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墨:在华尔街转身乘凤凰起飞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83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子墨
  1972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北武汉。1991年以北京市模拟考第三名的成绩保送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一年后赴美留学,以托福660的高分被“常青藤盟”达特茅斯大学录取,并于1996年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华尔街的摩根斯坦利从事银行投资,参与完成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交易,其中包括新浪上市。1998年回港,加入摩根斯坦利亚洲分公司。2000年,加入凤凰卫视担任财经节目主播。主持节目包括《财经点对点》、《财经今日谈》和《凤凰正点播报》。2001年采访在香港举行的“财富全球论坛”,三天内总共采访了八位大企业和财团的领袖,创下奇迹。现担任《社会能见度》以及《世纪大讲堂》的主持人。
  
  父母 最好的礼物
  
  “念小学时,我总是喜欢这样介绍自己:我是曾子墨,曾子的曾,孔子的子,墨子的墨。”
  年纪虽小,但说起春秋战国这三个“子”时,年幼的子墨却底气十足。到了美国,很多中国同学都选用了英文名,而子墨却一直用着汉语拼音“Zimo”,因为她对这个名字一直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情。在子墨六岁时,父母将姐弟三人的名字改为“子犁”、“子剑”、“子墨”。“子犁”和“子剑”取自曹禺先生的话剧《胆剑篇》,寓意卧薪尝胆,激励国人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子犁”、“子剑”都是物质文明的标记,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定要有精神文化。“子墨”取自文房四宝之“墨”,“曾子墨”则取自春秋战国之曾子、孔子、墨子,这样的名字,足已标举中国的精神文化了。每当子墨提起自己的名字,总是说:“对自己的名字,我格外喜欢,也格外珍惜,并且一直将她视为父母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提起对子墨影响最深的人,她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母亲。”
  子墨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国民党高官家庭。出于对腐败官僚的痛恨以及对美好新中国的向往,她毅然抛弃家庭,远离亲人,成为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曾经艰苦的日子,母亲很少提及,即便提到,也只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但是,艰难岁月中的亲情、爱情,她却一再提起。在艰苦的岁月中,是亲情与爱情支持着她一路走下来。父亲对母亲一直不离不弃,在母亲被隔离审查的时候,父亲托人送进去一瓶母亲最爱吃的辣椒油。瓶底隐藏着一张小纸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看到那熟悉的字体,母亲热泪盈眶。她将字条放在离心口最近的内衣口袋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拿出那带着体温的字条,在冰冷的月光下看得出神。而那段岁月,留给子墨更多的则是母亲对于生命的热情、父母间真挚的情感。
  对于姐弟三人的教育,母亲也是非常用心的。家中有大量的书籍、杂志,姐弟三人的童年生活就是在阅读中度过的。当时父母的月工资只有150多元。但却为子墨请了两位教英文的家庭教师。随后,姐弟三人都先后获得奖学金出国留学。对于姐弟三人的教育,父母是抱着“放任”的态度。他们认为应该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与判断。但是,在出国留学这个问题上,他们却特别坚持。父母希望他们能走出去看看,去学学真本事,开阔视野,找到一条生存发展的道路。子墨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拿到了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经济学。
  
  华尔街 最大的历练
  
  在美国,进入投资银行工作是很多学生的梦想。当时的子墨对投资银行仅有懵懂的认识。大三暑期,子墨接到美林(世界著名投资银行)的电话,请她去纽约面试。在美林的那个夏天,并没有学到太多的金融知识或者操作技能。但是,短短的实习却为这位小姑娘打开了另一扇窗,让她欣赏到了投资银行的美丽风景。那时的子墨对自己说:“我要真正成为华尔街的一分子。”
  摩根斯坦利,是全球极负盛名的投资银行,公司每年都会去各个“常青藤”名校招收新人。在进入摩根斯坦利之前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艰辛的。高学分、美林实习经验等等,子墨的成功得益于她有一个堪称完美的准备阶段。经过重重面试,1996年7月子墨终于来到了位于纽约百老汇1585号的摩根斯坦利总部报到,正式成为M&A的一名分析员。当时的面试官对她的评价是:不惜代价,一定要雇用!能够在摩根斯坦利工作对子墨来说,既是荣誉也是奖励。在众多的达特茅斯毕业生中,并非每个人都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更不用说到令人羡慕的世界著名投资银行工作。在摩根斯坦利工作让子墨得到了不寻常的锻炼。这四年中,她过得忙碌、充实而又刺激。
  曾子墨加入摩根斯坦利开始做投资兼并项目。在最初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子墨几乎都是在办公室里度过的。她特意将住所安排在距离公司很近的地方,通常是通宵工作之后回家洗个澡、换身衣服,回去继续上班。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模式,对于一般女孩子来说很恐怖,但子墨对她的工作是这样描述的:“如果让我重新回到刚毕业的学生时代,我仍然会选择这样一份工作。今天晚上临时通知你明天必须写好一份新的报告。你没有选择,没有借口,只能硬着头皮上。这样的环境能真正锻炼人的能力、承受力,教会你如何去应对随时发生的危机和挑战,绝对终生受益。”在最初的两年里,子墨参与的6个项目,总价值超过了700亿美元。
  新浪上市是子墨在摩根斯坦利完成的最后一个项目,也是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更像是最后的一个告别仪式。摩根斯坦利是如何从高盛手中将新浪抢到手,新浪的上市工作在硅谷是如何完成的,在那7个月中是怎样与王志东结下友谊的。所有的事情,子墨都记得一清二楚。子墨在摩根斯坦利改写了新浪的命运,同时也完成了自己在摩根斯坦利的完美谢幕。
  
