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在分析龙胜县旅游发展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互动体验项目、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抓好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建设项目、完善旅游节庆活动、创新旅游宣传模式、严格监督管理旅游市场秩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龙胜县旅游业突破瓶颈状态的思路及建议。
【关键词】龙胜;旅游发展;对策
作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地方,龙胜县旅游一直努力突出自己的独特美丽和神采个性。温泉度假、农耕文化、少数民族风情、养生休闲等各类旅游产品丰富多彩,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公路、景区道路通达性日益提升,使龙胜县成为大桂林旅游圈的掌上明珠。
一、龙胜县旅游发展现状
龙胜县拥有旅游总资产达5亿多元,拥有2家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42家主要旅游宾馆饭店,共有床位8000多床。国家AAAA级景区2个(龙脊风景名胜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自治区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6000多人,间接旅游从业人员9000多人。旅游产品形成“农耕文化游、休闲度假游、少数民族风情游、养生休闲游”四大品牌,开发经营有龙脊风景名胜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彭祖坪生态旅游区、大唐湾景苑、龙脊古壮寨等景区(点)。“十一五”期间旅游接待总人次475.22万,实现旅游总收入26.8232亿。由于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拉动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2008至2010年之间,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的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提出“六个一”、“一个中心、两个机遇、三个品牌、四个突破”等发展举措,将旅游业始终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进行培育,促使旅游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投资空间,大量资金投入到景区(点)旅游建设项目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使龙胜县旅游业的发展由原来预热时期顺利过渡,急速升温,实现了旅游效益重大突破,取得了跨越性发展成果。
二、近六年龙胜县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图中可以看出,旅游收入增幅与接待旅游总人数增幅不同步,2008年—2010年期间,收入增幅一度上扬,赶上甚至超过人数增幅,而从2010年以后,收入增幅再次低于人数增幅。经过调研分析,龙胜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如下:
(一)缺乏创新,模式陈旧。与大多数县域旅游业一样,面对日新月异的旅游形势变迁,龙胜县旅游业缺乏创新而过分强调按部就班巩固基础的旅游发展旧模式,致使公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虽然紧追形势步伐,但是在旅游产品多样性、旅游文化内涵挖掘、旅游项目互动交流等领域上相对滞后,造成各景区(点)文化丰富性、项目娱乐性、景点观赏性得不到创新。
(二)旅游文化软实力不足,吸引力不强。纵观龙胜县旅游发展历程,以往强调的重点多是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普遍的观念认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开端。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旅游业是一种新兴服务业,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建设的同时,要同步旅游企业文化的挖掘塑造,要同步旅游产品的打造和包装、更要同步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个人素质培养。所以,龙胜县旅游业陷入瓶颈的关键在于没有雄厚的软实力,这也是长期采用旧的旅游发展模式产生的弊病,最直接的影响在于造成大量一次性游览游客、无法促使游客产生旅游消费积极性等。
(三)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缓慢,旅游产品活力不足。龙胜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未完善,许多景区(点)游客接待承受能力有限,没有进行良好的进出入景区旅游交通改造;旅游产品特色不够突出,旅游产品缺乏互动性和吸引力,致使旅游产品活力不足,往往只是昙花一现,不能长期有效的吸引游客,无法促进旅游消费。
(四)缺乏旅游服务意识,相关法律意识淡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旅游景区管理及利益分配上存在不足等问题凸显。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致使违法经营、欺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对景区照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不精、服务态度恶劣等也使游客对景区整体形象的评价大打折扣。
三、龙胜县旅游业突破瓶颈状态的思路及建议
龙胜县需要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切实转变旅游发展观念、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提高旅游发展质量,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更加突出营造适宜的山城旅游环境,更加突出促进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更加突出提高旅游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继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强旅游资源科学利用
