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内蒙古通辽地区的苜蓿品种进行筛选,研究其产量、生产性能、越冬率等性能,最终通过实验找出适合内蒙古通辽地区的苜蓿品种,并推荐进行大规模种植,以提高通辽地区的苜蓿总产量,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内蒙古通辽;苜蓿品种;推广种植
引言
内蒙古通辽地区属于畜牧业地区,主要发展牛的养殖。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而言,优质的牧草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如何选择适合当地水土条件的、产量高、质量好的优秀草种进行种植,对于发展畜牧业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1 苜蓿对于通辽地区的重要意义
苜蓿俗称牧草之王,是一种产量高、质量好的豆科牧草。苜蓿种植和加工分布非常广泛,经济价值高。苜蓿的产量可以达到每公顷三十至四十公斤,富含各种矿物质、氨基酸,对于家畜的生长非常有利。苜蓿的生长周期长,可利用年限达到八到十年左右,拥有良好的再生性,只要保证良好的水肥供应,每年可进行两次到四次刈割。苜蓿作为一种畜牧草料,无论是营养还是口感都很适合家畜食用,加之种植简单,成为首选的草种。
内蒙古通辽地区地处内陆,是著名的养牛基地。通辽地区的畜牧业以放为主,经营方式比较粗放,舍饲的比例较低。牲畜的日粮供应不足,营养结构部合理。这些因素都严重的阻碍了通辽地区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引入优质苜蓿作为牧草,保证养牛业的优质饲料,对于通辽地区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区 本试验选取的试验地区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该地区原本为饲料地,种植饲用玉米。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在进行收获后对该地区实行了深耕和滅茬。于次年才进行苜蓿种植试验。
2.2 试验材料 试验苜蓿共有十个品种,分别为阿尔冈金、草原3号、加拿大中间苜蓿、诺曼底苜蓿、美国杂种苜蓿、美国紫花苜蓿、日本紫花苜蓿、保加利亚苜蓿、中苜1号和敖汉苜蓿。
2.3 试验设计 使用随机区组的方式进行试验,一共分有十个小区,将每小区的面积统一设定为十二平方米,并设置三十公分的行距,采取人工播种的方式进行种植。每隔十二平米种植大约五十克种子,深度约为两厘米,覆土约二到三厘米。播种后每日对田间的杂草进行清除,并对种子的成长情况进行观测和记录。
2.4 测定项目 ①株高、越冬率的测定。在刈割前对苜蓿进行株高测定,每品种测量十株,通过对角线法取得平均值。越冬率的计算则在每个小区中选取两处长约一米的代表性地段,对越冬前和返青后的植株数进行统计。 ②干物质的产量、茎叶比和干鲜比的测定。第一年刈割一次,第二年刈割两次,测量每个品种的单产量。对刈割后的苜蓿进行茎叶分离,测算其茎叶比和干鲜比。 ③营养成分测定:选取越冬性高的品种,测定其营养含量。
3 分析与结论
3.1 株高、越冬率的分析 根据对苜蓿植株的株高进行测定,发现株高总体较好的品种有加拿大中间苜蓿、美国杂种苜蓿和美国紫花苜蓿。
3.2 产量、茎叶比的分析 通过产量和茎叶比的测量,发现一些产量较高的品种在越冬性和株高方面表现不佳,导致了第二年的产量跟不上。综合考虑,草原3号、加拿大中间苜蓿、美国杂种苜蓿、美国紫花苜蓿、日本紫花苜蓿和中苜1号的产量较高。
衡量苜蓿营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苜蓿的茎叶比。研究表明,苜蓿叶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茎。通过比较,草原3号、加拿大中间苜蓿、美国杂种苜蓿和中苜1号的茎叶比远高于其他品种。通过晒干比对发现干鲜比较高的品种有草原3号、加拿大中间苜蓿、美国杂种苜蓿和中苜1号,较低的是日本紫花苜蓿和保加利亚苜蓿。
3.3 营养成分分析 从粗纤维的含量来说,加拿大苜蓿和美国紫花苜蓿的含量是最高的。从蛋白质含量来说,美国杂种苜蓿的含量高于其他苜蓿品种。
4 结论
通过以上试验和分析对比,从植株高度、越冬率、产量、茎叶比、干鲜比以及营养价值几个标准进行考虑,对以上10个品种的苜蓿进行分析,发现加拿大中间苜蓿、美国杂种苜蓿、美国紫花苜蓿和草原3号几个品种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可以作为优质品种。由此本文认为加拿大中间苜蓿、美国杂种苜蓿、美国紫花苜蓿和草原3号都可以在内蒙古通辽地区进行推广种植,以提高通辽地区的苜蓿产量和质量,发展当地养牛业。本次试验对当前比较流行的十个苜蓿品种进行了科学试验种植,并进行了详细的跟踪和记录,确保了试验数据的真实有效。通过试验数据筛选出了4个在各方面较为优秀的苜蓿品种在内蒙古通辽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推广试种,希望能够改变当地养牛业粗放落后的面貌,促进当地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勃,赵小社,吕兴琼,匡崇义,陈功. 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及抗性分析研究[J]. 四川草原. 2005(11)