  凤凰卫视 最棒的平台
  
  子墨在凤凰卫视的表现非常亮眼,风格独树一帜。她曾说:“不必牺牲自己的追求,去点亮别人眼中的光环。”如今凤凰卫视在经历了吴小莉、陈鲁豫,已经进入了“曾子墨时代”。
  1998年7月,子墨退掉了纽约的公寓,卖掉家居。在同事的叹息与祝福声中,离开了这生活了整整六年的国家。那时的子墨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所有的苦与累似乎都已成过眼烟云。飞机从肯尼迪起飞的那一刻,她的心中感慨万千。婉拒了猎头公司打来的一个个的电话,放弃了老虎基金的高薪聘请,子墨执意回到香港,因为她知道,她该回家了。
  为了寻找突破,她毅然放弃了一份份“闪闪发光”的行业,加入了凤凰卫视,寻找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她工作了大半个地球,见过奢华的排场,却毫不介意在媒体行业从头开始。凤凰卫视董事长刘长乐曾说:“你如果不介意,就放下LV(路易·威登)的新款,背上我们凤凰的采访包。”子墨佩服刘长乐的勇气,能用一个从没学过新闻、什么都不懂的新人,而且第一天就上直播。对于刘长乐向她伸出的这支橄榄枝,子墨一直都很感激,这些年来她也从未让这位“勇气十足”的老板失望过。在凤凰,子墨先后主持《财经点对点》、《财经今日谈》等财经类节目,这些节目着眼于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风云人物、焦点现象。她的采访对象广泛,上至商界精英、政界名流,下至穷乡僻壤的普通百姓。全新的工作环境让她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面对新的平台,她不断交出靓丽的答卷。
  子墨觉得凤凰卫视给了她最棒平台,让她接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她从来没有接触到过的。她从小生长在北京,后来到美国留学,所接触到的只是北京、上海、深圳,她曾以为中国就只是那样几座城市。来到凤凰卫视,她去了一些她从未想过会去到的地方,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她说,如果继续做金融,她绝对想象不到世界上还会有像河南文楼村那样的艾滋病村。
  
  家庭 最初的感动
  
  “这是一件我和丈夫共同的艺术品,我们想的是如何去慢慢地培育、雕琢。”
  子墨的生命中似乎总是充满着完美与幸运。她经历了保送人大、全额奖学金进入达特茅斯大学、供职著名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进入凤凰卫视,并凭借美丽与过人的智慧成为当家花旦。即便身上贴了如此之多的完美标签,她仍然认为最可贵的还是做一个普通女人。这个普通女人是父母的普通女儿、是丈夫的普通妻子、是宝宝的普通母亲,这些身份才是她最为重视的。如今她再次华丽地完成了人生的转身,成为了幸福的母亲。她的美丽一如既往,在优雅中又增添了一份母性的温柔。
  作为母亲的幸福感,子墨毫不吝惜,她乐于与身边每一个人分享。从怀孕开始,子墨便每天都为肚子里的宝宝祈祷祝福,希望他健康聪明。一直以来子墨都以过人的智慧示人,但成为母亲之后,她的言语中已掩饰不住女性的娇柔之美。宝宝出生之后,子墨体会到的是一种喜悦、一种自豪、更是一种幸福。子墨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运的人,幸运的拥有了这个上天赐予的最珍贵的礼物。
  作为职业女性,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对于子墨来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般困难。“如果出差都尽量不在外面停留特别长时间。采访的话,工作结束后马上第一班飞机就赶回家。”子墨认为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工作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它们之间并不存在对立的矛盾,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更是十分重要的。
其他文献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在内容上有部分的删减、增加及修改。本文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类型、系统设计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城市建筑发展不断的迈向一个新的领域,对于环保理念也越加重视,并逐步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人们也更加重视环保装饰装修,以构建环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