以桂林国际旅游名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广西旅游集散中心为依托,以气势恢宏的原生态梯田群、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寨、丰茂繁盛的原生态森林资源为特色,龙胜县急需全力开展桂北生态旅游强县创建工作,以全县旅游经济动态为导向,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为反射弧,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结构,促进旅游资源的集中开发投放,积极探索适用与山城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路子。要强调旅游文化覆盖重心,加强县城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的策划,借助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进一步民族化、古化县城内现代建筑,营造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
(二)进一步发展旅游互动体验项目,促使旅游业积极转型
龙胜县坐落山问,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要通过积极创新,由原来单纯的景点观光,上升到品尝农家饭菜、购买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参加少数民族节庆互动等一系列娱乐项目,促进旅游消费。少数民族村寨要由原来简单的户外休闲转型,将体验少数民族民俗、歌舞、劳作方式等融合进来,提高游客们的印象和青睐度。同时各大景区要针对不同的时令与周边少数民族风情点联合举办各种优惠促销活动,同时形成相互宣、传资源共享的互利格局,充分带动周边旅游活跃度。
(三)以乡村旅游为基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近几年将继续大力开发建设乡村旅游,充分利用广西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打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从而在国内旅游市场站稳脚步,为进军国际市场提供有力保障。县城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整个县域旅游圈战略的重点,打造县城游客集散地,能够实现二次甚至三次旅游创收;加强各景区(点)旅游交通建设,完善改造旅游公路、兴建乡村旅游道路、景区(点)大型生态停车场、道路安保设施等,实现“出入通常,安全放心,集散随意”的立体性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加强景区(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功能多、综合性的一站式公共服务旅游中心为目标,科学规划建设;加强县域旅游标识系统、星级酒店、星级农家乐、通信网络、医疗卫生、生态公厕、供水供电、应急救援及旅游公共信息发布平台等服务性设施建设;突出和谐、人性化服务理念,进一步配套游客咨询投诉站、LED旅游信息动态发布电子屏、旅游电子商务服务点、休憩设施、饮水设施、残疾人专用设施等室内公共服务设施。 (四)继续抓好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建设项目,完善乡村旅游产品,提高龙胜县乡村旅游知名度
旅游村镇建设的要素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战略,通过特色旅游名村建设,对于形成一县多特色、一村一景观、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预想有着重要意义。龙胜县泗水周家村、金坑大寨村、金竹壮寨等一批特色村寨,条件优越,发展成熟,都能跻身特色旅游村寨建设行列,通过建设带动少数民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实现以旅促农、脱贫致富的最终目标。紧抓乡村旅游示范基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少数民族团结示范村等创建机遇,打造一批龙胜县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的乡村旅游片区。
(五)将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进一步完善旅游节庆活动开展,构建百节之县
要多渠道筹集旅游节庆资金,鼓励各景区(点)、少数民族村寨举办具有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以县城节庆品牌(即龙舟节、大桂林-原生态桂湘风情节)的培育打造为基点,辐射县域内的旅游景区(点)(即鼓楼文化节、晒衣节、苗族跳香节等),构建多元化少数民族风情体验、一节一特色、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旅游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的新格局。营造节庆氛围、大造宣传声势,打响节庆品牌,提高节庆知名度,实现纵向政府主导,层层落实,上下联动;横向群众积极配合的和谐旅游发展趋势,真正意义上形成百节之县的雏形。
(六)创新旅游宣传模式,紧抓机遇,构建全新的旅游宣传营销平台
旅游宣传是打开龙胜县旅游经济发展之门的金钥匙,知名度、形象分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打破以往电视媒体、户外广告的旧模式,积极探索旅游宣传新路子,紧抓任何能够达到宣传目的大小机遇,保障宣传专项资金充裕到位。根据目前国际旅游形势,以往老旧的宣传营销平台已经不适应当前游客消费模式,必须聘请业内专业人士、高级营销师协助龙胜县制定全新的旅游宣传营销方案,通过互联网旅游资源共享、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构筑、旅游刷卡无阻碍项目等新型宣传促销模式的设想、创建,达到提升旅游知名度、实现旅游服务现代化、宣传促销无局限的新高度。
(七)提高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素质,严格监督管理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开展与上级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院校的合作,举办形式多样的旅游技能培训活动,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一线旅游接待人员和导游服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提升龙胜县旅游从业人员的从业理念、文化素质、行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等,特别要培养旅游从业人员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提高龙胜县旅游服务整体接待水平和档次,推动龙胜县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景区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摸索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旅游市场管理法规。要与景区内的旅游企业、村委、村民形成联动,积极宣传相关旅游法律法规,提高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根据自身职责,强化依法治旅,规范旅游市场,联合工商、交通、物价、卫生、安监、公安等部门组成立旅游安全质监执法大队,加大旅游执法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乡村旅游农家乐经营户的管理与引导工作,加强星级酒店、星级农家乐、A级景区创建、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指导和管理。同时严格对旅行社(营业部)的监管,切实规范旅行社(营业部)经营等行为。
