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人文情怀,即人文主义情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席卷欧美,人文主义思想家歌颂人性美,赞扬人的尊严与价值,宣扬个性自由,追求现实生活幸福,提倡学术探究,尊重理性。在教育思想方面,他们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美德、有理性精神,崇尚自由民主平等的公民,培养能够为政治与社会服务实用型人才。教育的任务就是使人的身心和谐地发展。在教育方法上,他们反对禁欲主义,主张尊重儿童天性及其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个性发展,崇尚自由精神,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人文主义主张以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以宽容、理解、无暴力和思想自由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本原则。人文情怀体现在德育上,就是对学生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尊重、对学生人格和权利的自觉维护、对学生生活质量和未来命运的关切。
一、教师当富有人文情怀
为人师表,当以身作则。教师富于人文情怀,是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现代青年的前提条件。教师富有人文情怀,才会高度关切学生的未来命运,关注学生在学校的生存状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增进科学素养,而且要培育善良美好的心灵,引导学生懂得尊重与感恩,学会宽容与理解,崇尚自由与公平,遵守秩序与法则,做到互助与友爱,人格得到发展与完善;否则,社会就会变得紊乱,人生就会变得乏味,生活就会缺乏品质,生命就会丧失光彩。
二、尊重学生人格,培养人文情怀
一个好公民应当具有人文情怀,即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鲜明的道德意识和政治意识等。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既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更要具有扎实的人文素养和美好的人文情怀,求真求美,追求卓越,逐步达到人性的完善与完美,人格的高尚与高贵。现在不少青少年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很少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是与家庭、与社会、与国家相联系,意识不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更有在人际交往中动辄诉诸武力,打架斗殴,甚至有侵害他人生命者。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义务,也就不懂得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究其原因,与学校德育中人文情怀缺失有密切关系。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是德育不可忽略的目标和任务。
培养人文情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的精神状态,了解学生的困惑与苦恼,在朋友式的交流沟通中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正确处理生活、情感问题。标榜师道尊严,动辄体罚学生,歧视学生,缺失的是人文情怀,是违背人文精神的,更不利于培养人文情怀。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由做事而学习”,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以热情的鼓励促进学生的心灵发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而不是仅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与评定学生的唯一尺度。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二)营造富有人文情怀的成长环境
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努力使整个教育过程充满人文情怀,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情怀的时空里得以自主、自由、自觉的成长与发展。教育是一个需要坚持长期情感投资的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教师不仅要尊重、理解、宽容、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还要积极营造幽雅、温馨、友爱、团结、互助、励志、奋进的集体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正常发育、人性不断完善,人格逐步提升。因此,追求充满人文情怀的教育,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和必须遵循的规则。
(三)教学生学会做人
德育工作的全部目的在于学会做人,本质上是教育学生自觉践行做人的道德原则。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即德行,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也就是教人道德。伟大的教育家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使人的“灵魂转向”,即不断追求并逐步达到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种美德。学会做人,是一个简单且严肃的话题,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学会做人。有的人只是部分的学会做人。教学生学会做人,就是在校园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正确交友,培养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岗。
(四)遵循自然法则,体现平等精神
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体现的是平等精神;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地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努力做到知行统一。教师在教育中的任何偏袒行为对于其他学生不啻是一种冷落,甚至是伤害。所以必须一视同仁。人的发展有其自然规律的,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其心理、智力、体力与能力的发展程度也不同。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要遵循自然法则,依照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感受、认知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反对单纯的死记硬背,反对严酷刻板、体罚与变相体罚等一切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非正常教育活动。
(五)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达到全面发展
道德情操的养成离不开体验。要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自由地交换意见,获得经验和教训。体验式德育活动可以使学生享受到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入手,通过体验,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特长,有助于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如果一个人只是身体健康,体格强壮,却不懂得热爱与尊重生命,不能充分享受健康的生命带给他的种种美好与愉悦,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说,培育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与享受生命的情感、能力,是德育的最高境界。
一、教师当富有人文情怀
为人师表,当以身作则。教师富于人文情怀,是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的现代青年的前提条件。教师富有人文情怀,才会高度关切学生的未来命运,关注学生在学校的生存状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增进科学素养,而且要培育善良美好的心灵,引导学生懂得尊重与感恩,学会宽容与理解,崇尚自由与公平,遵守秩序与法则,做到互助与友爱,人格得到发展与完善;否则,社会就会变得紊乱,人生就会变得乏味,生活就会缺乏品质,生命就会丧失光彩。
二、尊重学生人格,培养人文情怀
一个好公民应当具有人文情怀,即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鲜明的道德意识和政治意识等。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既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更要具有扎实的人文素养和美好的人文情怀,求真求美,追求卓越,逐步达到人性的完善与完美,人格的高尚与高贵。现在不少青少年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很少想到自己的一言一行是与家庭、与社会、与国家相联系,意识不到自己作为一个人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更有在人际交往中动辄诉诸武力,打架斗殴,甚至有侵害他人生命者。不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义务,也就不懂得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究其原因,与学校德育中人文情怀缺失有密切关系。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是德育不可忽略的目标和任务。
培养人文情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的精神状态,了解学生的困惑与苦恼,在朋友式的交流沟通中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正确处理生活、情感问题。标榜师道尊严,动辄体罚学生,歧视学生,缺失的是人文情怀,是违背人文精神的,更不利于培养人文情怀。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由做事而学习”,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以热情的鼓励促进学生的心灵发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而不是仅仅以学业成绩作为衡量与评定学生的唯一尺度。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二)营造富有人文情怀的成长环境
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努力使整个教育过程充满人文情怀,让学生在充满人文情怀的时空里得以自主、自由、自觉的成长与发展。教育是一个需要坚持长期情感投资的有意义的社会活动。教师不仅要尊重、理解、宽容、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还要积极营造幽雅、温馨、友爱、团结、互助、励志、奋进的集体文化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正常发育、人性不断完善,人格逐步提升。因此,追求充满人文情怀的教育,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和必须遵循的规则。
(三)教学生学会做人
德育工作的全部目的在于学会做人,本质上是教育学生自觉践行做人的道德原则。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即德行,正确的行为基于正确的判断,所以教人道德就是教人智慧,教人辨别是非也就是教人道德。伟大的教育家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使人的“灵魂转向”,即不断追求并逐步达到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种美德。学会做人,是一个简单且严肃的话题,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学会做人。有的人只是部分的学会做人。教学生学会做人,就是在校园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正确交友,培养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岗。
(四)遵循自然法则,体现平等精神
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体现的是平等精神;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地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努力做到知行统一。教师在教育中的任何偏袒行为对于其他学生不啻是一种冷落,甚至是伤害。所以必须一视同仁。人的发展有其自然规律的,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其心理、智力、体力与能力的发展程度也不同。面向全体学生,就是对学生的教育要遵循自然法则,依照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感受、认知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反对单纯的死记硬背,反对严酷刻板、体罚与变相体罚等一切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非正常教育活动。
(五)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达到全面发展
道德情操的养成离不开体验。要创设德育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自由地交换意见,获得经验和教训。体验式德育活动可以使学生享受到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入手,通过体验,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发挥个性特长,有助于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形成社会责任感。如果一个人只是身体健康,体格强壮,却不懂得热爱与尊重生命,不能充分享受健康的生命带给他的种种美好与愉悦,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说,培育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与享受生命的情感、能力,是德育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