛车手 摩羯座
  2011年,我考取了赛车执照。我从小就喜欢车,对速度有一种天生的追求。可能我平时从事的职业多以静态为主(古筝、写作、看书),于是,骨子里热爱反差极大的事物,接触赛车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2003年末,当时还上大学,我就开始学车。每天早上5点起床,赶最早的班车去驾校。有一次,我刚坐上驾驶座就猛轰油门,坐在旁边的教练开玩笑说:“你是赛车手出身吧?”现在想起,真心觉得教练太有眼光了。
  2012年8月,我参加了在北京怀柔举办的中国汽车拉力赛,比赛那几天,身体不适,头很疼,3天只吃了一桶方便面。这场比赛中遭遇过“断油”、通话器失灵、变速器控制杆故障等意外,还撞了两次车,车底挡板都掉了,为了抢时间,和搭档趴在赛道上修车……不过,最后结果皆大欢喜。第一次参加国家级比赛就夺得了巾帼杯女子组冠军,我开心得飞上天。
  刚接触赛车运动,车队会组织很多培训,对体力有很高要求,教练绝不会因为我是女人就特别照顾。培训的过程既枯燥又令人精疲力竭。要有强健的体能,更要有稳定的心理素质,需要一颗冷静和聪明的头脑,同时,还需要团队的默契配合,这些都是我从赛车中收获并在商场上屡试不爽的“法宝”。赛车运动让我的工作更有动力,也让我的生活充满激情,和我的事业、生活一点不冲突,反而有效地激发了我全身的热情,让我积极、上进、不断进取。
  我在车队里结识了很多和我一样有赛车梦想的好友。每到一处,车队都会给大家留出旅游时间。我们已经结伴去过许多地方,比如苏州、长白山、大连、成都、武夷山、九寨沟。很多人说商场上很难交到真心朋友,我却在我的兴趣领域意外收获了不少闺蜜,度过了许多难忘时光。





  在海底,我找到了生命的能量。
  吴嘉琪
  “小红书”市场部副总裁,星座介于射手摩羯之间
  我上辈子一定是条鱼。从小就爱水,和水有关的运动让我有一种归属感。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去巴厘岛体验了潜水,第一次下水呆了40分钟,体验结束感觉好玩极了。那时还没决定学潜水,后来又体验了几次,其中一次还被扳机鱼咬破手指,水下的世界让我着迷到不行,下定决心去泰国涛岛正式接受专业训练,从开放水域潜水员证考起。
  十多年过去,潜水早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沉在水中,被水360度环抱,那份踏实的安全感是其他运动无法给予我的。从开放水域潜水员,经过了进阶开放水域潜水员、救援潜水员、潜水长,现在是潜水教练级别了。
  在全世界各大洲超过30个潜点,我总共下潜超过800次,最难忘的是曾先后3次去南美洲知名的“金三角”厄瓜多尔的加拉帕克斯,潜进海底,周围是铺天盖地的锤头鲨;在哥斯达黎加的科库斯,夜潜中我们和鲨鱼贴身问好;在哥伦比亚的马尔佩尔群岛,我们无数次和鲸鯊共舞……中间也遇到过意外,2009年,我们去埃及红海船潜,著名的大小兄弟岛惊涛骇浪,流急且大,中途我们遇到了不少挑战。当时,连一些很有经验的潜水员也慌乱得忘了基础知识,差点没命。那次潜水,让我窥见了大海的另一面,同时也深知“掌握好基本功,关键时刻不慌张”实在太重要了。
  听说我潜水,以前许多同事都很好奇,但鲜少有人有勇气背起包直接跟我走。所以,我干脆利用某个午餐时间办了潜水推介会,自掏腰包买了一堆汉堡邀请同事参与。推介会上,我播放自己做的PPT,用潜水的视频、照片,介绍了潜点、潜店、潜水证书考核等有趣知识,喂饱了他们的胃和好奇心。
  潜水这么多年,我越发相信,“我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或是增加下潜的次数。”每次潜进海底,海洋就会向我揭开先前不曾揭露的一部分,那更像是一种探索。过程中,内心的自在和踏实也让我更有能量面对外部世界的风风浪浪。
其他文献
一个女人,人到中年,在一年之中受到3重打击:供职的企业报关闭,自己失业下岗;干营销的丈夫爱上了自己的工作搭档,与她摊牌离婚;而在看似风平浪静的11月,经常出现记忆混乱与断片的父亲,在省脑科医院,诊断出早期的阿尔茨海默病。医生说,患上这种病的老年人,一开始会出现记忆力减退,不会算账和写字,去家门口几百米远的超市都会迷路,接着,性情会大改,变得多疑、烦躁、冷漠,最终陷入让人心碎的沉默,无法用言语表达自
期刊
拼命读书摆脱穷苦出身  玛莎从小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富裕的生活。  1941年,她出身于美国一个波兰移民家庭,在6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他们一家8口挤在市郊一个小公寓中,孩子们从来没有新衣穿,并且长到10岁就得去富裕家庭做保姆,以贴补家用。整个家庭笼罩在苦闷中。父亲在美国郁郁不得志,于是以酗酒、抱怨和辱骂家人来回应生活,而母亲是个隐忍的家庭主妇。玛莎至今记得家里是整条街最后买黑白电视机的,而父亲把电视