关键词:内蒙古通辽;苜蓿品种;推广种植
引言
内蒙古通辽地区属于畜牧业地区,主要发展牛的养殖。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而言,优质的牧草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如何选择适合当地水土条件的、产量高、质量好的优秀草种进行种植,对于发展畜牧业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
1 苜蓿对于通辽地区的重要意义
苜蓿俗称牧草之王,是一种产量高、质量好的豆科牧草。苜蓿种植和加工分布非常广泛,经济价值高。苜蓿的产量可以达到每公顷三十至四十公斤,富含各种矿物质、氨基酸,对于家畜的生长非常有利。苜蓿的生长周期长,可利用年限达到八到十年左右,拥有良好的再生性,只要保证良好的水肥供应,每年可进行两次到四次刈割。苜蓿作为一种畜牧草料,无论是营养还是口感都很适合家畜食用,加之种植简单,成为首选的草种。
内蒙古通辽地区地处内陆,是著名的养牛基地。通辽地区的畜牧业以放为主,经营方式比较粗放,舍饲的比例较低。牲畜的日粮供应不足,营养结构部合理。这些因素都严重的阻碍了通辽地区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引入优质苜蓿作为牧草,保证养牛业的优质饲料,对于通辽地区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区 本试验选取的试验地区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该地区原本为饲料地,种植饲用玉米。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在进行收获后对该地区实行了深耕和滅茬。于次年才进行苜蓿种植试验。
2.2 试验材料 试验苜蓿共有十个品种,分别为阿尔冈金、草原3号、加拿大中间苜蓿、诺曼底苜蓿、美国杂种苜蓿、美国紫花苜蓿、日本紫花苜蓿、保加利亚苜蓿、中苜1号和敖汉苜蓿。
2.3 试验设计 使用随机区组的方式进行试验,一共分有十个小区,将每小区的面积统一设定为十二平方米,并设置三十公分的行距,采取人工播种的方式进行种植。每隔十二平米种植大约五十克种子,深度约为两厘米,覆土约二到三厘米。播种后每日对田间的杂草进行清除,并对种子的成长情况进行观测和记录。
2.4 测定项目 ①株高、越冬率的测定。在刈割前对苜蓿进行株高测定,每品种测量十株,通过对角线法取得平均值。越冬率的计算则在每个小区中选取两处长约一米的代表性地段,对越冬前和返青后的植株数进行统计。 ②干物质的产量、茎叶比和干鲜比的测定。第一年刈割一次,第二年刈割两次,测量每个品种的单产量。对刈割后的苜蓿进行茎叶分离,测算其茎叶比和干鲜比。 ③营养成分测定:选取越冬性高的品种,测定其营养含量。
3 分析与结论
3.1 株高、越冬率的分析 根据对苜蓿植株的株高进行测定,发现株高总体较好的品种有加拿大中间苜蓿、美国杂种苜蓿和美国紫花苜蓿。
3.2 产量、茎叶比的分析 通过产量和茎叶比的测量,发现一些产量较高的品种在越冬性和株高方面表现不佳,导致了第二年的产量跟不上。综合考虑,草原3号、加拿大中间苜蓿、美国杂种苜蓿、美国紫花苜蓿、日本紫花苜蓿和中苜1号的产量较高。
衡量苜蓿营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苜蓿的茎叶比。研究表明,苜蓿叶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茎。通过比较,草原3号、加拿大中间苜蓿、美国杂种苜蓿和中苜1号的茎叶比远高于其他品种。通过晒干比对发现干鲜比较高的品种有草原3号、加拿大中间苜蓿、美国杂种苜蓿和中苜1号,较低的是日本紫花苜蓿和保加利亚苜蓿。
3.3 营养成分分析 从粗纤维的含量来说,加拿大苜蓿和美国紫花苜蓿的含量是最高的。从蛋白质含量来说,美国杂种苜蓿的含量高于其他苜蓿品种。
4 结论
通过以上试验和分析对比,从植株高度、越冬率、产量、茎叶比、干鲜比以及营养价值几个标准进行考虑,对以上10个品种的苜蓿进行分析,发现加拿大中间苜蓿、美国杂种苜蓿、美国紫花苜蓿和草原3号几个品种在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可以作为优质品种。由此本文认为加拿大中间苜蓿、美国杂种苜蓿、美国紫花苜蓿和草原3号都可以在内蒙古通辽地区进行推广种植,以提高通辽地区的苜蓿产量和质量,发展当地养牛业。本次试验对当前比较流行的十个苜蓿品种进行了科学试验种植,并进行了详细的跟踪和记录,确保了试验数据的真实有效。通过试验数据筛选出了4个在各方面较为优秀的苜蓿品种在内蒙古通辽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推广试种,希望能够改变当地养牛业粗放落后的面貌,促进当地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勃,赵小社,吕兴琼,匡崇义,陈功. 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及抗性分析研究[J]. 四川草原. 2005(11)