责任编辑:唐飞鸿
【关键词】龙胜;旅游发展;对策
作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地方,龙胜县旅游一直努力突出自己的独特美丽和神采个性。温泉度假、农耕文化、少数民族风情、养生休闲等各类旅游产品丰富多彩,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旅游公路、景区道路通达性日益提升,使龙胜县成为大桂林旅游圈的掌上明珠。
一、龙胜县旅游发展现状
龙胜县拥有旅游总资产达5亿多元,拥有2家四星级酒店,1家三星级酒店,42家主要旅游宾馆饭店,共有床位8000多床。国家AAAA级景区2个(龙脊风景名胜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自治区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6000多人,间接旅游从业人员9000多人。旅游产品形成“农耕文化游、休闲度假游、少数民族风情游、养生休闲游”四大品牌,开发经营有龙脊风景名胜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彭祖坪生态旅游区、大唐湾景苑、龙脊古壮寨等景区(点)。“十一五”期间旅游接待总人次475.22万,实现旅游总收入26.8232亿。由于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拉动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特别是2008至2010年之间,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的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提出“六个一”、“一个中心、两个机遇、三个品牌、四个突破”等发展举措,将旅游业始终作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进行培育,促使旅游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投资空间,大量资金投入到景区(点)旅游建设项目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使龙胜县旅游业的发展由原来预热时期顺利过渡,急速升温,实现了旅游效益重大突破,取得了跨越性发展成果。
二、近六年龙胜县旅游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图中可以看出,旅游收入增幅与接待旅游总人数增幅不同步,2008年—2010年期间,收入增幅一度上扬,赶上甚至超过人数增幅,而从2010年以后,收入增幅再次低于人数增幅。经过调研分析,龙胜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如下:
(一)缺乏创新,模式陈旧。与大多数县域旅游业一样,面对日新月异的旅游形势变迁,龙胜县旅游业缺乏创新而过分强调按部就班巩固基础的旅游发展旧模式,致使公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虽然紧追形势步伐,但是在旅游产品多样性、旅游文化内涵挖掘、旅游项目互动交流等领域上相对滞后,造成各景区(点)文化丰富性、项目娱乐性、景点观赏性得不到创新。
(二)旅游文化软实力不足,吸引力不强。纵观龙胜县旅游发展历程,以往强调的重点多是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普遍的观念认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开端。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旅游业是一种新兴服务业,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建设的同时,要同步旅游企业文化的挖掘塑造,要同步旅游产品的打造和包装、更要同步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个人素质培养。所以,龙胜县旅游业陷入瓶颈的关键在于没有雄厚的软实力,这也是长期采用旧的旅游发展模式产生的弊病,最直接的影响在于造成大量一次性游览游客、无法促使游客产生旅游消费积极性等。
(三)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缓慢,旅游产品活力不足。龙胜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未完善,许多景区(点)游客接待承受能力有限,没有进行良好的进出入景区旅游交通改造;旅游产品特色不够突出,旅游产品缺乏互动性和吸引力,致使旅游产品活力不足,往往只是昙花一现,不能长期有效的吸引游客,无法促进旅游消费。
(四)缺乏旅游服务意识,相关法律意识淡薄。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旅游景区管理及利益分配上存在不足等问题凸显。群众法律意识淡薄致使违法经营、欺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对景区照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不精、服务态度恶劣等也使游客对景区整体形象的评价大打折扣。
三、龙胜县旅游业突破瓶颈状态的思路及建议
龙胜县需要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切实转变旅游发展观念、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提高旅游发展质量,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更加突出营造适宜的山城旅游环境,更加突出促进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更加突出提高旅游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一)继续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强旅游资源科学利用