期刊
作家张弘曾说:“真正的婚姻不是1+1=2,而是0.5+0.5=1,即两个人都削去各自的个性和缺点,然后结合在一起。”一段感情想要走得长久,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在相互陪伴中不断改变,不断成长,让彼此都变得越来越好。真正好的婚姻,是在盡心督促对方进步的同时,也要用力鞭策自己成长。所以,在婚姻里,我们要不断地审视自己、拉黑自己。1、拉黑安全感太低的自己  在综艺《我家小两口》里,若风和戚蓝尹的感情让很多人
期刊
周六下午,先生冷不丁起了念想,想要吃饺子,还没等我回应,他心動行动立即出门去采购置办食材。其实,我对此兴致缺缺,因为下午有一个临时加急的方案要赶出来,我没办法分时间、精力去做这么复杂的一餐饭。  先生回来后,又是和面又是剥洗切剁,准备妥当了,招呼我和他一起包饺子。我当时正一门心思赶方案,不耐烦地回他一句:“忙着呢,你自己包吧。”  而后先生也没再打扰我,等到饺子煮出锅上了桌,才再次招呼我吃饭。正好
期刊
闺蜜琪琪的老公,无论家世、工作还是收入,都算是金龟婿级别。他们新婚的第二天,老公就出差了。归来前,琪琪特意准备了烛光晚餐,结果却等到了电话,“老李他们说好长时间没见了,要为我接风,我晚上就不回家吃了。”  琪琪发现,老公对应酬太热衷了,领导朋友同事走马换灯般地陪,每天就是吃饭喝酒。有一次,琪琪得了急性肠胃炎,刚从医院回来,丈夫又要出去应酬,临走说:“你躺在床上别动,医生叮嘱好好休息的。你别老是管我
期刊
我听过很多婆媳矛盾的故事,一多部分是强势到鸡蛋里挑骨头的婆婆,任劳任怨忍气吞声的媳妇。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还有那么一部分,是婆婆任劳任怨,贴上时间贴上退休工资,帮着媳妇带孩子做家务还被媳妇挑三拣四的婆婆。  雪碧妈是我一个文友,算不上相熟,但给我印象颇深的是她经常在群里吐槽。来观摩一下她的言论:我婆婆就是有病,明明知道我爱吃米饭,天天给我吃馒头,大饼子,面条,吃得我恶心死了,还是我妈做的好吃!我
期刊
被称为“佛系纪录片”的《纪实 72 小时》中,有一集是摄制团队在北京一家迷你KTV门口整整蹲守了72小时拍成的。独自或结伴来唱歌的人,很多都是素面朝天的年轻人,还在读书或刚刚工作。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30多岁的短发女子,她下班即至迷你KTV的小亭子里,买了半小时的K歌时间。等她唱完歌出来,脸也滋润了,神情也愉悦了,整个身体姿态都不像一开始那样僵硬戒备。  针对编导的提问,她直言不讳地爆料,她在
期刊
耳鬓厮磨时的甜言蜜语,有多少是他的真心话?你有没有想过,这是男人在用“另一种语言”,向你透露他此刻的心情?就让他们亲自为你翻译吧,不过,爱爱时的小谎话多半没有恶意,他只是要:讨你欢心。“爱我吗?”“当然爱!”  这是我们爱爱时,最常发生的对话。此时我脱口而出的这个“爱”是真心的吗?当然是,不然我们为什么一起?但如果说我此时不是真心的,也对,因为这不是我想说“爱”的时候,而是该“行动”的时候,说出了
期刊
提问:为了手机,你愿意牺牲什么?  “牺牲一周不购物,虽然很痛苦,但这个痛苦跟不碰手机比起来,可轻多了。”  —— 朝霞,26岁,女  “我宁可一周不吃早餐,也无法忍受一周不摸手机。好吧,我还可以不吃晚餐。”  ——葛锐,28岁,男  “为了保住手机,我可以天天跑步去上班。”  ——易安,34岁,男  “我可以强忍一周7天顿顿吃素,也不能没有手机。我不是素食主义者。”  ——西尔维娅,31岁,女 
期刊
《菜根谭》中说:“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当我们无所事事的时候,内心的杂念便会悄然滋长。看着伴侣觉得像是变心,看着孩子像是学坏,看着朋友像是刻意疏远。  俗语讲,无事则生非。生活中产生的很多痛苦和抱怨,往往都是因为太闲。太闲,会毁掉一个正常人。从前有一对夫妻,相濡以沫很多年,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是也很幸福和睦。有一天,丈夫兴高采烈地回家,告诉妻子,说自己买彩票中了1500万的大奖。两个人欣喜若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