以桂林国际旅游名城、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广西旅游集散中心为依托,以气势恢宏的原生态梯田群、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寨、丰茂繁盛的原生态森林资源为特色,龙胜县急需全力开展桂北生态旅游强县创建工作,以全县旅游经济动态为导向,旅游景区(点)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为反射弧,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结构,促进旅游资源的集中开发投放,积极探索适用与山城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路子。要强调旅游文化覆盖重心,加强县城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的策划,借助城乡风貌改造工程,进一步民族化、古化县城内现代建筑,营造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
(二)进一步发展旅游互动体验项目,促使旅游业积极转型
龙胜县坐落山问,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乡村旅游资源,要通过积极创新,由原来单纯的景点观光,上升到品尝农家饭菜、购买少数民族手工艺品、参加少数民族节庆互动等一系列娱乐项目,促进旅游消费。少数民族村寨要由原来简单的户外休闲转型,将体验少数民族民俗、歌舞、劳作方式等融合进来,提高游客们的印象和青睐度。同时各大景区要针对不同的时令与周边少数民族风情点联合举办各种优惠促销活动,同时形成相互宣、传资源共享的互利格局,充分带动周边旅游活跃度。
(三)以乡村旅游为基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近几年将继续大力开发建设乡村旅游,充分利用广西乡村旅游资源优势,打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从而在国内旅游市场站稳脚步,为进军国际市场提供有力保障。县城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整个县域旅游圈战略的重点,打造县城游客集散地,能够实现二次甚至三次旅游创收;加强各景区(点)旅游交通建设,完善改造旅游公路、兴建乡村旅游道路、景区(点)大型生态停车场、道路安保设施等,实现“出入通常,安全放心,集散随意”的立体性旅游交通网络体系;加强景区(点)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功能多、综合性的一站式公共服务旅游中心为目标,科学规划建设;加强县域旅游标识系统、星级酒店、星级农家乐、通信网络、医疗卫生、生态公厕、供水供电、应急救援及旅游公共信息发布平台等服务性设施建设;突出和谐、人性化服务理念,进一步配套游客咨询投诉站、LED旅游信息动态发布电子屏、旅游电子商务服务点、休憩设施、饮水设施、残疾人专用设施等室内公共服务设施。 (四)继续抓好特色旅游名镇名村建设项目,完善乡村旅游产品,提高龙胜县乡村旅游知名度
旅游村镇建设的要素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大战略,通过特色旅游名村建设,对于形成一县多特色、一村一景观、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预想有着重要意义。龙胜县泗水周家村、金坑大寨村、金竹壮寨等一批特色村寨,条件优越,发展成熟,都能跻身特色旅游村寨建设行列,通过建设带动少数民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实现以旅促农、脱贫致富的最终目标。紧抓乡村旅游示范基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少数民族团结示范村等创建机遇,打造一批龙胜县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的乡村旅游片区。
(五)将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结合,进一步完善旅游节庆活动开展,构建百节之县
要多渠道筹集旅游节庆资金,鼓励各景区(点)、少数民族村寨举办具有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以县城节庆品牌(即龙舟节、大桂林-原生态桂湘风情节)的培育打造为基点,辐射县域内的旅游景区(点)(即鼓楼文化节、晒衣节、苗族跳香节等),构建多元化少数民族风情体验、一节一特色、少数民族文化传播、旅游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的新格局。营造节庆氛围、大造宣传声势,打响节庆品牌,提高节庆知名度,实现纵向政府主导,层层落实,上下联动;横向群众积极配合的和谐旅游发展趋势,真正意义上形成百节之县的雏形。
(六)创新旅游宣传模式,紧抓机遇,构建全新的旅游宣传营销平台
旅游宣传是打开龙胜县旅游经济发展之门的金钥匙,知名度、形象分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打破以往电视媒体、户外广告的旧模式,积极探索旅游宣传新路子,紧抓任何能够达到宣传目的大小机遇,保障宣传专项资金充裕到位。根据目前国际旅游形势,以往老旧的宣传营销平台已经不适应当前游客消费模式,必须聘请业内专业人士、高级营销师协助龙胜县制定全新的旅游宣传营销方案,通过互联网旅游资源共享、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构筑、旅游刷卡无阻碍项目等新型宣传促销模式的设想、创建,达到提升旅游知名度、实现旅游服务现代化、宣传促销无局限的新高度。
(七)提高旅游服务从业人员素质,严格监督管理旅游市场秩序,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开展与上级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院校的合作,举办形式多样的旅游技能培训活动,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一线旅游接待人员和导游服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提升龙胜县旅游从业人员的从业理念、文化素质、行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等,特别要培养旅游从业人员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提高龙胜县旅游服务整体接待水平和档次,推动龙胜县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景区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摸索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旅游市场管理法规。要与景区内的旅游企业、村委、村民形成联动,积极宣传相关旅游法律法规,提高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根据自身职责,强化依法治旅,规范旅游市场,联合工商、交通、物价、卫生、安监、公安等部门组成立旅游安全质监执法大队,加大旅游执法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乡村旅游农家乐经营户的管理与引导工作,加强星级酒店、星级农家乐、A级景区创建、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指导和管理。同时严格对旅行社(营业部)的监管,切实规范旅行社(营业部)经营等行为。
责任编辑:唐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